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媒体展示系统》由发布端、管理端、网络平台、播放端和显示终端五部分组成。其中发布端、管理端、播放端由我们的软件构成。
发布端由节目设计模块,节目预览模块,节目发布模块这三部份组成。
1。节目设计模块是一种交互式可视化编辑器,所见即所得,用于完成节目的编排工作。一个节目由多个场景组成,场景就是一种版面格式,它由多个节目组件构成。我们提供了30多种组件,组件的使用非常简单。节目组件主要有:艺术文字,滚动文字,上游文本,图片,效果图片,视频,Flash动画,背景音乐,日历,时钟,表格,数据库访问组件,Office文档组件等。通过使用这些组件可以快速的制作出高表现力的播放节目。
2。节目预览模块用于对设计好的节目进行预览观察,以便于及早发现节目中的不足之处。它可以预览当前编辑的场景,也可以从头到尾的播放全部场景。
3。节目发布模块实现对各个播放端节目的更新发布功能。发布模块发布模块采用C/S结构,界面友好,操作简单。在节目发布方面采用内容索引技术,能防止已发布到播放端的内容被重复发布,可以大大提高节目在网络上的发布速度。
备注:发布端去掉节目发布模块就成为设计端了。专门用于多媒体信息播放的软件播放终端,是目前国内功能最强的播放系统。它支持各种多媒体文件,并带有一系列特色内容组件。支持多个播放节目,节目之间按优先级依次播放。播放节目的版面可任意编排,由发布端编辑后远程下发到播放端上。一个节目可包涵无数个版面,版面的风格布局任意,版面与版面之间可随意切换,并可以设置切换效果。每个版面可以设置播放时段,播放次数等。播放端还具有超高优先级信息播放功能,这些信息可与普通的节目同时播放,它们是浮在普通节目上面播放,可以设置成透明方式,从而不影响普通节目的播放。每个播放端可以支持多个显示通道,每个通道显示的内容可以不同。
播放端采用了独创的内容索引标识技术,能够缓存并再次利用已接收的数据,从而大大降低对网络的负荷。因为播放端采用纯软件实现,所以它可以运行在普通的台式电脑上,也可运行在工业控制机上或嵌入式电脑上。输出画面质量和分辨率可调节,由所在的硬件环境决定,一般采用1024×768画面。播放端还可以响应发布端的各种控制命令,如:校时、静音、重启、定时开关机等。播放的内容数据全都自动存储在本地,因此即使脱离了中央控制中心,播放端仍能完成播放任务(该功能叫做脱机播放)。播放端在播放过程中,会将节目播放状态、机器状态实时反馈到系统中,供系统管理作日志查询、故障查询、播放信息查询等,保证系统安全运行。每个节目都是由多种节目元素构成,如视频、图像、文字等。系统提供了数十种节目组件,有效提高节目的设计速度和质量。组件的使用也相当简单,只需设置一下播放属性即可。系统中的组件按功能分为一下六大类:
1.标准组件:
文字、图片、时钟、定时器、形状、表格、日历、黄历
2.动态组件
滚动文字、上游文本、图像效果盒、文字效果盒、
计数器、KOK字幕
3.调用类组件
GIF动画、Flash动画、电影、背景音乐、VCD/DVD、
Word文档、Excel文档、PowerPoint文档、视频输入、电视播放
4.控制式组件
飘浮控制,排练器
5.数据库类组件
数据库链接、数据表数据源、服务端数据源、文本数据源、
Excel数据源、内存数据源、数据表格、数据行
6.网络服务组件
天气预报,国内主要城市天气预报,股票基金,汇率利率,路况信息。静态格式包括:BMP、GIF、JPG、JPEG、PNG、TIFF、PSD、Word、Excel、Viso、TXT、RTF、XML。
动态格式包括:GIF、Flash、SVG、Silverlight、PownerPoint、HTML。
音视频格式包括:MPEG1、MPEG2、MPEG4、AVI、RM、RA、RMVB、WMV、ASF、MOV、FLA、MP3、MIDI、WAV、WMV。基于TCP/IP的网络管理,良好的经济性避免了重复投资,同时保证了系统的远程延展。可同时对IP网络条件为局域网、互联网、跨网络、跨防火墙、跨路由器、ADSL、ISDN、GPRS无线连入的终端进行管理和信息发布。网络的灵活应用使系统场所随心所欲。
该项性能针对目前的传媒运营公司的工作具有极大的益处。由于传媒运营公司的广告信息发布点是分布在不同省市,不同地点的远距离广告发布点,所以对远程网络传输的要求更高,要求支持的网络条件是各种各样的复杂网络条件。同时,针对跨地域、跨省市的企业集团的内部信息发布系统也非常实用。例如:在各省市有分支机构的企业集团,电信、网通、移动、联通、电力、银行等全省/市营业厅,税务、工商的全省/市办公业务大厅等都具有很好的应用。系统可以运行在嵌入式Windows XP系统上(XPE),它不同于全版的Windows XP系统,在防病毒和安全性方面有其独到之处:计算机系统具备自保护能力,能够做到系统重启后自动恢复。据调研,到目前为止,全球还没有一例受嵌入式Windows XPE保护的计算机系统被病毒破坏掉。
系统采用C-S网络结构,所有的多媒体内容都可通过发布端分发并储存在播放端硬盘上,并且从硬盘上运行,以便达到最稳定及最高质素的显示质量和效果。MediaDisp是由一批拥有十年以上多媒体应用开发经验的软件开发团队所研发。它以Borland Delphi为基础,自主研发了图像合成引擎,实时播放引擎和底层网络通信模块,保障系统的稳定性。我们对系统的底层核心模块做过测试,系统在Microsoft Window XP系统中能够连续稳定工作30天以上。
目前该系统的应用已经很广泛,包括政府部门、会议中心、电信营业厅、电力营业厅、银行、税务工商服务大厅、传媒集团、公共服务中心、文化中心、国际贸易展览会、汽车展、展览会、大学、宾馆酒店及医院等。班及车辆到站信息、娱乐、站台机场服务项目、乘客信息导向、娱乐天气等;
多媒体开发工具的类型与功能
1、多媒体开发工具的类型
基于多媒体创作工具的创作方法和结构特点的不同,可将其划分为如下几类:
1)基于时间的多媒体创作工具
基于时间的多媒体创作工具所制作出来的节目,是以可视的时间轴来决定事件的顺序和对象上演的时间。这种时间轴包括许多行道或频道,以使安排多种对象同时展现。它还可以用来编程控制转向一个序列中的任何位置的节目,从而增加了导航功能和交互控制。通常基于时基的多媒体创作工具中都具有一个控制播放的面板,它与一般录音机的控制面板类似。在这些创作系统中,各种成分和事件按时间路线组织。
优点:操作简便,形象直观,在一时间段内,可任意调整多媒体素材的属性,如位置、转向等。
缺点:要对每一素材的展现时间作出精确安排,调试工作量大。
典型代表:Director和Action
2)基于图标或流线的多媒体创作工具
在这类创作工具中,多媒体成分和交互队列(事件)按结构化框架或过程组织为对象。它使项目的组织方式简化而且多数情况下是显示沿各分支路径上各种活动的流程图。创作多媒体作品时,创作工具提供一条流程线,供放置不同类型的图标使用。多媒体素材的展现是以流程为依据的,在流程图上可以对任一图标进行编辑。
优点:调试方便,在复杂的航行结构中,流程图有利于开发过程。
缺点:当多媒体应用软件规模很大时,图标及分支增多,进而复杂度增大。
典型代表:Authorware和IconAuthor
3)基于卡片或页面的多媒体创作工具
基于页面或卡片的多媒体创作工具提供一种可以将对象连接于页面或卡片的工作环境。一页或一张卡片便是数据结构中的一个节点,它类似于教科书中的一页或数据袋内的一张卡片。只是这种页面或卡片的结构比教科书上的一页或数据袋内的一张卡片的数据类型更为多样化。在基于页面或卡片的多媒体创作工具中,可以将这些页面或卡片连接成有序的序列。这类多媒体创作工具以面向对象的方式来处理多媒体元素,这些元素用属性来定义,用剧本来规范,允许播放声音元素及动画和数字化视频节目。在结构化的导航模型中,可以根据命令跳至所需的任何一页,形成多媒体作品。
优点:组织和管理多媒体素材方便。
缺点:在要处理的内容非常多时,由于卡片或页面数量过大,不利于维护于修改。
典型代表:ToolBook和HyperCard
4)以传统程序语言为基础的多媒体创作工具
需要用户编程量较大,而且重用性差、不便于组织和管理多媒体素材、调试困难例如VB VC Delphi等。
2、多媒体开发工具的功能
基于应用目标和使用对象的不同,多媒体创作工具的功能将会有较大的差别。归纳起来,多媒体创作工具的功能如下:
1)优异的面向对象的编辑环境
多媒体创作工具能够向用户提供编排各种媒体数据的环境,也就是说能够对媒体元素进行基本的信息和信息流控制操作,包括条件转移、循环、算术运算、逻辑运算、数据管理和计算机管理等。多媒体创作工具还应具有将不同媒体信息输入程序能力、时间控制能力、调试能力、动态文件输入与输出能力等。编程方法主要利用:流程结构式,先设计流程结构图,再组织素材,如Authorware;卡片组织式,如ToolBook
2)具有较强的多媒体数据I/O能力
媒体数据制作由多媒体素材编辑工具完成,在制作过程中经常使用原有的媒体素材或加入新的媒体素材,因此要求多媒体创作工具应具备数据输入输出能力和处理能力。另外对于参与创作的各种媒体数据,可以进行即时展现和播放,以便能够对媒体数据进行检查和确认。其主要能力表现在:能输入/输出多种图像文件:BMP、PCX、TIF、GIF、TAG等;能输入/输出多种动态图像及动画文件:AVS、 AVI、MPG等,同时把图像文件互换;能输入/输出多种音频文件:Waveform、CD-Audio、MIDI;具有ODBC数据库文件功能。
3)动画处理能力
为了制作和播放简单动画,利用多媒体创作工具可以通过程序控制实现显示区的位块移动和媒体元素的移动。多媒体创作工具也能播放由其他动画软件生成的动画的能力,以及通过程序控制动画中的物体的运动方向和速度,制作各种过渡等,如移动位图、控制动画的可见性、速度和方向;其特技功能指淡入淡出、抹去、旋转、控制透明及层次效果等。
4)超级连接能力
超级连接能力是指一个对象跳到另一个对象、程序跳转、触发、连接的能力。从一个静态对象跳到另一个静态对象,允许用户指定跳转链接的位置,允许从一个静态对象跳到另一个基于时间的数据对象。
5)应用程序的连接能力
多媒体创作工具能将外界的应用控制程序与所创作的多媒体应用系统连接。也就是一个多媒体应用程序可激发另一个多媒体应用程序并加载数据,然后返回运行的多媒体应用程序。多媒体应用程序能够调用另一个函数处理的程序。
a)可建立程序级通信:DDE(Dynamic Data Exchange)
b)对象的链接和嵌入:OLE(Object Lingking and Embedding)。
5)模块化和面向对象
多媒体创作工具应能让开发者编成模块化程序,使其能封装和继承,让用户能在需要时使用。通常的开发平台都提供一个面向对象的编辑界面,使用时只需根据系统设计方案就可以方便地进行制作。所有的多媒体信息均可直接定义到系统中,并根据需要设置其属性。总之,应具有能形成安装文件或可执行文件的功能,并且在脱离开发平台后能运行。
6)友好的界面,易学易用
多媒体创作工具应具有友好的人机交互界面。屏幕展现的信息要多而不乱,即多窗口、多进程管理。应具备必要的联机检索帮助和导航功能,使用户在上机时尽可能不凭借印刷文档就可以掌握基本使用方法。多媒体创作工具应该操作简便,易于修改,菜单与工具布局合理,且具有强大的技术支持。
4.2.3多媒体开发工具的特征
多媒体开发工具有如下特征:
1)编辑特性
在多媒体创作系统中,常包括一些编辑正文和静态图像的编辑器。
2)组织特性
多媒体的组织、设计与制作过程涉及编写脚本及流程图。某些创作工具提供可视的流程图系统,或者在宏观上用图表示项目结构的工具。
3)编程特性
多媒体创作系统通常提供下述方法:提示和图符的可视编程;脚本语言编程;传统的工具,如Basic语言或C语言编程;文档开发工具。
借助图符进行可视编程大多数是最简单和最容易的创作过程。如果用户打算播放音频或者把一个图片放入项目中,只要把这些元素的图符拖进播放清单中即可,或者把它拖出来以删除它。像Action、Authorware、IconAuthor这样一些可视创作工具对放幻灯片和展示特别有用。创作工具提供脚本语言供导向控制之用,并使用户的输入功能更强,如HyperCard、SuperCard、Macromedia、Director及Tool一样。脚本语言提供的命令和功能越多,创作系统的功能越强。HyperCard是一种基本的脚本创作语言。
功能很强的文档参照与提交系统是某些项目的关键部分。某些创作系统提供预格式化的正文输入、索引功能、复杂正文查找机构,以及超文本链接工具。
4)交互式特性
交互式特性使项目的最终用户能够控制内容和信息流。创作工具应提供一个或多个层次的交互特性。
简单转移:通过按键、鼠标或定时器超时等,提供转移到多媒体产品中另外一部分的能力。
条件转移:根据IF-THEN的判定或事件的结果转移,支持GOTO语句。
结构化语言:支持复杂的程序设计逻辑,比如嵌套的IF-THEN,子程序、事件跟踪,以及在对象和元素中传递信息的能力。
5)性能精确特性
复杂的多媒体应用常常要求事件精确同步。
因为用于多媒体项目开发和提交的各种计算机性能差别很大,要实现同步是有难度的。某些创作工具允许用户把产品播放的速度锁死到某一个特定的计算机上,但其他什么功能也不提供。在很多情况下,我们需要使用自己创作的脚本语言和传统的编程工具,再由处理器构成的系统定时和定序。
6)播放特性
在制作多媒体项目的时候,要不断地装配各种多媒体元素并不断测试它,以便检查装配的效果和性能。
创作系统应具有建立项目的一个段落或一部分并快速测试的能力。测试时就好像用户在实际使用它一样,一般需要花大量的时间在建立和测试间反复进行。
7)提交特性
提交项目的时候,可能要求使用多媒体创作工具建立一个运行版本。
运行版本允许播放用户的项目,而不需要提供全部创作软件及其所有的工具和编辑器。通常,运行版本不允许用户访问或改变项目的内容、结构和程序。出售的项目就应是运行版本的形式。
刘耀林刘洋刘敏兰泽英
(武汉大学资源环境科学学院,武汉,430072)
摘要:通过对多媒体技术和GIS的结合进行简介,主要阐述了基于多媒体GIS技术的标准样地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主要包括数据模型设计,数据的组织和管理,系统功能设计和物理实现。
关键词:多媒体;GIS;标准样地
1引言
1.1标准地块概述
标准地块是指在农用地分等定级对象所在区域内,在一定的栽培管理技术条件下,该区域内农作物产量水平最高的若干个农用地分等定级单元。标准地块所处位置的气候、地形、土壤、灌溉排水、土地利用等条件最优,农业生产条件最好。
设立标准样地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和意义,是农用地分等定级工作中必不可少的环节。通过设立标准样地可以直观地获得农用地质量等级信息,并对农用地分等定级成果进行评价、控制和校订;通过对标准地块的监测与管理,间接地对农用地质量等级变化进行动态监测与管理。
标准地块分国家级、省级和县级分别设置。标准地块的设置遵循3个原则,即分层设置原则,生产条件最好的原则,永久性标志的原则。
标准样地信息十分丰富,包括样地的空间数据、属性数据及其多媒体数据。其中空间数据是指标准样地的坐标及其拓扑关系;属性数据主要有样地编号、级别、二级区名称、实地位置、平面坐标、规划用途、气候、土壤、地形、农田基本建设情况、产量、土地利用和土地经济等方面的内容;多媒体数据则包括了样地的景观图片和剖面图片,以及介绍当地人文风貌、风土人情的文档、音频、视频数据。
1.2采用多媒体GIS技术管理标准样地信息的必要性
传统的地理信息系统主要研究空间数据的管理和分析,这些信息主要是以字母和数字的形式进行表达,手段单一而呆板。在GIS中采用多媒体数据,可将图形图像的直观性、数字的准确性、音频视频的引导性和亲切感相结合,充分调动用户的多种感官,增强GIS的信息处理和传输的效果。将空间数据库和多媒体数据库相结合,采用两者的数据存储与处理方法,以空间对象为主框架,将多媒体数据附着于对象上,可以解决多媒体数据与空间数据之间的整合关系。由于标准样地的数据具有多样性和复杂性,它不仅包括一般地理目标的空间数据和属性数据,还包括了大量与之相关的多媒体数据。为了对这些庞杂的数据进行高效的管理,方便查询和实时的更新,基于多媒体GIS技术开发了标准样地管理系统。
2多媒体技术与 GIS的结合
多媒体空间数据是以数值、文字、图形、图像和声音等多媒体形式表示的GPS数据、RS影像数据、GIS数据、视频数据、声音及其他属性数据。
多媒体空间数据库系统是多媒体GIS的核心,它将多媒体空间数据有机地集成于一体,不仅提供空间数据的存储与操作,还提供相应多媒体数据的存储与操作。多媒体空间数据库结合空间数据库和多媒体数据库的特点,采用两者的数据存储与处理方法,以空间对象为主框架,将多媒体数据附着于对象上,解决多媒体数据与空间数据之间的无缝整合关系,为多媒体地理信息系统提供数据管理基础。
多媒体空间数据库系统主要包括3个部分:关系数据库,多媒体对象数据库和空间数据库。关系数据库与空间数据库的作用分别是管理属性数据和空间数据,多媒体数据库是用来管理多媒体数据。如图1所示。
图1多媒体空间数据库系统的结构
3标准样地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3.1标准样地管理系统的配置环境
标准样地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开发是2004年国土资源部试点项目“湖北省农用地分等成果汇总”工作的一部分。为了科学有效地管理省级标准样地数据,并以视觉、听觉等形式直观、形象、生动地表达样地信息,为用户提供一个友好活泼的界面环境。开发采用当前流行的组件式GIS技术和多媒体技术标准样地管理系统。系统的配置主要有:PC机,Windows2000操作系统,VC++开发平台,MapObjects控件,Access数据库。
3.2标准样地管理系统的数据模型
由于大多数数据模型不支持复杂对象(影像和声音),而面向对象的数据结构支持定义复杂的数据结构,并且面向对象的数据模型具有以下的特点:
(1)多媒体GIS系统中定义的空间信息,如点、线、面和非空间信息,如多媒体数据,每一个数据不再是分散的,而是集成为统一的实体。
(2)用户可以根据需要定义自身系统的数据类型,编写相关的输入、输出和执行函数。
(3)具有类的继承性。
因此,标准样地管理系统采用了面向对象的技术,每个标准地块都是一个对象实体,有一个唯一的对象标识并包含有属性数据、空间图形数据、静态图像数据、视频数据和声音数据等,如图2。
图2标准样地对象模型
定义 1:一个标准样地实体对象是一个7元组:[Oid,Aid,Gid,Wid,Pid,Mid,Sid],其中,Oid为该样地对象的对象标识;Aid是属性数据标识;Gid是空间数据标识;Wid是文档数据标识;Pid是静态图像数据标识;Mid是视频数据标识;Sid是声音数据标识。
3.3标准样地管理系统的数据组织和管理
3.3.1空间属性数据的组织和管理
空间数据是标准样地管理系统的核心,是整个系统的主体。基本空间数据类型有点、线和面。在矢量格式中点目标用一个坐标对(X1,Y1)表示,线目标用一串坐标对(X1,Y1)(X2,Y2)……(Xm,Ym)表示,面目标则用首尾相接的一串坐标对(X1,Y1)(X2,Y2)……(Xn,Yn)(X1,Y1)来表示。标准样地的属性数据是指其非空间、非多媒体数据,如样地编号、级别、二级区名称、实地位置等,属性数据由多个属性数据项组成,如图3所示。在标准样地管理系统中,采用MapObjects控件默认的shape文件格式来组织空间数据,而属性数据则由shape文件对应的dbf文件来组织。
图3标准样地的属性数据列表
3.3.2多媒体数据的组织和管理
多媒体数据的管理方式一般有两种。一是采用统一的数据库,把所有的多媒体数据以BLOB对象纳入其中进行统一的管理。其优点是便于数据的集中管理,但是数据库会显得过于庞大,且访问数据的速度较慢。二是将多媒体的源数据和描述性信息分开存放。在硬盘中,每一个媒体数据以单个文件的形式存放,并将这些文件存放在一个特定的目录下,形成一个媒体数据库。在关系数据库中储存数据的描述性信息如数据的编号、名称、路径、格式、容量、默认表达方式等。通过建立空间目标与数据的描述性信息的联系,来间接访问多媒体数据文件,如图4所示。其缺点一是数据的主体信息和描述性信息分开存放不便于统一管理,二是需要常用媒体软件的支持;但是这种方式实现起来十分简单,响应速度较快。本系统将采用第二种方式对多媒体数据进行管理。
图4多媒体数据的管理
3.3.3系统的数据库设计
本系统的数据库分为两个部分,即描述性信息数据库和主体数据库。前者以Access关系数据库管理着图件数据的描述性信息表和多媒体数据的信息表。后者又分为空间数据库和多媒体数据库。其中空间数据库管理着所有的空间数据和属性数据,它是硬盘中一特定目录下shape文件、dbf文件及shx文件的集合;而多媒体数据库管理着标准样地的所有多媒体数据,它是硬盘中一特定目录下各类多媒体数据文件的集合。系统以描述性信息数据库为媒介访问主体数据库,如图6中所示。
图5图件数据的描述性信息表结构
图6多媒体数据的描述性信息表结构
3.4标准样地管理系统的功能模块设计
标准样地管理系统是目标管理系统的一种,它是多媒体技术和传统地理信息系统结合的产物。系统主要对基础数据、底图数据和标准样地数据进行了管理。基础数据主要是道路图层、水系图层、注记图层等辅助性数据;底图数据采用了1∶50万的湖北省农用地分等单元图,它是各分等单元(面状目标)空间数据和属性数据的集合;标准样地数据则包括了省级样地(点状目标)的空间数据,属性数据及其多媒体数据。
针对以上的数据,系统主要提供了图层管理、图形编辑、统计分析、目标查询和多媒体数据处理五个功能模块。图层管理模块是对基础图层、分等单元图和标准样地图层进行显示、添加、删除和移动等操作的方法的集合;图形编辑模块则提供了对点目标、线目标及面目标进行编辑的功能;统计分析模块主要针对分等单元图层数据,提供了各县市各等别面积统计和各地类各等别面积统计两个基本功能;目标查询模块和多媒体数据处理模块是系统的核心,其中查询模块提供了空间点击查询、空间分析查询和组合条件查询3种查询方式;而多媒体数据处理模块则用来存取和表达多媒体数据。运用系统提供的查询功能和多媒体数据处理功能,用户可以快速地捕捉标准样地目标并对其属性数据和多媒体数据进行详细的浏览。系统功能模块设计如图7所示:
图7系统的功能设计
3.5标准样地管理系统的功能模块的物理实现
标准样地管理系统在实现的过程中主要采用了组件式GIS技术和多媒体技术。其中组件式GIS技术实现系统中所有与空间数据和属性数据有关的功能,而多媒体技术和数据库技术则实现与多媒体数据有关的功能。
MapObjects控件提供CMoMapLayer,CMoPoint,CMoLine,CMoPolygon等类接口中的属性和方法可以用来实现空间数据的操作。属性数据的操作则依靠 MO控件提供的CMoRecordset类接口中的属性和方法来实现。
多媒体数据的表达则视数据的类型而定。对于标准样地景观图片和土壤剖面图片数据,可以视其为栅格图层数据,采用MO控件提供的CMoImageLayer类接口中的属性和方法来实现;样地文档数据、音频和视频数据的表达则分两步进行。先要通过ADO或DAO提供的数据库操作函数访问关系数据库中的多媒体数据描述性信息表,根据标准样地对象实体的ID号,在信息表中找到此样地的多媒体数据的描述记录;然后根据记录中路径字段的信息从多媒体数据库中访问其多媒体数据文件,最后调用ShellExecute函数根据文件格式激活应用程序对多媒体数据进行表达,具体过程如图8所示。
3.6标准样地管理系统的运行简介
标准样地管理系统主要是为了对标准样地数据进行科学有效的管理和图、文、声、影并茂的展示。为了把多媒体数据较好地连接到地理目标上,借鉴空间型超级文本的有关原理,即地理空间实体作为信息的结点,以地理实体的空间位置作为索引,由这样的结点和索引组成链表,用户可以对链表进行浏览、查询等操作。这种方式比较简单方便,但尚不能达到真正意义上的超文本。
伴随着启动界面和背景音乐,进入标准样地管理系统。首先在图层管理器中选择标准样地图层激活并显示它,运用系统查询功能模块提供的其中一种查询方式捕捉到目标标准地块。此时目标变成红色,系统开始播放当地的民歌,接着属性信息对话框出现,可以在出现的对话框中浏览到样地的所有属性信息,还可以运用对话框中的多媒体接口进一步欣赏到目标标准地块的景观图片和土壤剖面图片,以及与当地风土人情有关的文字和视频信息。本系统改变了传统GIS呆板、沉闷的界面环境,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
图8系统的物理实现
图9标准样地的剖面图片和景观图片查询
图10标准样地的文档和视频信息查询
参考文献
黄涛等.地理信息系统集成开发中多媒体的应用和实现.微型电脑应用,2000,16(4)
齐昕等.多媒体技术在GIS中的若干应用研究.微型电脑应用,1999,(5)
邱振戈等.多媒体技术在目标信息管理系统中的应用.解放军测绘学院学报,1999,16(4)
艾海滨等.多媒体数据在地理信息系统中的组织、管理及方法实现的研究.测绘通报,2003,(4)
许云涛等.面向对象的多媒体空间数据库系统设计.武汉测绘科技大学学报,1999,24(3)
转载请注明:片头模版 » 多媒体功能模块设计(多媒体展示系统的系统组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