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介素养
新媒介素养,是指在社交网络革命、互联网革命和移动革命的背景下,个人为了适应新的媒介环境和社会关系变化,构建更大、更好的社交网络,应该掌握的新的能力。李·雷恩尼(Lee Rainie)和巴瑞·威曼(Barry Wellman)在他们的新著《网络化:新的社会操作系统》(Networked:The New SocialOperating System)提出了在互联网推动下的“网络化个人主义”时代,我们应该具有的新媒介素养(Networking literacy)包括:图像处理能力、导航能力、信息的组织和联通能力、专注能力、多任务处理的能力、怀疑精神以及道德素养。
中文名
新媒介素养
外文名
暂无
分类
新媒体
定义
社会学网络个人主义
快速
导航
发展历程范式转变产生背景社会学视角下其他角度教育问题
定义
素养(literacy),在《牛津字典》中,表示的是知的状态或性质;识字,与教育的状况(literacy: the quality or state of being literate; knowledge ofletters; condition in respect to education)。而对于媒介素养的含义,由于人们对“媒介”的定义和理解观点不同,历史上对于“媒介素养”的含义发生过很多争论。被普遍接受的关于媒介素养的定义是:用多种方式来获取、分析、评估以及创造信息的能力(Aufderheide,1993;Christ&Potter,1998)。[1]
新媒介素养
发展历程
由于媒介与技术和社会的发展联系紧密,媒介素养的内涵也随着传播技术和通信技术的发展不停发生变化。媒介素养经历了从阅读、理解和书写能力(与印刷媒体相关),视听素养(广播、电视等电子媒体相关)、数字化素养、信息素养(与电脑以及电子存储设备相关)、新媒介素养(与互联网和多媒体时代的到来相关)的转变。
在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具有重要的意义。以下是几个方面的具体解释:
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应对信息时代的变化: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普及,人们获取和传播信息的方式也在不断变化。通过媒介素养教育,可以帮助学生了解这些变化,并学会如何正确地获取、评估和利用信息。
提高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在新媒体环境下,大量的信息充斥着我们的生活。通过媒介素养教育,可以帮助学生学会如何对所接收的信息进行分析、评价和判断,从而提高他们的批判性思维能力。
增强学生的信息安全意识:在新媒体环境下,网络安全问题越来越突出。通过媒介素养教育,可以帮助学生了解网络安全的基本知识,如密码保护、网络诈骗等,从而增强他们的信息安全意识。
促进学生的社会参与和公民意识:在新媒体环境下,信息传播的速度和范围都得到了极大的扩展。通过媒介素养教育,可以帮助学生了解媒体的作用和影响,从而促进他们积极参与社会事务,增强他们的公民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综上所述,媒介素养教育对于现代大学生来说非常重要,它不仅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应对信息时代的挑战,还可以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和竞争力。
新媒体素养是指,在信息技术普及和发展的背景下,人们需要具备一定的媒体技能和知识,能够熟练地应用新媒体技术进行有效的信息传播和交流。以下是新媒体素养包括的几个方面:
基本技能:掌握计算机,熟悉各种软件和在线工具的基本操作方法,例如文本处理软件、电子邮件、社交媒体等。
数字素养:理解数字化信息的表现形式,包括图片、音频、视频等,能够使用数字化工具和技术进行信息处理和创作。
媒体语言能力:了解新媒体的语言规范和表达方式,能够采用适当的表达方式和语言风格来传达信息。
社交媒体运营能力:熟练掌握社交媒体的运营和管理技巧,能够制定出有效的社交媒体推广策略,提升品牌影响力和用户参与度。
多媒体创意能力:具备多媒体表达的能力,包括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能够基于实际需求和目标受众,进行多媒体创意的制作。
数据分析能力:了解数据分析方法和工具,能够进行数据的收集、处理和分析,从中发现有价值的商业洞见,为企业的决策提供支持。
安全问题意识:了解网络安全风险和隐私保护问题,能够防范网络攻击和数据泄露等安全风险。
以上是新媒体素养包括的一些方面,这些素养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适应信息化时代的需要,提高信息获取和传播的效率和质量。
转载请注明:片头模版 » 新媒体素养论文1200字(新媒体素养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