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是谨防标签效应让社会对“00后”产生刻板印象。
社会本应对这些新鲜血液期待万分、公司企业都纷纷“跃跃欲试”广撒招聘网,希望他们带着不畏吃苦、虚心学习的心态开启自己的职场之旅。但随着“00后整顿职场”的话题传的沸沸扬扬,模糊了很多年轻人的职场定位的同时,也让很多企业“谈虎色变”。部分企业直接带着“偏见”将00后新人拒之门外,从根本防止“被整顿”。社会在感叹00后果敢和勇气的同时,却也带着00后“不服管”“惹不起”的刻板印象,就连那些懵懵懂懂、在新环境想沉淀学习的00后也被强行归类到这样的人设中去,成为和谐又不和谐的存在。
第二:是谨防标签效应让“00后”产生“摆烂”心理。
不论是否是00后,在刚步入新环境、面对新工作都应尊重领导同事,带着“空杯”心态虚心求教,努力做好本职工作。而网络上“整顿职场”标签下的例子真真假假,这无形中驱使着本没有“整顿职场”概念的新人在单位对自己负责的工作项目不上心,除了想着怼领导,就是想方设法抓住公司的“小辫子”,当那所谓的正义“仲裁侠”,自己每天在工作上“躺平”。标签之下他们忘记了求职本就是双向选择,是劳动与利益的同等互换,维权和质疑可以有,但不意味着可以滥用,也不是自己工作摆烂的借口。还未建立起与公司的羁绊,就开始怼天怼地,最后的结果不是辞退就是直接“摆烂”,对工作不负责的同时更是对自己的不负责。
第三:是谨防标签效应引发“过度管理”。
在“00后整顿职场”的话题流传前,企业单位一直按着之前的规章制度和管理模式来经营,但面对“00后站出来整顿职场”“职场不平一声吼,劳动法随时拿出手”的声音愈演愈烈,社会的眼睛也被贴了标签,只听那些少数“整顿职场”00后的声音,而大多数00后正能量的声音却被自动过滤掉。虽然许多公司担忧着“被整顿”的情况,却也有公司“正面迎战”,如广东某企业就设立了“新一代”部门,旨在用来接收00后新同事,并称规章制度严格按照职场管理进行,违反甚至会进行处罚。这种将00后都归为这样的刻板印象,出台更严格、只为“治”住00后而采取过度管理,打破单位各个年龄段之间的和谐不说,更是对00后新入职员工带着有色眼镜,是极不信任的表现。
现在人们接收到外界的信息越来越多,所以逐渐有自己的思想,遇到不公平的事情,也会拿起法律武器进行抗争。由于这样的现象,甚至很多老一辈的人总说现在的00后可以将职场整顿。那么00后在职场当中整顿了什么现象?
比如00后没有进入职场时,很多的人的思想还处于保守阶段,开会过程中领导特别喜欢长篇大论,并且讲一些没有营养的东西,其实重点中的重点可能就那么几句话。本身在职场当中开会只需要讲重点,让人们了解即可,可是有些老板就为了显示自己的身份,去拖延大家的时间。而现在00后已经进入到职场当中,对于有些老板开会的过程,他们也是不屑的,甚至会表现出一副不耐烦的样子。
如果遇见脾气稍微暴躁的甚至还会吐槽,明明半个小时就可以讲完的内容,非要拖延,一直讲一些没有营养的,甚至整个开会时间会延长到3~4个小时。当遇到这样的问题时,如果老板不作为,或者是耍一些小手段,他们是会直接离职的。同时也会对老板的一些无理由要求直接拒绝。
其实在以往的职场当中,由于大部分普通家庭的收入并不是很高,同时还有很多孩子以及房贷压力,所以在职场当中并不敢反抗,因为害怕自己的反抗而导致离职。但是现在00后的孩子并不担心房产的问题,所以在职场当中如果遇到不开心,或者是老板的一些刁难,会直接将离职单递给领导。或者直接将一些离职的表情包当做自己的电脑桌面,或者直接发给领导,因为在物质方面00后并不缺乏,所以并不吃老板这一套。其实对于该现象,也是一种积极和向上的方面。
00后整顿职场的看法如下:
1、拒绝加班
“能熬夜,但不能熬夜加班。”“加班没有加班费,傻子才干。”
2、怼天怼地怼老板
在公司里,不管是对同事、领导,就连老板都一视同仁。只要跟自己意见不合,立马怼回去。
3、一言不合就走人
前面也说了他们老板都怼,再说不通就辞职,反正妥协是不可能妥协的。
4、敢于仲裁
都说要善于运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大多数70 80 90不是不懂,更多时候是不敢,或者是对公司有一定“善良情怀”,但00后可不管这些,没签合同被迫辞退等等通通达咩,告他就完事了。
家庭就是00后敢想敢做的最大底气。说实话,在这个拼教育的时代,家长们越来越内卷,这年头没存个几十万还真不敢生娃,即使是普通家庭,也会节俭自己,给孩子最好的一切。
同样的道理,00后中也有一部分人是不敢反抗的。他们或许因为没有雄厚的家庭背景,也或许是为了更快融入这个社会,可能只有先融入才有机会突破吧。求职者找工作有需求,招聘者找员工有条件,在这一点上双方都有权益,是一种互补的关系,只有互惠互利,才能达成协议。
转载请注明:片头模版 » 00后整顿职场的看法PPT(00后整顿职场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