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也是我帮你转来的噢,,希望有所帮助吧
论平面设计中的版式构成(我的毕业论文)(原创)
艺术百家 2007-05-08 22:03:36阅读58评论3字号:大中小订阅
版式设计是平面设计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切视觉传达艺术的舞台,我们在任何的时候,无论是做广告设计还是包装设计、报纸的编排等等中,都与版式设计密不可分。表面上看,它是一种关于编排的学问;实际上,它不仅是一种技能,更实现了技术与艺术的高度统一。版式主要是吸引人的视觉,利用人的视觉生理和视觉心理,产生强大的视觉冲击波,牢牢勾住人们的眼球。一副好的平面设计如果要达到强烈的视觉冲击,这就要求在版式设计中,有创新的版式,能够体现主题,使人们的视觉感受上产生不同的效果版面是报纸各种内容编排布局的整体表现形式。
“平面不平”是我对平面设计中画面效果的一种理解,很多人把它叫做版式、构图、结构、形式感…都可以,把话说得简单一点,就是版式构成,或者叫做版式设计。随着对设计的了解和深入,我感到设计师们都在有意无意地追求着“不平”的效果。即利用各种平面元素,在平面材质上努力拉伸视觉空间。
这一空间概念涵概了自然空间感受与矛盾空间感受。随设计师的爱好、版面要求、视觉冲击需求、自由选择。但无论展现自然空间感受,还是矛盾空间感受,设计师所使用的技巧(或称元素)是有规律的。比如:镂空;夸张暗影效果;使用极具真实性与质感的图象;实物元素与绘画元素的对比使用;利用色彩之间的反差效果;利用线与色条的叠压效果;利用文字与图形、文字与文字的叠压效果;文字之间大小比例关系的对比等等。总之,平面不平的根本还是在于追求版式设计上的变化,版式设计可以说是现代设计者所必备的基本功之一。
1.何谓版式设计
所谓版式设计,就是在版面上,将有限的视觉元素进行有机的排列组合,将理性思维个性化地表现出来、一种具有个人风格和艺术特色的视觉传送方式。传达信息的同时,也产生感官上的美感。版式设计的范围,涉及到报纸、刊物、书籍(画册)、产品样本、挂历、招贴画、唱片封套和网页页面等平面设计各个领域.版式构成是一种造型概念,它的含义就是将不同形态的几个以上的单元重新组合成一个新的单元,并赋予视觉化的、力学的观念。它与其他绘画作品的不同点:一般绘画作品是以具体的形象来打动人,给人以具象的审美享受。而平面构成则从具体形象中抽取了事物的精粹再重新组合构成,以形式为主要表现对象来感染欣赏主体,给人以抽象的审美享受。平面构成与一般绘画的不同之处决定了其艺术功能,它是以形式美为主要表现方式给人以审美享受的。形式美主要触及人们的感受器官和一部分心理反应,它是以内容为物质基础的,例如:帆船的桅杆、工厂的烟囱、高楼大厦的结构轮廓都是高耸的垂直线,因而垂直线在艺术形式上给人上升、高耸等感受;而水平线则使人联系到地平线、平原、大海等,因而产生开阔、平静、徐缓等形式感。平面构成以形式美为主要表现方式并散发出独特的艺术魅力,是因为它从自然形态中有意识地提炼加工,突出对象形式中美的本质特征,将它概括、单纯、使形态比生活本身更强烈、更鲜明。
可见,版式设计的原则就是让观看者在享受美感的同时,接受作者想要传达的信息。最终目的是使版面产生清晰的条理性,用悦目的组织来更好地突出主题,达到最佳诉求效果。
2、版式设计与形式美
谈到版式设计,就关系到形式美。那么何为形式美?早在古希腊时期,亚里士多德就从美学观念中提出:“美的主要形式——秩序、匀称与明确。一个美的事物它的各部分应有一定的安排,而且它的体积也应有一定的大小,因为美要依靠体积与安排,美必须具有特定的感性形式,并努力在客观事物中去发现它们。”这一美的形式、美的本质一直为美学家、艺术家所信奉、追随。在日常生活中,美是每一个人追求的精神享受。当你接触任何一件事物判断它的存在价值时,合乎逻辑的内容和美的形式必然同时迎面而来,向你询问,是否合乎你的理想标准。在现实生活中,由于人们所处的地位、素质、习俗、理想、观念等等的不同而有不同的审美追求,然而单从形式条件来评价某一事物或某一造型设计时,对于美或丑的感觉,却在大多数人中间存在着一种相通的共识,这种共识是从人类社会长期生产、生活实践中积累的,它的依据就是客观存在的美的法则,它们是:和谐、节奏、对比、均衡等;还有毕达哥拉斯学派从教学的量度中发现的“黄金分割比率”。
和谐:事物形式多样的统一。世界上万物万事,尽管形态千变万化,它们都各按照一定的规律而存在,大到日月运行、星球活动,小到原子结构的组成和运动,都有各自的规律。爱因斯坦指出:宇宙本身就是和谐的。
对比:把质或量反差甚大的两个要素成功地配合于一起,使人感受到鲜明强烈而仍具有统一的感觉。在平面构成设计中,通过形状的大小、粗细、方圆,方向的垂直、水平、倾斜,图画的虚实、黑白、轻重等多方面因素运用,达到主题鲜明、作品活跃的作用。
节奏:本是音乐中音响节拍轻重缓急的变化和重复,在构成设计上是指同一要素连续重复时所产生的运动感。
均衡:形与质、量的平衡。在构成设计上根据图象的形量、大小、轻重、色彩及材质分布而确定视觉的平衡。
黄金分割比率:简单地说就是3∶2。准确数字1∶0.618的比例形式,人们一致公认最
美的分割比率。
基于以上这些构成法则的灵活运用,平面设计才变的有规律可循。因为平面构成是抽象出形式美本质的艺术,它舍弃了事物的现实形态,精取事物美的形式,把组成图象的基本单位归纳为点、线、面。由点、线、面的大小、色彩、方向、形状、疏密等等的不同产生基本元素的变化,按(重复、近似、渐变、发射、特异、对比、密集、肌理、空间等)不同的骨骼和章法组成形成成千变万化的构图与画面,这骨骼与章法从平面构成的范畴证明和谐、节奏、对称、均衡等这些美的法则。(重复与渐变的骨骼含有节奏的美学原则,重复更有对称的视觉效果,渐变近似、发射,它们的形象单位都是从一个形式逐步过渡到另一个形式,是节奏与多样变化的统一。特异是在比较一致的群体形式中插入不同的对比,刺激视觉器官,给人强烈、鲜明的感受。密集与发射是相对立的两种骨骼,发射是从一个核心向外扩展,密集则是从四面向一个核心聚拢,它们的形式具有运动的节奏感。画面均衡,变化而和谐统一。)正因为平面构成是运用骨骼形式体现美的原则,才就成了平面构成的骨骼、章法、内容。
3.版式设计的编排类型
正如构图是一切绘画作品的重要问题一样,平面中版面设计的首要问题就是采取何种构图形式。它决定了版面的结构形态,不同的构图有不同的诉求效果。版面的编排和布局没有固定的公式,也不应该有固定的公式,一些版面处理在以前看是“犯忌”的,但读者包括不少圈内人士都认为很有特色,甚至形成了自己特有的风格。也有根据版面内容需要,有意“触雷”,那不是犯规而是创新。决定一个设计作品的质量的往往是它的细节,例如字体的选择,图形的构造,颜色的差异(nuance)等等。这些细微的差别在体现作品整体上起着相当大的作用。无论一个设计的想法有多好,如果制作粗糙,版式老土或者根本没有版式可言便会失去魅力。这里列举的是一些常见的广告版面编排设计的构图形式。
3.1标准型
这是最常见的简单而规则的广告版面编排类型,该广告一般从上到下的排列顺序为:图片、标题、说明文、标志图形。它首先利用图片和标题吸引读者注意,然后引导读者阅读说明文和标志图形,自上而下符合人们认识的心理顺序和思维活动的逻辑顺序,能够产生良好的阅读效果。如图1所示。
图1
3.2图片左置型
这也是一种非常常见的广告版面编排类型,它往往将纵长型图片放在版面的左侧,使之与横向排列的广告文字形成有力对比。这种广告版面编排类型十分符合人们的视线流动顺序:左(图片)--右上(标题)--右中(说明文)--右下(标志),如图2所示。
特征如下几点:
1、思想性与单一性
排版设计本身并不是目的,设计是为了传播客户信息的手段。设计师自我陶醉于个人风格以及与主题不符的字体和图形之中,这一般是造成设计平庸失败的主要原因。
成功的排版设计,首先要明确客户的目的,深入了解、观察、研究与设计有关的各方各面,简要的咨询是设计良好的开始。版面离不开内容,要体现内容的主题思想,用来增强读者的注目力与理解力。做到主题鲜明突出,一目了然,才能达到版面构成的最终目的。
2、艺术性与装饰性
为了使排版设计更好地为版面内容服务,寻求合理的版面视觉语言则显得很重要,是达到最佳诉求的体现。构思立意是设计的第一步,也是设计作品中所进行的思维活动。主题明确后,版面构图布局和表现形式等则成为版面设计艺术的核心,是一个艰难的创作过程。
读图时代的一个重要标志就是汇集了大量的图片信息,对图像的组合与设计也显得格外重要。相应地,对文字设计也应做灵活的处理,从大小、字体、排列等方面进行不同的设定,使文字与图像组合成一个具有内在联系的版式。
在设计中,如果将图与文并举,对它们进行同等的强调,其结果往往显得版面杂乱无序,两方面的表现力都会被削弱。合理的做法应该是力求对文字与图像进行适当的布局,文字紧凑、图形灵活,以形成阅读中的节奏和层次。
3、趣味性与独创性
排版设计中的趣味性,主要是指形式的情趣。这是一种活泼性的版面视觉语言。如果版面本无多少精彩的内容,就要靠制造趣味取胜,这也是在构思中调动了艺术手段所起的作用。版面充满趣味性,使传媒信息如虎添翼,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传神功力,从而更吸引人,打动人。
趣味性可采用寓意、幽默和抒情等表现手法来获得。独创性原则实质上是突出个性化特征的原则。鲜明的个性,是排版设计的创意灵魂。试想,一个版面多是单一化与概念化的大同小异,人云亦云,可想而知,它的记忆度有多少。更谈不上出奇制胜。
轻松、休闲的现代风格正在成为许多媒体界面设计的主导风格,涵盖了不同年龄段的读者群。活泼的图片辅以文字,版式新颖,亦庄亦谐。风趣、生动、活泼甚至张扬的个性化风格,不断出现在版式设计中。
4、整体性与协调性
排版设计是传播信息的桥梁,所追求的完美形式必须符合主题的思想内容,这是排版设计的根基。只讲表现形式而忽略内容,或只求内容而缺乏艺术表现,版面都是不成功的。
只有把形式与内容合理地统一,强化整体布局,才能取得版面构成中独特的社会和艺术价值,才能解决设计应说什么、对谁说和怎样说的问题。强调版面的协调性原则,也就是强化版面各种编排要素在版面中的结构以及色彩上的关联性。
从视觉的适应能力上讲,处于深色背景上的反白文字最易于识别。在版式设计中以深色或黑色为底色,配以浅色的文字,这样强烈的对比效果会给版面带来冷峻高雅的气质。图像与文字之间的穿插组合,清新简洁的表现手段,合理的版面结构,力图与受众交流互动,带来了阅读过程中全新的感受。
设计中的结构是内敛而隐蔽的,它们藏匿在漂亮而感性的图式背后,无声地体现着设计中理性的规范。本文将从图像与文字、叙述与直白、交流与互动、时尚与趣味、建构与解构、图示与诗意这六个方面,对当代版式设计风格进行分析与诠释。
扩展资料
现代版式设计是功能美与形式美的和谐结合。
思想根源:科学的思辩与逻辑数理来探求设计的本质,用明晰的思路与有规律的秩序去把握设计的内涵,强调标准化与批量化,最终把功能和效益作为终极目标。
是功能美与形式美的和谐结合。
基本步骤
第一步:确定主题(需要传达的信息)。
第二步:寻找、收集和制作用于表达信息的素材-含文字、图形图像。
文字表达信息最直接、有效,应简洁、贴切。
应该根据具体需要确定视觉元素的数量和色彩(黑白、彩色-色系)。
第三步:确定版面视觉元素的布局(类型)。
第四步:使用图形图像处理软件进行制作。
参考资料来源:
百度百科-版式设计(现代设计艺术的组成部分)
百度百科-现代版式设计
一般情况下,画册排版设计的文档会分为主题、副标题、主题装饰英文、作者(视情况定)、正文段落,而能够使阅读者感觉到舒适通常会有这样的几个共性,第主题突出,视觉中心稳定,没有更多的东西来抢眼,主题是唯一性的,文字分布合理,一行是一行,一段是一段,不会行和段落分不开来。其次主题的突出有几种方式,其中常用到的有字号加大加粗,加大到整个画面文字字号是最大的,而且还要大过第二大的字号很多,这样才能拉开距离,切记不要小气,让第一大的字号和第二大的字号相差不大,这样只会让主题非常模糊和混乱,还有色彩加重或者加艳,颜色越重,字显得越突出,例如黑色,深蓝、深红等深颜色,这也是同样的最深的颜色要与较浅的颜色分辨开来,而且要拉大差距,用以上两种方式的搭配就能让主题非常的突出,并且当画册排版的主题突出了后就涉及到副标题,副标题往往就是我上面提到的第二大字号的文字,它们通常扮演的是一个丰富主题的角色,它们既要让主题看上去不单调,但同时又不能抢主题的风采,所以它们的所以它们的字号要小主题好几个档次,颜色也要弱很多,这样针对主题的有机结合,就能达到视觉中心的突出,确定主题的唯一性,再有就是正文的排列方式取决于字符大小,段落的宽幅和行距段距,一般正文字符大小在8号左右,这样不会让正文的文字很突兀。
转载请注明:片头模版 » 版式设计排列方式分析(现代版式设计的特征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