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经常会听到,有哪家媒体出版社或者新闻机构做不下去了,又要被兼并转让之类的,其实这些早已不是什么新鲜事。而且我们也能预料的到。但是有一点可以肯定的是,传统媒体有很多地方是可以规避和完善的。
我们首先来大概了解下这两个概念。
传统媒体是相对于近几年兴起的网络媒体而言的,传统的大众传播方式,即通过某种机械装置定期向社会公众发布信息或提供教育娱乐平台的媒体,主要包括报刊、户外、通信、广播、电视及自媒体以外的网络等传统意义上的媒体。
新媒体(New Media)是一个相对的概念,是报刊、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以后发展起来的新的媒体形态,包括网络媒体、手机媒体、数字电视等。新媒体亦是一个宽泛的概念,利用数字技术、网络技术,通过互联网、宽带局域网、无线通信网、卫星等渠道,以及电脑、手机、数字电视机等终端,向用户提供信息和娱乐服务的传播形态。严格地说,新媒体应该称为数字化新媒体。
其实,我们都很清楚,网络数字信息也就是互联网工具,包括数字技术、网络技术,通过互联网、宽带局域网、无线通信网、卫星等渠道,以及电脑、手机、数字电视机等终端,都仅仅是为了让生活和工作更加方便快捷,我们要做的就是要尽可能的灵活这些工具让生活和工作更加简便。
那么面对,传统媒体已经无法活下去或者说难以为继的说法,怎么看呢?
最重要的一点就是熟用互联网工具。
其实,新媒体的方式和传统媒体差别并不是很大,最重要的一点区别就是,在新媒体方面:所有人对所有人的传播方式。任何个人都可以制作新闻、视频、杂志、音频等等,进行传递自己的思想和见解,包括了传统媒体里的纸媒所办到的事情。
在新时代,传统媒体面临至少三大挑战:
首先是传统的读者、观众等受众正在从被动接收传统媒体提供的信息,转变为自行制作、发布新闻信息;
其次是如何有效保护自己辛苦采集的新闻信息产品免遭盗用、侵权;
最后,也是最困扰各媒体机构领导人的,是如何从新闻信息服务的营销中获得更多收入。
那么,我们对比下新媒体,传统媒体的短板恰恰又成为了新媒体当中最为重要的一环。新媒体可以说是新时代互联网的产物,人人都是自媒体,可以制作和发布消息内容在互联网终端上。这就造成了一点是覆盖面更加广阔、消息来源更加快捷、就连编辑发布都是更容易方便了;至于版权内容问题,越来越多的平台已经在原创保护上有了一定的效果,BAT中的百度搜索的原创新闻和网站的规范、腾讯对公众号的原创保护、以及越来越多的新闻机构已经可以做出原创的标识和维权,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了。
当然,原创的内容将会是近一年来的转折点,以往以至现在,不管是纸媒还是新媒体中,都是存在很多的搬运工(指的是专门照搬其他人的文章),照抄其他的新闻媒体以及前任作者的稿子和思想。随着原创的流行,将会使越来越多的”搬运工“陷入瓶颈期。
那么作为传统媒体,需要做什么?有转型之说吗?
作为传统媒体,应该多去借鉴现在自媒体的生活工作方式,以及新媒体的一些做法。毕竟新媒体也是新时代的产物、属于传统媒体的一面镜子。
?当然很多的新媒体的编辑、作者等,都是从传统媒体的主编、出版社的人员出来的,这也表明一点,其实传统媒体是有大有作为的,只是并没有发挥到作用。
?当然,具体有哪些例子,这里就不做一一参考,网上也可以搜索得到。
还有一点,对于新媒体的运营方式,传统媒体需要参考一点的是进行【社群】化运作。利用社群的运营,培养用户的思维和习惯。当然,具体的社群运作模式,也有相对的课程资料等可以进行学习和参考。
总结一点是,新媒体较之传统媒体的优势,是能在很大程度上打破时空界限,一个新的产品的出现会迅速在互联网上得到传播,使传统口碑效应进一步扩散,用户对产品的体验,都会以病毒式的传播方式被无限放大。很多企业看中了此契机,纷纷转变向用户传达产品信息、品牌信息的形式,由报刊、杂志、电视等传统形式转变为经营自己的媒体,即网络、博客、播客、官网等。优拓互动强调只有满足客户的需求,他们才会为你自觉自愿地传扬口碑。自身所要分享的信息才能够迅速地传播,时效性大大的增加。
?总之,传统媒体需要尽可能的往网络资源等灵活利用方面去靠近才有未来。
本文仅代表个人观点,请勿喷。?
需要交流的朋友,可以加QQ2102328094,一起聊聊自媒体的运营。
以开放的平台思维,再造资源聚合力。互联网的平台思维是开放、共享、共赢的思维,其精髓在于多主体共赢互利。体现在媒体信息传播上,就是“一次采集、多种生成、多元传播”,形成具有强大整合效应的信息集群。
一体化的整合策略,拓展传播广阔度。一体化发展,是媒体融合的内在要求和基本方向。而一体化不是简单的加法,而是有机整合的乘法。要实现各种媒介资源、生产要素的有效整合,实现信息内容、技术应用、平台终端、人才队伍的共享融通,形成一体化的组织结构、传播体系和管理体制。这就要求,自媒体与社交媒体势必要成为新闻生产的一部分,打破传统思维中对新媒体的调度都置于内容生产之后的惯性,改变新媒体只是延伸平台和延长价值的工具定位,必须要使新媒体的功能得以前置、内容得以渗透,让公众对于某些问题的理解变成一个过程,而不是一个结果。新的新闻生产方式正在打破封闭的报道模式,体现在三种变化上:其一,新闻的产品形态发生变化,“新闻报道+社交媒体”将构成动态扩展的新闻产品,受众在接受信息过程中产生的大量互动信息将迅速汇聚并且反哺传统媒体内容;其二,新闻的生产形态发生变化,媒体内外广泛的公众参与将被纳入专业化新闻的内容生产中,同时通过用户需求而产生精准内容定位正在成为现实;其三,新闻的表达形态发生变化,新闻的专业选择和公众的个性观点,将共构新闻的表达形态,同时传统新闻对信息甄别、选择和解读的优势将发挥更大作用,并且“社交化”的运用将兼顾人们对信息的丰富性与信息的准确性的需求,报道内容也将不仅仅停留在“信息”上,关系、情感、行为都可以是内容的一部分。
传统媒体在面对数字化时代的挑战时,可以通过以下方式进行转型发展:
1.数字化转型:将传统媒体的内容、渠道和业务过程数字化,建立起适应互联网时代的数字化基础设施。这包括建设和维护自己的新闻网站、移动应用程序等,以提供在线内容和服务。
2.多平台发布:将内容在多个平台上发布,包括社交媒体、视频平台、音频平台等,以扩大受众覆盖范围和增加内容曝光度。
3.数据驱动的决策:通过收集和分析用户数据,了解用户行为、偏好和需求,以便更好地调整和优化内容和服务,提供个性化的体验。
4.积极拥抱社交媒体:利用社交媒体平台与用户互动,增加用户参与度和品牌知名度。与用户进行实时互动,回应用户的需求和反馈。
5.与新媒体合作:寻找新媒体平台、自媒体、博主等合作伙伴,进行内容互补和传播推广,以获得更广泛的影响力和用户群体。
6.创新内容形式:探索和采用新的内容形式,如视频、互动图表、虚拟现实等,以吸引年轻一代用户的关注和参与。
7.收费模式转变:适应数字化时代的变化,探索新的收费模式,如付费订阅、广告定制、会员制等,以保持经济可持续性。
8.人员培训和转型:注重员工技能培训和引入新人才,使员工具备数字化时代所需的技能和素质,推动企业的变革。
这些转型策略需要与传统媒体企业的发展目标和资源基础相结合,因情况而异,选择适合自身情况的转型路径,并逐步实施。
转载请注明:片头模版 » 媒体转型措施(传统媒体如何转型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