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宜春市丰城市张巷镇下辖村委会包括张巷居委会、_山居委会、_上村委会、张巷村委会、草溪村委会、罗桥村委会、前村村委会、九坊村委会、东岭村委会、王家村委会、长坑村委会、范桥村委会、江家村委会、上泽村委会、何家村委会、邵坊村委会、李家村委会、白马村委会、桥头村委会、金山村委会、邹坊村委会。
江西省丰城市张巷镇高考学生的档案袋,可以在丰城市教育局领取。
前几年,高考考生的纸质档案可以在学校领取。近几年,针对各地出现的一些状况,教育部门作出新的规定,高考考生的档案要在考生所在地的教育局领取。所以江西省丰城市张巷镇高考学生的档案袋,应当丰城市教育局领取。
学生在领取档案时,要带上本人的身份证、准考证、录取通知书原件及复印件等,到教育局招生办办理手续。
张巷镇位于丰城市东南,南起北纬28°05‵,北抵北纬28°10‵,西自东经115°52‵,东迄东经116°02‵,南北长8.13公里,东西宽11.56公里,总面积94平方公里。辖19个村委会,2个居委会,243个村小组,三个墟镇。有10152户,总人口5万,其中集镇人口1.1万,有耕地54692亩,丘陵山地41904亩。张巷集镇距丰城市区19公里,离省城南昌60公里,京九铁路自北而南贯穿全镇,并在集镇东部0.5公里处设有火车停靠站,丰抚公路经白马集镇横境而过,区位条件较优,交通四通八达快速便捷,两条进出公路和主要村级公路基本实现了水泥硬化,村小组实现了村村通水泥路或砂石路。东汉建安十五年前后,张巷境内就有先民定居。元皇庆元年(1312年),张巷开圩于现陈家铺处。元至正十一年(1351年),抚州临川幕岭张明立携妻、子迁来,在芭茅巷边搭棚居住,故名张家巷。明洪武三年(1370年)老圩街迁移至张家巷,商业贸易逐渐发展。现为全镇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灌山集镇位于境东部,距张巷7公里,于明洪武十四年(1381年)建立圩场,为我国近代著名戏剧教育家熊佛西故里.白马集镇位于张巷东南5公里处,建街于明崇祯年间,其明清古建筑群规模较大,布局合理,具有典型的江南民居风格,历史文化积淀丰厚。1958年,成立张巷人民公社,1984年改称张巷乡,1994年10月撤张巷乡设张巷镇。张巷圩镇历史悠久,自古就是丰城有名的大集市。1968年,开始拆旧街建新街,扩圩场面积为1118平方米。1990年在集镇西部建设农贸街。1996年京九铁路通车,以此为契机,拉开了张巷集镇大发展的序幕,先后兴建了银三角商贸区、金三角商贸区,建设了两个市场,学校、卫生院、计生、公安、邮电、银行、电力等一大批社会公益事业建设项目相继投入使用,自来水、街道硬化、亮化、绿化、美化和下水道等基础设施配套完善,对人口和产业的承载功能进一步强化,集镇建设和管理全面加强,品位提升,名镇效应开始显现。2000年张巷镇被审定为全省小城镇建设重点镇,2004年被评为“全省公共卫生先进单位”,2005年又荣幸地被省委省政府评为“全省文明镇”。白马集镇和灌山集镇也分别于2001年和2004年拓展了新区,完善了设施。</b>
转载请注明:片头模版 » 丰城市张巷镇80年代乡下结婚(丰城市张巷镇的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