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消息:

媒体效益是什么意思(网络媒体怎样产生经济效益)

媒体模版 admin 浏览 评论

集文字、语音、视频于一体的微信,正在深刻地改变着我们的社交与生活。当自媒体迅速崛起,微信公众号广泛受宠,微信已拥有7亿用户,微信圈成为人们晒心情、晒活动的社交圈时,媒体营销人蓦然发现,以电视、广播和纸媒为途径的传统传播模式,已经遇到了成长的“天花板”,而以微信朋友圈口碑传播为主要表现形式的微信营销,因为拥有了海量用户和实时、充分的互动功能,正成为营销利器。

由于移动互联网的快速发展,一个崭新的传播时代已经来临。微信营销,这个以分众和精众市场为目标诉求的营销模式,正是这个营销新时代的先锋和代表。我们总结了今日早报公司在融媒体营销上的探索与实践,以及当前企业和媒体营销的主要手法,总结出了媒体人微信营销10种思维,供大家分享。

一、助力思维:病毒式传播,全民嗨

助力营销,是病毒式传播的一种,它是通过朋友间的不断转发支持,实现快速传播和全民关注。助力思维通常的方式是,技术公司在制作活动微网页时,添加助力一栏。用户参加活动时,在活动页面上输入姓名、手机号码等信息后,点击报名参与,即进入具体活动页面。用户如想赢取奖品,就要转发至朋友圈并邀请好友助力,获得的好友助力越多,获奖的几率也就越大。为发挥助力者的积极性,也可以让参加助力的好友抽奖。就这样,因为有大奖的吸引,你就可以通过报名者与其众多好友的关注和转发,达到了泛传播的目的。

今年5月,由今日早报公司全案策划的“广厦国际登山节”微信报名活动,就是一个经典的助力思维营销案例。这个题为“你登山,我送房”的微信报名活动,在全国征集1200人参与登山,其中有400人从助力活动中产生。由于登山者有机会赢取价值200万元左右的大宅,因此微网页上线当天,就在微信圈引发了转发、注册报名和助力的狂潮,当天就创造了近40万的点击量,影响力覆盖全国。数据显示,参与助力活动的400人中,大部分人的助力数在500个以上,最高者达到1500多个。也就是说,为了登山,最高者在微信朋友圈发动了1500多人来支持他。

运用微信助力思维,不但可以在后台清晰地掌握到报名者的基本数据和信息,比如名字、性别和手机号码等,也在最大程度上发掘了他的朋友圈资源,让更多的人关注甚至参与此项活动。这种经济学上的乘数效应,使得活动消息得以成倍扩散,企业品牌得以迅速传播。

二、抢红包思维:精众传播,立竿见影

抢红包思维,顾名思义就是为用户提供一些具有实际价值的红包,通过抢的方式吸引社会积极参与,引起强烈关注,找到潜在客户,并实施针对性营销。抢红包的思维方式比较适合电商企业,客户得到红包后即可在网店中消费,这样一来,既起到了品牌推广作用,又拉动了商城销售。红包思维营销一般由商家提供一笔总体金额,由此分散出N多个不同金额的红包。想要参与的用户首先得关注并填写注册信息,成为某商家的会员,然后到活动页面领取红包,并在指定时间内抵扣消费。

今年春节,腾讯公司最先在微信平台上推出了抢红包活动,一时热闹非凡,但这次抢红包的钱是由用户自己掏腰包,然后分享给自己好友的。此后,抢红包思维在企业中生根开花。京东商城在“6·18”活动中,出资10亿元作为红包与全民分享。不同的是,京东将红包的种类分成了两种,普通红包和群红包,普通红包只要刮开就可得到一定的金额,最高面额618元;而群红包,则是另一种方式的扩散,一个群红包内有10-15个普通红包,用户可将群红包分享到朋友圈,让更多的朋友关注这项活动,打开群红包的每个用户也能相应得到随机金额。每个群红包可以被多次分享,直至金额全部领完。

时至今日,很多商家已习惯在店庆或节庆时,推出抢红包游戏,让全民嗨抢。其实,商家看似发了红包,让了利,但实际上得到了自己的目标消费者,有力地推动了商品销售。因此,抢红包思维对于电商来说,是个十分有效的营销手段,既在短时间内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又获得了不错的社会效益。

三、流量思维:痛点营销,快速传播

互联网时代,流量为王,网站如果没有流量,那就简直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而对手机上网族而言,流量就像“人之于水,车之于油”。因此,抓住消费者的痛点,也就抓住了营销的根本。流量思维的基本思想是转发送流量,用户只要转发某家公司或某个产品的微网页,就可以得到一定的流量。

如果你每天准备送出1万元流量,那么按每人5M/2元计,每天将有5000人受益,而为抢流量转发的可能会达到1万人甚至更多。试想,如有1万人转发活动微网页,以每个转发者平均拥有300个朋友计算,每天就有300万人在关注活动。1万元让1万人参与活动,同时获得300万人的眼球,这就是流量思维的魅力和魔力所在。如果你的品牌想要实现快速传播,你就可以用流量思维。

用流量争取客户,是运营商们常用的手法。比如广东移动,从8月4日起,只要关注“广东移动10086”微信公众号,即可参与微信流量红包抽奖的活动,在活动中可

效率是有用功率对驱动功率的比值,效率也分为很多种,比如机械效率、热效率等。效果是由某种动因或原因所产生的结果。效益意思是效果与利益,项目对国民经济所作的贡献。

一、效率、效果与效益的联系:用一个公式可以简单表示为,效益=效果×效率。

二、三者的区别:

(1)效率是指以尽可能少的投入获得尽可能多的产出。效率通常指的是正确的做事,即不浪费资源。如,劳动生产效率常用人均产量、人均产值等指标来表示。

(2)效果是一项活动的成效与结果,是人们通过某种行为、力量、方式或因素而产生出的合乎目的性结果。效果通常是指做正确的事情,即所从事的工作和活动有助于组织达到其目标。

(3)效益是指某一特定系统运转后所产生的实际效果和利益。反映了人们的投入与所带来的利益之间的关系,包括经济效益,社会效益。

(4)提高方式不同:效率的提高主要靠工作方法、管理技术和一些合理的规范,再加上领导艺术。提高效益必须有政策水平,战略眼光,卓绝的见识和运筹能力。效果则强调人的行为目的和手段方面的正确性与效果方面的有利性。

扩展资料:

王旡生《论小说与改良社会之关系》:“存心如是,其有效益与否,弗问矣。”闻一多《文艺与爱国》“这两种运动合起来便能够互收效益,分开来定要两败俱伤。”谢觉哉《勤俭持家与勤俭建国的关系》:“不能发挥灌溉航运的效益,整个流域就无法润泽起来。”

劳动成果的价值超过了劳动占用和劳动消耗的代价,其差额为正效益,即产出多于投入。反之,则为负效益。用同样多的劳动占用劳动消耗获得的劳动成果多,效益就高;反之,效益就低。效益的高低,可以反映一个国家、地区、部门或者企业的经济管理水平。

提高效益从宏观上讲是社会发展的物质保证,从微观上讲是企业前景兴隆的标志。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效率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效果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效益

边际收益是指增加一单位产品的销售所增加的收益,即最后一单位产品的售出所取得的收益。它可以是正值或负值。边际收益是厂商分析中的重要概念。利润最大化的一个必要条件是边际收益等于边际成本。

在完全竞争条件下,任何厂商的产量变化都不会影响价格水平,需求弹性对个别厂商来说是无限的,总收益随销售量增加同比例增加,边际收益等于平均收益,等于价格。在非完全竞争(垄断竞争)条件下,厂商的销售量同价格成反比。

边际收益的计算公式

边际收益的计算公式可以写成:

边际收益=售价-变动成本

总边际收益等于总销售收入减去总变动成本:

总边际收益=总销售收入−总变动成本

单位边际收益等于单位销售收入减去单位成本:

单位边际收益=单位销售收入−单位成本

边际收益率是反映销售收入后所得到的利益比率,比率可以通过以下两种方法计算:

边际收益率=总边际收益/总销售收入=单位边际收益/单位销售收入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边际效益

转载请注明:片头模版 » 媒体效益是什么意思(网络媒体怎样产生经济效益)

发表我的评论
取消评论

Hi,您需要填写昵称和邮箱!

  • 昵称 (必填)
  • 邮箱 (必填)

网友最新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