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983年的云南丽江,由摄影家孔祥祯拍摄,孔雀泉的温泉水,是人们治疗疾病的好去处,照片中的傣族女子们,惬意地泡在热腾腾的泉水中。
2、1985年的昆明,由Aad van der Drift拍摄,街头的转角,是一处小人书摊,摊主坐着书架框旁,十几个花钱的看书人坐在小板凳上,这幕场景,如果是七零后的朋友们,应该是极为熟悉。
3、1983年的北京,由摄影家孙树清拍摄,从空中俯瞰故宫,雄伟的天安门屹立在长安街上,其后的紫禁城,更为壮观。
4、1983年的沈阳,由Kattebelletje拍摄,公园的树旁,三个可爱的小姑娘站在一起,笑容满面的拍着合影,如今的她们已年逾四旬了。
5、1985年的昆明,由David G拍摄,从高处往下,空地上摆满了台球桌,这是80年代时期,从外国传来的最时髦街头娱乐方式。
6、1980年的四川成都,由法国摄影家布鲁诺·巴贝(Bruno Barbey)拍摄,一位头发已经花白的奶奶,抱着孙子在壁画前走过。
7、1983年8月17日的河南开封,由Leroy W. Demery, Jr拍摄,这是严打期间的一个游街场景,被抓起来的犯人,用绳子串在一起,领头的是一位女子,旁边的公安人员穿着那个时代的白色服装。
8、1981年的浙江绍兴,由摄影家曾湘敏拍摄,这是柯桥的一处古桥,在霞光中,来往两岸的人们走在桥上,剪影可以清晰的看出那个时代女性的发型。桥下则是船夫摇着木船在水上前行。
9、1982年的海南三亚,由日本摄影家久保田博二拍摄,那时的三亚就是一个渔港,渔民家庭中的男人出海捕鱼,回港后由家中的女人将鱼运到鱼市卖掉。
10、1983年期间的呼和浩特,由日本摄影家秋山亮二拍摄,在一处旷野中,孩子们分成两队,在玩着他们独创的游戏,如同草原上的老鹰展翅。
前期链接
怀旧80年代的老照片(1)
怀旧80年代的老照片(2)
怀旧80年代的老照片(3)
1、1980年期间的桂林,由法国摄影家布鲁诺·巴贝(Bruno Barbey)拍摄,那时的田园群峰耸峙,村居旁,农人在水田中驱牛犁田,恍如陶渊明笔下的桃花源。
3、1985年的北京故宫,由Aad van der Drift拍摄,一对穿着白衬衫的夫妻,站在照相的道具轿车旁合影,他们的儿子则坐在驾驶室内。
4、1980年的上海,由Terry Feuerborn拍摄,大街的人行道旁,六位工人坐在围墙下晒着太阳,裤子上都是白灰,也许他们就是上海最早的农民工。
5、1983年期间,由日本摄影家秋山亮二拍摄,在一处小街巷,一位男青年推着自行车卖棒冰,后座上的木箱很多人都见过,一个母亲正给孩子买,已将棒冰纸撕开,后面一个男孩应该很馋,却将头转了过去不看。
6、1980年的上海街头,由法国摄影家布鲁诺·巴贝(Bruno Barbey)拍摄,一群大爷大妈正一板一眼的打着太极,锻炼身体,背后的大幅宣传画写有:争分夺秒,奔向2000。那时2000年还有20年,遥不可及,没想到,如今的我们再看这张照片,2000年却已过去20年!
7、1983年的南京,由Kattebelletje拍摄,在明孝陵风景区游玩的小学生们,今日的他们,已经人到中年,希望他们能看到这张照片,找到自己孩提的瞬间,其中两个男孩带着军帽,左二的男孩挎包上还有铁臂阿童木的字样,那是70后最喜欢的动画片。
8、1983年8月29日的兰州,由Leroy W. Demery.Jr拍摄,恰逢严打时期,公安和解放军押着犯人们坐在解放卡车上游街示众,两边站满了围观群众。
9、1983年的宁波,由日本摄影家久保田博二拍摄,一座寺庙内,年轻的沙弥正在给油灯上油,一个老妈妈背着手,探身看着。
10、1983年的漓江风光,照片来自Balthazar Korab,蓝蓝的天空,悠悠的白云,秀美的漓江,奇峰如林,艄公在古朴的蓬船上摇橹,景色秀美之极。
上个世纪八十年代,有一个很新鲜的名词,叫“万元户”,那么在那个商品奇缺的年代又有那些奢侈品呢?图中美女展示“三大件”,有了这三件,就可以当嫁妆,把新媳妇娶进门。
那个年代的湖南妹子真的很有味道!
图为80年代万元户的标配。
这样一桌高级酒店里的酒席,相当于当时普通人一个月的工资,很少人吃的起。
曾经的经典摩托车型幸福250,当时这款车型相当的受欢迎,那时候许多男人都梦想着能够拥有一辆这样的摩托车。
直到80年代,彩色电视机逐渐走进家庭。
山西大同城区拉家具的脚蹬三轮车,拉的是一个高衣柜。
图为一男子在村里了解情况,一旁还有人给他擦汗
中国有句老话说得好,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倘若个人没有慧根、缺乏悟性,再好的师傅恐也白搭。
在走街串巷之间,平民在生活中所表现出的细节与情趣,朴素而精准。
生活中总少不了这些锅碗瓢盆柴米油盐。
哥儿坐在门口唠唠嗑,聊聊子女的事情。
撒钱许愿池
爷爷奶奶带着孙子逛公园,那时候香烟是有好东西
两个农村小男孩,各背着一个背篓,手上拿着一把镰刀,到田里去打猪草。那时候农村的小孩,从小就要帮家里干家务或农活,打猪草更是经常要做的事。
路边的一个修鞋摊子,一个漂亮女孩光着脚坐在小板凳上等着修鞋匠给她修鞋。这种修鞋摊在八十年代的大街小巷很常见,那时候的人们对它非常的熟悉。
北京的一个街道上,一个老大爷带着孙子在街上遛弯,老大爷推的这种小推车在八十年代满大街都是,有推着孩子遛弯的。也有用它来拉煤运货的,在很多人的儿时记忆中都有这样的一辆小推车,但是现在可看不见了,现在带小孩的都是用时尚的婴儿车。
推着老式爆米花机走乡串户做爆米花的大爷。七八十年代的人对这个一定记忆颇深,这是许多小孩童年时代的甜美记忆。
图为一个小山村的农田边,一个赤脚医生正在给一个农村妇女打卡介苗。
一位农村小女孩在猪圈里喂猪,小小年纪就要开始帮家里干活了
4名女同学在教室外面的走道上整理新课本,准备拿到教室发放给同学们。小时候开学的时候拿到新课本,都会拿挂历或者报纸把它包起来。
图为1981年,北京西四路口,一名尽职尽责的交警护送了一个小学生过马路,戴着红领巾的小学生向交警敬礼表示感谢。
1986年,长安街街头的小汽车。
1988年,山西大同市的一家照相馆,那个时候照相留念成为了一种时尚。
1988年北京长安街的骑自行车的市民,当时的服饰已经非常新潮,现在这些人都是有钱人。
街头养鸟人,小孩被鸟吸引住了。
一张照片,记载着一个故事;一张照片,讲述了一段经历;一张照片,勾起了一份回忆;一张照片,饱含了一份情感。就是这样一张体形小而意义深远的照片,普通而又不寻常的照片,是多么值得我去收藏。
上个世纪80年代,我国刚进入改革开放,校园里迎来新思想,年轻的中学生首要接触更多年代新风,他们的精神状态从未有过的活跃,这组30年前的珍贵照片实在再现了其时的女中学生的生活状态。图为一名女生正在教室里清扫垃圾。
图为80年代正在集体干活的中学生
看画报和看书的两位中学女生
课间教师门口聚集的中学生在聊天,门牌上写着:初二(3班)
教室外跑步的学生,也许这是一节体育课。
在画室学习绘画的女学生。
席地而坐聊天的女学生,满满都是青春气息。
图为一个阴雨气候,一名穿戴白色裙子的女生走向教室。
图为正在打扫卫生的几名女生,阳光照射下,有一种复古的韵味。
连背影都是那么的美好,不过那个时候的美女可不仅仅只是背影美。
那个年代的女生美的天然,美的舒畅,而其时这样一个女生的倩影也能让很多男性为之痴迷。
课间,三五成群的女生在一起聊天也是不错的时光。
图为80年代的女中学生正在排队,可能是在上体育课或许升旗。
那个时候的友谊是真的能用天长地久来描述,没有争奇斗艳,没有你争我抢,没有姐妹斗心机。
图为刚刚雨停后的操场上的一对小姐妹,爱情十分的调和,是互相交心朋友。
80年代上体育课的中学生,统一的蓝色校服,清澈纯真。
放学时教学楼前的中学生,衣着都很简朴。
放学后在黑板上解题的女中学生
八十年代,
那是一个烟火与诗情迸发的年代,
是一个开放包容,
充满情怀的年代,
一个思想自由奔放百花争艳的年代。
转载请注明:片头模版 » 80年代的老照片 农村(怀旧80年代的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