数字媒体主要包括哪些媒体类型各有什么特点
数字媒体是指以二进制数的形式记录、处理、传播、获取过程的信息载体,这些载体包括数字化的文字、图形、图像、声音、视频影像和动画等感觉媒体,和表示这些感觉媒体的表示媒体(编码)等,通称为逻辑媒体,以及存储、传输、显示逻辑媒体的实物媒体。
传播特性
麦克卢汉说过媒介即讯息,媒介技术的进步对社会发展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因此,数字媒体的发展将以传播者为中心转向以受众为中心,数字媒体将成为集公共传播、信息、服务、文化娱乐、交流互动于一体的多媒体信息终端。根据拉斯韦尔的“五W”模式,数字媒体的主要特点如下:
1.传播者多样化:由于数字方式不像模拟方式需要占用相当大的电磁频谱空间,传统模拟方式因频道“稀缺”导致的垄断将会被打破。
2.传播内容海量化
3.传播渠道交互化
4.受传者个性化
5.传播效果智能化:借助类似于POS(销售数据系统)的计算机系统,数字媒体能够对观众的收视行为及收视效果进行更为精确的跟踪和分析。
编辑本段
精确化特性
从传播学角度来考察数字媒体,不能把它当作一个纯粹的技术概念,而应该把数字媒体看作是一种新型的传播方式,数字媒体的出现改变了传统媒体属于纯粹的大众传播媒介这一属性,不仅仅能进行大众传播,还能在大众传播的基础上进行精确化传播。
1.精确化传播是大众传播和分众传播极端化的产物
随着传播媒介的发展演化,人类的传播方式也在不断地演变和发展。最初是绝对的大众传播(即完全不考虑信息接收的对象,直接把信息洒向最广泛大众的传播),后来演变为分众传播(将信息接收对象按其特征和喜好等进行一定的划分,再进行相应信息的传播)。
尼葛洛庞帝在《数字化生存》中提到,在信息时代,大众传媒的覆盖面经历了从大到小的变化。一方面传播媒体拥有越来越多的观众和读者,其传播的辐射面变得更为宽广相关书籍,而另一方面,针对特定读者群的传播又变得越来越小,越来越专。随着媒介和受众的共同发展,分众传播开始进入到一个极致阶段,即精确化传播阶段。
分众传播极致化发展的阶段,即传播由面向特定的群体发展到面向特定的一个人、一个家庭的阶段。与大众传播、分众传播相对应,即是精确化传播阶段,也是现代传播发展的第三阶段。在这一阶段,受众的个性化需求比较明显而且多样;传播技术非常先进,且具有“一对一传播”、“交互性传播”的传播特性;媒介组织能和它的受众(客户)保持一对一互动,受众能较易获得个性化信息,并能通过先进的媒体及传播技术经济地、方便地满足不同受众的个性化需求。
2.数字媒体的精确化传播
数字媒体的个性化传播特性决定其传播对象的细分化,甚至开始以家庭和个人为基本单位进行量身定制和传播,这就使得受众这一传统概念得到越来越细的划分,能在大众传播的基础上进行更分众化、精确化的传播。
(1)传播内容个性化。内容供应商将一部分生产内容的功能分出来,进行节目的社会化生产,这不仅使数字媒体的节目数量大大增加,节目内容更加丰富,而且也增加了一些个性化很强的增值业务,使传播的内容更丰富多彩。
(2)传播者推出个性化服务。数字媒体的传者,有着高效性、易满足受众个性化需求等符合精确传播特点的信息传播特征。一般以用户的需求为导向,优先推出用户最喜欢的节目频道,争取取得最高的收视率和订阅率。在取得一定的经济收入和经营专业频道经验的基础上,进一步按照专业频道细分市场大小顺序,逐步推出更多专业节目。树立品牌意识,培养名牌频道,以节目质量取胜,尽最大努力满足受众的个性化需求。
(3)传播受众个性化。数字媒体时代,受众即数字媒体的信息接受者或消费者,他们是数字产业链的终端用户,与模拟时代的观众有着明显区别。个性消费的特点表现在受众对数字媒体业务的消费上。用户与前端运营商不再是广泛单纯的广播式关系,而演变成一种密切的信息服务供求关系,数字媒体的服务也不仅限于新闻与娱乐节目服务,而演变成建立在宽带互动基础上的互联网、电信网、广电网的综合服务。用户可以根据自己的个性化需求定制节目,也可以利用数字媒体享受其他的个性化服务。
(4)传播形式个性化。数字媒体不再是“点对面”的广播式传播,而是“点对点”的交互式传播。数字媒体的出现,数字技术在电影、电视、音乐、网游等行业的广泛应用,双向电视、交互式多媒体系统、数字电影的普及,使数字媒体传播形式发生根本性变化。三网合一状态下,用户只要打开电视机就可以看到自己喜欢的节目、IPTV交互式网络点播、进行网上冲浪,享受提供包括语音、数据、图像等综合多媒体的通信业务服务。
BGM=Back Ground Music,英文中意为背景音乐,指在动漫、游戏、电影、电视剧等多媒体产品中,作为背景衬托的音乐,通常是无人声的。真正意义上的 BGM起源于欧洲的戏曲,自电影有声化之后BGM得以迅速发展。以BGM指代此义,多出现在动画行业。动画界普遍认为,BGM是动画中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组成元素,它不仅需要配合画面的情节发展,还必须有着自己独特的风格,是动画的润滑剂与推进器。
BGS为Bachelor of General Studies的缩写,译为基础学科学士学位,以工商管理专业为主。不同的领域有不同的解释。BGS是北京空港地面服务有限公司的简称,主要就是从事首都机场的地面服务,客运与货运,VIP和其他得特服工作。
ME的中文翻译是:
pron.我(宾格)
n.自我;极端自私的人;自我的一部分
Se是一个多义词,可以指一种化学元素,硒元素周期表中位置:第34号元素,第4周期第VI主族
也可以指系统架构师、SE= Solid Edge(三维计算机辅助设计软件)、SE= Searching Engine(搜索引擎)、SE= Software Engineering(软件工程)、SE=Sony Ericsson(索尼爱立信)等等
还有中文翻译的“色”。
拓展资料网络语言是指产生并运用于网络的语言。网络语言是从网络中产生或应用于网络交流的一种语言,包括中英文字母、标点、符号、拼音、图标(图片)和文字等多种组合。这种组合,往往在特定的网络媒介传播中表达特殊的意义。20世纪90年代诞生初,网虫们为了提高网上聊天的效率或诙谐、逗乐等特定需要而采取的方式,久而久之就形成特定语言了。进入21世纪的10年来,随着互联网技术的革新,这种语言形式在互联网媒介的传播中有了极快的发展。目前,网络语言越来越成为人们网络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但是要注意的是,部分网络语言并不符合我们现代汉语的语法规定,因此并不具备教学意义,不能引进教学领域。
OT是指原曲
op:(opening)即片头曲/主题曲
ED:片尾曲
track:曲目、音轨(也可缩略为trk)
bgm:(back ground music)背景音乐,在戏剧的过程中所要用到的,一般收录在ost中。
ユレクション collection:即选集,又称合集。一张cd里即可以是同一个系列的选集,也可以是不同系列的选集,大部分收录的是所谓的“精华”。collection有best collection、themes collection、single collection、directors collection等。
ィメ-ジ·アルバム image album:印象集,不同于ost,其中的曲子并非是对原剧中的音乐忠实的再现,而是通过与原作有些不同的方式将原曲演奏出来,以便相对独立的构成曲目(更适合像音乐会演奏的场合)。给人的感觉是印象中的原曲。
image song:印象曲,基本同上,不过这个是单曲
mix/remix:一首曲子的混音版或一张混音专辑。和印象集又有点不同,混音版的乐曲在ost的基础上对音乐进行重编辑,并加入人声、环境音效或其他五花八门的东东,以期达到一种更好的或不同于ost的效果,给人的感觉非常的酷!一首在动画中听起来很沉闷灰暗的曲子,在remix版里可能是一首非常劲爆的舞曲哦!
live:实况录音盘,一般是现场演唱会的,可以感受到实际参加演唱会的效果。
vocal:有人声的,非纯音乐带,一般指歌曲。
drama:类似于广播剧,即是用一群声优来演出,但一般都是相当具有水准的。
theme songs:主题歌,一般是系列里最有名的歌曲。
bonu track:cd后特别附加的音轨
SINGLE CD只有一两首歌或两三首歌的CD(单曲),价钱比一般CD要便宜得多。Single CD一般是细碟,大小只有8cm(动漫的Single CD已经不采用8CM CD多时了价钱在1000円左右,收录4~6首,包括Instrumental在内所以算起来和买专辑价钱无异购买的人也不少…… by DARK-YY)许多歌手在出专辑前都会出单曲以保证其歌曲和歌手的流行/测试...或者凑不够一个Album(依MasterKang的建议)
vocal book:有声cd书。就像是关上屏幕看vcd一样。
sm:笙美贸易有限公司。似乎是一个主营日本进口动画cd的公司,目前国内不管是哪个版本的d版或z版的此类cd都是从这个公司里出来的。(原版的smcd似乎也价格不菲)
cd编号:时间一长,你会发现这些动画cd都会有一个ggg\a&g\ga\gm之类的标识,每一个标识对应一张cd,互不相同,如果一张cd找不到对应的cd编号,则是非官方发布的cd。可能是d版的d版,质量更值得怀疑,建议大家不要买此类cd。
cv:character voice声优,动画角色的配音员.
ost:original sound track(原声音带),即作品原声大碟,一般收录作品(动画、电影etc...)的配乐、主题曲等等。
ova:original video animatin(也叫oav),直接发行录影带版本的作品,没有先在戏院或电视上放映.
--------------------------------------------------------------------------------------------------------------------------------------------
cd:索尼和飞利浦公司联手研制的一种数字音乐光盘,有12cm直径和8cm直径两种规格,以前者最为常见,它能提供74分钟的高质量音乐。
md:索尼公司研制的迷你可录音乐光盘,外型象电脑用3.5英寸软盘,但采用光学信号拾取系统,类似cd。md使用高效的压缩技术来达到与cd相同的记录时间,音质则接近cd。
atrac:md的一种压缩技术,它是根据心里声学原理,把人耳所不能分辨的声音信号的强度、方位、音调、音色舍去,从而在一张容量不大的md空白碟片上存储高品质的音乐。从概念上说,这种压缩方式比mp3更科学。
dvd-audio:是由dvd forum audio working group(wg-4)与inter******** steering committee(isc;为一日、美、欧之recording association)共同制订的规格,也是dvd家族中重要的一环。相较于dvd-video压缩过的16位元、48khz取样频率的音乐,dvd-audio的六声道更清脆,可达到24位元、96khz的取样音乐的潜力,甚至听力不大好的人也可区分出二者的差别,但是这两种格式都远远超越了cd平板式、16位元、44.1khz的声音。由于dvd-audio所支援的格式显然比dvd-video和cd的pcm(pulse coded modulation,脉冲码调变)音乐有更高的品质,因此它可以表现更丰富的3d环场音效,其动态频率的范围比cd还要大四倍。
sacd:super audio cd的缩写,是索尼和飞利浦在它们联合开发的mmcd(单面双层结构的高密度光碟)基础上研制推出的新数字音频格式。sacd采用了名为dsd(direct stream digital,直接数字流编码)的新编码方式,信息储存量为普通cd的6倍。sacd以高达2.8224mhz的采样频率(为cd44.1khz的6倍)把原始的模拟音频信号量化为1bit的数字音频信号,当还原为模拟音频信号重播时,所还原的波型与原先音乐的模拟波型几乎毫无二致,比cd(44.1khz/16bit)或dvd audio(96khz/24bit)的波型更为完整。因此其声音的清晰度和信噪比都很高,在20-20khz频率范围内的动态范围达120db。sacd容量与dvd-audio相同,均为4.7gb。
--------------------------------------------------------------------------------------------------------------------------------------------
比特流:飞利浦公司的一种将cd数码信号转换成模拟音乐信号的技术。
比特率:是另一种数字音乐压缩效率的参考性指标,表示记录音频数据每秒钟所需要的平均比特值(比特是电脑中最小的数据单位,指一个0或者1的数),通常我们使用kbps(通俗地讲就是每秒钟1000比特)作为单位。cd中的数字音乐比特率为1411.2kbps(也就是记录1秒钟的cd音乐,需要1411.2×1024比特的数据),近乎于cd音质的mp3数字音乐需要的比特率大约是112kbps~128kbps。
编码:通过压缩文件将其转换成另一格式文件。
解码:通过解压缩文件将其转换成另一格式文件。
采样率:把模拟音频转成数字音频的过程,就称作采样,简单地说就是通过波形采样的方法记录1秒钟长度的声音,需要多少个数据。44khz采样率的声音就是要花费44000个数据来描述1秒钟的声音波形。原则上采样率越高,声音的质量越好。
杜比环绕声(dolby surround):一种将后方效果声道编码至立体声信道中的声音。重放时需要一台解码器将环绕声信号从编码的声音中分离出来。
量化级:简单地说就是描述声音波形的数据是多少位的二进制数据,通常用bit做单位,如16bit、24bit。16bit量化级记录声音的数据是用16位的二进制数,因此,量化级也是数字声音质量的重要指标。我们形容数字声音的质量,通常就描述为24bit(量化级)、48khz采样,比如标准cd音乐的质量就是16bit、44.1khz采样。
压缩率:通常指音乐文件压缩前和压缩后大小的比值,用来简单描述数字声音的压缩效率。
a3d(a3d 1.0):a3d是由aureal所推出的一项3d音效技术,是利用以前所提到的hrtf的原理,通过两个音箱的输出,达到3d音效的标准。刚开始时,a 3d的规格只有aureal所推出的vortex一代芯片支持,而后由于这项规格的3d音效定位颇佳,加上只需两声道音箱就可模拟出3d音效,所以后来许多非vortex的芯片组也将此一规格纳入。(a3d 2.0) a3d2.0为aureal在推出vortex二代芯片时所发布的新音效规格,与1.0版最大的差异在于提高声音的分辨率。它可兼容ds3d,并且加上具有独特的“wavetracing”声波追踪功能,可以更真实地呈现环境音效,但是目前只有vortex 2 au8830芯片可以完整的支持这项规格。
directsound 3d:directsound 3d是微软公司所推出的,它利用声音大小的比例调整与都卜勒效应,来达到以软件来模拟3d音效的效果。任何应用程序透过它和支持directsound 3d的声卡,便可以获得所需的效果。由于这是许多声卡厂商与微软共同制定的,现在大部分的声卡都支持这项技术。
hdcd:先进的音响编码技术,以专利方式记录音响数据,其深度及细致程度,就如在专业录音室的水平一样,逼真而细腻。hdcd是以20-bits的编码速度,比一般以16-bits编制的cd,更能表现音响效果的层次感,不但让声音表达其远近距离,同时也令人声部份及纯音乐显得更自然及清澈。通过hdcd解码及精确过滤器,sd-k330除能读取hdcd碟外,当播放一般cd时,更能丰富其播放音质。
vbr:全称是variable bitrate,就是动态比特率。和传统的cbr编码的mp3不同,传统的cbr(constents bitrate)就是静态比特率,cbr约定死了mp3的采样率为固定值。一首mp3从头至尾为某固定值如128kbit/s进行压缩。而vbr则采取了一种全新的,全程动态调节技术的压缩方法。当在低音段时,vbr会自动采用较低的比特率如32kbit/s对音质进行压缩;当在高音段时会用较高的比特率如224kbit/s对音质进行压缩;当在级高端时则采用最高320kbit/s进行压缩。vbr mp3就是在控制文件大小的情况下,最大限度的提高了mp3的音质
--------------------------------------------------------------------------------------------------------------------------------------------
mp3:由德国一家研究机构发明,目前一般指在计算机上压缩和存储音乐文件的一种格式。mp3是技术术语的缩写,也就是mpeg-1 audiolayer-3的缩写,相信mpeg这名词大家并不陌生,它是moving picture exp-erts group的缩写,就是动态影像压缩处理小组的意思,大家所看到的vcd就是使用的mpeg-1技术,而dvd是使用更进一步mpeg-2的技术。
mp3是mpeg里的一项技术分支,主要用来压缩声音。一共分三个等级(layer),分别是layer-1(mp1),layer-2(mp2),r-laye3(mp3)。
cddb:内存有演唱者,专辑名及歌名的数据库。
id3:mp3文件的标签,上注明该mp3文件(歌曲)的标题和作者。
srs wow:是srs labs公司针对mp3等新一代的音频格式而开发的一种音质增强技术。这种技术基于人耳的生理声学和心理声学原理,深入挖掘了立体声音响中的三维环绕信息,可显著扩展声场的宽度、高度和深度,使声音变得更加自然、悦耳,久听不易疲劳。而且,它还将srs的trubass低音增强技术融入其中,可以产生更加深邃、浑厚、富有弹性的低音,在用容积较小的多媒体音箱重放时所产生的低音效果几乎可以和大音箱相媲美。它所产生的虚拟声场的范围要比扬声器自身产生的声场范围大了许多,相应地,最佳听音区的范围也大了许多。
mp3pro:利用的是由 coding technologies公司开发的 codec enhancement技术和 thomson与 fraunhofer共同开发的mp3技术。当制作 mp3pro文件时,编码器将音频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将音频数据中德低频段部分分离出来,通过传统的mp3技术而编码得出的正常的mp3音频流,此举可令到mp3编码器可以专注于低频段信号从而获得更好的压缩质量,而且原来的mp3播放器也可播放mp3pro文件。另一部分则是将分离出来的高频段信号进行编码并嵌入到mp3流中,传统的mp3播放器会将其忽略掉,而新的mp3pro播放器则可从中还原出高频信号,并将两者进行组合,得到高质量的全带宽的声音。通过这样的技术,使得mp3pro能在64kbps的编码率便可提供与128kbps的mp3相同的质量。
--------------------------------------------------------------------------------------------------------------------------------------------
vqf:实际指的是twinvq(transform-domain weighted interleave vector quantization),是日本ntt(nippon telegraph and telephone)集团属下的ntt human interface laboratories开发的一种音频压缩技术。该技术受到著名的yamaha公司的支持。vqf是其文件的扩展名。简单地说,它和mp3的实现方法相似,都是通过采用有失真的算法来将声音进行压缩,不过它与mp3的压缩技术相比却有着本质上的不同:vqf的目的是对音乐而不是声音进行压缩,因此,vqf所采用的是一种称为“矢量化编码(vector quantization)”的压缩技术。该技术先将音频数据矢量化,然后对音频波形中相类似的波形部分统一与平滑化,并强化突出人耳敏感的部分,最后对处理后的矢量数据标量化再进行压缩而成。
asf、asx、wma、wax等:
asf和wma都是微软公司针对real公司开发的新一代网上流式数字音频压缩技术。这种压缩技术的特点是同时兼顾了保真度和网络传输需求,所以具有一定的先进性。也是由于微软的影响力,这种音频格式现在正获得越来越多的支持。
ogg:ogg vorbis是一种新的音频压缩格式,类似于mp3等现有的音乐格式。但有一点不同的是,它是完全免费、开放和没有专利限制的。vorbis是这种音频压缩机制的名字,而ogg则是一个计划的名字,该计划意图设计一个完全开放性的多媒体系统。目前该计划只实现了oggvorbis这一部分。ogg vorbis文件的扩展名是.ogg。这种文件的设计格式是非常先进的。现在创建的ogg文件可以在未来的任何播放器上播放,因此,这种文件格式可以不断地进行大小和音质的改良,而不影响旧有的编码器或播放器。
对于乐迷来说,使用ogg文件的显著好处是可以用更小的文件获得优越的声音质量。而且,由于ogg是完全开放和免费的,制作ogg文件将不受任何专利限制,可望可以获得大量的编码器和播放器。这也是为何现在mp3编码器如此少而且大多是商业软件的原因,因为fraunhofer要收取专利使用费。
aac:(advanced audio coding)
这是根据mp3发展而来的音乐文件格式,它的频率范围比mp3宽,达到8-96khz,而压缩比率则与mp3大致相同。不过,由于支持这种压缩标准的厂商不多,而制作这种文件格式的软件也不普遍,所以aac不如mp3的普及程度高。
--------------------------------------------------------------------------------------------------------------------------------------------
eax:eax全名为environmental audio extension,这是创新公司在推出sb live声卡时所推出的api插槽标准,主要是针对一些特定环境,如音乐厅、走廊、房间、洞窟等,作成声音效果器,当电脑需要特殊音效时,可以透过directx和驱动程序让声卡处理,可以展现出不同声音在不同环境下的反应,并且通过多件式音箱的方式,达到立体的声音效果。eax在刚推出时为1.0版,目前是2.0版,而许多游戏目前也都支持此项规格。
pv:promotion video,就是音乐录影。
将音乐电视称为mtv其实是错误的。mtv是一个商标,是一家美国电视台的名字。音乐电视就是他们的发明。中国大陆在引入这个概念的时候用mtv这个商标指代音乐电视这个事物的通称,其实是违反商标法的。所以,可以的话,不要用mtv指代音乐电视,用pv比较好。
vr:visual rock,我想看到这个词也能明白个大概了吧----视觉摇滚,这种音乐开始于日本,通常是以华丽的服饰,个性的造型出场,音乐的风格也是很dark,视觉摇滚的鼻祖就是x-japan,这个音乐的雏形应该是华丽哥特摇滚,像kiss等西方乐队。
jrock:japanese rock,泛指日本的摇滚乐。
indies band:地下乐队,没有大型的唱片签约的乐队。一般indies band的宣传,造型都是由乐队成员一手包办。
dt:demo tape,试听带
maxi:maxi single,一般包括三到四首歌
cw or c/w:coupling with,是随single cd的附曲的称呼,单曲通常都是有cw的,一般指single的b面歌曲
初回特典:有时在初版中会奉送一些明信片,特别的画册,甚至海报等。都是fans收集的珍品。
转载请注明:片头模版 » 媒体风格是什么意思啊英文(当代数字媒体主要有哪些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