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消息:

版式设计原理读后感(用数据讲故事)

媒体模版 admin 浏览 评论

Cole Nussbaumer Knaflic在她的《用数据讲故事》这本书里用大量实用技巧与案例向读者证明,巧妙地使用数据作为主角串联并撑起整个幻灯的结构,会给你带来一份优秀作品。书中不仅告诉你幻灯讲解与编排的技巧,也将教会你如何使用数据强调自己的观点。

以数据为中心搭建叙述框架

第 1章,上下文的重要性。受众决定了我们讲解的内容,以及我们讲解内容的方式。章节末尾关于「故事板」的介绍很重要,这是在分析了受众、确立故事中心思想及重点之后,可视化地将故事从头至尾平铺开来,再进行统一评估的好办法。同样的步骤也在产品设计流程中有所提及。后者着眼于对用户故事的描述,而数据故事中的故事板则是对核心论点的引导与强调。二者一致的地方在于,都围绕着等待解决的问题,为不同项目中的角色赋予意义。这一章为数据在 Presentation中的重要性做了铺垫,并为后续章节中如何突出与强调数据的所有技巧与案例起了头。

数据图表的选择、简化与强调

第 2~ 4章是图书的核心内容,依次讲解了建议使用的优选图表类型、如何过滤及调整图表中的杂讯,以及如何通过前注意属性突出图表重点。

第2章,选择合适的图表。作者的多年编制幻灯经验,帮助她从上百种数据类型精简出推荐使用的 6种。对于每种图表类型,也同时点明了应该避免出现的错误做法。出于对精确标识数据的缘故,作者不建议采用3D图表;由于同样的原因,双Y轴图表也容易导致数据混淆,不利于突出数据内容。

第3章,杂乱与认知负荷。格式塔理论是本章的核心内容。格式塔是每一个人都应该有所认知的版式原则,知道原理,才能举一反三,去避免图表中可能会踩到的版式陷阱。最后对一个默认图表进行元素删减来突出数据的例子,有助于了解实践中应该如何避免杂乱无序。

第4章,专门篇章讲解如何突出图表内容。本章引入了前注意属性这个特性,代表的是那些不需要了解内容也能让大脑能够在第一时间识别出来的内容,与上一章的格式塔原则有所衔接。同时,章节里也对色彩的运用进行较大篇幅的讲解。在我看来,色彩是图表展示中是最重要的因素,而作者确实也给出具有说服力的色彩搭配建议,虽然不是对色彩理论的深度说明(也没必要),但实用性很强。

自信一些,每个人都能做到前面提到的这些内容,每个人可以培养出视觉本能上的自信。在接连着对图表进行了选择、去除杂讯及突出重点等操作后,作者专门用第5章来说明,通过对设计领域的通用概念的学习,每个人可以培养出视觉本能上的自信。

或许你认为自己的能力做不到美,但至少(在我看来)每个人都可以做到「不丑」。可供性是个新的概念,这个概念下对突出重点、消除干扰和建立层次分别给出论据与实例,对先前章节中所提到的一些较为细化的概念,进行了归整与概括。

图表案例的讲解与总结

在第6章的「剖析样例图表」中,作者对上文所述的集中类型图表的一些应用要点进行了详细讲解,从坐标轴的选择到数据点的标记;从图表文本的精简到图表颜色的重构,每一个例子都是对前面章节所提到技巧的再次提点,不过由于搭配了特定的图表类型,在指导实际工作方面有与先前章节不同的意义。讲故事这件事可以很简单从根本上讲,故事表达了生活如何以及为何改变。

第7章专门讲到了如何去说一个好故事。故事的三段论结果、叙述顺序,保持故事清晰,确保重复故事主题,这些可执行性较高的技术层面内容通过不断练习就有机会习得。但故事之所以吸引人,是在于「变化」没有变化的事情提不起其他听众的兴趣,而所有技艺,都是在为如何使变化变得更吸引人而产生的。

如果你的故事没有变化,作者建议作为读者的你再好好思考下,我倒是有两个小建议: 1.事情的变化可以来自内部、也可以来自外部,可以是增长、也可以是消耗; 2.一个不断让个人成长的技巧就是确立目标,然后努力实现目标,完成目标的过程,就是你在书写自己的故事。

从理论到实践

第8章虽然只涉及一个案例,但经过与本书章节目录相一致的逐一改善后,所获得的改良结果惊人地出色。故事策略、受众选择、数据故事主线、突出重点、剔除杂讯,以及讲故事的各种技巧,这些讲解时纷纷深入细节的特性,综合起来提现了非同凡响的巨大威力。

最终优化出来的图表证明了作者的经验与身后实力。同时,章节里对于前属性有所侧重的选择强调,以及对于 Excel原生模板的一些小贴士,都很吸引人一直读下去。

数据可视化领域需要所有人的参与

对于数据可视化,不存在唯一的正确的做法。

第9章的案例研究,通过案例重述了一些具备实践性的要点。颜色影响基调,尽量用白色背景;动画是获取观众关注的一种展示策略;顺序由数据故事的核心论据来确定;花式交叉的线条图表不建议使用,如果可以通过分隔、组合与色彩等区分会使其得到改善;替代饼图的图形很多,但需要通过对数据本身的主题来评估确定具体采用什么替代图形;

最后的思考

数据可视化没有正确答案,是一种有目的、艺术化、各自表达的信息展示形式。本章提到的几点建议对于做好任何事情都能提供帮助。

1)榜样的力量在我看来为尤为重要,精彩的例子能够让你发掘技艺的可能性,而不那么完美的实例,则能从错误中去学习,避免踩坑与绕弯。从自己摔倒的地方爬起来能得到锻炼,看别人摔倒也能得到警醒。

2)享受并寻找自己的风格也很重要,在千篇一律的模板与配色中,坚持并找到自己讲述数据故事的特色,会给你带去更多成就感。

《数学故事》读后感400字(通用7篇)

当品读完一部作品后,大家一定都收获不少,此时需要认真地做好记录,写写读后感了。那么读后感到底应该怎么写呢?以下是我帮大家整理的《数学故事》读后感400字(通用7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数学故事》读后感400字1

数学的真谛在于创新,而不在于死记硬背。——题记

“数学王子”高斯从小家里就穷,在他七岁的时候,小高斯上小学了。教师名字叫布特纳,是当地小有名气的“数学家”。这位来自城市的青年教师,总认为乡下的孩子都是笨蛋,自己的才华无法施展。他在发了一通脾气之后,在黑板上写下了一个长长的算式:81297+81495+81693+……+100701+100899=?孩子很都被难倒了,布特纳很是得意。不料,小高斯却算出了答案。原来,小高斯不是像其他孩子那样一个数一个数地加,而是细心地观察,动脑筋,找规律。他发现一头一尾两个数依次相加,每次加得的和都是182196,求50个182196的和可以用乘法很快算出。

小高斯这种细心观察,乐于动脑的精神我们也要学会,数学不只是纸上死气沉沉的公式,而是一个个跳动的数字,我们要让数学活起来,才能使我们的思维能力提高,才能攻略更多的难题。如果我们的脑袋里只有各种僵硬的公式,而没有半点活跃的思维的话,即使做再多的题目也是没有用的!

所以,不要让你的脑袋塞满机械的公式。留出一点空间,让数字活起来;让思维活起来;让数学活起来!

《数学故事》读后感400字2

读了《李毓佩数学故事集》这本书,我了解到这本书一共讲了四个故事,共196页。每个题的做题方法都不同,有时需要利用逆向思维来解答,我十分喜欢这本书。

《巧遇数学猴》这个故事的主人公是猪八戒,虽然他不会做题,但是他遇到了数学猴,每一次遇到不会做的题他都会请他来帮忙。

《被困聪明国》这个故事的主人公是丁丁和当当,他们来到聪明国遇到了麻烦,最后两人用数学知识一起逃离了聪明国。

《爱克斯探长》这个故事的主人公是爱克斯,他是一位大名鼎鼎的侦探,与众多犯罪集团打交道,解开了许多数学谜团,维护了和平城的安全。

《行侠仗义猴》这个故事的主人公是在武,他和花崎是好朋友。与他们作对的人是老狐狸,他们爱思考数学问题,发现老狐狸欺负大家,就教训了他。但老狐狸不服气,到老虎大王那里去告状,结果他失败了,还被老虎大王狠狠得惩罚了一顿。

每一个故事里都有一个问题,每一个问题都有不同的解题思路。我是一个爱动脑筋的男孩,所以我很喜欢这一本书。

《数学故事》读后感400字3

只有喜欢数学、爱上数学、才能学好数学。——题记

第一次看到《数学故事》是在我妈妈的书架上,那时候我被一些数学题难住,心烦意乱。妈妈看我这样,便把这本书送给了我,让我好好读完它。不知为什么,我一翻开书,那颗浮躁的心便沉静下来,开始了在数学海洋里的遨游。

有的人说数学很难、很枯燥,我开始也是这么认为的,可看完《数学故事》后,我发现,数学是多么有趣啊!这本书的故事精彩,语言通顺易懂,版式生动活泼,把一些理念设计了一个个精彩的小故事,把一些不易理解的知识点放在一个个小故事中,让原先对数学不怎么感冒的我,立马产生了浓浓的兴趣。

数学是什么?——“数学的本质在于它的自由。”康托尔这样说道。数学是一门艺术,是一门让我们的头脑变得更灵敏的学科,它不仅能让我们尝到知识,而且还能让我们的思维更完美,所以我们应该喜欢数学。所以,我们更不应该把它当做敌人,而是要把它当做朋友,当成一门艺术,只有真正的喜欢数学,真正的爱上数学,我们才能把数学学好。

《数学故事》就是这样一本书,它会带领我们走进一个神奇的世界,它会让我们爱上数学,打开它,我们就会打开数学知识的大门。

《数学故事》读后感400字4

这个暑假中,我读了一本书,名叫《不一样的数学故事》。

这本书里讲述的是一位从外星球来的“怪怪老师”和班里的同学的数学故事。其中,有又淘气又喜欢恶作剧的皮豆;有乖巧漂亮的蜜蜜;有霸气外露的班长女王;有俊朗帅气的十一;还有天才儿童博多;以及一只怪怪老师从外星球带来的一只流浪狗,叫乌鲁鲁。

怪怪老师的教学方法很奇特,因为怪怪老师有魔法。在第一课“四舍五入”的时候,怪怪老师把同学带到了一扇神奇的门前,这时候,同学们犯难了,因为52约等于50,那么必须有2个人留下,可是留下谁呢?这时候,女王想到了一个好办法把:乌鲁鲁叫来,让他分身成两个,在加上怪怪老师,正好55个人按照四舍五入,全班同学都可以进去了。还有怪怪老师让画平行线,皮豆和十一一组,结果画到了古代,成了交。还有用生命在搞鬼的怪怪老师将同学们变成棋子来教授乘法交换定侓。在悬空山上与小数点大战一场之后,又拿起尺子给楼房量体裁衣,还掉进了温度计里感受正负温度的变化······

我很喜欢这本书,因为它寓教于乐,不但让我读了一些由重点要点编成的小故事,还让我学习了知识,让我觉得学习更加简单了。

《数学故事》读后感400字5

《数学故事专辑》的作者李毓佩教授巧妙地利用了童话与数学相结合的形式,让我们既增加了语文的好词好句,又提高了数学的思维能力,使抽象变成形象,让内容更生动地展现在儿童的面前,让数学这门枯燥无味的学科知识显得更通俗易懂,使儿童们爱不释手。

数字专辑一共有6本,其中《荒岛历险》是我最喜欢读的一本书。在这本书中,中国代表队准备去和美国华盛顿参加竞赛,罗克和队员们乘上了飞机,可是很不幸,飞机在途中坠毁了。但是,罗克并没有死,他被岛上的居民医治好了。岛上有许多没有解开的秘密,如选首领,捉内奸,抵御外敌入侵等等。罗克用自己的聪明才智帮助他们解决了很多数学问题,如选首领用一笔画的原理,捉内奸用十进制方法确定内奸洞口,而抵御外侵是由十进制、九宫格、方程式揭开了外敌团队有多少人,怎么打开房门等问题。最后,罗克在岛上居民的带领下造了一艘船,漂洋过海,终于到了美国华盛顿参加竞赛。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要懂得感恩帮助过你的人。更要多学数学,因为数学对于我们在学习上、工作上、生活上等都有非常大的帮助。同学们,让我们一起多阅读,多思考,成为小小数学家吧!

《数学故事》读后感400字6

皮豆他们的班里来了一位怪怪老师,自称是外太空最聪明、最帅的一个种族,不过同学们都不信。他还拥有神奇的能力,比如时空转移、和动物沟通等。

这本书的第一章主要讲了“质量及质量的单位”。常用的`质量单位有:克、千克和吨。克与千克的进率是1000,即1千克=1000克。千克与吨之间的进率也是1000,即1吨=1000千克。称较轻物品时可用“克”作单位,称重或很重的物品时,用千克和吨作单位。

第二章主要讲了在单位制中,长度的标准单位是“米”,用符号“m”表示。长度之间的进率是1千米=1000米,1米=10分米,1分米=10厘米,1厘米=10毫米。

第三章主要讲了当一个也没有时那就是“0”。0乘以任何数都得0。后面还讲了估算是把不是整数的数看成整十整百的数来算,还有加减法叫第一级运算,乘除法叫第二级运算,有两级运算时,先算乘除,后算加减,有括号的先算括号里面的等等,还有很多很多知识。

这本书所讲的内容我们已经学习过,通过书本里怪怪老师的讲课,不但让我复习了学过的知识,还让我在学习数学中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我爱数学!

《数学故事》读后感400字7

寒假里妈妈送给我了三本书,其中有《不一样的数学故事》这本书,我发现这本书的时候就被这书名给吸引了。我很喜欢这本书。

这本书的作者是张秀丽,书里写了这几个主要的人物,它们是:怪怪老师,皮豆,蜜蜜,女王,十一和乌鲁鲁。这本书每章都有数学知识。我来给大家说说这本书的主要内容吧!

这本书讲了怪怪老师回到阿瓦星球充电,皮豆他们还是在数学的世界了遨游,又一次,皮豆是东西是在零食包里发现了一张卡片。上面写着集齐10000张卡片就可以得到宇宙飞船的船票,于是皮豆他们向乌鲁鲁要了40000张,因为他们有四个人。所以要了40000张。第二天他们和乌鲁鲁一起出发前往宇宙飞船,当他们见到宇宙飞船时个个都很兴奋。就在这时乌鲁鲁却在一边大声地叫着说:“这不是真的,这是3D电影“。大家一下子就没有了兴奋劲,感觉上当受骗了。

他们一起回到家打电话给了报社,把工厂骗人的事情和报社的人说了。之后关于工厂骗人的新闻就上了头条。他们虽然是上当受骗了,但是他们却从中学到了计数单位。他们也和怪怪老师学到了四则运算。他们在打假的同时也学到了很多的知识。

我突然很想很想能成为皮豆他们这样子。这样真好啊!

;

转载请注明:片头模版 » 版式设计原理读后感(用数据讲故事)

发表我的评论
取消评论

Hi,您需要填写昵称和邮箱!

  • 昵称 (必填)
  • 邮箱 (必填)

网友最新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