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媒体技术,指把文字、图形、图像、音频、视频、动画等多媒体信息通过计算机进行数学化采集、获取、压缩/解压缩、编辑、存取等加工处理,再以单独或合作形式表现文档。
多媒体技术的基本概念在计算机行业里,媒体有两种含义:其一是指传播信息的载体,如语言、文字、图像、视频、音频等等;其二是指存贮信息的载体,如ROM、RAM、磁带、磁盘、光盘等,目前,主要的载体有CD-ROM、VCD、网页等。
多媒体是近几年者出现的新生事物,正在飞速发展和完善之中。我们所提到多媒体技术中的媒体主要是指前者,就是利用电脑把文字、图形、影象、动画、声音及视频等媒体信息都数位化,并将其整合在一定的交互式界面上,使电脑具有交互展示不同媒体形态的能力。它极大的改变了人们获取信息的传统方法,符合人们在信息时代的阅读方式。
扩展资料:
多媒体包括文本、图形、静态图像、声音、动画、视频剪辑等基本要素。在进行多媒体教学课件设计的,也就是从这些要素的作用、特性出发,在教育学、心理学等原理的指导下,充分构思、组织多媒体要素,发挥各种媒体要素的长处,为不同学习类型的学习者提供不同的学习媒体信息,从多种媒体渠道向学习者传递教育、教学信息。
1、文本
(1)文本的作用
多媒体教学课件可以通过文本向学生显示一定的教育教学信息,在学生用多媒体进行自主学习遇到因难时也可以提供一定的帮助、指导信息,使学生的学习顺利进行下去,一些功能齐备的教学软件还能根据学生的学习结果和从学生一方获得的反馈信息向学习提供一定的学习评价信息和相应指导信息。
另外,大部分教学软件都会用文本为软件的使用提供一定的使用帮助和导航信息,增强了软件的友好性和易操作性,软件的使用人员不用经过专门的培训就能根据屏幕上的帮助、导航信息使用操作学习软件。最后,在一些教学软件中,教学软件能从学习者身上获得一定的反馈信息,实现信息提供者和接收者之间的信息的双向流动,加强了学习过程的反馈程度。
(2)文本信息的特点
计算机屏幕上的文本信息可以反复阅读,从容理解,不时间、空间的限制,但是,在阅读屏幕上显示的文本信息,特别是信息量较大时容易引起视觉疲劳,使学习者产生厌倦情绪。另外,文本信息具有一定的抽象性,阅读者在阅读时,必须会?quot;译码"工作,即抽象的文字还原为相应事物,这就要多媒体教学软件使用者有一定的抽象思维能力和想象能力,不同的阅读者对所阅读的文本的理解也不完全相同。
(3)文本的开发与设计
①普通文本的开发。开发普通文本的方法一般有两种,如果文本量较大,可以用专用的字处理程序来输入加工,如:Microsoft Word、Word Pad等;如果文字不多,用多媒体创作软件自身的字的字符编辑器就足够了。
②图形文字的开发。Microsoft Office办公软件提供了艺术工具Microsoft Word Art,用Word或Microsoft等软件中插入对象的方法,可以制作丰富多彩、效果各异的效果字;用PhotoShop这一类的图形图像处理软件同样能制作图形文字。
③动态文字的开发。在多媒体教学软件中,经常用一些有一定变化的动态文字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开发这些动态文字的软件很多,方法也很多。首先,一般的多媒体体创作软件都提供了较为丰富的字符出现效果,象PowerPoint、Authorware等创作软件中都有溶解、从左边飞入、百页窗等多种效果;其次也可以用动画制作软件来制作文字动画,像Cool3D这样的软件在制作文字动画时就非常简单方便。
(4)文本的格式与视觉诱导
多媒体中的文本为学习者提供了大量的教学信息,学习者可以通过阅读文本获得大量的教学信息。如果设计多媒体文本时,给文本以丰富的格式,引导学习者的注意力,增加文本的的格式有以下几种:
①段落对齐和左右缩进。多媒体中的段落对齐主要有左对齐、居中、右对齐、两端对齐等,通过不同的对齐方式,多媒体教学软件的开发人员就能方便地控制文本在页面中的左右位置,另外,开发人员还可以通过文本的左右缩进技术控制文本在屏幕上的显示宽度。
②字体、字号、风格及颜色。一般的字处理软件和多媒体创作软件都提供字符的字体、字号、风格(下划线、斜体、粗体等)及颜色的支持,利用这些不同的字符效果就能突出显示教学信息中的重点和难点,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③多行文本及其滚动。
④线性文本与非线性文本超文本。用超文本技术开发的多媒体教学软件更接近学习者联想的特点,更符合学习者的身心特点,十分方便信息的查寻与检索,在多媒体应用中具有很大的潜力。但是,超文本的开发所花的工作量远远超过线性文本的开发,从开发超文本所需的技术要求来讲,用一般的程序设计语言或字处理程序是很难做到的,要做到超文本的随意跳转,最好用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语言或专用的多媒体创作工具,如:Visual Basic、visual C++、PowerPoint、Authorware、Director、tool Book等。
(5)多媒体文本开发应注意的问题
在开发多媒体系统中的文本时,应注意使用合适的字体,应注意这样几个问题:一是在新的应用环境中安装这些字体,二是在多媒体系统中嵌入所用的字体。另一种方法就是如果开发的文字是标题,那就把文字制作成图片文件,再插入到多媒体应用系统中。
2.图片
这里的图片指的是静态的图形图像。不同的学习者有不同的学习习惯,有些同学擅于从文字的阅读过程中获取教学信息,而有些同学则喜欢从图形图像的观察、辨别中发现事物的本质,多媒体教学软件中的图形图像就为这类的学习者提供了教学信息。另外,与教学内容相关的图形图像在降低教学内容抽象层次方面同样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1)图片的作用
①传递教学信息。图形、图像都是非文本信息,在多媒体教学软件中可以传递一些用语言难以描述的教学内容,提供较为直观、形象的教学。
②美化界面、渲染气氛。无论是单机多媒体教学软件,还是网络多媒体教学软件,如时没有图片的美化,那样的软件简直称不上是多媒体软件,用合适的图形或图像作软件的背景图或装饰图,这样就提高了软件的艺术,美化了操作界面,给人一定的美的享受。
③用作导航标志。在多媒体教学软件中经常用一些小的图形符号和图片作为导航标志,教学软件的使用者用鼠标单击这些导般标志,从一个页面跳到另一个页面,任意选择自己想要了解的教学内容,从而在教学软件中任意漫游,不会迷路(在多媒体系统中找不到想要的信息)。
(2)图片信息的特点
与本信息相比,图片信息一般比较直观,抽象程度较低,阅读容易,而且图片信息不受宏观和微观、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在大到天体,小到细菌,上到原始社会,下到未来,这些内容都可用图片来表现。
(3)图片文件的类型
图片包括图形(Graphic)和图像(Still Image)两种。图形指的是从点、线、面到三维空间的黑白或彩色几何图,也称量图(Vector Graphic)。一般所说的图像不是指动态图像,而指的是静态图像,静态图像是一个矩阵,其元素代表空间的一个点,称之为像素点(Pixel),这种图像也称位图。
位图中的位(Bit)用来定义图中每个像素点的颜色和高度。对于黑白线条图常用1位值表示,对灰度图常用4位(16种灰度等级)或8位(256种灰度等级)表示该点的高度,而彩色图像则有多种描述方法。位图图像适合表现层次和色彩比较丰富、包含大量细节的图像。彩色图像需要由硬件(显示卡)合成显示。
在多媒体制作中常用的就是位图。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多媒体百度百科-多媒体技术
一、多媒体课件开发平台的选择
现代教育技术呼唤高素质的教师,有了计算机不是不要教师,而是对教师的要求更高,教师才是实施计算机辅助教学的关键。在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要求普通教师精通计算机是不现实的,因此合理地选择多媒体课件开发平台显得尤为重要。
目前,教师使用最广泛的多媒体开发平台是 Macromedia公司的 Authorware。 Authorware的强大的、基于图标的开发环境使得无论是专业的多媒体程序员还是一般的计算机用户都能开发出生动漂亮的多媒体作品来。由于具有强大的功能,所以, Authorware多媒体开发工具已被广泛地应用于教学和商业领域,如多媒体 CAI课件的开发、新产品的介绍等等方面。不过,要熟练使用 Authorware,必须要掌握计算机的基本操作。
我认为,对于刚接触计算机的教师来说,应该选择 Office2000套件中的 PowerPoint。 PowerPoint的操作极其简便,配套模板、素材丰富的“电子幻灯片”制作是 PowerPoint的最大特色。系统提供的模板和各种体贴的提示使你在几分钟之内就能开发出一个生动美观的多媒体课件。
当然,现在多媒体开发工具有许多,国内也有方正奥斯、洪图、摩天、翰林汇多媒体制作系统等。对于普通的学科教师因计算机水平有限,一般采用 PowerPoint等开发平台;而计算机教师就应该掌握一些功能较强的开发工具,帮助学科教师制作较复杂的跳转和一些特殊效果。
二、多媒体课件的设计
在动手制作多媒体课件前,对课件的设计非常重要。有的教师一味地追求最新的“技术”,把课件搞成多媒体成果展览,这是不准确的。因为,课件毕竟只是起辅助教学的作用,在课堂教学中起主导作用的还是教师。只有设计好课件,才能制作出优秀的课件。那么,课件的设计应该从哪些方面入手呢?
1、从课件的可教性入手。
制作多媒体课件的目的是优化课堂教学结构,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既要有利于教师的教,又要有利于学生的学。所以,我们首先要考虑的是课件的教学价值,即这堂课是否有使用课件的必要。如果传统的教学方式就能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就没有必要化费大量的精力去制作课件。因而,在确定制作课件的内容时,要注意选取那些没有演示实验或不容易做演示实验的教学内容。例如,数学概念、定义等知识都比较抽象,这给小学生理解、掌握它们带来一定的困难。若用计算机的动画来演示,不仅能把高度抽象的知识直观显示出来,而且给学生以新异的刺激感受,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促使学生理解、掌握它们的本质属性。
2、从课件的易用性入手
一堂课的时间只有 45分钟,不能使教师和学生把宝贵的时间浪费在课件的调试和控制上。因此,课件要提供一目了然的教学目标、教学步骤及操作方法,还要在能够脱离本机的其它计算机环境中运行。具体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⑴课件安装方便,可以自由拷贝到硬盘上运行。课件启动要快,不能让师生焦急等待。课件要尽可能占据小的容量,一定要改变认为课件越大越好的错误观念,随着网络的日益发展,课件最好还要能在网络上运行。
⑵友好的操作界面。在课件的操作界面上有含义明确的按钮和图标,要支持鼠标操作,避免复杂的键盘操作,设置好各部分内容之间的转移,可以方便地向前、向后和跳跃。
⑶课件运行要稳定。如果教师执行了误操作,可以很容易地退出,或重新启动,尽量要避免死机现象,提高课件运行的稳定性。
⑷及时的交互应答。不能把课件变成电影,一放到底,要注重学生的学,让学生的学有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给学生留有思考的余地。
3、从课件的艺术性入手
如果一个课件的演示不仅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而且使人赏心悦目,让人获得美的享受,说明具有较高的艺术性,这样的课件可以说是好的内容与美的形式的完美结合。当然,要做到这一点是很不容易的。不仅教师的美术基础要扎实,还要有一定的审美情趣。所以这一方面的要求也不宜过高。其主要表现有:
⑴界面色彩柔和,搭配合理,画面要符合学生的视觉心理。
⑵为使对象更加逼真,可以采用 3D效果。
⑶动画要流畅,无停顿、跳跃的感觉,但运动的对象不要超过三个。
⑷配音要恰当,且音色优美。
由于我也是初涉多媒体课件制作,因而所谈不可能面面俱到。总之,我认为,在制作多媒体课件前必须要进行精心的准备,要认真钻研教材,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做到源于书本,高于书本,切不可将书本简单地电子化。
三、加快学校 CAI资源库的建设
结合学校课堂教学的实际,有计划、有组织、有步骤地建设学校 CAI资源库的建设是开展计算机辅助教学的一个重要措施,也是目前计算机辅助教学发展的关键之一。学校 CAI资源库的建设主要在开发课件方面。
1、计算机教师和学科教师共同开发
开展计算机辅助教学,学科教师不仅要从思想上重视,还要加强对计算机知识的学习,提高计算机操作水平,与计算机教师共同开发制作多媒体课件,而且这也是保证课件质量的一个方面。学科教师和计算机教师的合作,能够取长补短,优势互补,提高质量。
2、建立积件库
传统的课件是以教学内容单元、章节为单位进行开发制作,其突出的不足是不能适应所有教师的教学,积件是改进传统课件不足的一种重要的新设计思想,是计算机辅助教学的一场革命。积件制作的着眼点是教学内容的一个个知识点,即把教学内容的每一个个知识点制作为一个独立的小课件。这样,学科教师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从积件库调用自己所需的积件,利用多媒体集成工具软件,快速完成一堂课的课件制作。
一个学校要发展计算机辅助教学,首先是校领导的重视,然后是教师的积极参与和使用。
心理学告诉我们,学生对动态的新鲜事物很感兴趣,喜欢探究。计算机辅助教学能将动态、立体、全方位变化的视屏效果,来弥补传统的教具、学具、模型、幻灯等呆板、单调、枯燥的不足。因此,大力提倡计算机辅助教学,对优化课堂教学结构,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是显而易见的。我们相信,只要脚踏实地,加强研究,特别是多媒体课件制作的研究,计算机辅助教学一定能为进一步推进素质教育作出它应有的贡献。
1、确定多媒体作品的内容,框架和制作工具;
2、编写脚本文字,脚本制作脚本,该内容在多媒体作品中的表现形式,多媒体要实现的功能,多媒体的制作规范等;
3、产品设计主要考虑的是屏幕设计和交互设计,是我们所说的创意的两个方面。创意,一般包括各种媒体信息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同步;
4、各种媒体素材的收集和处理;
5、集成制作利用多媒体创作工具编辑程序,组织编排多媒体数据。初步形成多媒体作品,实际上就是,屏幕设计和交互设计的实现过程;
6、测试,修改和发行这一过程主要进行软件编程,调试,测试,集成和系统调试,进一步进行各项功能的测试,请专家评审,收集各方建议。
转载请注明:片头模版 » 多媒体制作方法(多媒体怎么制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