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流媒体指拥有强大实力,面对主流受众,可以引领社会舆论并产生强大社会影响力的媒体。在中国,主流媒体一般是指新闻宣传主管部门所主管的党报、党刊、广播电视等。西方国家的主流媒体是指使用其官方语言、反映其主流文化的报纸、杂志和广播电视等新闻媒体,是西方国家主体民族大众心理的反映,也部分表露了政府意向。
主流媒体是社会主流人群每天必阅的媒体,它是能够反映社会主流意识形态,代表社会主流发展方向,关注社会发展基本问题的权威媒体。其最突出的特点就是其思想影响力受到社会主导阶层的关注,其贴近的对象是社会主流文化、价值观和意识形态形成的主导力量。主流媒体是传播社会主流价值观的重要渠道。主流媒体对于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主流价值观具有决定性的影响和强大的支撑作用。
在我国,关于主流媒体的论说很多。大凡有三种:
一是从政治的角度。如:张碧华认为主流媒体“代表的是当权派或既得利益者的看法,往往忽略了他们认为重要,但对其他人却很重要的一些题材”。[4]
二是从经济的角度。如: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喻国明教授认为,传媒经济就是影响力经济。传媒影响力来源于它所吸聚的受众的社会影响力。按照传媒吸聚受众方式的不同,可以分为大众化传媒和主流传媒。主流传媒就是“以吸聚最具社会影响力的受众(主要指那些具有较高的决策话语权、知识话语权和消费话语权的社会成员)作为自己市场诉求的传媒”,也就是以质取胜的传媒[5]。
三是从经营的角度。如:复旦大学新闻学院周胜林教授认为,媒体必须具备三个条件,才能成为主流媒体,即有较大的发行量、收视率;有较多的广告营业额;具有很大的影响力和权威性。[6]浙江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的邵志择教授认为,主流媒体就是“依靠主流资本,面对主流受众,运用主流的表现方式体现主流观念和主流生活方式”,在社会中享有较高声誉的媒体[7]。
综上所述,主流媒体的定义还没有得到基本的统一,从不同的角度可以得出不同的关于主流媒体的概念。事实上,主流媒体应该是一个综合性的概念,它的内涵由上述三个方面的内容组成。但同时,不同的媒体,在不同时期,三方面内容的内涵又是变化的。所以为了充分体现这一概念的灵活性和多元性,我们试图应用综合评估分析方法,对其进行基于定性分析的定量鉴定。
李鹏和陈翔认为主流媒体的价值体系包含四个层面:主流资讯、主流受众、主流市场、主流品牌。[9]我根据上述对主流媒体的言论。特别强调主流广告,把主流广告从主流市场中独立出来研究,并把主流资讯的内涵扩大,变为主流信息。从而得出主流媒体表现出以下几个方面的显著特征:报道了主流信息,拥有了主流受众,占据了主流市场,吸引了主流广告,形成了主流品牌的媒体。
1、主流受众。所谓主流受众是指:掌握消费的话语权(他们的消费能力较强);掌握管理的话语权(也就是说他们握有一定的经济政治权力);掌握知识话语权(他们属于文化精英类,至少接近这个社会阶层);掌握时尚话语权的媒体受众。简而言之,主流人群指的是年轻、有钱、有文化、有势力和有发展前途、追求时尚的人群,是广告商最为青睐的人群。哪家媒体赢得了这个人群,它发行量不一定很高,只要读者稳定,商家就愿意把高额广告费用投给这样的媒体。
2、主流信息。为了拥有广告商趋之若鹜的主流受众。媒体就必须提供适合其口味的媒体产品。人们,尤其是主流受众,需要最多的是新闻及生活、工作、学习、休闲等方面的信息,其中尤以新闻为主。乐山曾经对传播内容作过六个层次的划分:第一层是与每个受众的生活都有关的内容,如:政策、科技、健康、经济等;第二层是与部分受众有关,但能引起其他受众关注的内容,如:发生在就近地区的灾难、事故、事件等;第三层是与本地受众无关的,但内容反应的是不可预见性事件,或是由于突发性造成危害极大的,或者趣味性极强的,并具有悬念性质的内容,如:9·11恐怖事件、某地区的大地震等;第四层是与受众无关,但却是受众精神上感受所需要的内容,如:体育、世界杯足球赛、娱乐等;第五层是与受众无关,但却能激发受众情感共振或诉求的内容,如:文化随笔、散文等;第六层是专业的内容,这部分内容只与专业的人士有关,如IT、生物技术、化工技术等。这种信息划分的方法的一优点是,不同的信息内容与不同受众的信息需要相关联。我们认为从上述六个方面来看,如果它反映了主流意识形态、把握了舆论动向、具有权威的报道风、较高重大事件报道强度、并具有前沿性和前瞻性的信息就是主流信息。
3、主流市场。有什么样的受众就有什么样的市场,有什么样的市场就有什么样的广告。媒体主流化,打造主流市场有两个向度,一个向度是广告,我们在下一个问题中详述,另一向度就是市场细分的主流化。目标细分市场必须是有购买力、有辐射性、有发展前景的中心城市和次中心城市,或者说目标市场在这个区域内处于主流地位,它代表了这个区域的政治、经济、文化,是这个区域物流、资本流、信息流的集散地。我们强调市场细分的含义并不只限于地理位置上,更在于人们的心理。
4、主流广告。我们认为,一家媒体的广告数量不多、但广告总额很高、又占据了本地广告市场较高份额、广告形式独特、广告创意优秀、广告主实力雄厚、广告可信度和权威性高,那么它就拥有了主流广告。为此媒体需要优化广告市场结构,调整广告资源,净化广告市场,发掘广告前景。吸引有影响力、有实力的企业投放广告。杜绝虚假广告、低级广告、庸俗广告、垃圾广告,培养成长性看好、潜力强劲的广告市场。同时纠正广告即利润的看法,确定广告即信息、广告即读者、广告即服务的新型广告理念。
5、主流品牌。各媒体间竞争加剧,供求失衡加上市场的链接,必然导致媒体品牌意识的加强。因为新闻同质化,是我国媒体市场混战的典型特色,媒体之间的替代性十分明显,竞争底线相当脆弱。而高品位的传播”不仅能产生良好的社会声誉,更能赢得丰厚的市场回报;反之,高经济回报对进一步提升传播品质又会产生积极互动。在节目过剩的时期,受众首选的标准就是偏好和忠诚度,即品牌。只有高品位、高视听率的品牌才能拥有较多的受众,进而占有较大的市场份额。所谓主流品牌就是竞争区域内的优势品牌,受众、广告客户认同的首选品牌。主流品牌战略,体现在新闻报道创新上,就是争取独家新闻,打造品牌栏目,构建强势版面。
主流人群、主流信息、主流广告、主流市场、主流品牌是同时存在的,彼此关联,不可分而析之,但是为了分析的条理分明我们才分而述之。在五大构面中,主流人群占据了主流地位。
转载请注明:片头模版 » 主流媒体指的是(主流媒体是什么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