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运用多媒体创设教学情境
内容摘要:
多媒体技术在英语教学中的运用,给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都带来了全新的变化。教师借助于多媒体手段,表现出了空前般的艺术才华,教师找准了自己的角色,让课堂从单一走向多元,使评价更加合理、准确;学生借助于多媒体教学实现了自己的求知渴望,学生得以在跨越时空的情境中自主学习,充分发挥自我能动性。同时多媒体教学也拓展了学生的视野,激发了学生的思维,让每个学生都能在信息的天空中自由翱翔。
关键词:多媒体创设情境课堂教学
新课程标准不再以学科知识体系构建课程,而是从符合学生学习特点和需要出发,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以学科的人文性、综合性与实践性来构建课程体系,体现了以生为本,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核心以及运用多媒体创设教学情境的教育理念。下面本人就运用多媒体创设教学情境的理解谈几点看法:
一、运用多媒体创设教学情境要正确理解“创设”内涵
运用多媒体创设教学情境不是简单地将多媒体引入课堂,增加知识传授密度,就可以提高课堂效率,全面培养学生能力,甚至将其等同于计算机辅助教学,这种理解是片面的。运用多媒体创设教学情境,不是被动地纳入,而是主动地适应和变革学科课程的过程,它将对传统的课程观、教学观和学习观产生变革影响。运用多媒体创设教学情境不仅仅是使学习变得简单容易,而是在学习中力求在更大程度上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发展其创新思维,更有效地汲取相关信息资源来完成学习。
现实中不少教师利用多媒体教学时已经脱开粉笔和黑板,但“尺有所短,寸有所长”,作为传统课堂教学象征的黑板仍有一些地方是现代教学媒体无法替代的。首先是黑板及时重现力强,随写随看,内容还可以方便地增删,教师在使用多媒体教学有时突然而至的灵感,这些灵感往往是教学艺术的动人之处,却往往无法加到板书中去而生出许多遗憾。另外,好的板书有提纲挈领的作用,学生抬头一看,便对本节课的重点一目了然,运用多媒体创设教学情境其出发点和落脚点是为了提高教学效果,但运用多媒体不是提高教学效果的唯一途径和手段,教学中不能为了创设教学情境而去使用现代媒体,应针对教学内容采取与之相应的教学方法、方式,合理地综合和利用各种教学媒体,包括传统媒体,取长补短。这样才能发挥各种教学方法的综合功能,创设最佳教学情境。
二、运用多媒体创设教学情境要充分体现“以学生为本”
运用多媒体创设教学情境应注重以传播知识为主,把教学落到实处,恰当地把多媒体运用到英语教学中。建构主义的学习理论强调,学生学习是一个主动建构的过程,同时也是与他人交流和分享的过程。它包含在学习情境下,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主动质疑,提高信息素养与判断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习惯等多个方面。在现代媒体与网络技术为核心的多媒体环境下,以建构主义学习为理论指导,使教学活动充分体现出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从根本上改变传统的教与学的观念以及相应的学习目标、方法和评价手段,把多媒体作为学习和工作乃至社会交往的工具。例如,我们在指导学生学习初一下册Module11 Unit1时,首先让学生带着问题到网上学习,了解有关詹天佑的情况,当学生了解这方面的内容之后,再进行本课阅读材料的理解,最后学生根据给出的评价练习诊断自己的阅读效果,不管哪一层次的学生只要练习过了关,都会给予“大拇指”等相应鼓励性的画面。老师在多媒体环境下教,学生在多媒体环境下学,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信息素养和创造性思维,使多媒体与英语教学融合为一体,也就是运用多媒体创设教学情境。
三、运用多媒体创设教学情境要正确理解教师的“角色意识”
在传统教学中,教师扮演着知识的讲述者、信息的传授者、教学活动的控制者和设计实施者,学生围着教师转。当今社会正处在信息爆炸的时代,学生获取信息和知识不再以教师为唯一渠道,教师只有正确认识自己,摆正位置,才能提高多媒体优化英语课堂教学效果。教师所设计的教学活动必须考虑学生的真正需要,因此,在运用多媒体创设教学情境中,教师应确立教即学,学即是教的思想。教师的教学过程就是一个学习的过程,学生的学习过程就是教别人的过程,通过学生自己的学习经验和生活经验来学习技能,为了真正的需要去解决问题,运用信息技能解决问题,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教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只引导学生解决问题,而不是干预学生的学习过程。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并不等于放弃教师的主导作用,在多媒体环境下,教师应定位为教学情境的创设者,学习运用多媒体进行学习的指导者,学习工具运用的帮助者,协作学习的组织者。通过创设情境,优化课堂教学,帮助学生确定学习目标,指导学生掌握学习方法,启发学生积极思考,活跃学生思维,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同时,教师也是学生学习的合作者、评价者,教师可以通过评价对学生产生导向、激励作用,帮助学生确定努力方向,通过学生自控实现学习目标。由于网络环境的平等性,教师还应是学习者和学生学习的竞争者,促进教师和学生的终身学习的意识,在教学中建立师生之间的平等关系,教师应成为多媒体的自觉学习者,自觉运用者和主动适应者。积极学习、自觉运用多媒体,并利用自己的已有经验主动适应现代信息社会的迅猛发展,与学生一道,成为多媒体教与学的践行者。
四、运用多媒体创设教学情境要合理使用“评价功能”
评价的目的是为了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激励学生的学习热情,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评价也是教师反思和改进教学的有力手段。如何评价关系到如何教和学的问题,我们应当采取多种方式进行评价,形成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相结合,定性评价和定量评价相结合,教师评价、学生评价与学生互评相结合,强调评价的诊断和发展功能,弱化评价的甄别和选拔功能,鼓励学生创新。教学评价应以学生的水平为主,因此,评价只能是一种手段而非我们的教育目标,要让学生更多的参与进来,加强学生的交流合作,促进学生发展。优化设计课堂能有计划的把学生思维一步一步引向深入,由低层次向高层次发展。例如在设计提问时分三个层次:第一级是记忆级水平;第二级是理解级水平;第三级是应用级水平。提问时注意必要的铺垫,形成阶梯,以有利于中、下学生回答。如在上初一下册Moudle8 Unit3时,笔者就补充的阅读文章“Father of Hybrid Rice”分层提了这样一些问题: When was Yuan Longping born?(C组) What was his dream?(B组) When did graduate from the University?(B组) What can we learn from him?(A组) What did Yuan Longping do for the world?(A组) What do you think of Yuan Longping?(A组)通过这些与教材内容、学生层次相配套的问题,对不同的学生进行不同的评价,学生既有可学性,又有驱动性,从而促进每个学生在最适合自己的环境中发展。
五、运用多媒体创设教学情境要全方位地利用“学习资源”
多媒体的作用就是要使教学“如虎添翼”,那么教师的教学设计就应结合学科特点和具体教学内容,适时适度地选择多媒体,创设互相促进的教学环境。
在信息时代的学习中,资源的重要性也是大家有目共睹的,学生只有占有大量的资源才有可能对学习内容有比较全面的深入了解,才有可能开展更加富有成效的学习,教师们也必须寻找合适的教学资源。尽管网络在教学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但它绝不是万能资源或唯一资源。教师的教学绝不能过份依赖网络资源而忽视其他资源。生活中还有很多其他资源可以利用,如报刊、影视广播、会议、表演、图书馆、以及学生的生活经验等,都可以成为课程的资源。资源的调用不应只局限于网络查询,网络技术只是信息技术的一个组成部分,所以网络资源不是唯一的。拓展学习资源,还要让学生学会对资源进行分类和选择判断,对资源的有效性进行考察,然后加工整理形成自己的思想并进行交流,以形成自主、探究、合作的学习习惯。
运用多媒体创设教学情境是变革教学模式,改进教学方法和优化教学手段的重要途径,是英语教学的核心和发展重点,教师只有熟练的掌握技术手段,了解英语教学的目的以及重难点,继承传统教学的优点,突破传统教学的局限性,结合技术所能提供的能力,才能真正实现多媒体创设最佳教学情境的目的,从而更优化的进行教学活动。
【灵活运用多媒体技术在教学中】
1、教师要“自己会用”:首先教育教学质量的高低,现代教育技术在课堂中的运用,关键在教师。只有在教师真正掌握、能灵活运用的前提下,才能去用和用好多媒体辅助教学。因此,使教师掌握基本的现代教育技术理论知识及其在课堂教学中的作用与应用,是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应用的基础。
其次在多媒体辅助教学中,教师不再是学生学习生活中唯一的信息源,转而成为信息的组织者,学生学习的辅助者。在当今这个信息化的时代,教师要有新的思想、新的观念、新的知识和新的能力,光靠粉笔和黑板是绝对不行的了,教师必须会熟练使用多媒体课件,熟悉并学会多媒体教学设计和编制多媒体教学软件,真正掌握现代教育技术的理论和技能,从而在教育教学的改革中发挥应有的作用。
2、教师要“学以致用”:合理恰当地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既能加强直观,又有利于抽象概括,也可以有效地避免厌学情绪、减轻学生过重的学习负担,使学生始终保持兴奋、愉悦、渴求知识的心理状态。这对于优化数学课堂教学起着重要的作用。教师无需更多的语言,只要借助计算机所显示的图像,便无声地传递了教学信息,将不易表述的内容清晰、形象、生动地展示于学生面前。而这种传递又是那么有吸引力、有启发性,使学生丝毫感觉不到由于思维产生障碍可能带给他们的心理压力,反而却尝到了成功的喜悦和学习的快乐。
这样的教学,突破了时间和空间对人与人交流造成的障碍,使得人们可以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可以与其他人进行双向交流。提高了学生的辨识能力和学习主动性把一些抽象的概念转化为具体形象。
3、教师要“恰到好处地用”:在当今的教育中,信息技术可以看作是各类学习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它主要在其他学科的学习活动中有机结合使用信息技术,以便更好地完成课程目标。但这不等于是整堂课全用和天天都用,它强调在利用信息技术之前,教师要清楚学科教学的需求,设法找出信息技术在哪些地方能提高学习效果,使学生完成那些用其他方法做不到或做不好的事。比如上面的一些例子就用得恰到好处,这一点在数学学科上体现得更加明显。所以要牢记信息技术教学的本质与根本目的,以优化学习过程和学习效果为中心,努力培养学习者的信息素质。要避免将信息技术装“门面”、盲目追求“高”、“精”、“尖”而滥用。从而丢掉粉笔、黑板,教师的示范作用,教师与学生之间富于人情味的及时交流,教师组织起来的探讨问题的活跃氛围等传统教学的优势。实际上用粉笔加黑板的传统教具,教师在黑板上板书是需要一定的时间的,这一段时间正是学生审题、思考的时间,而且重点内容还可以始终保留。但一味地利用信息技术后,往往出现这样的情况:教师认为许多东西都呈现给学生了,很快就过去了,没有给学生以思考的时间,表面上看整堂课信息量大,学生反映良好,其实由原来的“人灌”改为更高效的“机灌”。
4、掌握学生学习心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促进学生自主学习。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和性格特点,新鲜刺激的事物,最容易吸引他们的注意力,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心理学研究指出,认知活动是与人的情感活动紧密联系的。多媒体教学直观形象,在创设情境、吸引学生注意力、激发情感方面具有独特的作用,有利于学生入情入境,借境悟理,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多媒体教学是提高课堂教学效果的先进教学手段,多媒体的恰当运用,使课堂教学活动更加符合学生的心理特点和认识规律,促使学生始终在愉悦的氛围中积极主动地获取知识,学会学习,提高能力。学生当堂学习新知识,当堂消化吸收,无须课上损失课下补,减轻了学生的学习负担,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事实表明,许多好课使学生久久不忘,对学生产生深远的影响。
引言:在课堂上如果说想让学生更好的一些课堂内容的话,就可以运用多媒体技术。多媒体技术,就能够让老师随时的进行展示内容,那么在课堂上应该如何运用多媒体技术呢?
运用多媒体技术的方法首先课堂上用多媒体技术一定要合适,没有必要一直都在使用,而且最好是展示那些能够让孩子更好的理解的知识点,图像或者是变化。就比如说老师在给孩子讲地壳运动的时候,就可以通过多媒体的动画演示,让孩子真切的感受到地壳是怎么运动的,所以能够对整个过程有更清新的认知。而且有时候数学函数的变化也是可以通过多媒体技术来进行演示的,老师在用的时候没有必要次数太多,只要言简意赅就行了,这样的话孩子就能够更好的理解。而且多媒体技术是不能够代替老师的教学的,如果说多媒体技术代替了老师的教学的话,那么就会发现孩子的兴趣全在老师的操作上却不注重了知识的理解。这个时候就会发现孩子掌握的是非常差劲的,所以学生也没有办法真正的理解这堂课的内容。
教学要适当的创新提升创新是有好的,但是创新不能忘本,教学最重要的还是让学生掌握知识,而通过讲授的方法进行教学,是非常有效的。所以就算是创新的话,也不能完全的颠覆。有一些信息技术的人运用,只是让老师能够更好的展示,但是老师不能够为了自己的奖项,所以就随便的运用各种各样的创新,让学生听的牛头不对马嘴,而且也非常的疑惑,这样的话就很难让学生真正的理解知识了。在评价老师的教学效果时,也不能只以老师的创新为评价依据,而是以老师的教学效果与评价依据。
转载请注明:片头模版 » 在课堂上如何运用多媒体技术(在课堂上应该如何运用多媒体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