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互设计作品集制作流程
1、查看院校要求
不同院校专业的侧重点不同。
UALlCC的MADesignforSocialInnovationandSustainableFuture,它的研究点是未来、可持续发展。这代表着应用的领域更广阔,同学们选择的主题更不受限制。同学们可结合科技,展示人文的沟通交流以及情感的表达等进行设计。
同学们要根据目标院校的要求来制作作品集,选择的主题与院校要求契合,这样才能大大地提升被录取率。
2、主题确定
作品集的主题要多元化,让考官看到你其他方面的可能性,而主题可以是多方面的:
比如偏向实用类或是细节设计的主题、全球化发展与变化的主题、可持续发展方向的主题、对未来的社会形态意识的思考主题、科技类主题、概念类主题等,不管是哪类主题,最好结合专业要求制作项目。
3、调研
确定主题后,就需要围绕主题进行相关的问题调研和用户调研。
如果你要做的是关于产品的交互设计,你就要问问那些使用过产品的人,看看他们遇到了什么问题,他们觉得哪里很不爽
4、用户自画像
在调研用户的过程中,会接触各种各样的人,他们有着不同的职业、年龄、兴趣爱好等。
但他们也有一些共同性,比如比如现在大家都知道80后、90后都在用微信,已经不使用QQ了,反而那些小学生更喜欢用QQ,这就是用户群体的共性。
把这些「有相同共性」的「用户特征」整理起来,也就是用户的主要特征,可以用一个虚拟的人物去代表这个「群体」,这就是我们所说的用户画像。
除了确定用户的主要特点外,还要确定他们的需求和目的。为了增加真实性,可以给人物角色(Persona)取名字,选一张照片,细化他们的背景资料。
5、写问题脚本
写问题脚本主要是为了将问题描述清楚,只有认清问题,才能更好地解决问题。
在描述问题的过程中,我们需要把用户画像带入到「产品的使用场景」,罗列出用户在使用产品时可能遇到的问题,此环节是为了凸显「问题」,可以写成一个故事便于别人理解。写的方法也非常讲究,需说明:用户是谁(用户画像)、在什么情况下、做了哪些事情、产生的疑惑是什么、产生的情绪是什么、接下来他是怎么解决问题的
问题脚本尽量写得详细点:场景介绍的详细、用户画像介绍的详细、用户任务介绍的详细、用户行为详细、用户问题、用户情绪、用户痛点都记录的详细,而并不是要你把每一步操作点击了什么写的很详细。
6、写动作脚本
动作脚本是记录用户「具体操作过程」,通常情况下,每个人的需求和场景都不太一样,所以操作的过程也不完全一致,你自己操作的时候觉得没问题,但别人就遇到了问题,所以你需要把对方的使用过程详细描绘出来,这样才能反应出问题。
7、简明扼要的可视化展示
接下来就是要提出设计方案了,并将设计方案通过视觉语言展现出来,最好按照讲故事的方式展现:
①发现问题,想要解决问题
②怎么一步步解决问题,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做了什么?
③交代遇到的挑战和限制,自己怎么解决的,现阶段解决不好的,在未来解决的机会点在哪里?
而设计的视觉表现的形式则有很多种:大致包括思维导图、故事版、线框图、用户流程图userflow、小样mockups、模型制作、产品(或APP,网页)设计、沉浸式、装置艺术、实验影像、VR等。
8、用户测评
我们往往对自己的设计存有偏见,而通过用户反复测试原型,可以找到问题并修改和完善自己的设计。“用户”可以是使用者、其他设计师、工程师、其他利益相关者等。
9、最终制图和排版
排版的重要性就不多说了,同学们一定要按照一定逻辑进行排版,清晰地将设计的制作过程展现出来。
国外名校的考官希望看到学生的思维过程,一个设计从无到有的过程是否合理又有新意,设计背后的过程以及这个过程体现的是否清晰明确有理,是体现学生设计能力的有力证明,也往往是学校里教授们关注的重点。
视觉传达设计是通过视觉媒介表现并传达给观众的设计,体现着设计的时代特征图形设计和丰富的内涵。在艺术留学中,视觉传达设计专业一直都是热门选择。那么,视觉传达设计作品集怎么做呢?接下来,大家随我一起来了解一下吧!视觉传达设计作品集怎么做?
1、选定主题
这个阶段分为发现问题和初步认知两部分。
发现问题,就是从你的生活中发现问题,而不是硬凹一个看似“有深度”的问题。你的灵感来源可以是多样的:你自身的生活环境和生活状态,你的文化背景,任何事都可以成为你的灵感来源。
初步认知则是对于你观察到的问题建立客观认知,你需要了解你感兴趣的问题是属于哪些学科的,有哪些理论可以解释这个问题,有哪些相关的信息等等。
2、主题调研
有了第一步我们初步形成的问题,在第二阶段则是围绕这个问题进行一系列的调研,调研的目的是系统性的,深入的对你要研究的问题建立认知,并且最终能够分析出有用的观点和结论,为项目的逻辑服务。
这个阶段,我们可以尝试使用一手调研和二手调研的方法去收集调研样本和信息,也会根据项目需求使用定性调研,定量调研,田野调研或基于人类学的调研方式去进行调研。在收集到足够的调研信息之后我们应当对这些信息进行筛选,整理和分析。
3、逻辑概念
调研进行到一定程度的时候,我们就需要根据调研探索表象背后的本质,形成项目的核心insight。insight是视觉传达专业非常重要的一个概念,也是整个项目当中的立足点,你后续的设计都是由核心逻辑来决定的。
4、视觉转化
有了核心逻辑之后我们就可以开始进行视觉转化了,在这一阶段,我们的主要任务是进行视觉实验,我们可以使用各种视觉实验的方法,包括但不限于绘制草图,做拼贴,摄影,图像改造,材料实验,行为实验等各种实验手段,最后将这些视觉实验进行整合,推进下一步也就是表现形式。
5、思考表现形式
视觉传达的项目最终还是依托于表现形式来呈现,所以在这一步,我们首先需要分析项目需求:项目传达了什么逻辑信息?谁是我的受众?我要怎样传达才能更准确,更高效以及具有批判性?根据以上几个问题,我们明确了项目需求之后,就可以决定表现形式了。
6、制作迭代
在这一阶段,我们会先初步制作出项目的原型,然后收集反馈,进行迭代,完善设计,使其变成最后的成品,如果有可能,我们还会投入情境或使其接触人群。
7、成品展示
现在我们的作品已经制作完成,有些实物作品我们需要进行拍摄,或者一些平面作品需要使用样机进行展示,这个阶段我们需要注意图片的展示效果是不是最佳的,包括拍摄时也需要注意打光,角度,细节和整体的展示等等。
8、排版
我们的每一个项目完成之后都需要排版,在这一阶段,我们先梳理整体设计思路,撰写说明描述制作过程,最后按照项目制作顺序进行排版,注意在这个阶段我们要展示出整个项目的迭代反思过程。
视觉传达设计的课程如下:
1、专业基础课:素描、速写、色彩构成、平面构成、立体构成、中外美术史、设计初步、字体设计、版式设计、摄影基础、计算机辅助设计、装饰基础、视觉设计作品赏析等。
2、专业课程:标志设计、插图、展示设计、包装设计、书籍设计、广告设计、网站设计、海报设计、企业形象设计。
3、专业选修课:卡通设计、现代室内装修设计、多媒体设计、公共艺术设计、雕塑设计、创新设计、动画美术设计、创新思维与技法等。
4、专业实践课程:色彩写生、广告摄影、印刷品设计与工艺、毕业实习、毕业设计等。
转载请注明:片头模版 » 视觉传达设计作品集(视觉传达设计专业作品集怎么制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