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观设计是多项工程相互协调的综合设计,就其复杂性来讲,需要考虑交通、水电、园林、市政、建筑等各个技术领域。
各种法则法规都要了解掌握,才能在具体的设计中,运用好各种景观设计元素,安排好项目中每一地块的用途,设计出符合土地使用性质、满足客户需要、比较适用的方案。
景观设计中一般以建筑为硬件,绿化为软件,以水景为网络,以小品为节点,采用各种专业技术手段辅助实施设计方案。从设计方法或设计阶段上讲,可简单归结为以下几个方面:
构思
构思是景观设计最重要的部分,也可以说是景观设计的最初阶段。从学科发展和国内外的实践来看,景观设计的含义相差甚大。
我们这里认为,景观设计是关于如何合理安排和使用土地,解决土地、人类、城市和土地上的一切生命的安全与健康以及可持续发展的问题。
它涉及区域、新城镇、邻里和社区规划设计,公园和游憩规划,交通规划,校园规划设计,景观改造和修复,遗产保护,花园设计,疗养及其他特殊用途等很多领域。
同时,从目前国内很多的实践活动来看,景观设计着重于具体项目本身的环境设计,即狭义的景观设计。两种观点并不相互冲突。
基于以上的观点,我们认为无论是关于土地的合理使用,还是一个局部的景观设计方案,构思都是十分重要的。
构思首先考虑的是满足其使用功能,充分为地块的使用者创造、规划出满意的空间场所,同时不破坏当地的生态环境,尽量减少项目对周围生态环境的干扰。然后,采用构图以及下面将要提及的各种手法进行具体的方案设计。
方案构思“四法”
1草图法
草图法的特点和作用
在运用草图法进行构思的过程中,可以捕捉灵感、自由发挥、不受约束。
能将自己的想法较明确地表达出来,也可以随意修改。
2模仿法
模仿法的核心在于通过别人的想法、构思,激发自己的灵感。
模仿法在仿生学领域的应用:模仿鹰眼的成像原理仿制出来的微型照相机、摄像机自动调焦的摄像头等;人造卫星的拍摄系统;模仿飞鸟的翅膀结构原理制造出的飞机机翼等。
模仿法构思设计方案时,可以大致分为:
a.外形模仿
b.仿生模仿:形态仿生、结构仿生、原理仿生
c.结构模仿
d.功能模仿
3联想法
要用联想法进行方案构思,人们就必须具备丰富的实践经验、较广的见识、较好的知识基础及较丰富的想像力。
加一加
减一减
扩一扩
缩一缩
变一变
反一反
4奇特性构思法
运用这种方法形成的方案一般具有原创性。这些构思在历史上很少发生,或从来没能发生过,甚至有些构思在当前的科学、技术、经济条件下无法实现。
案的比较与权衡:
1、概念:在多个方案经构思形成之后,我们往往要对这些方案进行评判和比较,同时要从设计的目的出发,针对一些相互制约的问题进行权衡和决策,最后选出较为满意的方案或集中各方案的优点进行改进。
2、方案的比较:通过比较,明确了各个方案对设计指标的符合程度。但,要制定出最佳方案,还必须根据设计要求与设计原则对各个方案进行权衡。
3、方案的权衡:通过比较,明确了各个方案对设计指标的符合程度。但,要制定出最佳方案,还必须根据设计要求与设计原则对各个方案进行权衡。
注意:
(1)比较与权衡必须有依据(设计要求与设计原则)。
(2)比较与权衡是技术的思想方法的重要内容,比较是为了权衡,没有比较就没有权衡.
绘图
构思是构图的基础,构图始终要围绕着满足构思的所有功能。景观设计构图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即平面构图组合和立体造型组合。
平面构图:主要是将交通道路、绿化面积、小品位置,用平面图示的形式,按比例准确地表现出来。
立体造型:整体来讲,是地块上所有实体内容的某个角度的正立面投影;从细部来讲,主要通过景物主体与背景的关系来反映,从以下的设计手法中可以体现出这层意思。
对景与借景
景观设计的平面布置中,往往有一定的建筑轴线和道路轴线,在尽端安排的景物称为对景。对景往往是平面构图和立体造型的视觉中心,对整个景观设计起着主导作用。
对景可以分为直接对景和间接对景。直接对景是视觉最容易发现的景,如道路尽端的亭台、花架等,一目了然;间接对景不一定在道路的轴线或行走的路线上,其布局的位置往往有所隐蔽或偏移,给人以惊异或若隐若现之感。
对景一般指位于园林轴线及风景视线端点的景物。对景多用于园林局部空间的焦点部位。多在入口对面、涌道端头、广场焦点、道路转折点、湖池对面、草坪一隅等地设置景物,一则丰富空间景观,二则引人入胜。
一般多用雕塑、山石、水景、花坛(台)等景物作为对景。
正对:在道路、广场的中轴线端部布置的景点或以轴线作为对称轴布置的景点。
互对:在轴线或风景视线的两端设景,两景相对,互为对景。
借景也是景观设计常用的手法。通过建筑的空间组合,或建筑本身的设计手法,借用远处的景致。如苏州拙政园,可以从多个角度看到几百米以外的北寺塔。这种借景的手法可以丰富景观的空间层次,给人极目远眺、身心放松的感觉。
1借景的类型
①远借
就是把园林远处的景物组织进来,所借物可以是山、水、树木、建筑等。
成功的例子很多,如北京颐和园远借西山及玉泉山之塔;避暑山庄借憎帽山、留锤峰;无锡寄畅园借惠山;济南大明湖借千佛山等。
为使远借获得更多景色。常常需登高远眺。要充分利用园内有利地形,开辟透视线,也可堆假山叠高台,山顶设亭或高敞建筑(如重阁、照山楼等)。
②邻借(近借)
就是把园子邻近的景色组织进来。周围环境是邻借的依据,周围景物,只要是能够利用成景的都可以借用,不论是亭、阁、山、水、花木、塔、庙。
如苏州沧浪亭园内缺水,而临园有河,则沿河做假山、驳岸和复廊,不设封闭围墙,从园内透过漏窗可领略园外河中景色,园外隔河与漏窗也可望园内,园内园外融为一体,就是很好的一例。
再如邻家有一支红杏或一株绿柳、一个小山亭,亦可对景观赏或设漏窗借取。如”一支红杏出墙来”,”杨柳宜作两家春”、”宜两亭”等布局手法。
③仰借
系利用仰视借取的园外景观,以借高景物为主,如古塔、高层建筑、山峰、大树,包括碧空白云、明月繁星、翔空飞鸟等。
如北京的北海港景山,南京玄武湖借鸡鸣寺均属仰借。仰借视觉较疲劳,观赏点应设亭台座椅。
④俯借
是指利用居高临下俯视观赏园外景物,登高四望,四周景物尽收眼底。所借景物甚多,如江湖原野、湖光倒影等。
2借景的方法
①开辟赏景透视线
对于赏景的障碍物进行整理或去除,譬如修剪掉遮挡视线的树木枝叶等。在园中建轩、榭、亭、台,作为视景点,仰视或平视景物,纳烟水之悠悠,收云山之耸翠,看梵宇之凌空,赏平林之漠漠。
②提升视景点的高度
使视景线突破园林的界限,取俯视或平视远景的效果。在园中堆山,筑台,建造楼、阁、亭等,让游者放眼远望,以穷千里目。
③借虚景
如借时借光,借声借香等。如朱熹的”半亩方塘”,圆明园四十景中的”上下天光”,都俯借了”天光云影”;上海豫园中的花墙下的月洞,透露了隔院的水榭;苏州拙政园的”闻木樨香轩”,杭州西湖的”柳浪闻莺”,则是借了鸟语花香。
表现在景区划分、植物配置、建筑景点、假山造型等方面。如利用花卉造景者有春桃、夏荷、秋菊、冬梅的表现手法。用树木造景的有春柳夏槐、秋枫冬柏。
利用山石造景者有扬州个阁园的春石笋、夏湖石、秋黄石、冬宣石作法。运用意境造境的有柳浪闻荤、曲院风荷、平湖秋月、断桥残雪。进行大环境造景的有杏花村、消夏湾、红叶岭、松拍坡等。
南京有春登梅花山、秋游栖霞山、夏去清凉山、冬登覆舟山的赏景习惯。画家对季相的认识,对造园甚有益处,如园林植物上”春发、夏荣、秋萧、冬枯”或”春莫、夏荫、秋毛、冬骨”。
”春水绿而潋艳,夏津涨而弥漫,秋潦尽而澄清,寒泉涸而凝滞”。”春云如白鹤,……夏云如奇蜂,……秋云如轻浪,……冬云澄墨惨翳,……”。
总之,按照四时特征造景,利用四时景观赏景,早已成为人们的习惯。
隔景与障景
“佳则收之,俗则屏之”是我国古代造园的手法之一,在现代景观设计中,也常常采用这样的思路和手法。
凡将园林绿地分隔为不同空间、不同景区的景物称之隔景。隔景是将好的景致收入到景观中,将乱差的地方用树木、墙体遮挡起来。
障景是直接采取截断行进路线或逼迫其改变方向的办法用实体来完成。
隔景有实隔与虚隔之分。实隔后视线不能透过,造景上便于独创一格。虚隔则视线可以透过,增加联系及风景层次的深远感。
障景(抑景)是指以遮挡视线为主要目的的景物。中国园林讲究”欲扬先抑”,也主张”俗则屏之”。二者均可用抑景障之,有意组织游人视线发生变化,以增加风景层次。障景多可用山石、树丛或建筑小品等要素构成。
引导与示意
引导的手法是多种多样的,采用的材质有水体、铺地等。如公园的水体,水流时大时小,时宽时窄。
一座园林创作,关键在于引导的处理。引导是个抽象的概念,它与具体景象要素融汇一气而体现园林思想与实用的全部内容。因此,引导决定诸景象空间关系,组织景观的更替变化,规定景观展示的程序、显现的方位、隐显的久暂以及观赏距离。
示意的手法包括明示和暗示。明示是指采用文字说明的形式,如路标、指示牌等小品。暗示可以通过地面铺装、树木的有规律布置指引方向和去处,给人以身随景移“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感觉。
渗透与延伸
在景观设计中,景区之间并没有十分明显的界限,而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渐而变之。渗透和延伸经常采用草坪、铺地等,起到连接空间的作用,给人在不知不觉中景物已发生变化的感觉,在心理感受上不会“戛然而止”,给人以良好的空间体验。
空间的延伸对于有限的园林空间获得更为丰富的层次感具有重要的作用,空间的延伸意味着在空间序列的设计上突破场地的物质边界,它有效地丰富了场地与周边环境之间的空间关系。
不管是古典造园还是现代景观设计,我们都不能将设计思维局限于单向的、内敛的空间格局,内部空间与外部空间之间必要的相互联系、相互作用都是设计中必须考虑的重要问题;
它不仅仅只是简.单的平面布置,而是关系到整体环境的质量,即便是一座仅仅被当作日常生活附件的小型私家花园也应当同周围的环境形成统一的整体。
景观渗透设计的常用手法及元素
包括栽植各样植物、堆山叠石、理水、设建筑小品等,包括造景、组景。从庭园布局到树木花卉形象的塑造,都需要在保持自然的基础上加以再创造。
酒店的室内绿化设计应根据场所本身的性质,从维护生态环境角度出发,以植物为主进行布置,因地制宜,就地取材,创新造景。
1、采用开放式空间形态,将室内空间向大自然延伸。
2、自然光的引入,使大堂、中庭等室内空间内外景互相融合。
3、水体与植被的运用。
(1)植物,绿化用植物主要有乔木、花木、藤蔓和水生植物。其中乔木大多是常绿观叶乔木,一般都运用在高大的空间内,其树冠能形成一系列伞形小空间,从而有效地弥补大尺度空间的荒凉感,并提高内部环境的自然化效果。
(2)动物。常用的动物有鸟、鱼、龟和昆虫。
(3)水体。室内环境中的水体一般都需经过人为处理后才能形成。明镜似的水池有平和宁静之感,若加上丰富的倒影则变幻莫测;蜿蜒的小溪,气氛欢快;喷珠吐玉的喷泉千姿百态;奔泻的瀑布则气势雄伟??如果水体与灯光、音响设备结合,其效果更加动人。
(4)山石。常用于室内的山石以湖石、黄石、英德石、黄蜡石和石笋为主。当然此外还有大量使用的普通山石,以及用于水池砌边和铺底的卵石等等。
(5)室内绿化与花卉盆景。室内植物造景是人们将自然界的植物进一步引入室内建筑空间、公共的共享建筑空间中。共享空间以游、赏为主,也有些用于饮食与休息,空间一般较大,植物景观宜活泼、丰富多彩,也可设计地形、山、水、小桥等构筑物,如广州白天鹅宾馆及北京昆仑饭店大厅共享空间的景观。
室内植物造景需科学地选择耐荫植物并给予细致和特殊的养护管理以及合理的设计与艺术布局,加上现代化的采光、采暖、通风、空调等人工设备改善室内环境条件。
创造出既利于植物生长,也符合人们生活和工作以及生理和心理要求的环境,让人感到舒适、雅致、美观,犹如处于宁静、优美的自然界中。
尺度与比例
景观设计主要的尺度依据在于人们在建筑外部空间的行为,人们的空间行为是确定空间尺度的主要依据。如学校教学楼前的广场或开阔空地,尺度不宜太大,也不宜过于局促。
太大了,学生或教师使用、停留会感觉过于空旷,没有氛围;过于局促会失去一定的私密性。因此,无论是广场、花园或借都绿地都应该依据其功能和使用对象确定其尺度和比例。
关于具体的尺度、比例,许多书籍资料都有描述,但最好的是在实践中把握感受。
1空间组织中的尺度概念
空间是设计的主要表现方面,也是游人的主要感受场所。能否营造一个合理舒适的空间尺度,决定设计的成败。
1、空间的立体造型
园林景观空间中的立体造型是空间的主体内容,也是空间中的视觉焦点。其造型多样化从视觉审美及艺术性角度而言,首先要与周围环境的风格相吻合统一,其次要具备自身强烈的视觉冲击力,使其在视觉流程上与周围景观产生先后次序,在比例、形式等构成方面要具有独特的艺术性。
空间的不同尺度传达不同的空间体验感。小尺度适和舒适宜人的亲密空间,大尺度空间则气势壮阔、感染力强,令人肃然起敬。
2、空间的平面布局
园林景观空间的平面规划在功能目的及以人为本设计思想的前提下,体现出一定的视觉形式审美特点,诸如比例、对称、均衡、节奏韵律、对比统一等原则的运用,使道路、广场、建筑、设施等与绿地交错分割,充分发挥点、线、面等构成要素的造型作用,勾勒出明确的平面形态轮廓,表现出极具视觉美感的布局形式。
平面中的尺度控制是设计的基本,在设计时要充分了解各种场地、设施、小品等的尺寸控制标准及舒适度。不仅要求平面形式优美可观,更要具有科学性和实用性。例如3~4m的主要行车道路,两侧配置叶木的枝叶在靠近道路0.6~1.5m的范围内应按时修建,用于形成较为适当的行车空间。
2植物配置中的尺度概念
1、园林中利用植物而构成的基本空间类型
(1)半开敞空间--少量较大尺度植物形成适当空间。它的空间一面或多面受到较高植物的封闭,限制了视线的穿透。其方向性指向封闭较差的开敞面。
(2)开敞空间--用小尺度植物形成大尺度空间。仅以低矮灌木及地被植物作为空间的限制因素。
(3)完全封闭空间--高密度植物形成封闭空间。此类空间的四周均被植物所封闭,具有极强的隐密性和隔离感,比如配电室、采光井等周围被植物遮蔽,增加隐蔽性和安全性等.
(4)覆盖空间--高密度植物形成限定空间。利用具有浓密树冠的遮荫树。构成顶部覆盖而四周开敞的空间。利用覆盖空间的高度,形成垂直尺度的强烈感觉。
2、植物配置中的尺度,应从配置方式上体现园林中的植物组合方式,体现出植物造景的视觉艺术性。
根据植物自身的观赏特征,采用多样化的组合方式,体现出整体的节奏与韵律感。
孤植、丛植、群植、花坛等植物造景方式都体现出构成艺术性。孤植树一般设在空旷的草地上,与周围植物形成强烈的视觉对比,适合的视线距离为树高的3~4倍;
丛植运用的是自由式构成,一般由5~20株乔木组成,通过植物高低,疏密层次关系体现出自然的层次美;群植是指大量的乔木或灌木混合栽植,主要表现植物的群体之美。
种植占地的长宽比例一般不大于3:1,树种不宜多选。此外,还有树木高度上的尺寸控制问题,或者纵横有致,或者高低有致,前后错落,形成优美的天际线。
3铺张设计中的尺度概念
铺装的尺度包括铺装图案尺寸和铺装材料尺寸两方面,两者都能对外部空间产生一定的影响,产生不同的尺度感。
图案尺寸是通过材料尺寸反映的,铺装材料尺寸是重点。室外空间常用的材料有:鹅卵石、混凝土、石材、木材等。混凝土、石材等大空间的材料易于创造宽广、壮观的景象,而鹅卵石、青砖等易于体现小空间的材料则易形成肌理效果或拼缝图案的形式趣味。
鹅卵石的尺度较小,适合于小范围的地面铺设或者宽度较小的游步道,施工方法多样,可组成图形也较多,观赏性较强。
混凝土的一个重要用处就是水泥印花地面,是一种造价较低,但形式活泼的地面处理形式。适合于大范围的广场,可塑造多元化的地形。
石材主要是指花岗岩。花岗岩的主要尺寸有300mm×300ram、600mm×600ram等,没有500mm×500ram、900mm×900mm等尺寸。
处理方式多种多样,应用相当广泛,各种主要出入口或者重要景观节点都采用花岗岩。木材的尺寸随需要自行处理的,在廊架、座椅、平台中使用最多,风格休闲,易加工成形,与其他景观可以很好的结合。
铺装材料粗糙的质感产生前进感,使空间显得比实际小,铺装材料细腻的质感则产生后退感,使空间显得比实际大。
人对空间透视的基本感受是近大远小,因此在设计中把质感粗糙的铺装材料作为前景,把质感细腻的铺装材料作为背景,相当于夸张了透视效果,产生视觉错觉,从而扩大空间尺度感。
总的来说,综合运用各种材料,选择合适尺度,足以营造个性、亲切、愉悦的环境特征,使之成为城市的象征并具人性化,提高人们日常生活的空间质量。
景观设计的任务是表达人平视时视力所及范围和所包含的空间场景,这就要始终模拟人的视点去观查和设计眼前的场景,并用接近人视高度的效果图和局部立面或剖面图体现成果,尺度概念的重要性就显而易见了。
在景观设计中,我们应全面考虑到空间、植物配置、铺装等多方面因素,把握好尺度,从而创造宜人的园林环境。
节奏与韵律
节奏本是指音乐中音响节拍轻重缓急的变化和重复。节奏这个具有时间感的用语在构成设计上是指以同一视觉要素连续重复时所产生的运动感。
韵律原指音乐(诗歌)的声韵和节奏。诗歌中音的高低、轻重、长短的组合,匀称的间歇或停顿,一定地位上相同音色的反复及句末、行末利用同韵同调的音相加以加强诗歌的音乐性和节奏感,就是韵律的运用。
平面构成中单纯的单元组合重复易于单调,由有规则变化的形象或色群间以数比、等比处理排列,使之产生音乐、诗歌的旋律感,称为韵律。有韵律的构成具有积极的生气,有加强魅力的能量。
节奏与韵律是景观设计中常用的手法,包括:铺地中材料有规律的变化,灯具、树木以相同的见个排列,花坛座椅的均匀分布等。
韵律与节奏是产生形式美不可忽视的一种艺术手法,一切艺术都与韵律和节奏有关。
韵律与节奏是同一个意思,是一种波浪起伏的律动,当形、线、色、块整齐而有条理地重复出现,或富有变化地重复排列时,就可获得韵律感。主要体现在:疏密、高低、曲直、方圆、大小、错落等对比关系的配合。
比如:有一块很大的草坪,草坪中土坡起伏平缓,线条圆滑;利用绿植塑造几个尖塔状造型后,就改变了原有过于圆润之意,而增加了高耸之势;强弱、高低、错落等微妙的起伏关系使草坪孕育着一种生命的律动;
在花径设计中利用不同高度、不同颜色和质感的花卉相间种植并有序的布置,形成高低起伏错落有致的幽美视觉冲击。
1、形成韵律的基本要素
点、线、面是形成韵律的基本要素。点、线、面之间的运用,必须具备科学性与艺术性两方面的高度统一,即既满足植物与环境在生态适应上的统一,又要通过艺术构图原理体现出植物个体及群体的形式美,及人们在欣赏时所产生的意境美,韵律感也就油然而生。
1.1点的运用
点在花卉装饰中起画龙点睛的作用,指单体或数个单体的零星点缀,其手法有:自由、陈列、旋转、放射、节奏、特异等,不同点的排列会产生不同的视觉效果。
在插花构图中的点主要是焦点和散点,焦点一般位于横直两条黄金分割线在画面中的交叉位置,可以利用特殊花材或醒目的花色突出焦点,突出创作思想和表达的意境;散点是多散于周边或填充空间的位置,能使插花作品画面活泼生动。
总之,点是一种轻松、随意的装饰美,是花卉装饰的重要组成部分。
1.2线的运用
在这里所称的线也就是指用植物栽种的线或是重新组合而构成的线,例如:装饰绿化中的绿篱。线可分直线、曲线两种。
要把绿化图案化、工艺化,线的运用是基础,线的粗细可产生远近的关系,同时,线有很强的方向性,垂直线庄重有上升之感,而曲线有自由流动、柔美之感。
神以线而传,形以线而立,色以线而明,绿化中的线不仅具有装饰美,而且还充溢着一股生命活力的流动美。
1.3面的运用
花卉绿化装饰中的面主要指的是绿地草坪和各种形式的绿墙,它是绿化中最主要的表现手法。面可以组成各种各样的形,例如:任意的、多边的、几何的;把它们或平铺或层叠或相交,其表现力非常丰富。
2、韵律的基本形式
2.1连续韵律
连续韵律一般是以一种或几种要素连续重复排列,各要素之间保持恒定的关系与距离,可以无休止地连绵延长。往往可以给人以规整整齐的强烈印象。
一般在构图中呈点、线、面并列排列,犹如音乐中的旋律,对比较轻,往往在内容上表现同一物象,并且以相同的规律重复出现。如用同一种花朵,或相同大小的同一色块的连续使用和重复出现。
花坛、花台、花柱、篱垣、盆花设计中应用较多,相同形状的花坛,种植相同花卉或相同花色的花卉连续排列,形成整齐规整的效果。
图1左图表示连续排列的透视图,右图表示弧形形式的连续排列韵律,结合了起伏曲折韵律表现手法。
图1渐变韵律
2.2间隔韵律
间隔韵律在构图上表现为有节奏的组合中突然出现一组相反或相对抗的节奏。对比性的节奏可以打破原有节奏的的流畅,形成间断,就像音乐旋律中忽然加入一级强音符,从而形成强烈的对比节奏。
在花坛、花台、花径、花柱、篱垣、花墙、盆花等装饰应用中应用较多,避免呆板。
比如,盆花放置时利用变叶木和散尾葵两种质地、颜色、高度等完全不相近的盆栽间隔摆放,形成既有分割空间作用还不至于隔断空间、增强通透性的效果,还能打破一种盆栽的单调、呆板的氛围。
图2表示间隔韵律。左图表示中间间隔另一种不同的植物,结合连续韵律表现。右图表示同种植物间间隔不同的植物并且间隔距离渐变,形成间隔韵律,结合渐变韵律共同表现。
图2间隔韵律
2.3交替韵律
交替韵律与间隔韵律相似,交替韵律是运用各种造型因素做有规律的纵横交错、相互穿插等手法,形成丰富的韵律感。运用形状、大小、线条、色调等多种因素交替变化,产生韵律形式美,规律而又多样。
图3交替韵律
交替韵律与间隔韵律相似,并结合表现,在花坛、花台、花篱、盆花等装饰中应用较多,打破单调形成活泼动态的韵律美。
2.4渐变韵律
渐变韵律是各要素在体量大小、高矮宽窄、色彩深浅、方向、形状等方面作有规律的增或减,形成渐次变化的统一而和谐的韵律感。
图4渐变韵律
有规律的增加或减少间隔距离、弯曲弧度、线条长度等,可以形成一种动态变化。这种具动式的旋律作品的构图,有强烈的动态节奏感。
图5动态韵律
如图5所示,为花坛图纹构图设计,图中b2设计利用了4种植物材料,曲线优美富有动感,在运用动态韵律时结合渐变韵律、交替韵律共同表现。
图中b3设计利用3种植物材料,外环围绕三种植物,且植物宽度不均衡,内部又运用曲线放射形动态设计,比较随意、灵活,富有动感。
3、韵律在插花中的应用
插花作为一种独立的艺术形式,以其自身的特点与韵味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喜欢。
在插花构图中,倘若只注意协调与均衡忽视了韵律感,花枝一样高、花朵同样大、花色皆相同,结果必导致构图呆板无生气;枯燥无味,久看生厌。
在插花艺术中,韵律运用非常广泛,有的非常明显、典型,有的比较隐蔽、含蓄,如台阶式构图就比较明显。所谓插花构图的韵律,就是通过花材或花器表现出的一种有组织有节奏的变化。
正如绘画中的色彩依次变化,音乐中的抑扬变化一样,是一种有规律的变化,要创作出生动活泼、引人入胜的插花作品、必须掌握插花构图中的韵律的表现特征及其创作手法,遵循宾主分明、相互呼应。有虚有实、有藏有露、简繁结合、疏密有致。
以上是景观设计中常采用的一些手法,但它们是相互联系综合运用的,并不能截然分开。我们只有掌握这些方法,结合大量的设计实践,才能将这些设计手法熟记于胸,灵活运用于方案之中。
版权声明:图文来源于园林景观设计,仅用于学习交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权,请联系小编,将及时更正删除。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读道文旅很荣幸和您分享这篇文章!不落地,不创意,如果您有好的素材案例,也欢迎下方留言分享~
一、辽宁省建设工程计价依据《E园林绿化工程计价定额》(以下简称本定额),是依据国家标准《建设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全国统一预算定额》、国家有关现行产品标准、设计规范、施工及验收规范、技术操作规程、质量评定标准、安全操作规程以及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在施工中的应用编制的。
二、本定额是全部使用国有资金投资或国有资金投资为主体的工程建设项目及招标投标工程的计价依据。是编制工程量清单、工程量清单计价、招标控制价或拦标价的依据:是编审建设工程投资估算、设计概算、施工图预算、竣工结算的依据;是调解处理工程造价纠纷、鉴定工程造价的依据:是投标报价和衡量投标报价合理性的基础:是编制投资估算指标、概算(定额)指标的基础。
三、本定额适用于在我省行政区域范围内的新建、扩建、改建的工程建设项目。
四、本定额是按正常施工条件,合理的施工机械配备、施工中常用的施工方法、施工工艺和劳动力组织以及合理的施工工期进行编制的。
五、本定额是按照国家标准《建设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的原则并结合我省实际,对项目设置、计量单位、计算规则进行了适当的补充和完善,一个定额子目就是一个清单项目。
六、本定额是完成规定计量单位分项工程所需人工、材料、施工机械台班消耗量的标准。
七、本定额消耗量和价格的确定:
(一)人工工日:
本定额人工工日是按现行的全国统一劳动定额为基础按八小时工作制计算的,
人工等级分普通工(简称普工)和技术工(简称技工),消耗量包括基本用工、超运距
用工、人工幅度差和辅助用工。
2.本定额人工工日单价为:普工40元,技工55元。
(二)材料:
1.本定额采用的建筑材料、成品、半成品均按国家质量标准和相应的设计要求的
合格产品考虑的:材料消耗量包括施工中消耗的主要材料、辅助材料和零星材料并包
括了施工损耗和现场内运输损耗;用量很少,占材料比重很小的零星材料合并为其他
材料费,以“元”表示。
2.本定额材料的场内搬运距离按300m考虑的;设备场内搬运距离为150m。
3.本定额材料价格包括材料供应价(原价)、运杂费、采购保管费,不包括材料检
验试验费;材料价格水平是综合取定的。
4.本定额的设备与材料划分,凡定额中材料栏内已列消耗量、章节说明中说明、定额注解中明确的均为材料;上述未确定的均为设备。
(三)施工机械台班:
1.本定额施工机械台班消耗量是按正常合理的机械配备、机械施工功效确定的,并已考虑了机械幅度差因素。
2.本定额施工机械原值在2000元以内、使用年限在2年以内的不构成固定资产的小型机械,未列入本定额机械台班消耗量,包括在《辽宁省建设工程费用标准》
的工具用具使用费中。
3.本定额加工机械、泵类机械、焊接机械及动力机械的操作人工均含在相应定额子目的人工消耗量中;行走机械、吊装机械的司机包括在施工机械台班内。
4.本定额施工机械台班单价是按《辽宁省建设工程施工机械台班费用标准》确定的。
八、本定额中注有“×××以内”或“×××以下”者均包括×××本身,“×××以外”或“×××以上”者,均不包括×××本身。
九、本说明未尽事宜,详见各章节说明。
第1章绿化工程
--------------------------------------------------------------------------------
说明
一、绿地喷灌设施管道安装按《C.安装工程》相应子目计算。
二、苗木计量应符合下列规定:
1.“胸径(干径)”应为地表面向上乔木1.2m高处树干的直径。
2.“株高”应为地表面至树顶端的高度。
3.“冠丛高”应为地表面至灌木顶端的高度。
4.“篱高”应为地表面至绿篱顶端的高度。
5.“养护期”绿化植物种植后,需要浇水、施肥、打药等保证植物成活需要的养护时间。
工程量计算规则
一、绿地整理
1.本定额未包括挖土外运(运距超过50m)、借土回填,整理绿地超过300mm厚度的挖填应另行计算。
2.屋顶花园基底处理的项目未包括水平及垂直运输费用,应另行计算。
3.屋顶花园基底处理项目做法多样,本定额仅列了1:3中砂水泥浆找平(找坡)层20厚,SBS防水卷
材层一层,1:2.5中砂水泥砂浆排水(保护)层20厚,过滤层炉渣100厚,轻质土铺蛭石100厚综合而成。
工序中还包括闭水试验,安埋透水管、排水口等。如果设计不同,可作相应调整。
二、栽植花木
1.绿化工程以原土回填为准,若需换土(即将树木不易成活的原坑土不用,再运种植土到坑边),按“换土”子目计算。
2.树木栽植后,需要使用支撑的,按实际使用情况套用相应子目。
3.树木因季节、气候原因,树干需要缠绕草绳者,按实际套用相应子目。定额起挖带土球乔(灌)木、
竹类子目中草绳的材料消耗量,主要用于包扎土球根盘。
4.散铺草皮的草皮面积按实际绿化面积的30%计算,草皮损耗按10%计算;工程量按铺种面积计算,
不扣除空隙面积;满铺草皮按实际绿化面积计算。
5.绿篱、攀缘植物、花草等需要计算“起挖”项目时,参照灌木起挖子目计算;棕榈类不带土球者的起
挖栽植根据其高度按相应的裸根乔、灌木子目计算。
6.本定额为未包括苗木花卉的价格,应另行计算。
7.本定额未列特大、名贵及古树木的起挖和栽植,发生时,按实计算。
8.栽植花木项目中带土球花木的包扎材料,定额按草绳、麻袋(片)综合考虑,无论是用稻草、塑料编
织袋(片)和塑料简易花盆等包扎者,均按定额执行,不得换算。
9.本定额绿化工程包括种植前的准备和种植过程中的工料、机械费用,以及花坛和草皮栽培工作。起
挖带土球乔、灌木及挖树坑土方的人工费已包括在各子目内,不得另行计算。
10.本定额绿化工程已包括施工后绿化地周围2m以内的清理工作,不包括种植前清除垃圾及其他障
碍物,障碍物及种植前后的垃圾场外运输应另行计算。
11.绿化工程包括施工点50m范围内的搬运,若超过时,另行计算超运距费用,同时不扣减50m。
第2章园路、园桥、假山工程
--------------------------------------------------------------------------------
说明
一、本部分包括的内容:园路、园桥、堆塑假山、驳岸工程等。
二、本部分适用范围:公园、小游园、庭院的园路、园桥、假山、水面驳岸。
三、园路、园桥、假山(堆筑土山丘除外)、驳岸工程等的挖土方、开凿石方、回填等应按《D.市政工程》相关项目计算。
四、如遇某些构件使用钢筋混凝土或金属构件时,应按《D.市政工程》或《A.建筑工程》相关项目计算。
五、园桥、地面工程
1.本定额仅编制了传统作法的园路、园桥、地面,其他作法的园路、园桥、地面按《D.市政工程》、《B.装饰工程》相关项目计算。
2.园路地面定额已包括了结合层,不包括垫层,垫层按《D.市政工程》相关项目计算。
3.定额块料面层的规格与设计不同时,可以换算。
4.路沿、路牙材料与路面相同时,其工料、机械已包括在子目内,若路沿、路牙用料与路面不同时,应另行计算。
5.砖地面、卵石地面和瓷片地面定额已包括了砍砖,筛选,清洗石子、瓷片等工料,不另计算。
6.满铺卵石拼花地面,指用卵石拼花。若在满铺卵石地面中用砖、瓦瓷片拼花时,拼花部分按相应的
地面定额计算,定额人工乘以系数1.5。
7.满铺卵石地面,若需分色拼花时,定额人工乘以系数1.2。
8.石桥面砂浆嵌缝已包括在定额内,不得另行计算。
9.栏板望柱制定如为斜形或异形时,其定额人工费乘以系数1.2。
10.地伏石项目综合了凿柱根卡口用工。
11.素方头望柱定额包括万字边、卷草、祥云等平浮雕雕刻用工。
12.栏杆(栏板)项目包括扶手、栏杆(栏板),不包括望柱和柱上的莲花头。
六、假山工程
1.堆砌假山、塑假石山、自然式驳岸定额项目内均未包括基础,基础按《D.市政工程》定额执行。
2.钢骨架塑假石山的定额中未包括钢骨架工料费,应按《A.建筑工程》“现浇构件钢筋制安”定额项目执行。
3.砖骨架塑假石山,如设计要求做部分钢骨架时,应另行计算。
4.定额中的铁件用量与实际不同时,可以调整。
5.假山定额项目包括施工现场的相石、叠山、支撑、勾缝、养护等全部操作过程,但不包括采购山石前的选石,选石费用归人材料预算价格内
6.叠塑假山均按人工操作、土法吊装考虑的,不论采用何种机械或完全不用机械,以人工代之,均按定额执行,不得换算。
7.叠山是园林中以数量较多的山石堆叠而成的具有天然山体形态的假山造型。又称“迭石”(叠石)或“山”,一般称堆砌假山。
8.塑石是将普通石(砖)材,堆砌作为芯料,用钢筋、铁件、铅丝伸入绑扎形成骨架(胚胎),然后用形状
自然、具有纹理皱褶的石块(或石片)连镶带贴,或用掺有矿物颜料的水泥砂浆抹面,经过工艺加工塑造成
各式雄浑圆润的“石品”,亦称人工仿石或拟石。
9.石笋是园林中观赏石品之一,北方称“剑石”,是形体修长如笋似剑的山石的总称。
10.点石是园林叠石造景方式之一,用少量具有个性的山石零星散布、点缀成景,而不要求具备完整的
山形,以欣赏山石个体姿(形)态或组合状貌为主,通常可观不可游。
七、驳岸
1.规则式驳岸按《久建筑工程》相关项目计算。
2.本章卵石护岸适用于满铺卵石护岸,不适用于点布大卵石护岸s。
工程量计算规则
一、园路桥工程
1.各种园路按设计图示尺寸,以“平方米”计算。
2.园路垫层按设计图示尺寸,乘以厚度,以“立方米”计算。
3.园桥:基础、桥台、桥墩、护坡均按设计图示尺寸,以“立方米”计算;石桥面按“平方米”计算。
4.园路地面,应扣除0.5平方米以上的佛座、树池、花坛、沟盖板、须弥座、照壁、香炉基座及其他底座听占面积。
5.墁石子地面不扣除砖、瓦条拼花所占面积。若砌砖芯时,应扣除砖芯所占面积。
6.卵石拼花、拼字,均按其实际面积计算。
7.贴陶瓷片按实铺面积计算,瓷片拼花、拼字按其外接矩形或圆形面积计算,工程量乘以系数0.8。
8.路牙铺设、树池围牙按设计图示尺寸以延长米计算。
9.嵌草砖铺装按设计图示尺寸以“平方米”计算。
10.拱旋石、碹脸石制安按设计图示尺寸以“立方米”计算。
11.仰天石、地伏石按设计图示尺寸以“立方米”计算,不扣除望柱卡口所占体积。
12.石望柱按设计图示数量以“根”计算。
13.现浇砼栏杆、栏板及预制栏杆条、栏板按设计图示尺寸以“立方米”计算;预制栏杆芯按框外围面
积以“平方米”计算。
14.石作抱鼓按设计图示数量以“块”计算。
15.石作栏板按望柱边间的图示尺寸以“平方米”计算。
二、堆砌假山及塑假石山工程
1.堆砌假山的工程量按实际使用石料数量以“吨”计算。计算公式:堆砌假山工程量(t)=进料的验
收数量-进料验收的剩余数量。如无石料进场验收数量,可按现场实测计算。
2.塑假山石的工程量按表面积以“平方米”计算。
3.墙(砖、混凝土)面人工塑石的工程量计算:
锚固钢筋:按设计图示长度以理论质量(吨)计算。
砖胎:按实际施工数量以“立方米”计算。
抹面:按实际完工表面积计算。
4.点风景石及单体孤峰按单体石料体积(取其长、宽、高各自的平均值)乘以石料比重以“吨”计算。
5.堆筑土山丘按设计图示以体积计算。
6.石笋按设计图示数量以“支”计算。
7.山坡石台阶按设计图示尺寸以水平投影面积计算。
三、驳岸:
1.石砌驳岸按设计图示尺寸以“立方米”计算。
2.原木桩驳岸按设计图示尺寸以桩长度(包括桩尖)乘以截面积以“立方米”计算。
3.铺砂卵石护岸按设计图示尺寸平均护岸宽度乘以长度以“平方米”计算。
第3章园林景观工程
--------------------------------------------------------------------------------
说明
一、本部分有独立的挖土石方和基础工程按《A.建筑工程》相关项目计算。
二、张拉膜结构的亭、廊应按《A.建筑工程》相关项目计算。
三、柱顶石(磉磴石)、木柱、木屋架、钢柱、钢屋架、屋面木基层和防水层等,按《A.建筑工程》相关项目计算。
四、园林小摆设包括:果皮箱、放置盆景的须弥座、匾额、花瓶、花盆、石鼓、坐凳及小型水盆、花坛、花池等。
五、原木、竹构件
原木柱、梁、檩、椽适用于圆形木构件。
六、亭廊屋面
1.树皮、麦草、山草、茅草等屋面,不包括檩、桷,应另行计算。
2.“屋面板带桷子”项目的板厚,不包括桷子的厚度。
3.预制不带桷子屋面板按《A.建筑工程》平板项目执行。
4.彩色压型钢板亭屋面按《A.建筑工程》相关项目计算。
七、圆形桌椅
1.木制飞来椅制安定额包括扶手、靠背及在坐凳平盘上凿卯眼,与柱拉结的铁杆安装用工亦包括在定额内。
2.现浇混凝土飞来椅只包括扶手、靠背、平盘,预制靠背条另行计算。
八、杂项
1.“树身和树根连塑”及“树头和树根连塑”应分别计算工程量。
(1)钢筋混凝土制作的树身芯,按现浇柱定额子目执行,钢筋混凝土制作的树桩芯,按零星构件定额子目执行;若是砖砌的,按砖砌园林小摆设定额子目执行。
(2)树身(头)塑树皮按展开面积计算,执行“塑树皮”定额子目。
(3)塑树根按延长米计算,执行“塑树根”定额子目。
2.石浮雕应按下表分类:
3.独立须弥座只适用于高度500mm以内,若超过500mm,按台基须弥座定额项目计算。
4.阴包阳刻字,一般用于碑镌字,字体笔画四边阴刻,形成字体笔画凸出的效果。
工程量计算规则
一、原木、竹构件
原木柱、梁、檩按设计图示尺寸以“立方米”计算,包括榫长;原木椽按设计图示尺寸以“米”计算。
二、亭廊屋面
1.树皮、草类屋面按设计图示尺寸以斜面面积计算。
2.现浇混凝土斜屋面板及攒尖亭屋面板按设计图示尺寸以体积计算,混凝土屋脊并人屋面体积内。
3.预制混凝土屋面板按设计图示尺寸以体积计算,混凝土屋脊并入屋面体积内。
4.现浇和预制带桷子的屋面板,其板和桷子工程量合并以“立方米”计算。
三、园林桌椅
1.木制飞来椅按设计图示尺寸坐凳面中心线长度以“米”计算。
2.现浇混凝土飞来椅按图示尺寸以“立方米”计算。
3.现浇彩色水磨石飞来椅按坐凳面中心线长度以“米”计算。
四、杂项
1.塑树皮(竹)梁、柱按设计图示尺寸以梁柱外表面积按“平方米”计算。
2.塑树根或塑竹分不同直径按“米”计算;塑楠竹及金丝竹直径超过150mm时,按展开面积计算,列入塑竹内。
3.花坛铁艺栏杆按设计图示尺寸以“平方米”计算。
4.预制花坛栏杆按设计图示尺寸以“米”计算。
5.石浮雕按设计图示尺寸以雕刻部分外接矩形按“平方米”计算。
6.石镌字按实际图示数量以“个”计算。
7.砖石砌小摆设按设计图示尺寸以“立方米”计算。
8.砖檐按其所在墙的中心线长度以“米”计算。
9.花瓦什锦窗按框外围面积以“平方米”计算。
10.彩画中绘制白活另执行相应定额。白活是指在包袱心、枋心、池子心、聚锦心内的白地上绘画山水、翎毛、人物、花卉等国画的作法。
11.项目中所注明的木材断面或厚度均以毛料为准,如设计图纸注明的断面或厚度为净料时,应增加
刨光损耗,板、方材一面刨光增加3mm,两面刨光增加5mm,圆木每立方米体积增加0.05 m3。
1、课题背景介绍
临沂市位于山东省东南部,素有“山东南大门”之称,下辖3区9县,面积1。72万平方公里,人口1000万,是山东省面积最大、人口最多的行政区。临沂城水资源丰富,纵贯南北的沂河、柳青河、青龙河和横穿东西的祊河、涑河等5条河流在中心城区交汇,位于临沂城区段的沂河橡胶坝长1248米,为世界之最,已被列入世界吉尼斯记录,上游形成的沂蒙湖水面130万平方米,湖水碧波荡漾,面积相当于两个杭州西湖,2001年被国家水利部评定为国家级水利风景区。
过去由于只注重工业经济的发展,城市建设和环境保护等工作被忽略,市区滨河地段杂草丛生,1片荒芜;挖沙船到处挖沙,使河边变得坑坑洼洼,脏乱不堪;1些不法单位拉来建筑垃圾倾倒在沂河及涑河沿岸的堤坝上,许多工厂将废水也排放到河里,使河水变得浑浊不堪,污染严重,无法饮用。不少居民也将生活垃圾倾倒在这里,使河边变成了垃圾场,1到夏天,熏人的气味扑面而来,严重影响了居民的生活和城市形象。
为了适应经济的发展,扩大城市建设规模,合理利用充足的水资源,同时改善人们的生活环境,提升城市品位,临沂市政府决定投入巨沂资规划建设临市区内的滨河区域。
2、课题拟设计研究的主要内容、实验方案
在上述情况的影响下,我这次所报的毕业设计课题为“临沂市沂河沿岸(局部)景观设计”,所以滨水空间的规划、绿化和景观设计是这次课题设计研究的主要内容。
水是人们生活中必不可少因素,自古以来就被赋予多种属性,被当作理想人格的的1种象征,使得其在性、情、景、意交融中充满了生命的灵性;在中国古代文化中,水逐渐成为1种根源性的隐喻,是代表自然与城市“合1”的最好模型。可以说水是古代除了封建礼制以外,对城市规划特色形成起作用的最重要的因素。其作用从饮用、灌溉、运输发展到现在的提供活动、景观的载体,故滨水空间的性质也在不断变化。
在全球化背景下,我国当前进入快速城市化阶段,城市建设也陷入了不断趋同、特色危机重重的窘境;在工业化时期几近湮灭的水的特性再次成为刺激城市生命力的重要因素。因此在这次设计中应充分利用城市与水的“骨架”与“血肉”关系,因地制宜,融合水与空间、文化的时空联系,塑造出城市的特色与个性,使城市绿化面积扩大,景观更加秀丽宜人,市区环境质量得到全面改善,最终形成“水在城中游,城在水中立,水体与绿地相互依托并融为1体的丰富多彩的、富有地方特色的滨水生态城市”而贡献1份力量。
实验方案:
通过对课题所涉及的地区进行实地测量考察,以及搜集查阅相关资料,对设计的方案进行综合严密的验证。从设计理念、设计原则、风水分析、构图分析、植物配置几大方面展开工作,并在老师的指导下设计出合理的方案。
设计理念:沂河贯穿临沂市区,是离城市公共密集地区较近的生态系统之1,是
城市向乡村延伸,乡村向城市渗透的区域,这种渗透体现的是1种人与自然的对话,在本方案中,以人与自然的和谐统1为设计理念。
设计原则:A、生态原则:维持沂河生态环境是进行城市建设的基本门槛。
B、适应自然和社会运动周期的原则:关注人的活动周期和季节
变化,创造出适应季节变化的景观。
C、经济原则:通过设计对环境的改造,创造更舒适的生活环
境,实现其使用价值,同时也带动周围的土地升值。
风水分析:风水上讲究,曲生吉,直生煞,在本方案中,以曲线(主路)来化解直线带来的煞气。
构图分析:本方案设计设计地段位于沂河和其最大支流枋河交汇处,河道比较弯曲,因此在设计中,以北斗7星为主构图元素,根据人文和地理将其分为3个区域:
A区:古文化区,临沂市是1座历史悠久的城市。古称琅琊,距今已有2400年历史。闻名中外的汉代帛画和《孙子兵法》、《孙膑兵法》竹简等,就出土在临沂市银雀山下。我国许多历史文化名人,如春秋时期的曾子、子路,战国时期的荀况,东汉珠算发明家刘洪,西汉经学家匡衡,3国时期著名军事家诸葛亮,东晋书圣王羲之,南北朝文艺批评家刘勰,唐代书法家颜真卿等,有的出生于此,有的在这里生活过,都留下了难以湮灭的印迹。
B区:自然生态区,以沂河自然风光为主题,以生态亲水公园为中心,形成适合休闲娱乐的场所。
C区:沂蒙革命精神区,临沂市是著名的革命老区。革命战争年代,沂蒙人民为抗击外来侵略和中国革命的胜利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和牺牲,3万沂蒙的优秀儿女献身疆场。车轮滚滚的支前队伍、送子送郎参军的动人场面、红嫂的感人故事、名垂青史的台儿庄战役、孟良崮战役记下了这1段光荣的革命业绩。
植物配置:从人性化、乡土性、生态原则3方面进行植物配置。
3、相关文献综述
中国建材出版社出版,汤振宁编著的《城市河道景观设计》1书,以大量实景照片向我们展示了北京,上海,韩国等地的1些优秀河道景观设计,本书内1些优秀设计作品的作者分别为具有丰富施工经验和设计经验的专业人士,使该书具有很好的实用价值,同时该书也具有较强的实用性和前瞻性,给我这次所做的课题提供了很多的参考。
上林国际文化有限公司编著,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出版的《滨水区域景观规划》1书,挑选了如“广州市番禹区桥河——河两岸城市设计”,“海南洋浦经济开发区滨海生活服务区设计”等34个典型滨水区域,对照其不同的设计思路历程,阐述了滨水景观规划的设计着眼点。从不同角度,不同细节的解析,使我对滨水景观设计有了更全面的认识。比如该书中强调的人体工程学、环境心理学、审美心理学等要素,因此在这次设计中、使我深入地去了解人们的生理特点、行为心理和视觉感受等方面对景观的设计要求,以便于做出更好的设计。
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沈蔚、李竹等编著《室外环境艺术设计》1书介绍了环境艺术设计这门涉及生态、园林、建筑、结构、材料、城市规划等领域的综合性边缘学科,它的实质是以现实条件和自然环境为基础,人性化地对环境进行科学和艺术改善及创造,使之更适应于人们生活、工作和休闲等各种社会生活和人文交流,有益于人们的身心健康和社会的文明进步。阅读该书使我了解了景观设计的元素、手法、进行的基本程序、表达的方法,以及设计的实施,尽可能实现它的功能性、艺术观赏性、科学合理性、经济性。通过学习和研究此书,使我对景观设计有了更专业的认识。
化学工业出版社出版,卢新海、杨祖达编著的《园林规划设计》介绍了园林设计的要素、方法、步骤等具体的内容。内容包括中外园林、园林设计的基本理论、园林设计的原则与依据、园林设计的依据,园林设计的依据、构成要素的规划与设计及各类绿地的规划设计。其中我国古典园林创作的优秀手法,布局形式,依据与原则等给我的设计带来很大的启发。
4、预期成果
实施这1工程将使城市绿化面积扩大,景观更加秀丽宜人,很好地改善市区人们生活环境现状,整体上提升临沂市的城市品位与城市形象,同时通过设计重塑环境,关注城市与自然的关系,建设1个概念明确的公共滨水地带,完成城市公共
转载请注明:片头模版 » 风景园林设计说明300字(求几篇景观设计毕业论文的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