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寻找软文的新闻由头
所谓新闻由头,指客观事实作为新闻传播的依据或契机,是一个事实所以成为新闻的根据。说得直白一些,就是指新闻被编辑采用和发布的原因。如果想将软文写得像新闻,首先就要为你写的内容找到新闻由头。比如,你所宣传的产品、服务、公司有特别重大的事件或突破性进展,这就构成了媒体报道你的原因,你也就有了新闻由头。
二、写具有时效性的软文
新闻的一个重要标志就是时效性,要想将软文写得像新闻,就要赋予软文时效性。一个软文具有时效性,不仅会像新闻,而且还会对编辑产生一种不用或晚用就过时了的压力,增加编辑采用的概率。然而一般的产品宣传都是关于产品功能和利益的平淡介绍,怎样才能将其具有时效性?一个重要的方法就是将软文事件化,设置一个刚刚发生的事件或故事,通过人物描写、事件描述或事件的评述赋予软文时效性。在其中,将你所要宣传的内容结合进去,就可以到达想要的传播效果。
三、为软文添加新闻要素
你可以通过编写事件或编写故事,让软文更像新闻。比如你可以编写一则浪漫的爱情故事或一个美容事件,让里面的主人公和化妆品发生联系。编写事件或故事,要运用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的新闻六大要素,使软文更加像新闻。你还要让故事或事件吸引人,可以从两个方面下功夫,一个是事件的新奇性和曲折性,平铺直叙的故事是没有人愿意看的;二是故事要感染人,要有适当的情感描述。在这里要注意,尽管你的故事是编的,但一定要合理而善意,不要胡说八道,更不能说一些昧良心的话。
四、注重软文的文章架构
运用新闻的结构来写软文是又一种方法。在格式上可以按照新闻一般的结构来写,即按照标题、导语、主体、背景、结语五个部分来写。这样的写法不仅新闻编辑愿意接受,而且也容易被读者接受。如果你的写作技巧不是很高,一般要采取倒金字塔的形式来写,即把最重要最吸引人的部分放在标题和导语上写,其他部分放在主体和背景、结语中,这样写的好处是,不少人都有只看标题和导语再决定是否往下读的习惯,你可以首先保证将最重要的信息传递给读者。
五、商业内容植入要巧妙
除了为获取链接而写的软文,大部分软文都要做商业宣传,那么如何将商业内容有机地融合在软文中,不露声色地进行宣传呢?这里应该注意以下几点。
一是在新闻的标题和导语中,只出现品牌或最重要的宣传语,切忌大肆将产品功能、特性罗列其中。而在标题或导语中应该设置一定的悬念,吸引读者往下读。
二是要将最重要的关键词放置标题或导语中,因为你所写的软文还希望被搜索引擎收录并被读者搜索到的,而搜索引擎收录就是文章标题和导语这一部分文字,把关键词放在这里,读者一旦搜索就会找到它。
三是将产品带个客户的利益简明扼要地写在主题和结语中,这一部分也很重要。
四是将产品功效性能等次要的宣传内容放在背景材料里面,所谓新闻的背景资料就是和正文相关、辅助阅读的,但即使是在这里你也不要用广告的口吻写,编辑和读者一看就会烦的。你要用写科普文章的口吻客观而适当地介绍产品特别之处,为了方便读者阅读和理解,编辑会将这一段给你保留下来的。
在新媒体写作兴盛的时代,你应该听过甚至亲眼见到过不少,靠写作变现为生的人。
提起写作变现你可能会打心眼里羡慕,但同时你更多的是对于写作变现的不自信和迷茫。
设想一下这两种场景,第一种:你每天除了朝九晚五的上班,就是不停地写那种流水式的、逻辑混乱、毫无章法的文章,由于始终没有多少人看,你一边抱怨一边继续这种生活。
第二种场景:你对于写作有着浓厚的兴趣爱好,大量阅读的同时,也善于观察生活细节,随时都在搜集写作素材,学习优秀文章写作的架构、选题等等,把对人生的感悟,洞察并捕捉到的社会现象背后的本质,以自己的独特观点,通过文字表达出来,受到很多人点赞和关注。然后你发现写作这种兴趣爱好,不仅让你的人生更丰富,还能慢慢的发展成副业、变成钱。
很显然,不少人一定更喜欢第二种场景。也许你现在对于写作满腔热情、满怀希望,然而你还是不知道从何下手,更不知道如何迈出优秀写作的第一步。
到底什么是好的写作标准?怎么才能写好一篇文章呢?
其实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写作潜能,只要你能结合自身优点就意味着你能提高写作能力,其关键点在于如何抓住写作的几个重点。
《爆文制造》就是一本专门针对写作问题的书,能够一步步地帮你提高写作能力。书中给出了非常多实用的方法和案例,帮助你学会写一个标准的新媒体标题、学会写作行文的架构、如何切入一个观点独特的选题点,抓取适合素材内容、如何讲好一个故事、如何拥有“读者思维&后退思维”的具体方法。
这本书的作者虢雪,多年身处一线改稿,他结合新媒体写作平台的特点,和无数篇质量层次不齐的投稿文章,将大量写手们存在的症结提出来,起到了纠正很多人错误的写作方法的作用,同时还以大量千万级阅读量的爆文及其前后修改的逻辑为基点,给你一个启示:“再普通的人,也能成为文字的英雄”。
以上就是这本书的基本情况和作者介绍。
接下来,我将用4天的时间和你一起学习这本书的4个要点:
第一个要点,“脱颖而出”的文章,离不开这3个关键点。
第二个要点,3个方法,让你的文章与众不同。
第三个要点,掌握3个底层逻辑,讲出好故事。
第四个要点,做好这3件事,写作变现才不会成为一个口号。
常听人说:“七分构思,三分写作”,高尔基也曾说过:“没有构思,艺术性是不可能的”,表明构思是写作的命脉。
因此,写一篇文章,首先需要进行构思,也就是思考文章的架构问题。
架构一词,来源于建筑学,本意是指建筑体的承重骨架,用于文学,则是一篇文章的框架,包含了标题、大纲、开头结尾等的布局。
写作时,我们最容易犯的一个错误就是,总觉得自己写出来的文字都很重要,不愿意修改哪怕一个字。但却不反思为什么你的文章始终没有人看呢?
原因就是,我们在写作过程中,容易出现观点不明确,缺乏逻辑自洽,结构混乱的问题,经常是写着写着就变成了描述感受、说大道理;
还有就是论点和主题无关,案例和论点无关的情形,出现写“飞”了的情况。
这些都跟没有做好文章的架构有关。
因此,做好一篇文章的架构是写好文章的一项很重要的工作。
要做好一篇文章的架构,只需做好以下3个步骤:
作者通过研究两千个优秀标题后,归纳总结出好标题的遵循标准:
(1)五大范式
好标题的五大范式分别是:数字呈现式标题;“新观点”式标题;场景聚焦式标题;情感诉求式标题;反认知类标题。
数字呈现式标题的特点:简洁有亮点。数字包含了把抽象变具象的涵义。
“新观点”式标题的特点:新闻热点会让读者产生好奇心阅读,而观点引导好奇心落地。
场景聚焦式标题特点:通过对日常生活当中最常见的场景的聚焦,形成了特点鲜明的风格化标题。
情感诉求式标题特点:万事万物都离不开情感的表达。
反认知类标题特点:落差极大,感受极强,阅读体验极深刻。
(2)三大原则
三大原则分别是:一切以直接建立情感关联为首要;强冲突,产生颠覆性认知;直戳情感点,设置情感环节。
一切以直接建立情感关联为首要:“切忌第一眼看不懂的、绕圈子、说车轱辘话、耍聪明、自嗨自赏、卖关子、故作高深、自我感觉良好的标题。”
强冲突,产生颠覆性认知:很多被当成经验之谈的观点在不知不觉间已经不太适应这个时代了。新时代、新语言、新语境、新的表达。
直戳情感点,设置情感环节:以戳痛点的方式。
(3)三个经典公式
三个经典公式分别是:新闻热点+观点的“新观点”;定位+数字的“锦囊”;显性场景+隐形观点的“情节”。
新闻热点+观点的“新观点”:作者在标题上摆明的立场,引起了共鸣以及广泛讨论。
定位+数字的“锦囊”:标题前半部分做定位,给出线索。目的是为了引出后面的数字,也就是逻辑归纳的几点,作者最终给读者的破解和解决问题的方法,也称为”锦囊“。
显性场景+隐形观点的“情节”:这是一个经典模型。举例说明一下这个经典公式:
i以《我爸的电动车,蹭了同学爸爸的宝马》举例。显性场景是蹭车现场;隐形观点是生活不易。
ii以《婚姻好不好,看看厨房就知道》举例。显性场景是厨房,实则讨论的是婚姻关系。
确立好了标题,我们就可以制定写作大纲了。
写文章时的大纲,是为整篇文章制定写作规则的。
初始想写的主题,就一直围绕该主题进行创作,而不能写着写着就偏航了,要“不忘初心”。
一个好的大纲,包含了三个核心点:
(1)锁定文章的主题;
锁定文章主题要注意三点:
i 紧紧扣住一个主题的观点,不要描述感受或者说大道理;
ii 这个观点要把是非、喜恶、对错、好坏表达出来;
iii 锁定了文章的主题,读者会产生”放心“的感觉。
(2)确定文章的逻辑;
文章大纲分为:并列式、递进式、反正式三类
并列式大纲逻辑:
中心主题(线索案例+主观点)+一方面来说(案例+分观点1)+另一方面来说(案例+分观点2)+再一方面来说(案例+分观点3)+总结升华主题(强化主观点)
递进式大纲逻辑:
中心主题+是什么(问题展示)+为什么(时间的好处或危害)+怎么办(总结和方法论)+升华主题
反正式大纲逻辑:
中心主题(故事+中心观点)+反面观点(故事+分观点)+正面观点(故事+分观点)+怎么做(3个方面)+总结升华
(3)修订文章的偏差。
到了这一步,我们需要回过头来,检查文章的架构内容是否有偏差。毕竟,灵感再强,也要实现简单搭建一下框架,不至于“写飞了”。
三步骤可以检查大纲的问题,分别是:
第一步骤,中心观点与分观点之间的完整性,中心观点能否统御分观点,分观点之间是否逻辑自洽;
第二步骤,每部分的故事素材是否贴合这部分观点;
第三步骤,大纲的形式是并列式、递进式、反正式?
确定了文章标题,制定好了大纲,接下来需要设计好开头和结尾了。
(一)好的开头,满足三个要素:
(1)引发好奇——让读者有期待;
这是文学作品在设计开头时最常用的技术手段之一,目的就是引发读者的兴趣,引导读者读下去。
(2)直抓痛点——使读者有触动;
自嗨式写作无法触动读者,容易令人扫兴。因此,要让读者受到触动。
(3)引发共情——和读者有关系:与我相关;与他相关;与情感相关。
与我相关:“我”代表了写作者的立场。你的文章和他们是否产生关联,是否能帮助、提醒并启迪他们,看完了能否有收获。
与他相关:事件里面的人性、感悟等,不但与他的生活有关,还对他的生活有警示、指导意义。
与情感相关:你的文章和读者产生关联。
(二)“结尾两要素”让文章升华
我们都希望读者看到结尾后,产生转发收藏文章的欲望。学会运用书中的“结尾两要素”,让你的文章在读者心中“念念不忘”。
两要素包括:
(1)能否提振情绪?起到情绪的高唤醒,醍醐灌顶的感觉。
(2)能否产生共鸣?“一语点醒梦中人”,让人产生强烈的共鸣。
好了,今天的内容就聊到这里,我们总结一下今天所学的内容:
首先,我们说到了什么是文章的架构;
其次,我们说到了为什么需要做好一篇文章的架构;
最后,我们说到了3个步骤帮助我们解决一篇文章的架构问题:
第一步是好标题的遵循标准;
第二步是好大纲,让你“不偏航”;
第三步是写好开头结尾,让读者“念念不忘”。
今天的分享,让你了解了《爆文制造》的第一站,除此以外,你还会了解到如何做选题,找素材,以及不同类型文章的写作方法,这部分内容很重要,因为虽然爆文很难,但是我们依然可以找到写作的技巧,让自己的文章写得越来越好。
明天我们将会进入《爆文制造》第二站,为你分享以独特的视角切入选题点,并抓取合适的素材内容,3个方法,让你的文章与众不同。
目录部分1:构思文章创意1、分析自己喜欢看的期刊杂志。2、想想你最近和朋友谈论的话题。3、时刻关注你所在地区即将发生的事件。4、想想其他作家的文章。5、就算是大众熟悉的话题,也可以换个角度思考来构思新文章。部分2:内容创作1、利用各类可以支撑你文章观点的资料。2、寻找好的信息来源。3、采访给你提供消息的人。4、为采访准备完整的文本稿。5、拟写文章的提纲。6、试着用第一行吸引眼球。7、引用专家言论或者可靠的消息来源。8、用一个可以阐明甚至提升文章的语句作为结束语。部分3:校订文章1、与编辑讨论这篇文章。2、重视编辑和同行的反馈。3、针对文章的流畅度和结构进行修改。4、一定要赶在最后期限前提交修订好的文章。无论是经验老道的自由作家,还是那些刚刚想要开始写作生涯的新手,撰写杂志文章都算得上是一个极大的写作提升。其实,写杂志文章没有明确的要求,只需要你拥有极强的创作欲,对研究的热情,和把自己的文章推荐给合适出版方的能力。尽管我们身处在数字化时代,杂志行业似乎正在衰落,但是国家杂志仍在蓬勃发展,仍然可以支付笔者高薪。要写一篇好的杂志文章,尽可能地挖掘出强有力的文章观点是必不可少的,还要对文章精心修改,特别是注重细节处理。
部分1:构思文章创意
1、分析自己喜欢看的期刊杂志。比如那些你定期订阅或者经常阅读的杂志。当然,你也可以关注那些不太了解但是想要投稿的出版物。最好阅读至少三四期最近出版的刊物。其中一定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检查署名是否与报头的名字相符。如果署名上的名字与刊头的名字不一致,也就意味着这个出版物雇佣了自由撰稿人。
查找你感兴趣的领域的编辑姓名和联系方式。如果你对流行文化感兴趣,就着重记住负责艺术板块的编辑信息。同理,如果你对撰写时事更感兴趣,那就需要联系执行编辑或者专题编辑。一定要避免越级联系特约编辑或总编,作为自由撰稿人,你很难有机会直接跟他们打交道。
千万要注意出版物最近涉及的主题,还有他们分析解读主题的角度。你需要思考这个出版物是倾向于更具争议性的观点,还是更客观的解读?它们更喜欢试验新的东西,还是维持传统?
看看出版物使用的标题和文章的开头。例如标题是夺人眼球的形式,还是更加客观中立。仔细研究文章是怎么开头的,使用引用、统计数据还是名人轶事?这对你了解这个出版物的语言和写作风格有很大的帮助。
注意文章中引用的资料来源。引用对象是学者还是圈外人士?它有没有引用大量的资料,或者引用不同类型的资源?
注意笔者是怎样总结他们的文章。是使用一句尖锐的引用语,一张有趣的图片,还是一个大胆的总结性语句?
2、想想你最近和朋友谈论的话题。如果你最近和一个朋友讨论得很愉快,那么这次谈话可以作为故事创作的灵感。你的灵感可能来自朋友在社交媒体上对新趋势的讨论,或者是你女儿学校的种族歧视问题。你需要做的就是关注这些相关的话题讨论点。这些鼓舞人心的对话不需要涉及全球性问题。其实通过与邻居、朋友和同龄人交谈,也能给你带来灵感。当你们讨论到当地问题时,可以试着写一篇反应现实的文章,投稿给当地的杂志社。
3、时刻关注你所在地区即将发生的事件。如果想为本地出版物撰写文章,你需要查看本地任何可能有新闻价值的事件,比如当地的抗议活动、餐馆开业、当地的戏剧表演或者当地的音乐节。在全国性杂志出版文章之前,先从本地出版物做起,这对刚刚开始写作生涯的你来说再合适不过了。你可以尝试着在当地报纸上寻找能引起读者共鸣的趣事,通过杂志出版的方式来分享。你可能会了解到一个不完整或者充满神秘感的地方传说。这已经足够支撑你文章的故事构思了。
4、想想其他作家的文章。如果你能够了解其他作家正在写或者在社交媒体上发布的文章,就不会错过当前热门的想法或话题了。这对你现有文章的二次修改和提升也有很大的帮助。你还可以设置谷歌提醒,当感兴趣的主题关键字出现时,它会及时通知你。如果有微博或微信,你可以使用标签选项来搜索热门话题。这些都可以成为文章的灵感来源。
5、就算是大众熟悉的话题,也可以换个角度思考来构思新文章。也许你真的对一个被不同出版物写了很多次的话题感兴趣。这也不是不可以,你需要做的就是在这个话题上寻找新的角度,激发读者的新鲜感。这有助于你的文章在杂志编辑面前脱颖而出,吸引目标读者。例如,青少年使用社交媒体的心理问题已经在许多不同的杂志上发表过很多次了,与其写这个话题,不如尝试着关注一个经常被忽视的老年人群。这将会是一个全新的主题,避免文章一味重复前人的观点。
部分2:内容创作
1、利用各类可以支撑你文章观点的资料。一篇好的杂志文章离不开前期的资料查找。花点时间找到好的资料来源,阅读必要的补充材料,能帮助你更好地理解文章的主旨。文章、书籍、视频和社交媒体帖子都是很好的资料库。好的引文往往能帮助你建立作为一名作家的可信度,支撑你完成一篇更深刻的文章。寻找与你文章理念相关的领域的专家论述。比如,如果你在杂志上发表关于加州濒死蜜蜂数量的文章,那么试着阅读至少两位蜜蜂专家,或者一位研究加州蜜蜂数量的养蜂人写的文章。
一定要确保你在研究中使用的任何资料都是可信的。避免引用那些包含大量广告,或者与讨论重点无关的网站。仔细检查你引用的专家言论是否有其他专家质疑。试着更全面地研究问题,避免片面性。
2、寻找好的信息来源。想想那些可能有想法或者能提出建设性意见的人。你可以将使用者或者客户作为你的资料来源。不要害怕打电话邀请相关的人参加访谈。其实,大多数人都喜欢谈论他们精通的领域。你还可以从其他文章中收集资料,只要在文章中指出了信息来源,就是合法的引用。你也可以在网上搜索相关领域的专家。如果你需要一个合法的资料来源,可以问问其他自由撰稿人借助了谁的资料,或者联系了警察局和其它司法系统的哪个人。
3、采访给你提供消息的人。在采访中,你需要和他们建立信任关系。在此基础上才能够获得更多第一手资料。电话或视频聊天都可以,但面对面的谈话是最有效的。采访时就算使用了录音机也要做笔记,因为录音机可能会出现失灵的情况。采访前准备一份问题清单。充分了解受访者的生活背景和专业水平。通过具体且有价值的问题,让受访者感受到你的专业和真诚。
多提一些开放式的问题。比如不要问:“你见证过这种药物的试验吗?”,而是提出更为开放的问题,比如“关于这种药物的试验,你能告诉我些什么?”尽量减少在采访中说话的次数,做一个积极的倾听者。采访应该围绕受访者进行,而不是你。
在采访的尾声,不要忘了问受访者:“关于这个话题,有没有什么我没有问过,但是我应该知道的事情?”你也可以问问他:“谁不同意你在这个问题上的立场?”,或者“这件事我还应该跟谁聊一聊?”
在你继续研究的过程中,不要害怕向研究对象提出后续的问题。如果你有任何有争议的问题要问,可以把它们留到采访的最后。
4、为采访准备完整的文本稿。因为大多数编辑会要求你抄录所有的采访内容,用来检查审核。负责事实核查的人员也可能会要求你进行转录采访,以确认引用的来源。记下采访内容的最好方法是坐下来,反复听采访的音频,再留出几个小时把采访内容写出来。除非你使用付费转录服务,否则没有更快捷的方式了。
5、拟写文章的提纲。在你写这篇文章之前,一定要留出时间,阅读研究报告和采访笔记。从你的资料来源中寻找好的资料引用,并且以此为基础拟写提纲。你的提纲应该在引言中点出文章的核心观点,在正文中支撑你的观点,在结论部分进一步发展你的中心观点。
文章的结构取决于你所写文章的类型。如果你正在写一篇采访名人的文章,提纲可能会直接从采访开始一直写到结束。但是,如果你在写调查报告,就需要从最相关的陈述开始,然后倒推到最不相关或者更大范围的陈述。
一定要时刻提醒自己编辑规定的字数限制。把初稿保持在字数以内或者刚好超过字数,就不会遗漏关键点。大多数编辑都会明确说明文章字数限制。比如,短文500字,专题文章2000-3000字。大多数杂志喜欢短小精干,而不是冗长且过于繁琐的文章。一篇文章最多不超过12页纸,包括图表和图片。
除了上述的要点,你还需要想一想文章是否需要加入图片或者图表?去哪里寻找可供自己使用的图表资源?如果需要使用图表,你可以找专业的绘图人员绘制新表,也可以找到现有图表的制作者,申请该图表使用权。
6、试着用第一行吸引眼球。好文章会从第一行开始就给人想要阅读的欲望。文章的第一段被认为是整篇文章的重点和核心。试着在第一行制造一个吸睛点。以下几种方式可以供你参考:举一个有趣或者令人惊讶的事例。它可以是与文章主题相关的个人经历,也可以是与主题相关采访中的关键对话。比如,在一篇关于加州养蜂的文章开头,你可以引用与受访者之间的谈话内容:“达瑞尔从没想过他最终会成为加州最重要的养蜂专家。”
尝试使用一些有争议性的引用。它可能是受访者提出的有趣问题,也可以是一些能够佐证你立场的言论。比如,你可以引入对蜜蜂种群有不同立场的言论。比如,“加州蜜蜂最重要的专家达瑞尔告诉我‘蜜蜂比以往更加困惑’。”
尝试使用奇闻轶事。它类似寓言,是一个带有象征意义的小故事。通过使用轶事,你可以用更加文学化的方式开始文章。比如,可以讲述在加利福尼亚州的蜜蜂种群专家遇到被遗弃的蜂箱的经历。
提出一个发人深省的问题。一个能让你的读者思考或者让他们感到惊讶的问题。例如,在一篇关于养蜂的文章中,你可以以这样的问题开始:“如果加利福尼亚所有的蜜蜂有一天都消失了怎么办?”
7、引用专家言论或者可靠的消息来源。你需要根据杂志的目标读者,调整文章的语言和语调。还可以将以前发表文章的写作风格作为指南。确保你从信息来源中,引用了与文章相关的有力引文,比如专家言论或者其它相关引文。写文章时,要避免过分依赖引用。这里提供一个小技巧:一旦你使用了引文,可以试着去扩展它。但是一定是在你需要材料佐证时,再使用引文。这些引用要么支持了文章观点,要么佐证了你给出的论断。
8、用一个可以阐明甚至提升文章的语句作为结束语。当你在写初稿时,试着用一个既满足阅读兴趣,又发人深省的段落最为结束。在结尾,读者可能想知道接下来会怎样。这时,不要试图回答文章主题提出的所有问题。相反,你可以用一种更加有趣和开放的方式来结束这篇文章。在结束时依然可以使用引用。尤其是你感觉它可以指向这个主题未来的发展,或者可以解读这个主题的内在核心。其实,以引用结束文章也可以增强文章的可信度,给读者更多参考阅读的空间。
部分3:校订文章
1、与编辑讨论这篇文章。当你有了一个成型的初稿时,可以联系出版社的编辑,并把初稿发给他们。让他们在看完文章之后给予你具体反馈。比如,告诉你这篇文章是否对它的研究对象有一个整体而清晰的定义。与编辑讨论这篇文章是不错的选择。通过专业人员的审核,可以确保这篇文章符合出版物的写作风格,确保内容合适。在讨论期间,谦虚开放地接受编辑的建议,能使文章更上一个台阶。
2、重视编辑和同行的反馈。你也可以把这篇文章交给同行,得到他们的反馈。当你在撰写文章的某一章节或某行中遇到困难,这个方式尤为适用。来自编辑和同行的反馈,可以帮助你提升文章内容、流程、结构和基调。你还需要认真核对发布样式表,或者投稿指南的副本。确保你的文章遵循了这些规则和指南。对指导方针的遵循,能更大程度上确保文章在截止日期前发表。
3、针对文章的流畅度和结构进行修改。一篇好的杂志文章应该全文通顺,句段之间连接紧密。把文章大声读给自己或者有兴趣的人听,这是一个不错的检验方法。特别留意有没有什么句子结构听起来比较难懂。当你删除或者修改掉这些部分后,文章会更流畅通顺。
4、一定要赶在最后期限前提交修订好的文章。尤其是当你第一次向编辑投稿时,务必要确保在截止日期前按时提交文章。如果可以,尽早提交文章,好让编辑留下深刻的印象,也向他们证明了你有能力按时完成后续文章的发表。大多数出版物都接受电子版的文章。一定要和你的分管编辑确定好提交修订版文章的最佳方式。
转载请注明:片头模版 » 媒体文章怎么写(自媒体文章应该怎么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