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什么是构图?
构图一词是英语“COMPOSITION”的译音,为造型艺术的术语,它的含义是:把各部分组成、结合、配置并加以整理出一个艺术性较高的画面。所谓构图,就是艺术家利用视觉要素在画面上按着空间把它们组织起来的构成,是在形式美方面诉诸于视觉的点、线、形态、用光、明暗、色彩的配合。图解:拍照之前,假想把你的画面横向和纵向分为三部分。这些假想的分隔线的交叉点为放置趣味中心点提供了好的构图的四个选择。选择依赖于主体和你想把主体放置于那个位置。我们选择把主体放置在右上交叉点,这样我们可以看到海鸥的整个阴影和指向海鸥的大部分足迹。
构图是表现作品内容的重要因素,是作品中全部摄影视觉艺术语言的组织方式,它使内容所构成的一定内部结构得到恰当的表现,只有内部结构和外部结构得到和谐统一,才能产生完美的构图。
2、构图的目的
构图的目的是:把构思中典型化了的人或景物加以强调、突出,从而舍弃那些一般的、表面的、繁琐的、次要的东西,并恰当地安排陪体,选择环境,使作品比现实生活更高、更强烈、更完善、更集中、更典型、更理想,以增强艺术效果。总的来说,就是把一个人的思想情感传递给别人的艺术,这话可真切地表达了构图的目的。图解:在这两张图片中我们的确距离主体够近,但是左图中杂乱的背景把海鸥掩饰了起来。只需稍微改变你的视角,很快,海鸥在蓝天的映衬下视觉上显得很突出。
3、构图的性质
构图和设计可以通用,因为它们的含义是一样的。设计的精确概念和它的原始含义是构思,即艺术家为了明确表达自己的思想而适当安排各种视觉要素的那种构思。
构图不仅指具体操作,而且还意味着把整个形态作为与复杂的摄影规则相联系而描绘的对象,把自然物象引入到一个现实的境界,成为不同于自然的一个独立存在的世界。任何一幅优秀的摄影作品都是一个复杂的思想艺术的统一体。作品的复杂性是由生活的复杂性决定的。然而在画面处理上贴切自然,五彩缤纷,浑然天成,绝少斧凿痕迹,这是什么缘故呢?原在就在于摄影者在创作时,经过一番选择提炼,筹划安排,组织结构上下了功夫,在“经营位置、置阵布势”中体现了摄影者对生活的理解和匠心独运。因此,我们在创作中一定要进行一系列的组织安排,巧思结构,精心布局,突出主要的方面,强调出本质的东西,并把作品的主题思想体现到鲜明的形象组织中去。
构图学就是要研究一切构图的结构形式和规律,研究构图结构的原理和原则,研究构图和各种思维形式的对应关系。构图学必须建筑在全部思维科学的基础上。图解:简单的几何形状也能帮助你构图。你能看到连接这三个修女形成的一个假象的三角形吗?三角形给你的图片增添了一种强烈的视觉上的和谐。
但构图是否也反映了客观事物的规律,至今人们仍有各种不同的看法。有人认为"画无定法",因为客观事物千变万化,情感思想内容更是纷纭复杂,所以谁也讲不出构图结构的规律。恩格斯说“自然界中的普遍性的形式就是规律”,因此可见,规律就是普遍性的形式。实践证明,构图结构是有一定的规律的,在中国画论时的“经营位置、布置、布局、结构、光色”等都是有关构图规律精辟论述。
在中国传统绘画中把构图结构称为“章法”或“布局”,“展纸作画章法第一”。位置经营如同围棋,下子格格皆可落,切勿乱迷。素纸也可处下落墨,切记不可胡乱抒笔。棋有棋路,画有画理,一笔走失如棋败局。古人将章法(构图)比作下棋,摄影也如此,也要有一定的章法与布局,置阵布势。
画面构图象写文章一样,做到有章有法,有次有主,相互呼应,虚实对比,藏露隐现,简繁适中,疏密无间等的构图规律,服从于主题表现的要求,同时又要取得整体形式感的完美和谐的统一。
素描的基础知识
1、构图
构图是指形象在画面中占有的位置空间所组成的画面结构形式。构图包含着许多因素。从画面视觉因素来看,包括有形体、线条、明暗、空间等。构图就是通过以上诸多因素,在画面结构关系的组织中呈现出来的
(1)构图的基本原理
构图的基本原理是“变化与统一”。
变化,是相异的因素并置在一起所形成的对比效果。在素描造型中,各种造型因素如结构、形体、比例、明暗等形成的差异、矛盾、叫做变化。变化的实质是一种对比关系。变化趋于动感,给人以新鲜、丰富多样的感觉。要注意的是,过分的对比容易造成构图的杂乱、松散而失去美感。
统一,是指构图中各组成部分之间的相互联系。在素描造型中通过各种相同或类似的因素,将变化的局部组成有机联系的整体叫做统一。统一的本质是一种和谐与协调的关系。统一趋于静感。给人以和谐有条不紊的感觉。但是,过分的统一容易造成构图的单调。
(2)对称与平衡
在构图中,对称是同形同量的组合。对称又可分为相对的和绝对的两种对称形式。一般来说,在素描构图中很少使用绝对的对称形式。
均衡是异形同量的组合,即不同形状,同等数量的物体组合在一起。平衡体现了变化的原理,其画面结构生动而有变化,且富于动感。平衡式构图表现为以下几种形式。
同量式的平衡,即异形同量的构图形式,以物体形的差异、对比求得变化,以物体数量的均衡而保持稳定。
异量式平衡,以保持构图的重心稳定为前提,通过不同形状与不同数量物体的对比,使构图富有变化。
意向式均衡,即运用虚实、呼应、借助联想,求得构图的均衡,产生虚与实,生动而富有情趣的艺术效果。
(3)对比与协调
对比是变化的一种形式。是指形、色、质、量等各种因素的差异。所有相同因素少的物象,都呈现出对比。如方与园是形的对比,明与暗是色的对比;粗糙与光洁是质感的对比等等。
对比强调差异。无论是物体本身还是物体相互之间的差异,都会在对比中相互衬托和相互作用,取得清新、明确、生动的构图效果。协调是统一的体现。是指物体的形、色、质、量等各种因素近似和相同。无论是物体本身还是物体相互之间,凡具有相同或类似的因素都容易取得协调,如黑与灰是色的协调,立方体和长方体是形的协调,陶瓷与瓷器是质的协调等等。
(4)稳定与比例
稳定是指造型的稳定、构图的均衡。稳定同构图形式有着密切的联系。三角形构图是常用的构图形式。三角形的对称角度越大,稳定感强。三角形构图一般要将重心置于画面中心稍高的位置。
比例是指画面的整体与局部,局部与局部的数比关系。在构图中最具有代表性的是“黄金分割律”的比例。黄金分割律广泛应用于绘画、设计、建筑以及日常生活中。
黄金分割律的比例为1:0.618=1.618:1
在构图中,通过物体的大小,空间位置,以及黑白灰的布局,在画面空间的分割中寻求整体与局部、局部与局部的恰当比例,将使构图在变化中更富有和谐和美感。
2、形体
在素描教学中,对形体的研究与训练是非常重要的。这是判断一幅素描作品成败的关键,也是判别其造型能力强弱的最基本的出发点。因此,我们必须认识和了解形体在素描诸多要素中的主导作用。
形,具有两方面的含义,即轮廓形和体形。轮廓形是指构成物象边缘所呈现的形,而体形则是是物象在空间中以体积形式存在的形。形体是具有三度空间的立体形,它是由不同朝向面结合在一起的,这也就是我们通常说的体积。
形体与空间是不可分割的
3.空间感
在平面的纸上画出物体的三度空间和物体的空间关系来,这是素描训练的基本要求之一。一切物体都是由高度、宽度、深度三者来构成其立体感,这种立体感又以相互间的距离各自所构成的范围、自身的体积造成相互依存的空间。
空间感是素描的一个重要因素,没有空间感的素描会给人以平淡、僵硬、没有深度更谈不上空间关系以及空气的感受。对于空间感的营造和理解,要结合透视等问题进行研究和学习。这样,有利于素描造型能力的提高。
4.线条
线是绘画艺术中的主要造型因素之一,也是素描造型的主要表现手段。
线条分为实线、虚线、刚线、柔线、粗线、细线;有拙、巧和受光与背光线之分,同时可以用线条画出无数的形、色变化。
线条的表现以及不同特性的发挥,不仅依赖于所描绘对象的本身,还依赖于它所处的环境和画面中其他线条成分及构成关系,以及作画者的感受、领悟和感情的表达。
线条在素描表现技法中有着无法取代的重要作用,在素描训练中要把对线条的学习和运用与其他造型语言结合在一起,这样有利素描造型能力以及技法的提高。
5.明暗关系
物体受到光的作用,由此产生了丰富的色彩以及明暗关系,这就是我们所说的明暗关系。素描的明暗关系是指在画面物体的一部分与另一部分在光的作用下形成的明暗对比关系。
自然界中的物象都具有自身的色彩。当光照射在这些物体上会呈现出亮、灰、暗等明暗变化,这便形成了素描中的明暗关系,而这些明暗关系又以五种形式存在,素描术语称其为“五调子”即亮调子、灰调子、明暗交界线、暗调子(包括反光)、投影这五大色调。
美术常见的构图方式有九种,具体如下:
1、中心构图法
中心构图是将主体放置在画面中心进行构图。这种构图方式的最大优点就在于主体突出、明确,而且画面容易取得左右平衡的效果。这对于严谨、庄严和富于装饰性的摄影作品尤为有效。
2、水平线构图法
水平线构图是最基本的构图法,以水平线条为主。水平,舒展的线条能够表现出宽阔、稳定、和谐的感觉,通常运用在湖面、水面、草原等等。
3、垂直线构图法
垂直线构图即画面中以垂直线条为主。通常运用垂直线构图的时候,被摄体自身就符合垂直线特征,例如树木。垂直线在人们的心里是符号化象征,能充分展示景物的高大和深度。
4、三分构图法
三分构图法,也称作井字构图法,是一种在摄影、设计等艺术中经常使用的构图手段。在这种方法中,需要将场景用两条竖线和两条横线分割,这样可以得到4个交叉点,将画面重点放置在4个交叉点中的一个即可。
5、对称构图法
对称构图即按照一定的对称轴或对称中心,使画面中景物形成轴对称或者中心对称。常用于拍摄建筑、隧道等等。如果前期没法完全对称,也可以通过后期进行校正和剪裁。
6、对角线构图法
对角线构图是指主体沿画面对角线方向排列,旨在表现出动感、不稳定性或生命力等感觉。不同于常规的横平竖直,对角线构图对欣赏者来说,画面更加舒展、饱满,视觉体验更加强烈。
7、引导线构图法
引导线构图法,即利用线条引导观者的目光,使之汇聚到画面的焦点。引导线不一定是具体的线,但凡有方向的、连续的东西,都可以称为引导线。现实中,道路、河流、颜色、阴影甚至人的目光都可以当做引导线使用。
8、框架构图法
框架构图,即将画面重点利用框架框起来的构图方法,会引导观者注意框内景象,产生跨过门框即进入画面的感受。由于框架亮度往往暗于框内景色亮度,明暗反差大,要注意框内景物的曝光过度与边框曝光不足的问题。
9、重复构图法
重复构图法,即当主体是一群同样的东西,将这一群主体同时拍下来的构图方法。单调地重复统一物体,占据整个画面并且没有明显杂乱的其它物体出现,同样可以起到突出主体的效果。
构图的重要性:
构图是摄影前期中最重要的事情之一,担负着突出主体、吸引视线、简化杂乱,给出均衡和谐画面的作用,好的构图将会凸显画面的中心,使画面更富故事性,并能反映作者对一事物的认识和感情。
构图可以说是图片元素安排与组合的经验手法。将对比的东西分为主体与客体,或是前景与背景。将协调的物体用三角轴或是斜线来排列,将光与影变成有情感的组合,这些都是构图的手法。
一个好的构图,可以将平凡的东西变得无与伦比,突出主题;相反,一个不好的构图,则会将一个有魅力的主角变得俗不可耐,降为闲角。
转载请注明:片头模版 » 美术构图基础知识(什么是构图美术的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