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探讨农村初中作文教学中存在的各种问题并纵深分析原因,就如何开发和利用农村作文资源寻找有效途径,提出切实可行的策略和方法。结合农村特点,理论联系实际,大力挖掘农村素材,发挥农村优势,充分调动学生习作的积极性。笔者根据长期的初中语文写作教学实践,力图使农村初中作文教学得以突破。
【关键词】农村初中作文教学资源开发策略方法
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体现学生语文水平和素质的重要尺度和综合表现。然而,一直以来作文教学是农村语文教学的一个瓶颈,很多教师都为之头痛困惑,认为农村学生比城市学生的视野窄见识少、信息贫乏,所写起来的文章题材单一、语言贫乏。事实上,农村有浓浓的乡土气息、优美的自然风光、淳厚的风土人情和丰富的人文底蕴,这些都是城市所无法比拟的。这些丰富的本土资源为农村学校的初中生提供了取之不尽的作文素材。我们该如何发挥利用本土资源,帮助学生寻找到作文的活水之源,让习作之花在农村希望的田野上盛开呢?根据农村初中生的生活实际及新课程特征,笔者认为立足农村拓展素材,对当前农村初中作文教学这块土地,将会是一场“及时雨”。
一、亲近自然活动,在泥土草香中活跃思维
生在农村,长在农村,如画的大自然就是农村孩子的摇篮:田垄、菜畦、野花、杂草、稻场、炊烟、竹林、果园、篱笆、石路、小溪、板桥、池塘、水库、蛙噪、犬吠、鸟啼、虫鸣等皆可如诗如画般结成文字,读来赏心悦目。现在农村学生的课外活动也越来越少了,因安全问题不敢或不肯多开展课外活动,“因溺而不泳,因噎而废食”了。但在做好安全工作的前提下,应当敢于放开手脚,多开展课外活动,多组织学生亲近大自然、感受大自然。这样,以活动导趣,又以活动诱写,使学生在活动中享受到乐趣也学会了写作,受益匪浅。
二、参加多彩农活,在劳动实践中体验甘苦
“农活”是我们农村学校特有的教育资源,农村学生在家乡也别有一片天地。平时可以引导学生用探究、好奇的目光去观察充满泥土气息的、独特的农村事物,搜集写作素材,指导学生选择自己最感兴趣的所见、所闻、所感。如:春暖花开之时,让学生跟随父母在田间锄草;麦收季节,组织学生在地里拾麦穗;金秋季节,摘棉花、刨花生、收葵花;双休日,喂牲口、养家禽、种蔬菜……事后趁热打铁,指导学生写简短的叙事、状物文章。因为写作素材与学生密切相关,学生有话可说,有内容可写,有情可发,有味可感,既学会了农技知识,培养了劳动热情,又扩大了写作的范围。
三、体验纯美乡情,在社会活动中了解民俗
农村有着流传已久的乡土文化、约定俗成的风土人情和生活方式。如除夕的烟花烂漫、春节的拜年走亲、清明节扫墓拜坟、端午节的粽子飘香、中秋节的一家团圆、公期祭祖、男婚女嫁、移风易俗……带给学生们许多欢乐。“远亲不如近邻”的和睦相处之情、勤俭节约之风、吃苦耐劳之德……都深深地影响着学生们。这些方面生动的事例层出不穷,活生生地发生在同学们的身边。像我们汉中洋县,一年一度的春节、万家团圆的中秋节、古朴厚重的蔡伦文化节,万亩飘香的梨花节……无不带给同学们许多欢乐,这些都是同学们喜闻乐道的,给学生提供了丰富的写作题材,教师要善于抓住契机,借助生动的情境让学生感受乡情、亲情、师生情,秉承美德,积累大量的写作素材。让学生在活动参与中亲身体验其中浓浓的乡情亲情和劳动人民的朴实情怀,习作指导便迎刃而解。这何尝不是一种习作教学的创新?
四、感受先辈精神,在参与中学习优良传统
洋县的华阳镇是革命老区,这里传诵着许多关于革命先辈们的事迹,他们用自己的生命和鲜血展示出一幅幅昂扬奋发、坚贞不屈的精神画卷。这些既是作文的好素材,也是德育的好教材。让学生采访当地老人、了解烈士的英雄事迹、拜访目睹革命前辈、参观烈士陵园、查阅资料、听老红军讲那过去的事情等活动,让学生真切地感受到种种感人的精神,崇敬之情油然而生,继而产生了强烈的习作欲望。此时,进行习作练习,学生语言慷慨激昂,字里行间充满了感情,习作的过程再次升华了同学们的感情,净化了同学们的心灵。
五、目睹家乡发展变化,在亲历中抒发振奋之情
改革开放以来,家乡的经济发展可谓日新月异。农村的各种产业蓬勃发展,新农村建设已经为我们打造了一个个最美的小镇、小康村、工业区、生态村、旅游点等,这又是作文综合实践活动的极好素材。让学生参观养殖、种植场,参观社区建设等,通过了解家乡的过去,目睹家乡的现在,在过去与现在的巨大落差中感受今天的飞速发展。接着,开展讨论会,让学生说说家乡的变化:有的从自己家里的生活变化谈起,有的从门前这条“路”的更新说起……“我手写我口”。同学们还情不自禁地张开了想象的翅膀,带着梦想飞向未来,这时提出作文的要求,就会促使学生把这种振奋之情流于笔端,同时激发爱乡之情,受到情感和道德的熏陶。
叶圣陶说:“作文这件事离不开生活,生活充实到什么程度,才会做成什么文章。”农村是个大天地,这里的世界是朴素的,但也是丰富的,有着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写作素材。教学中,只要我们引导学生善于发现,体验感悟,并不断积累,延伸触角,也能让农村学生的作文色彩斑斓、异样精彩。涓涓细流只需老师轻轻点拨就会激起文思波澜,点点花蕾只要有生活之泉的滋润,必能使农村初中习作芬芳满园、繁花似锦。
1、店里出现大头的卡是地太干,所以你说不要着急,这两天还有雪,看来春乱花开的时候就要来了,春天滴也已经也很好,是我们百姓种地的好年头如果看了真的很大,你可以用木蚊子压一压这样就好了;疙瘩菜在我们东北地区的农村都是种植的,有一种长的不太光滑的叫芥菜疙瘩,长的比较光滑的叫苤蓝,这两种疙瘩菜在东北地区的农村都是种植的,我们把这两种疙瘩有时会叫芥菜疙瘩,有时也叫苤蓝疙瘩,为了回答问题方便,在。
2、院子里有个东西的土包,我认为这样的地方还是要将它产品比较好,这样院子里面可以种植一些庄稼,这样能够让我们合理的利用土地;苤蓝属甘蓝的一种,是农民口中的土疙瘩,可以用来凉拌热炒腌制,苤蓝质地脆嫩,每100克可食部中含有的水分为90克,好多大酒店的厨师都会把苤蓝用来腌制成泡菜,作为开餐之前的开胃小菜,爽脆可口小酸小甜,还带一点;地下水受冻结,膨胀后形成的美仁大草原上隆起的土疙瘩,叫冻胀丘,是由于地下水受冻结,地面和下部多年冻土层的遏阻,在薄弱地带冻结膨胀,使地表面变形隆起的小丘美仁大草原位于甘肃省合作市东,这里是青藏高原特有的高山;北京的楼,上海的塔,比不上咸阳的土疙瘩咸阳土疙瘩方形的是秦汉时期是皇帝的陵墓园型的是陪葬墓,是他们手下大臣太子和公主的陵墓;其实用来制作盆景的树木,并不需要多名贵,在我们身边就有很多适合做盆景的素材,像在农村常见的榆树,很多在生长过程中,经历了自然或人为的损伤,逐渐在树身形成大量不规则的“疙瘩瘤”,看上去极具沧桑感,制作成盆景更是;癞蛤蟆草叶子的表面坑坑洼洼,又叫猪婆菜癫肚皮棵臭草土荆芥,荔枝草癞蛤蟆草是一种一年或多年生的草本植物,在农村的田边地头河沟,山坡的灌木或杂草丛里,癞蛤蟆草外形奇特,很容易辨识出它的身影癞蛤蟆草。
3、芜菁别称蔓菁诸葛菜大头菜圆菜头圆根盘菜苤蓝卜留克,外型酷似萝卜,株高约20~50公分,地下有圆形或椭圆形直根,小型品种只有几十公克,大型品种重达10公斤以上芜菁的根以及叶子都可食用,小颗的芜菁用来;这个小时侯看的太多了,因该是一种动物的杰作,可能是它的窝或者是它的粪便;农村屋里,土地上的疙瘩是下雨脚底有泥,日久天长慢慢形成的,最少56年在地上踩来踩去,一扫地粘在地上的扫不起来,慢慢就形成疙瘩了。
4、疙瘩,gē da,一方面指皮肤上突起或肌肉上结成的小硬块,另一方面也指人思想上的矛盾疑虑问题等;我是陕西人,我们老家也把地里的土疙瘩叫做“huji”我查到的对应的字应该是核墼核 hé 1果实中坚硬并包含果仁的部分桃~杏~2像核的东西~细胞~酸~心中心结~原子~~子~;一年芥菜疙瘩是一种咸菜,是通过细菌来进行制作的,埋在土中,是可以存放一年不坏的,因此是一年芥菜疙瘩营养丰富,鲜美可口,食用方法多种多样,可以做成大芥菜泡菜腌芥菜芥菜饺咸菜疙瘩辣炒火腿丝大芥菜咸猪骨;不是甜菜疙瘩,甜菜疙瘩生吃很甜,这疙瘩生吃不甜,有异味河北省文安县一带有种植,根茎类,秋季和萝卜胡萝卜红薯等同时收获这疙瘩有种特殊的味道,老年人怀旧的人喜欢吃,年轻人根本没法接受,所以种植面积小,不。
5、呵呵,你可能听错了是“坷垃疙瘩”,用土话说是“阔拉疙瘩”,就是土的意思,那种成块的土疙瘩如果你没听错的话就是“荆棵疙瘩”,就是“荆棵”,开小紫花的那种,像是紫荆花没什么大用,可以编框楼主明白了。
构建“生活作文”体系一、走进生活,丰富素材库
叶圣陶先生说:“生活如泉源,文章如溪水,泉源丰富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泼地流个不歇.”在“生活作文”的研究中,我们注重把学生的目光引向自然生活、学
校生活、家庭生活、社会生活,指导学生做积累素材的有心人. 1.以社会为背景,指导学生观察生活.
作文教学中的即兴观察或有意观察,都是认识生活、获取作文材料的常用方法.平时我们教给学生观察方法并有意引导学生去观察周围美好的人和事.如观察乡村、
街道的重大建设与细微变化,留心家庭中一些生活设施的添置……观察社会各阶层人物的工作表现:如民警指挥交通,退休老工人维持社会秩序,医生热情为病人治
病,营业员服务周到,教师关心热爱学生,爷爷奶奶勤劳俭朴,叔叔阿姨尊老爱幼,同学之间友爱帮助……观察大自然的树木花草、虫鱼鸟兽、日月星空、小河田
野、瓜果蔬莱……通过观察,激起学生的作文兴趣,帮助学生积累写作素材,陶冶学生的情操. 2.以活动为载体,组织学生参与生活.
有意识组织活动,使学生有可能积累较典型的写作材料.这不仅关系到作文教学的成功与否,也关系到能否在引导学生认识生活的过程中,深化作文主题.如进行写
人作文的训练时,若单靠作文指导时启发学生选材是远远不够的,学生往往会一时想不起来而无从下笔.那么在作文前我们组织学生开展“夸 X
X”或“我佩服他(她)”“他真行”等演讲形式的主题活动,学生就会有较多时间去有意回忆,搜集所写人物对象的材料.这样,既可激起学生表达的欲望,产生
作文兴趣,又可选取出表现人物特点的典型材料.在记事方面我们配合重大节日组织学生举办联欢会、游艺会,利用中队活动召开“谈天说地”“畅想未来”、“世
界之最报道”、“中国伟人介绍”、“著名风景区导游”、“地球呐喊沙龙”……平时组织学生郊游,参观工厂,深入农村……让学生自办活动“周末大家乐”、
“早晨新闻发布会”……定期举行校园文化艺术节、体育运动会、“看我露一手”擂台赛……让学生的表现意识得到培养,才华得到展示,表达能力得到提高.
3.以实践为契机,引导学生体验生活.
实践出真知.我们从作文教学的需要出发,有计划地引导学生为积累作文材料而进行社会生活实践.如种植花草树木,让他们了解植物的生长过程;饲养虫鱼鸟兽,
了解动物的生活习性;参与家务劳动及公益劳动,体验劳动的滋味;考察乡生态环境的变化,从而懂得保护环境……
在实践过程中,我们注重引导学生体会实践的感受.如学会技能获得成功的喜悦;做了好事受到他人赞扬的欢乐;遇到困难、挫折时的懊丧;受到责难、误解甚至讽
刺打击时的愤慨……引导学生善于把这一切所见所感装进自己的“素材库”.二、描绘生活,谱写七彩虹 1.从点切入,夯实基础.
小学生作文,往往对客观事物描摹得不够具体,不够真切.而单项素描,是小学生作文十分重要的写作基础训练,也是学生必不可少的写作基本功.基本功练得好,
学生写作起来才能得心应手.运笔自如,才能把事物写具体写真切.因此我们首先强化学生的单项素描,指导学生运用叙述描写相结合的手法,对事物的形状、颜
色、声音、动作等多方面的特点,进行形象的描绘,使人如见其形,如闻其声,如临其境.在教学中我们具体地抓了这几种素描:物件素描、植物素描、动物素描、
景物素描、场面素描、外貌素描、动作素描、语言素描、心理素描.通过素描练习,学生练就了扎实的写作基本功,为作文综合训练打下了坚实的勇础.2.分线入
轨,掌握写法.
小学生写作文,无非是写人记事,写景状物等,写好这类文章的关键是让学生掌握写法,把握规律.比如,写人可通过一件事写人,可通过几件事写人;可表现人物
一个方面的特点,可表现人物几方面的特点.为了表现人物的特点,必须选取典型事例;抓住人物的特点,必须通过人物的外貌、语言、动作、神态来展示人物的内
心世界.而写事呢,若写一件事则要注意:记叙要完整,“六要素”缺一不可;内容要具体而有条理,事情的经过要详写;用准人称,写出真情实感.若写几件事,
则要注意:中心明确,先后有序,有详有略,注意几件事情之间的联系,让几件事紧密地成为一个整体.写游记要按一定的顺序把游览的过程和所看到的景物有选
择、有重点地写下来.写参观记最重要的是按时间的顺序、地点的转移,将参观时所见所闻有选择、有详有略地具体地写出来;既要写人物的活动,又要进行景物的
描写,把参观过程(动态)和看到的景物(静态)写清楚……让学生掌握这些写法的主要途径是教师结合范文剖析,学生从读写中领悟.
3.全面拓展,自由倾吐.
在学生掌握了基本的表达方法之后,我们让学生自由表达,不受课本的要求限制,不为教师的指定所左右,题目可自拟,体裁可自定,内容可自选,做到形式多样
化,取材生活化,语言儿童化,让作文成为学生传情达意的工具,让写作成为学生生活的需要.因而学生能以“生活”为基础,以“真实”为准则,以“新颖”为前
提,去描绘那丰富多彩的校园生活,喜怒哀乐的家庭生活,五彩缤纷的社会生活,绚丽多彩的自然生活.三、创造生活,展示新天地
1.听声想象.实践证明,想象是创造的前提.因此在作文教学中我们提供各种音响,激发情趣,引导想象,让学生在愉悦的环境里产生表达欲望.我们在指导听声
作文时做到如下几点.(1)收集声响.借助录音机,有目的地采撷各种声响,注意各种声音之间的联系,给学生留下想象的余地.如把“笑声”、“掌声”、“喝
采声”这些生活中常现的声音组合在一起,引导学生想象发生在生活中的具体情境.(2)引导想象.先反复播放声响,让学生弄懂有哪些声响,各是从什么地方发
出的,为什么会发出这些声音,然后指导学生进行合理的想象.学生想象时,教师不作出某些限制,而是鼓励学生充分发散思维,先求“大胆”,再逐步纳入“合
理”.(3)据声写文.当学生初步想象出基本内容后,教师再提出本次作文的训练要求,让学生独立命题,构思成文.
2.看物联想.小学生的想象力往往是随着外界事物刺激而引发的,具有无意性.根据小学生这一心理特点,作文课上,我们有意识地出示几件小物件,给学生直观
刺激.引导他们看物件,想联系,构环节,写成文.例如出示“一张照片”、“一本荣誉证书”、“一封表扬信”,再启发他们提出问题,找出它们的横向联系,接
着根据问题组织讨论,想象事情发生的起因、经过、结果,最后独立成文.
3.动手创作.我们组织学生定期开展小制作、小发明竞赛,让学生联系生活的一些具体现象和问题,开展动手活动.让他们在实践中,大胆地发挥创造才能.于是
一件件精美的小制作如笔筒、装饰画、手工纺织物脱颖而出,一项项构思独特的小发明,如“橡筋动力航模飞机”、“摇控电动快艇”、“自动驱蝇
器”、“吸尘黑板擦”等也在省市比赛中频频获奖.在此基础上,我们引导学生把构想的过程和实践经过通过语言文字表述出来,并为此举办“创造杯”小论文竞
赛,这不仅锻炼了学生求新求异思维,而且升华了学生的创新意识.
4.设计生活.学生不仅是学习的主人,更是生活的主人.因此我们注重为学生创造契机,让他们自己设计生活,从而发展学生的创造力.
设计人物角色.我们让学生假设自己是未来的老师、厂长、医生、工人.农民……去设计符合自己愿望和理想的社会、生活、职业、工作、成果.学生在作文中的每
一细节,都是未来社会的格局,他们的敢想敢做,令人惊叹!设计班队活动.班队活动怎样搞才能更有趣味性、生动性、艺术性,我们让学生出谋划策,大胆想象.
于是从主题到形式,从内容到过程,一份份活动方案新颖别致,让人看了拍案叫绝.
设计美化校园.学校是学生学习生活的场所,怎样使校园香化、绿化、美化,我们发动学生仔细察看校园环境,针对地形位置,构画创建方案.画廊的安排、雕塑的
造型、花坛的装点、喷泉的分布、假山的式样……学生的设计充满童趣,又具有现代气息,俨然以学校主人的身份面对现实,着眼于未来,在构思着学校的宏伟蓝
图.
转载请注明:片头模版 » 怀旧农村素材(咱农村的土疙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