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管如此,在视频网站上看到《江南梦景》这张舆图时,我还是有些意外:进入舆图后,两个蛋仔涌如今一条乌篷船上,跳上船顶,景致一览无余——弯月、拱桥、树木,还有一幢引人瞩目的大宅。远远看去,宅院方方正正,颇为典雅;把船摇近仔细不雅观察,白墙、黑瓦、马头墙,带着范例的传统徽派民居特色,十分精细。
在乌篷船顶远眺,可以看到一幢徽派风格的屋子
《江南梦景》属于《蛋仔派对》中的“风景图”,难度不高,有一些大略的解谜元素,几个显眼的位置都是预先设置的“打卡点”,相称适宜双人共同体验。当两位朋友相互合营、一起登上黛瓦铺就的屋顶,沐浴着月光,他们还能看到墙壁上两行浪漫而略显哀伤的诗句:“墙头立时遥相顾,一示知君即断肠。”
从技能上说,《江南梦景》可能不是最精细的,却很能打动人
坦白地说,在舆图中看到徽派民居,读到这两句诗时,我有一种寒毛直竖的觉得——当然不是由于寒冷或者恐怖,而是类似“内心深处一块隐秘的地方被击中”的心情。它像是一把钥匙,打开了我的一些回顾。
《蛋仔派对》是一款手机上的派对游戏,顾名思义,许多人把它当成和亲朋好友一起分享韶光与快乐的办法,个中也包括我。这当然没有什么问题,但与此同时,《蛋仔派对》显然还做到了更多。我看到有人将它作为展示想象力和创造力的路子,而它在舆图编辑器和创作者们的加持下,也的确承载起了更多丰富的内涵。
把古建筑带进游戏
在成为游戏编辑之前,我在一家出版社做任务编辑,紧张卖力建筑题材。出于事情缘故原由,我学到了不少建筑知识,尤其是中国古建筑,也曾经前往实地,听作者(每每是一些德高望重的老专家)讲述古建筑保护的故事。在这个过程中,我听到不少专业人士感慨,建筑知识、古建保护知识的遍及不是一件很随意马虎的事。这里固然有当代人生活节奏快、信息流爆炸的缘故原由,但也有建筑自身受地域影响较大、不太随意马虎让人“身临其境”的缘故原由。
现实中的徽派民居,个中一些已被列为天下文化遗产
就拿徽派民居来说,海内实在有不少保护得相称完善的建筑群和村落,从依山傍水、古朴和谐的布局,到技艺博识、繁复华美的砖雕,无不诗意盎然,令人折服;但换个角度看,普通人能打仗到的古建筑大多是旅游景点,一到旺季,每每人隐士海,欣赏的效果也就大打折扣。
这时,游戏作为一种既能复现实景、又能让人沉浸的形式,起到的浸染就很明显了。一贯以来,许多游戏厂商和玩家都是这么做的。我们在《刺客信条:大革命》里攀爬过精准复刻的巴黎圣母院,也在《我的天下》里不雅观赏过宏伟壮丽的紫禁城,而《蛋仔派对》中的乌篷船和徽派建筑当然也可以位列个中。仅从体验的角度说,游戏比书本、视频更直不雅观,更有参与感。如果要在游戏领域连续细分,那么派对游戏比开放天下、沙盒游戏更具有社交性;手机游戏又要比PC、主机游戏更便捷——这些正是《蛋仔派对》的上风,出于平台限定,它在古建筑的还原上可能做不到极度精细,但在“大家可玩,随时开玩”这方面,人们真的很难想象比它更加得当的类型。
还有不少传统主题的“纯欣赏图”,比如这张《秋月映山河》
第一次看到《江南梦景》时,我就开始想象另一些玩家会在若何的场合下玩到它:这张舆图适宜双人同玩,进入游戏的玩家是家长带着自己的孩子,还是相隔千里的两个好友?在舆图中跳跃攀登、探求彩蛋的玩家里,会不会有人正住在这样的屋子里?不过,不论如何,在《蛋仔派对》里体验一张徽派民居舆图,或是在视频平台上不雅观看其他人分享的庄园设计,对付玩家来说都十分方便,险些只要动动手即可完成。而这些内容在他们脑海中也会留下印象。我绝不疑惑会有人对此产生兴趣,到现实中的安徽走上几趟;可能还会有人对此产生浓厚的兴趣,成为古建筑的研究者和保护者。
玩家在《蛋仔派对》中“复刻”的苏州园林
2019年,巴黎圣母院失落火,人们因此评论辩论起《刺客信条:大革命》中的巴黎圣母院和圣母百花大教堂。在8000公里之外的中国,我们也想起了应县木塔,以及比它历史更悠久的佛光寺大殿和南禅寺大殿。某种意义上,现实中的意外提醒了人们器重有形的、详细的文化表征,并且开始思考如何让越来越多的人关注它们,如何以更多样的形式保护它们。从这个角度,《刺客信条:大革命》中的巴黎圣母院、《我的天下》中的紫禁城和《蛋仔派对》中的徽派民居有着相同的意义,它们以一种快乐而便捷的办法打动着恒河沙数的人:许多主要的事物就在我们身边。
游戏与文化,双向选择
如果把视线拉得更远一些,我们还能在《蛋仔派对》里看到许多传统文化要素,或是完备以传统文化为主题的创作。这当然与游戏官方的重视有很大关系,逢年过节、重大更新中,传统文化主题活动都相称丰富:去年国庆开启舞狮主题活动,周年庆领悟了川蜀文化,今年国庆则以苗寨为主题,与银饰、豆染、竹编、花灯4项非遗技艺的传承人互助,“揪出捣蛋鬼”模式也更新了以中式建筑为背景的舆图《荷风庭院》。
在非遗主题联动企划中,《蛋仔派对》与非遗传承人们共同创作
与此同时,《蛋仔派对》乐园的逐日推举中,还会不定期推出各种传统文化细分领域的合集舆图,将精良作品大力推举给更多玩家。在此根本上,游戏官方在创作活动上还有不少鼓励与勾引,比如近期结束的“超级工匠招募”中,传统文化展台比重颇高。而在11月17日开启的“古韵华章舆图创作赛”中,“国风”更是成为核心主题。
“古韵华章舆图创作赛”
在这种鼓励与勾引下,玩家们迸发出了极高的创作激情亲切,传统文化主题的数量和范畴都相称丰富。在乐园里用关键词搜索,可以创造许多兼具质量与人气的舆图——剪纸主题的《纸落成雕》《纸随剪转》《红福蝶》,皮片子主题的《老北京皮片子》《绘影记》,戏曲主题的《京剧·花旦》,簪花主题的《以花为簪,以海为生》……这些作者们还有一种让我十分欣赏的特质:他们并不是带着功利的目标来做这些,而是出于喜好、兴趣,或者仅仅是“本日我想做这个”——我很喜好这种无心插柳式的创作和“润物细无声”式的扩散过程。
这些作品中,我最喜好《华灯初上,透空留影》和《绘影记》。《华灯初上,透空留影》是《蛋仔派对》携手精良舆图创作者“浦西可乐”与非遗“仙居花灯”的传承匠人,三方共同互助制成的舆图,“浦西可乐”将他善于色彩、艺术与梦幻感的个人特色发挥得相称出色,柔美的画面、“万花筒”视觉效果和跳跃时自动修剪图样的演出令人印象深刻。终点场景更是俏丽而风雅,适可而止地传达出一种“统统尽在不言中”的氛围:在我们的语境里,点起这样俏丽花灯的场合,每每还意味着团圆,又带着许多的温暖和一点点稍纵即逝的忧伤。
玩家通关《华灯初上,透空留影》的过程中,可以理解到仙居花灯制作的几个主要步骤
比较之下,《绘影记》是那种非常直不雅观的作品,看到它第一眼,就会觉得到作者并非等闲之辈——要么是发自内心地喜好皮片子,并且对它有相称程度的理解,要么是在个中投入了大量韶光与耐心,当然,也有可能两者兼有。与其他传统戏剧相似,皮片子也是一种高度抽象、概括的艺术,而《绘影记》的场景将几位经典角色的形象、细节、繁复与华美都表现了出来。玩家跳跃闯关部分则采取了白雪、梅花等元素,兼具玩法与氛围感。再直白一点说,它是能够带来视觉震荡的作品。
《绘影记》中的一个场景
官方和舆图创作者们,正在通过游戏延续文化命脉,这是新与旧、传统与当代的领悟。与非遗技艺互助时,几位《蛋仔派对》的创作者与传承人们见了面,在沟通中理解技艺的精髓;当一位皮片子匠人看到《绘影记》时,他(她)该当也会表达出由衷切实其实定。这些创作尽皆出身于我们所处的文化中,同时又参与了这种文化,让它们在新的时期以新的形式再生。用一个更常见的词来说,便是“传承”。
我们终于还是谈到了“文化传承”。如果要阐明这种“传承”,或容许以把它理解为游戏与文化之间一种更深层、更紧密的联系:游戏正在主动拥抱传统文化,相应地,传统文化也可以主动拥抱游戏。它们可以是有形的,比如建筑、花灯和皮片子;也可以是无形的,比如诗歌和乐曲。实际上,包括《蛋仔派对》在内,许多游戏都在做这件事,也的确在一定程度上做到了。可以肯定的是,未来还会看到更多。
与游戏一起前行
沿着《江南梦景》与传统文化,我还在《蛋仔派对》里看到了另一些主题,有的与我们的生活密切干系,比如对校园霸凌、生理疾病、无障碍群体的关注;还有的可以唤起人们对远方的思虑,比如环境与生态保护、社会与公共议题。这些实在也不太难明得——《蛋仔派对》里的好内容实在是太多了,以至于不少玩家以为,它不仅是一款好玩的游戏,也像是一个把多元、创意、具备内在代价的作品供应给人们的平台。
这又为《蛋仔派对》加上了一点分外的意义:作为派对游戏,它为不同年事、性情、爱好的人们供应了游戏和社交的乐趣。作为平台,它将丰富的内容呈现给越来越多的玩家,同时也在这个过程中传达着能够打动人心、引起人们共鸣的代价。
从这个意义上,我们当然可以说游戏传承了文化,勾引了正面代价,不过,如果换一个角度,游戏本身便是文化、正向代价的一部分:它的文化属性可以承载更多表达,包括许多我们熟习又喜好的事物;它的参与感、互动属性又可以成为人与人、代际与代际之间的纽带。而这统统都由一个个温暖而快乐的细节构成,它可以是《蛋仔派对》一张低廉甜头舆图上的一座建筑、两行诗句,也可以是更眇小的东西。“是自己,又是别的,像河水一样长流不息。”
转载请注明:片头模版 » 和蛋仔们一路跳上马头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