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消息:

设计美学知识点总结(室内设计美学知识点)

媒体模版 admin 浏览 评论

从最基础的色彩本质、色彩搭配形式、及色彩对用户的潜在影响和心理暗示等着手,去分析色彩,读懂色彩,下面是色彩知识点总结,欢迎阅读了解。

色彩是什么

色彩是可见光的作用所导致的视觉现象。光是一种电磁波,不同波长的可见光投射到物体上,一部分被吸收,一部分被反射进入人眼,大脑再把这种刺激反映成色彩信息。所以说,没有光,就没有色彩可言。

色彩三要素

色彩的三要素包括色相,明度,饱和度。

色相作为色彩的首要特征,它指的是色彩的相貌,是我们区分不同颜色的判断标准。色相由原色、间色和复色构成,且色相是无限丰富的。

明度,即色彩的亮度,明度反映的是色彩的深浅变化,一般情况下在颜色中加入白色,明度提高,加入黑色,明度降低。

饱和度即纯度,指色彩的鲜艳程度。纯度越高,色彩越鲜明,纯度越低,色彩越黯淡。

色彩分类

1.原色:色彩中不能再分解的基本色称为原色。通原色能合成出其它色,而其他色不能还原出原色。色光三原色为红、绿、蓝,与之对应的便是我们常常提到的RGB。

2.间色:由两个原色混合得间色。色光三间为品红、黄、青。颜料三原色指橙、绿、紫。

3.复色:由原色与间色混合,或间色与间色混合而成的色彩。复色中包涵全部三原色,只是三原色的比例不同。

色彩渊源

中西方艺术的发展背后是两种不同的色彩观,一种是宗教的,感性的。一种是科学的,严谨的。西方艺术从基督教中衍生出来,从神学走向科学。背后的文化逻辑源于亚里士多德的科学逻辑。而中国文化中的色彩观以阴阳五行及儒道玄禅为基础。下面我们概括的讲讲东西方各自色彩观的形成过程。

东方

中国到现在为止还没有一套十分科学严密的色彩色彩理论体系,这与中国绵延了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封建社会一直认同的色彩体系是建立在阴阳五行基础之上的五行色彩学说,分别指赤,黄,青与黑白无色。所谓“东方谓之青,南方谓之赤,西方谓之白,北方谓之黑,天谓之玄,地谓之黄”又有“土黄、金白、木青、火赤、水墨”一说。在此基础上,封建社会自上而下实行严密的“色彩统治”,自明清开始黄色开始被定为皇家专用色彩,且老百姓值得穿布衣,着白色,粉色等素色衣物,高纯度的色彩只在贵族间流行。所以这么看来,现在的中国人这么喜欢高彩度的色彩,如大红,大绿等也可以理解。因为她们对于色彩的需求被压抑了太久,一旦这种规则被破除,便会井喷一样的爆发出来。色彩的搭配讲究完整性,一旦色相环中的一些色彩被禁止,将会破坏整体的色彩搭配体系。所以直到现在,中国在无色说之上没有取得进一步的发展,也没有形成完整严密的色彩理论体系。我们的邻国日本丛明治维新时期就开始引进色彩学,并且在明治9年那么早的期间在小学即已开设色彩学课程。直到当代,中国专业的色彩机构还是非常少,因此在色彩上还没有办法和发达国家对接。

西方

早在文艺复兴时期,达芬奇就提出:“全部的色彩来源于光,没有光,就没有色彩,就什么也看不见。黄色是大地、绿色是水、兰色是天空大气、红色是火、黑色是黑暗”。牛顿是西方色彩史上的'开山鼻祖,著有《光学》一书,且通过三棱镜原理发现了光的七色原理。自牛顿开始,西方的色彩科学开始一步步发展下去,直至 100年前美国的色彩学进入成熟期,开始领军世界,其中最著名的便是先生,今天各个行业里使用的蒙赛尔体系即为他所创造,(蒙赛尔体系是用立体模型来表示颜色的一种方法),至此色彩的三属性(明度、彩度、色相)体系初步确立。

因为色彩学早已被贯彻进西方社会每个相关领域,如建筑、服装、装饰、广告等。色彩的选择,不是简单的几个有品位的人就可以决定的,需要一套严谨的科学体系。其次,色彩科学被引进教育体系中,使得整体国民美学素质得以提升。这些都是是我们要向西方先进国家学习的。

色彩的感官特性

色彩可以调动我们某种特定的情绪,激活我们某种特定的感受。近年来,关于色彩心理学,色彩性格学说也越来越走俏,那么究竟色彩有哪些特点,能给人带来什么影响?这里我们大致整理一下。

色彩的冷暖

色彩的冷暖是人们在长时间的生活中积累的颜色感觉。且冷暖是个相对概念,因人而异,毕竟每个人的生活环境都不同。通常情况下,红色,橙色,粉色使人联想到火焰和太阳等事物,让人感觉温暖。蓝色,紫色使人联想到蓝天冰雪等事物,让人感觉寒冷。色彩的冷暖特性经常被应用在日常设计之中。夏季炎热,电风扇必不可少,电风扇的颜色大多为白色,极少数电扇是红色,橙色。虽然吹出的风是一样的,但红色电扇更容易让人产生热的感觉。同样在室内设计方面,冷色的装修风格使人感觉凉爽。实验表明,暖色与冷色可以使人对房间的心理温度相差2~3。

色彩的重量

色彩本身没有重量,只是一种抽象的感受。举个例子,同等大小的10吨重锤,黑色款看上去明显更重一些。我们经常讲黑色厚重,深沉。白色轻盈,活泼。其实在我们在生活中使用这些形容词的时候就已经在潜意识里给两个颜色标注了重量。当人在无法用物理方法精确衡量物体重量时,往往就会不自觉地用情绪体验来进行度量。这时对于色彩的感知就排上用场。色彩的重量规律,相同颜色明度越低感觉越重。饱和度越低的颜色感觉越重。

色彩的扩张性

做个实验,在两个大小,形状相同的形状里填入不同的色彩,A,B。将AB组合到一起,会明显的发现A的形状要大于B。色相上,诸如红色,橘色等暖色系色彩有扩张感。蓝,紫等冷色系色彩具有收缩感。明度上,越亮的色彩扩张感越强。越暗的色彩收缩感越强,尤其是黑色。色彩的扩张性在设计中有着广泛的运用,以时装为例,深色系的服装显瘦,亮色系服装显胖,这似乎是任何人都知道的道理。在绘画中,合理利用色彩的扩张性对画面的平衡起着重要的作用。

色彩的进退感

处于人眼相同距离的色彩,有的在前面,有的在后面。这便是色彩的进退感,即色彩在对比过程中产生了先后关系。一般来说,补色的对比最强烈,所以视觉上两块颜色的前后关系最明显。“红一绿”、“黄一蓝”和“白一黑”三组补色组合中,具于前面的是红色,黄色和白色。从明度方面讲,明度高的在前,明度低的在后。从饱和度方面讲,高饱和度色彩在前,低饱和度色彩在后。当我们进行设计工作时,可以利用色彩的进退特性来制造空间感,也可以利用它强调主体物。化妆时,眼影通常使用深色就是利用这一原理来塑造眼窝的立体感。日本的插花艺术中,通常把颜色偏冷的花放在后面,把暖色系的花放在前面以制造纵深感。

色彩涵义

其实色彩本身是没有意义的,但色彩可以使我们联想到某种事物,或某段回忆,进而影响我们的情绪。人其实是靠着经验与习惯生活的,而色彩能够使我们联想到曾经的经验与习惯,于是色彩也就有了意义,这意义不是色彩本身的,而是色彩背后所代表的事物带给我们的。色彩是很难被理性衡量的,不同的人看到色彩有各自不同的感受,例如大部分人看到绿色会想起植物,生命等积极性的东西,但也有人会联想到绿帽子,因为他曾经被这样悲催的感情生活伤害过,他可以说自己讨厌绿色。但我们刨除这些个别的元素,而选取大部分常规情况来看,色彩之于人们的含义是有大量共性存在的。这里我整理了一些常规的含义展示给大家。

色彩搭配

搭配方式

常见的搭配方式有单色搭配,近似色搭配,补色搭配,分裂补色搭配,原色搭配。

搭配原则

色彩的搭配方法有很多种,这里介绍一种我个人比较认同的方式。日本设计师まりっぺ提出70%,25%,5%的配色比例原则,画面中70%为底色,面积最大的一块,往往画面的色调是有底色决定的。25%面积的为主色,画面的核心区域多使用主色区。5%为强调色,强调色在画面中起到华龙点睛的作用,强调色多使用与主色对比度较大的颜色,也可以尝试利用色彩的互补关系来突出。

当然,在实际工作中,很多时候画面不会只有3中颜色。遇到这种情况时,まりっぺ主张在现有的配色方案中进行切割,从而不影响配色比例。

色彩模式

常见的色彩模式有RGB,CMYK,HSB几种。RGB是色光显示模式,也是绝大多数电子显示频运用的模式。RGB分别指红绿蓝三个颜色,他们也被称为色光三原色。根据光学原理,人眼中识别的颜色是物体反射的光波,当光波投射到人眼时,越多的色光叠加,颜色就越亮。电子屏幕中的每一个像素都有红绿蓝三色组成,然后这三色分别以不同的明度组合显示各种色彩,在此基础上千万个像素以不同的色彩拼合成一副完整的画面。

CMYK通常指的是印刷色彩系统,颜料的特性与色光相反,越叠加越黑,所以颜料的三原色必须是可以吸收R,G,B的色彩,也就是RGB的补色:青,洋红,黄色,由于不存在完美的颜料,所以完美的黑色是无法通过叠加调和的,所以在这三色基础上加入了黑色。RGB与CMYK虽然是不同的色彩系统,但通常情况下,他们是可以互相转化的。

与RGB与CMYK的色彩形成原理不同,HSB模式的色彩原理更符合色彩属性原则即色相,明度与饱和度。这也更符合人眼的判断原理。H代表色相Hue,S代表饱和度Saturation,B代表亮度Brightness。在实际使用的时候较RGB与CMYK模式都要方便一些,在此推荐设计师在调色的时候可以尝试这用一下。绘图软件通常都装有这个色彩模式。

很多小伙伴问,关于美学自考必考知识点有哪些?自考知识点的相关问题,今天本站编辑就给大家整理了关于美学自考必考知识点有哪些?自考知识点全部问题,希望对你有帮助!

美学自考必考知识点有哪些?

美学自考知识重点:

1、审美趣味:个人在审美活动和审美评价中所体现出来的个人的爱好和倾向,它是主体社会性的显现,具有强烈的社会性。

2、美感:主体在具体活动中与审美对象同时建立起来的呈现出的审美主体的存在方式和存在状态,它体现出主体直观到超越功利、伦理、认识的人生境界,体验出人和世界的意义而表现出来的幸福感、自由感和愉悦感。 3、审美意识:审美主体在具体的活动中被具有独特性质的个体深深吸引,而情不自禁的对之进行领悟、体会、咀嚼,进而陶醉其中,心灵受到摇荡和震撼的一种独特的精神状态。

4、寓教于乐:古罗马贺拉斯提出,将美育看作娱乐和道德教育的统一,要求文艺要具有艺术魅力,以感动给人以教益。

5、审美直观:直观是审美经验的一种重要特征,它是指不需要概念推理能够直接把握对象的审美特征,直观分为感性直观和本质直观,前者是指通过主体感觉器官不把握对象的感性特征,后者是指通过直觉把握对象的本质特征。

6、美感欣赏活动:指主体对美的现象进行感受体验、观照鉴赏和评价,提出艺术教育和审美教育通过感性的途径完善人性

7、费希纳:倡导“自上而下”研究美学的方法,实验学家命运悲剧。

自考本科教育学要考哪些科目

自考本科教育学要考的科目如下: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教育统计与测量、中外教育简史、心理卫生与心理辅导、发展与教育、心理学、教育管理原理、课程与教学论、德育原理、教育学原理、教育科学研究方法(二)、认知心理、现代教育技术等。

教育学是一门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这一专业的学生主要学习教育科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受到教育科学研究的基本训练,掌握从事教育教学工作等方面的基本能力。

教育学专业教育教学应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国家政治、经济和文化建设发展需求为基本原则,以中国高等教育定位和特点为参考框架。

同时以行业标准和社会需求为导向,培养具有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高尚的道德品质,具备良好的科学与人文素养,具有国际视野,系统掌握教育科学和本专业必需的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基本技能和方法,具有较强的创新创业精神和教育创业实践能力和管理能力,能够在各级各类教育及管理机构胜任教育、教学、管理与研究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

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知识点总结是什么?

《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知识点如下:

1、强度越高的钢筋要求与混凝土的粘结强度越高,提高粘结强度的办法是将钢筋表面轧成有规律的突出花纹,也即带肋钢筋(我国为月牙纹)。

2、屈服强度fy loweryield,是钢筋强度的设计依据。

3、余热处理钢筋RRB400Ⅳ级钢筋强度太高,不适宜作为钢筋混凝土构件中的配筋,一般冷拉后作预应力筋。

4、钢筋的塑性指标主要有两个:延伸率和冷弯性能。这两个指标反映了钢筋的塑性性能和变形能力。

5、预应力钢丝是以优质高碳钢盘条经等温淬火再拉拔而成的钢丝。

第一次复习自学考试教材应该做什么?知识点怎样能记得更牢固?很多自考生在正式进入复习阶段,开始第一遍复习教材的时候,容易找不到方法,一页一页继续看,继续啃知识点,其实,有可能会造成时间的浪费,考生们可以尝试这样做。

01多分析多总结

在第一次复习教材的时候,每学习一个章节都做一次总结,总结出这个章节的知识点,易错点,重点,难点等,等到以后再复习这个章节的时候也能很方便明了地看懂这个章节的所有知识点。

在做题之后也要分析总结,看自己错在哪里,如果是粗心,那之后就要多注意、仔细一点,如果是知识点还未掌握,那就再去攻克。

02循环复习,不断巩固

记忆是有时间限制的,要记的内容我们不断去复习。复习完一个章节之后,在下次复习下一个章节前把之前的那个章节温习一遍。这样可以加强之前章节知识点的掌握,能够不断进行巩固,也可以检测一下你是否忘记了上一章节所学的知识点了。

03一定要坚持学习

很多参加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的考生,平时上班,业余时间本来就不多,还总想着玩玩手机,打打游戏。学习是一个长期坚持的事情,至少在考试前是不可松懈的。每天都要坚持看看,复习温习一下之前复习的,再学习一点新的知识点,一直坚持到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考试。

04报读考前辅导班

如果考生的基础水平实在是不好,自己复习,静不下来看书,记不住知识点,那么就可以选择一个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考前辅导班,上辅导课进行学习。有专业的自考辅导班的老师面授课辅导,这样复习起来就不用那么吃力,也容易掌握书中的知识点。

总之,考生们一定要有针对性地复习教材,讲究方法,讲究效率。

八月份自考就开始了,还有好多内容没记,越急越记不住怎么办,有什么好的学习方法?一、学以致用:

理解的知识就要运用,运用才是学习的目的。

该记住的东西要马上记住,并及时巩固,反复运用,以达到滚瓜烂熟的地步。

二、重复是记忆之本:

学习、尝试记忆、重复、巩固、再重复,直到倒背如流、运用自如才放过。

三、反复思考:

思考是一座桥,把别人的知识转化为你自己的东西。

四、温故而知新:

注意知识内在之间的联系、比较,注重知识之间的整理归纳,将零星的知识串连起来,使之系统化、条理化、形成知识链,便于对比,也便于选择,更利于应用。

五、理解加上总结等于记忆。

六、突出重点:可以全面复习,但不要面面俱到,还是要抓住关键、突出重点,这样成效才好,学得又轻松。

自考/成考有疑问、不知道自考/成考考点内容、不清楚当地自考/成考政策,点击底部咨询官网老师,免费领取复习资料:

🎨形式感

形式感就是什么风格类型,比如北欧欧式中式日式等等,每个风格的元素都能很清楚的知道,而且什么来历都应该明了。

🏢层次感

层次感就是分层,比如顶面地面,中间,这里主要是灯光上面,你可以看看灯光设计方面的书籍。

🌇空间感

空间感,就是空间要丰满,但是不能拥挤,又不能空旷,比如东南亚风格的顶面,山形的,又装订上木板,有纹理,有缝隙然后是吊灯,有的还有条形的纱布用以调节气氛等。再往下就是墙面的顶角线,样式很多,要知道自己的设计风格,协调搭配,对比类比等。

🎶节奏感

节奏感就比如,墙面的装饰,有大小的方形或别的图案,从大到小,或者都高到低,从多到少,或者颜色从浅到深。。。。。

🎓美学知识

这些知识都是美学里的,你可以学习下美学。

👨‍🎓多学习

室内设计涉及的知识非常广泛!!多学习,多研究,终究会成为大师!!

转载请注明:片头模版 » 设计美学知识点总结(室内设计美学知识点)

发表我的评论
取消评论

Hi,您需要填写昵称和邮箱!

  • 昵称 (必填)
  • 邮箱 (必填)

网友最新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