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确实支持短视频创业,因为短视频行业在推动数字经济和创新创业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中国政府已经发布了多项政策,鼓励短视频平台发展、扶持创业者创新创业,比如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数字化转型等。同时,政府也对短视频产业加强监管,保障用户信息安全和合法权益。因此,可以说国家确实在支持短视频创业。
抖音扶持方向
抖音扶持方向,抖音这个短视频平台我相信大家都不陌生了吗,抖音都成为我生活中的一部分了,那么如今抖音扶持方向大家有没有了解过,如果没有那就跟着我一起来看看吧。
抖音扶持方向1近日,抖音发起科技创作者扶持计划,针对有志于传播科技知识、提高全民科学素养的创作者提供支持。根据该计划,8月2日起至8月29日,创作者发布科技知识类视频内容,完成相关任务还将会获得dou+券等奖励。
据了解,扶持计划聚焦科技的5大赛道:数码电器、航空航天、科技评论、科技科普、工程机械。加入计划的创作者只要完成基础任务和进阶任务就可以瓜分奖励。
此外,抖音还邀请了中科院院士汪品先@汪品先院士、国家天文台研究员苟利军@黑洞来客,和猎豹移动董事长兼CEO、猎户星空董事长傅盛@陪你搬砖的傅盛,以及极客公园创始人兼总裁张鹏@开公园的鹏哥成立科技专家团,共同发起此次活动。
此次抖音邀请的科技专家团都是重量级嘉宾。@汪品先院士是我国海洋地质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在抖音上,@汪品先院士一直致力于海洋科普,网友亲切地喊他为“品先爷爷”,简单易懂的内容不仅让人涨知识,也让年轻人对海洋,尤其是深海领域充满兴趣。
与研究海洋地下世界的汪品先不同,@黑洞来客背后的苟利军更专注于头顶的太空宇宙,比如黑洞、伽马射线暴等。作为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研究员、国家天文台恒星级黑洞研究小组的首席科学家,其科普作品《引力波》获得中国科协“典赞·2016科普中国”十大网络科普作品奖项,曾以黑洞短视频获得2019DOU知短视频科普知识大赛一等奖。
除了专业的科学家们,本次专家团里还加入了科技行业的从业者。@陪你搬砖的傅盛是猎豹移动董事长兼CEO、猎户星空董事长。他坚信未来人类与机器人的相处将成为一种常态,@陪你搬砖的傅盛一直在抖音上分享自己对于人工智能的理解,传播人工智能领域知识,并且也在推动人工智能在实际场景中的的应用。
极客公园创始人兼总裁张鹏@开公园的鹏哥,对中国商业领域的创新潮流和行业趋势有深入研究,是多家知名企业和机构的客座顾问与讲师。在抖音上,@开公园的鹏哥对互联网新兴技术如数家珍,他不仅对汽车智能化有深入研究,还能聊太空技术、登月、空间站,亦能和程序员探讨代码背后的设计逻辑等等。
围观四位科技专家团的抖音帐号,人们可以发现他们都在致力于传播科技知识。过去,人们刷抖音看视频只是一个休闲活动。随着知识类创作者的崛起以及抖音对于知识领域的扶持,抖音上各行业知识内容越来越丰富,边刷抖音边学习知识成为一种新趋势。
在抖音doutech计划、dou知计划、知识创作人、宅春节涨知识等计划和活动助力下,抖音平台上涌现出了多领域多方向的知识类创作者。据了解,截至2021年6月,抖音上万粉以上知识类创作者超过32万名,发布的知识视频超过1.5亿条。如今,抖音已成为普通大众重要的知识科普阵地,在提高全民科学素养方面发挥着积极作用。
抖音扶持方向22021抖音扶持计划
1、萌知计划
在2021年的开年第一天,抖音青少年就正式推出了“萌知计划”,大力发展面向青少年生产知识内容的视频号。而目前在做这方面知识分享的创作者们,也将获得抖音官方的百亿流量知识。
根据抖音官方所说,参与萌知计划的创作者,能够获得流量积累、运营指导、变现支持三种帮助。而这次萌知计划的涉猎范围相当广泛,学前启蒙、趣味知识科普、绘本儿歌、安全教育等领域都在其中。
2、同城视频号
字节跳动CEO张楠在第二届抖音创作者大会上明确表示,希望抖音是视频版的百科全书、成为一扇窗户,抖音里的内容能够有差异化、个性化。
在2021年,想要做好一个抖音号,差异化、个性化无疑是最好的选择。而同城视频,无疑是非常好的一个选择,这代表了一个领域的'习俗,特色鲜明,迎合抖音发展趋势。而抖音官方也明确表示,大力鼓励自播和耕耘小店,形成闭环模式。
除了以上计划之外,抖音电商也在2021年开始跟各行业商家签订年框,抖音直播也是2021年一大热门发展趋势,无论是自播还是合作直播,无疑都是百舸争流。
抖音扶持方向3今年61岁的杨诉爷爷是一名抖音网红。
2017年底,晚辈无意中上传了他演奏《莫斯科郊外的晚上》的片段。视频中的杨爷爷头发花白,指法速度却不输年轻人,一首原本温柔悠扬的曲子在翻飞的指尖下变得活泼跳脱。
视频一经发布,在抖音平台上迅速走红,收获了200多万的点赞和3万的评论。杨爷爷的演奏也引发了不少艺术爱好者的共鸣,一条评论写道:“离开艺术殿堂很久了,在抖音终于找到了曾经喜欢的样子。“钢琴生产队”抖音视频
如今,杨爷爷通过“钢琴生产队”账号在抖音定期发布演奏视频,已经成为了拥有264万粉丝的优秀视频创作者。他还骄傲地分享,自己的演奏收获了周杰伦的”点赞”
在抖音,已经聚集了不少艺术创作者。
除了家喻户晓的表演艺术家冯巩、钢琴家郎朗等,还有许多曾经鲜为人知的画家、演奏家、演员等艺术创作者,通过抖音平台进入了大众视野。
3月17日,抖音在北京举办“艺术·创造·生活”艺术创作者大会,展示了抖音扶持艺术创作者“DOU艺计划”的阶段性成果,并公布了下一步规划。
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12月,抖音艺术视频播放量超2.1万亿,粉丝数量过万的艺术创作者超过20万名。
“DOU艺计划”启动于2019年8月,由抖音、北京师范大学、启功书院联合发起,旨在扶持艺术创作者。目前,中国美术馆、上海美术馆等24个艺术场馆,中国戏曲学会、中央美术学院等数十家艺术院校院团,以及数千名艺术家已经入驻。
抖音表示,未来一年将扶持1000个粉丝数量超过100万的优质艺术内容创作者,同时还将与专业艺术场馆开展合作,探索数字化展览等艺术实践。
抖音博主“HE涂鸦上海”和“赵小黎”都是“DOU艺计划”的推广官
今年3月,抖音已经与中国美术馆进行了AR动态观画的尝试。据悉,上海西岸美术馆、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今日美术馆等也将陆续实验视觉技术呈现艺术作品。
“DOU艺计划”联合发起人、北京电影学院副校长胡智锋表示,“DOU艺计划”的发起有助于“拉近艺术与大众的距离”。
他介绍道,专业艺术家在抖音进行展示、科普,指出审美方向,原生艺术创作者构建审美主流,而庞大的抖音群体通过短视频、直播的互动,参与到艺术审美中,最终实现艺术的“下沉与上扬”,普通人也能了解艺术、参与艺术实践。
抖音艺术指导机构
会上,抖音还宣布国家大剧院、上海芭蕾舞团、中国油画学会等8家艺术机构担任“抖音艺术指导机构”;钢琴家郎朗、豫剧名家汪荃珍等11位艺术文化名家出任“抖音艺术顾问”;同时,有16位艺术创作者获得了“抖音艺术推广官”称号。
你好,越来越多短视频upz主停更的原因如下。01 变现周期太长了
我们不得不再次强调一下,关于内容变现的事情,因为很多人做内容分享就是为了赚钱。
其中还不乏一些投机倒把之人,幻想在短期内立即赚取收入。
但是内容分享的变现周期,比做微商、淘客、社区团购这类项目的周期长太多了。
有些人喜欢在公众号、抖音上看一些所谓的商业大师分享日入几千,年入百万的内容,然后自己一时兴起去注册了账号,买了课程和设备,但能持续坚持1个月、3个月的屈指可数。
因为太着急了,但内容变现又是一个慢活,它的正向收益反馈来的太慢了。
所以,你如果还想做内容变现,先问问自己能支持多久?
能不能坚持日更100天?能不能每天直播2小时100天?
02 其实一点也不赚钱抖音上有一些所谓的大师喜欢分享七天起号、零粉七号、螺旋起号等快速变现的方法。
但是大师连自己的号都没有做起来,就是纯粹的内容搬运,最后大师自己都更新不下去了。
除了变现周期长以外,就算你熬到了能变现的时候,比如账号可以开通广告流量收益了,可以接星图了,可以直接挂车带货了,可以挂付费课程了。
但问题来了,最终转化率有多少呢?以及这些收入能支撑团队的支出吗?
为什么村长反而能够在公众号风头渐衰的情况下,还能坚持写两年。
原因之一就是我有正常工作,没有变现的压力,哪怕写一个月都没有一个会员,也不会影响我的正常生活。
50%以上的账号支撑不了三个月,90%的账号支撑不了半年,一定会解散。
道理很简单,一个团队三个月,就算所有开支是2万元,那么意味着团队月收入要超过两万才行。
2万的收入按照199的会员算,每个月至少要100人加入才行。按照卖货来算,每个月最低也得卖出20万的货。
看起来很简单,其实很难。
另外3个人2万块钱成本,也许对生活在四五线的人来说还行,但是对于在北上广深杭的内容创作来说,还不如打工。
这其中还不包括来自股东、团队的变现压力和稳定性。
再和大家举一个例子,一个好朋友做了一个付费社群,收了2000多位会员,会员费是399元/年,这收入算下来也有80万了吧,看起来还不错。
但是平台先把手续费扣了4万,然后为了服务社群会员,招募了4个员工,一年算下来的综合工资就接近40万了。
这还不包括自己的办公场地租金,每个月邀请一位嘉宾分享的费用,以及为了激励会员做分享给的精华奖励,每季度组织的线下活动。
要不是本来就其他的业务做支持,纯付费社群是完全不赚钱的。
各位要知道,能收2000多位的会员的付费社群,是相当少的。
这也是为什么许多付费社群还要再衍生出私董会,因为私董会才是利益的大头。
但是私董会必须要做出更大的价值才可以,否则做完一年就歇菜了。
所以,别把内容变现想的那么简单。
03 流量存在不确定性目前做内容变现主要是五个平台,公众号、头条、西瓜、抖音、快手。
因为知乎、小红书、B站的变现周期、引流等都十分漫长,完全不适合普通人玩,虽然有人靠知乎好物赚到了钱。
其一是公众号,公众号最大的问题就是没流量。
虽然官方加了一些推荐,但几乎是无效的,普通账号发文自己不引流,故事不劲爆,阅读量永远不过百。
其二是头条、西瓜、抖音,因为都是字节系,app之间又相互打通,算法也有承接,所以是比较友好的平台。
哪怕是零粉丝,的确是可以获得流量的推荐的,甚至官方还会给你一些大头娃娃。
但在字节系,虽然变现的形式很多,但是流量完全取决于内容,而且还有倾斜性。
其一几千粉丝和十几万粉丝的账号,在流量上是相对公平的,村长一个头条账号粉丝只有两三千,但写的一篇文章也能获得三万多的阅读量,一篇文章的收入也将近100元。
所以你去看很多的几十万的博主写的文章、直播间里面,有时候都没有几个人看,道理就是如此。
它和公众号所谓的保量逻辑有很大的差别。
其二字节系的流量是一阵一阵的,比如之前扶持三农,所以三农领域的内容就会获得很多的曝光。
但此之前,国家对吃播、啃娃、影视解说等内容创作提出问题后,这类账号的流量就大幅度下降了。
所以流量的不确定性,对于内容创作者在心流上是一个很大的考验。
04 被封号的可能性很大相对来说,做文字内容的创作风险比做视频内容的创作风险低很多。
文章写的不好可以改,一般有问题也是事后的事情。
而且文字方面,许多违规词的设定会少很多。
比如村长在文章中可以和大家聊付费社群、消费,说一些极限词,甚至引导大家付费,但在视频和直播中,这类词都不能说。
不需要人工的介入,系统就自动识别了。
轻则封号一星期,重则永久封禁账号,另外因为多次违规账号的权重还会有影响。
这对于依赖单个账号变现的团队来说,是致命的一击。
另外,现在有许多博主喜欢做账号矩阵,这对于普通人来说操作的难度太大。
其一做账号矩阵,需要多角度的拍摄视频以及有想法的进行剪辑,这不是一个人能快速完成的。
其二做账号矩阵,会有关联主体违规被一次性封禁的危险,现在抖音上许多教人赚钱的账号,都有这个问题,包括之前一些欠税的主播,旗下所有的账号都被封禁了。
所以,现在对于很多博主来说,前期涨粉可能是吃到了红利,现在要是被封掉的话,几乎就等于没戏了。
05 变现的方式太单一了对于博主来说,变现难的另一个原因就是变现的方式太过单一了。
我们虽然罗列了那么多的变现方式,但是绝大部分的知识博主变现方式只有一种。
知识博主的变现是最尴尬的,你要既接广告又卖货,到时候就会被各种吐槽。
而你又不能每个视频都是广告,否则后续粉丝留存的效果越来越差。
反而是那些带货博主,用户对于他的印象就是卖货的,所以更自然。
一个做内容分享博主,如果接不到广告,那么带货、课程的效果也好不到哪里去。
我一个朋友做居家美食制作的账号,粉丝量100多万,但是最大的收入是广告,根本就带不了货。
但广告的收入其实和他上班的工资相当,完全请不起员工,拍摄的场地就在自己的厨房里。
可想而知那些粉丝四五十万的内容博主,变现压力有多大。
因为他们那种账号几乎没有商家愿意去付费推广,而他们做付费课程,又因为头部效应,导致转化率极低。
06 内容制作的要求提高了以前我们认为写文章、拍视频是很高门槛的事情,但是随着发布权限的平权,工具的普及,再普通的人都有资格和能力去发布内容。
写公众号还需要长篇大论,需要在PC端上排版编辑,但是到了抖音,用户随手即可以完成创作了。
另外,以前我们认为拍摄越专业的内容才有市场,但是现在不一样了,越接地气的内容反而播放量越高,许多深处农村的老乡,随手拍的一个段子反而比你用心制作的更好。
有大量草根的、非专业的内容创作者在抖快上爆火,你说它公平也对,不公平好像也对。
比如山东拉面哥火的时候,只要拍一个简短的视频就有几十上百万的播放量了。
所以一个内容创业者,要在各种用户喜好中,做出喜闻乐见的内容,不仅要和系统对抗,还要迎合用户。
还有一点叫追热点和模仿的能力,做公众号你写同样的内容叫洗稿抄袭,会被举报。
但是到了短视频渠道,一千个用户都可能拍和你一模一样的内容,甚至它拍的比你原创的还火。
更重要的是,现在抖音上的同质化账号太多太多了。
比如同城探店,一个城市里面就能找出几十个账号出来。
只要一种形式火了,一夜之间就会冒出几万个类似的作品,前段时间张同学的视频风格火了,现在模仿抄袭的账号随处可见。
你说说,那些原创者的压力有多大?
07 创作团队的严重分歧这一点是专门针对有团队合作的博主来说,团队合作账号会有几个隐性的问题:
其一是内容创作上的分歧,账号越到后面,应该拍什么,怎么拍?为了曝光,大家一定会有创作思路上的不同想法。
其二是对于变现上的担忧,当长期投入,而收入远不如自己之前上班的时候,团队中一定会有成员动摇。
时间一久,隔阂就产生了,总有人为了钱、面、权利而反目成仇。
其四是家庭的特殊情况,这是在所难免的,有的团队可能是因为摄影师要回家发展了,有的是因为文案的男朋友要搬家了,还有的因为家里人生病了,各种突发的情况发生,导致团队在内容产出的质量上摇摆不定。
大团队遇到这类问题,也许还可以靠时间和钱解决,但是小团队只要有一个人离开,就等于给这个账号宣判了死刑。
所以以上这些问题,对于一个内容创作者来说,都是致命的。
毕竟做内容也不等于做慈善,最终产生不了收益的事情,大家都不傻,与其耗着,不如停更。
这就是那些百万博主停更的本质原因。
转载请注明:片头模版 » 短视频国家扶持(国家是不是真扶持短视频创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