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媒体视觉设计的基本原则:
一、对比原则
1.大小的对比
大小关系是界面布局中最受重视的一项。一个界面中有许多区域,包括文字区、图像区、控制区等,它们之间的大小关系决定了用户对系统的最基本的印象。
2.明暗的对比
阴与阳、正与反、昼与夜等等的对比可使人感觉到日常生活中的明暗关系。明暗是色感中最基本的要素。利用这一对比可以通过将界面背景设计得暗一些,把最重要的菜单选项或图形设计得亮一些,来突出它的地位。明暗逆转时,背景与前景的关系就会互相变换。
3.粗细的对比
细字如果份量增多,粗字就应该减少,这样的搭配看起来比较明快。重要的信息常用粗体大字、甚至立体形式表现在画面上,这样再搭配激荡的音乐,就会使用户产生一种气魄感;而比较柔情的词汇,则选择纤细的斜体或倒影字体出现。
4.曲线和直线的对比
曲线富有柔和感、缓和感,直线则富坚硬感、锐利感。自然界中的线条皆由这两者协调搭配而成,故如果要加深用户对曲线的意识,就以一些直线来对比,也就是说,少量的直线会使曲线更引人注目。
5.水平线和垂直线
水平线给人以稳定和平静的感受,垂直线正好和水平线相反。垂直线表示向上伸展的活动力,具有坚硬和理智的意象,使界面显得冷静又鲜明。如果不合理地强调垂直性,界面就会变得冷漠僵硬,使人难以接近。将垂直线和水平线作对比处理,可以使两者的表现更生动,不但使画面产生紧凑感,还能避免冷漠僵硬的情况产生。
6.质感的对比
在艺术上,质感是很重要的形象要素,譬如弛感、平滑感、湿润感、凸凹感等等。质感不仅表现出情感,而且与这种情感融为一体。画面上的元素之间,可以采用质感的方式加强对比.
7.位置的对比
通过位置的不同或变化可以产生对比。例如在画面两侧放置某种物体,不但可以表示强调,同时也可产生对比。画面的上下左右和对角线上的四隅皆有力点存在,而在此力点处配置照片、大标题或标识记号等,便可显出隐藏的力量。因此在对立关系位置上,放置鲜明的造型要素,可显出对比关系,并使画面具有紧凑感。
8.多重比对
将上述各种对比方法,如曲线与直线、垂直与水平、锐角与钝角等,交叉或混合使用,进行组合搭配,就能制作出富有变化的画面。
二、协调原则
1.主与从
界面设计和舞台设计有类似的地方,主角和配角的表现关系就是其中一个方面。在画面上明确表示出主从关系是很正统的界面构成方法。如果两者的关系模糊,便会令人无所适从;相反,主角过强就会失去
动感,变成庸俗画面。
2.动与静
一座庭院中,有假山、池水、草木、瀑布等的配合,同样,在设计上也有动态部分和静态部分的配合。动态部分包括动态的画面和事物的发展过程,静态部分则常指界面上的按钮、文字解说、菜单等。在周边留出适当的空白以强调各自的独立性.
3.入与出
整个界面空间因为各种力的关系而产生动感,进而支配空间。入点和出点会彼此呼应、协调。两者的距离愈大,效果愈显著,而且可以充分利用画面的两端。不过入点和出点要特别注重平衡,必须有适当的强弱变化才好,若有一方太软弱无力就不能引起共鸣。 4.统一与协调
如果过份强调对比关系、空间预留太多或加上太多造形要素,则容易使画面产生混乱。要协调这种现象,最好加上一些共同的造形要素,使画面产生共同的风格,具有整体统一和协调的感觉。反复使用同形事物,能使界面产生协调感。若把同形的事物配置在一起,便能产生连续感。两者相互配合运用,能创造出统一与协调的效果。
三、平衡原则
画面是否平衡是非常重要的,达到平衡的一种作法是将画面在高度上分为三等分,图形的中轴落在下三分之一划分线上,这样可保持空间上的平衡。中心也是平衡的一个方面。在人的感觉上,左右有微妙的差异。人的视觉对从左上到右下的流向较为自然。
四、乐趣原则
1.比例
黄金分割点,也称黄金比例,是界面设计中非常有效的一种方法。在设计物体的长度、宽度、高度及其型式和位置时,如果能参照黄金比例来处理,就能产生特有的稳定和美感。 2.强调
在单一风格的界面中,加进适当的变化,就会产生强调的效果。强调可打破界面的单调感,使界面变得有朝气.
3.凝聚与扩散
我们的注意力总会特别集中到事物的中心部分,这就构成了视觉的凝聚。
4.形态的意象
由于计算机屏幕的限制,一般的编排形式总是以四边形为标准形,其他各种形式都属于它的变形。四角皆成直角,给人以很规律、表情少的感觉,其他的变形则呈现出形形色色的感觉.
5.规律感
具有共同印象的形状反复排列时,就会产生规律感。规律感在设计一个多媒体应用系统时,可以使用户很快地熟悉系统,掌握操作方法。
6.导向
依眼睛所视或物体所指的方向,使界面产生一种引导路线,称为导向。设计者在设计界面时,常利用导向使整体画面更引人注目,建立导向的最简单方法是直接画上一支箭头,指向希望用户关注的地方。
7.空白区
界面设计的空白量问题很重要,无论排版的平衡感有多好,读者一看界面的空白量就已给它打好分数了。没有空白区,就没有界面的美。空白的多寡对界面的印象有决定性的影响。
8.屏幕上字的大小
为了视觉的舒适感,呈现在电脑屏幕上最小并且清晰的中文字型应为16×16点阵字型的仿宋体。
新媒体运营,是通过现代化移动互联网手段,通过利用微信、微博、贴吧等新兴媒体平台工具进行产品宣传、推广、产品营销的一系列运营手段。通过策划品牌相关的优质、高度传播性的内容和线上活动,向客户广泛或者精准推送消息,提高参与度,提高知名度,从而充分利用粉丝经济,达到相应营销目的。
[界面构成要素]与传统媒体不同,网页除了文字和图像以外,还包含声音、视频和动画等新兴多媒体元素,更借助由代码语言编程所实现的各种交互式效果,增加了网页界面的生动性和复杂性,也使得网页设计者需要考虑更多页面元素的排布、优化。
[文字]文字元素是信息传达的主体部分,从网页最初的纯文字界面发展至今,文字仍是其他任何元素无法取代的重要构成。这首先是文字信息符合人类的阅读习惯,其次因为文字所占存取空间小,节省了下载和浏览时间。网页中的文字主要包括标题、信息、文字链接、几种主要形式。标题和传统媒体中信息传达的基本作用相同,是内容的简概说明一般比较醒目、优先编排。文字作为占据页面重要比率的元素,同时又是信息重要载体,它的字体、大小、颜色和排布对页面整体设计影响极大,应精心处理。
典型的以文字排布为主的网页界面。整个页面较少图形修饰,分类条例清晰,却并不会给人单调感觉,可见文字排布得当,版面同样可以生动活泼。文字的设计编排在某种程度上来说,比图像元素更难把握,以后章节会就此具体论述。
[图形]图形在网页界面中具有重要作用。图形的出现,打破了网页初期单纯的文字界面,也带来了新的直观表现形式。很多网页中,图形占据了重要页面,有的甚至是全部页面。图形往往能引起人们的注意,并激发阅读兴趣,图形给人的视觉印象要优于文字,合理的运用图形。可以生动直观、形象地表现设计主题。网页中常用的图形格式包括jpg和gif,这两种格式压缩比高,得到了规范浏览器的支持,下载速度快,具有跨平台的特性,不需要浏览器安装插件即可直接阅览。图形元素包括标题、背景、主图、链接图标四种。以图像作为标题和链接可以使网页具有更好的视觉效果,配合文字增强生动和形象性。需要特别注意的是背景和主图的作用。以图形为背景能衬托主题的表现,增加网页的层次感,使网页不再但点枯燥,融入设计者的风格。主图与背景和装饰性小土不同,背景是衬托主题,主图则是突出表现主题。主图是整个网页的视觉中心,它具有直观性强的特点,可以为单调的文字信息增强活力,不需要象文字那样去逐句阅读,可以不受文化水平的限制,能给人强烈的视觉信息。
[页面版式]页面版式也称页面的构图,版式是网页界面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将文字、图形等视觉元素进行组合配置,使页面整体视觉效果美观和谐,便于阅读,实现信息传达的最佳效果。以下是几个成功的版式的例子:[图例3]页面层次感强,简洁流畅。看似随意的大处留白正是版式布局的精妙之处。[图例4]借助图片对页面的黄金分割,在淡雅的色调上成功排布了文字信息,整个页面清新素雅,平衡和谐。
[多媒体]网页构成中的多媒体元素主要包括音频、视频和动画。这些是界面构成中最吸引人的元素,但是我个人始终认为网页应该“内容为王”,任何技术的应用应该以信息的更好传达为中心,不能唯视觉化。
[技术]网页的技术要素并非任何情况下在网页中都能直观体现,但是却代表了设计的整体水平,也是衡量设计成功的重要标准。网页界面设计最基本的技术要求包括:
浏览器,应该保证成功的设计作品在不同的主流浏览器下所显现的页面与原设计作品一致(主要考虑IE与Netscape)。具体技术细节后面会有详细说明...
传输速度,界面设计的视觉成功,不能以牺牲网页下载显示速度为代价,图形是网页界面中最常见的易造成传输速度缓慢的因素,下面是一些网页图形处理的常用原则(技术细节参见图像优化章节):保证所需清晰度的条件下,尽量压缩图形文件大小/采用图片分割,切割成若干小图多线程下载/采用尽量少的界面颜色/优化版式、表格排布,使主要页面框架内容先行载入/减少客户端程序如javascript等的应用。
屏幕分辨率,专业设计人员的标准显示器应工作在1024*768模式下,但是必须考虑验证其他较低分辨率下的兼容显示效果。
颜色显示,通常显示设备的显示颜色模式主要是256色、32378色(32K)、65536色(64K,16位增强色)、或1677万色(24位真彩色)。16色可以满足绝大多数网络图形的颜色要求,如果需要更高精度的图像文件,应该在文件大小和显示质量之间选择平衡。
[网页界面的特征]网页界面设计需要设计师综合多方面的知识。他与网络艺术、经济学、心理学及美学等领域都有着密切的联系,界面设计的中心是“信息传达”这一主题
转载请注明:片头模版 » 媒体界面设计(多媒体界面的设计界面要素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