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综合实践活动中,学生的设计与制作得以广泛开展,学生的创新思维在综合实践课程中得以蓬勃发展,是我们意想之中的成果。因为综合实践课程能够综合各学科领域的知识,融整社会实践、社区实践和社区服务、劳动技术教育、信息技术教育几个领域,强调学生在操作实践中获取感性的知识和技能,让学生解脱了机械识记的桎梏,又通过活动引发出的学生创造性的设计与制作,给学生广阔的理性发展空间,我们在综合实践的实施过程中,发现综合实践课程就是创新思维的沃土,能让学生将自己的聪明才智淋漓尽致的挥洒。同时,我们更惊喜的发现,学生的聪明才智是无可限量的,只要给他一个机会,他们决不吝于创造。一、设计与制作过程中应遵循的原则在综合实践活动过程中,设计和制作既是重点又是难点,如果在活动过程中老师指导得当,又是最能激起学生兴趣的亮点。在指导过程中,我们要遵循以下原则。1、实践性原则在综合实践活动过程中的设计与制作,首先必须具备操作性和动手功能,让学生在活动过程中手脑并用,通过实际操作提高动手能力,获得劳动技能,通过探讨学习,提高探究能力,发展拓新思维。2、科学性原则在综合实践活动中的设计与制作,要具备一定的科学技术含量,旨在让学生通过实践操作,了解活动的方法与过程,从而培养学生学科学、爱科学、用科学的良好习惯和精神。3、趣味性原则在综合实践活动中的设计与制作,还要具有浓厚的趣味性,生动活泼的实践活动,让学生不仅能在做中学,更能在动手后,激发再学的兴趣、探究的渴望4、整合性原则在综合实践活动中的设计与制作,要具备将不同学科知识融整贯通的功能,使它成为各科领域知识的综合载体,让学生以各学科领域的知识技能为工具,通过实践活动,而将各学科的知识技能进行重组和拓展。5、创造性原则在综合实践活动中的设计与制作,要鼓励学生从兴趣活动入手,在实践中获取知识和技能,走进广阔的自我发展空间,让学生的创新思维在这里得到空前的发展。二、学生设计与制作的具体指导1、引发学生设计与制作的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老师在活动前,要充分计划,安排,从内容、形式、组织、方法、过程等方面进行精心设计,以引发学生进行设计与制作的兴趣。2、引导学生通过多种方法收集有关的资料信息我们的设计与制作决不是盲目进行的活动,要在活动之前收集有关信息资料,再通过实践进行技术操作,这样能使我们的设计与制作有序进行。刚刚开展设计与制作活动时,学生们往往在活动一开始就会有许多问题:设计要从何开始?需要哪些制作工具?设计与制作要按哪些步骤进行?针对这一现象,指导教师应该指导他们寻找大量的信息,看它们是否符合活动目标所需,帮助学生捕捉那些有用的信息,对它们进行分析探索,充实活动内容,这样能让我们在设计与制作时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3、布置学生准备有关设计与制作的工具、设施综合实践活动中的设计与制作操作性强,操作必须相关工具和设施。学生往往在操作进行时,突然发现少了这样、少了那样,为了使操作顺利进行,指导教师在学生制定实际操作方案时给予适当的暗示,是很有必要的。如果尚有计划不到的,遇到缺失再去寻找有些工具,也是情有可原的,但是,事后一定要作为经验教训总结起来。4、指导学生记录设计与制作的过程、方法与感受在我们实际操作中,一定要做好实际操作记录,把制作的要求、过程及变化情况记录下来;把制作过程中遇到的困难以及解决困难的办法记下来;把自己在完成过程中的领悟和体验记录下来。记录可以采用表格式,也可以采用日记式等。制作记录5、引导学生探究并解决设计与制作过程中的问题在综合实践活动中,即使是操作性很强的劳动与技术活动,教师在指导过程中都不能将学生陷入技能训练的误区,而是要让学生在设计与制作活动之前,通过观察与体验,发现问题,产生改进某一产品或项目的兴趣,并通过探究活动,设计并解决问题,“问题”得到了“解决”,学生的思想也就得到了升华。
我与诚实同行
——五年级3班综合实践活动方案
一、活动主题的提出:
诚实守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现代文明的重要基础,是《公民道德实施纲要》的基本内容之一。我国自古就有诚实守信的优良传统,我校也认为培养学生诚实守信的实践与研究是非常有必要,对整个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发展,对中华民族的发展以及孩子未来的成功都有着重大的意义。我校以创“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特色”为办学方向,让小学生从小接受传统道德教育,继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及优秀传统美德,提升民族文化传承自觉意识。然而直到今天,与诚实相背离的言行却不少见,“言行不一”,“不守信用”及“表里不一”的行为是大家深受痛绝而又常遇到的事情,我们的小学生也由此产生了“诚信危机(即要不要诚实)”的困惑。
1、学生的行为习惯:(1)向同学借文具时,有71%的同学会及时归还,18%的同学没及时归还,11%的同学偶尔会拖欠;(2)对别人(包括学生和老师)许下诺言之前,有49%的同学会认真考虑,56%的同学会践行自己的诺言;有46%的同学坦言曾经没有兑现诺言。(3)当考卷上老师多给了你3分时,有48%的同学会找教师改过来。从结果可以明显看出有部分同学有时约束不了自己,出现过不诚信的情况,甚至有少部分同学经常言行不一致,还有待纠正错误。
2、学生对学习诚信方面的看法:(1)在做作业或考试时,有35%的同学从来没出现抄袭、作弊等现象,有59%的同学曾经做过,16%的同学经常这么做;(2)作业未完成,有55%的同学会撒谎编理由逃脱老师的惩罚和批评,27%经常欠交作业,屡教不改;37%偶尔欠交;49%从未欠交过,能坚持按时完成。
基于此,我们班学生选择了“我与诚信同行”的研究课题,就是引导学生围绕“诚实守信”开展活动,引导学生为解决“诚信危机”的烦恼出主意,通过调查采访实践体验等方法在实践中验证自己的想法,从而深刻认识到“社会需要诚信,人人需要诚信”的道理,并决心做一个诚实守信的人。
二、活动的具体目的:
(一)情感目标
1、在本次活动中获得知识,积累经验,使学生对“诚信”有深刻体会,办老实事、做老实人,讲老实话。
(二)认知目标
1、增强学生以德立身,诚实守信的意识,提高学生的道德修养,使学生认识到诚实是一个人必备的品质,使其成为一个品德高尚的人。
(三)能力目标
1、初步培养学生多渠道收集、整理信息的能力。
2、学会与他人合作、交流、分享感受想法或活动成果,培养其语言表达能力和团结协作精神。
3、通过调查、访问培养学生敢于参与的意识,懂得解决问题的方法。
三、实施活动的具体过程:
将本班同学分成A、B、C、D、E共5组。
各组成员名单如下:
A组 B组 C组 D组 E组
组长:组长:组长:组长:组长:
成员:成员:成员:成员:成员:
第一阶段:认识“诚实”的重要
1、A组:课外搜集“诚信”的格言,并制作小报,至少10条以上的中外有关诚信的名言。
2、B组:课外搜集有关“诚信”的故事,整理并从诚信的好处和不讲诚信的危害两方面进行分类,。
3、C组:调查社会上不诚实的行为并做好记录。
4、D组:自主设计调查问卷,做好学生和家长对“诚信”问题认识的问卷调查。(小组设计问卷调查,没人调查2人。)
5、E组:深入社区开展一次诚实守信专题教育公益活动。
第二阶段:组织交流,展示回报
1、各小组把收集的进行资料汇总、整理。
2、开展综合实践活动汇报课。
第三阶段:成果升华,综合展示
1、个人或小组合作完成一幅有关诚实守信的书画作品,漫画也可以,要能准确表达活动主题。
第四阶段:整理综合实践活动的资料袋
1、整理好开展活动的材料
2、展开评价工作。先自评,再小组评、老师评。
3、档案袋等活动资料的展示。
综合实践活动课的设计流程主要包括确定活动主题、制定活动目标、设计活动方案、准备活动资源、实施活动计划、开展活动反思、设计活动作业、归档活动资料等等步骤。
1、确定活动主题:选择一个与学生学习、生活或社区相关的主题,例如环保、社会问题、传统文化等。制定活动目标:根据主题和学生实际情况,制定具体的活动目标,包括知识、技能、情感等方面的目标。
2、设计活动方案:根据活动主题和目标,设计具体的活动方案,包括活动内容、时间安排、组织形式、评价方式等。准备活动资源:根据活动方案,准备相应的活动资源,包括教师、场地、器材、经费等。
3、实施活动计划:按照活动方案,组织学生实施活动计划,确保活动的顺利进行。开展活动反思:在活动结束后,开展活动反思,总结活动的成果和不足,为今后的综合实践活动提供参考。
4、设计活动作业:根据活动内容和学生实际情况,设计相应的活动作业,以巩固和拓展学生在活动中所学的知识和技能。归档活动资料:将活动过程中的相关资料进行整理和归档,以备后续查阅和使用。
实践活动课的优势
1、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实践活动课注重学生的实践操作,通过让学生亲身参与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实践活动课通常以实际问题和现实情境为基础,这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提高他们的学习动力。
2、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实践活动课通常需要学生分组合作,共同完成任务。这可以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团队合作能力和协调能力。促进知识的综合运用:实践活动课通常涉及多个学科的知识,这可以促进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综合运用,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
3、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实践活动课通常需要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这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实践活动课通常需要学生自主探究、自主学习,这可以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帮助他们形成自主学习的习惯。
转载请注明:片头模版 » 设计制作类综合实践活动方案(简述综合实践活动课的设计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