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党的二十大擎画了中国式当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蓝图。学习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便是要付诸于踏实有力的行动,确保党的二十大精神在上海经信领域落地生根、结出硕果。u003c/pu003e 为展示上海经信人敢为先锋、先行探索、带头打破,从11月开始,上海市经信事情党委、上海市经信委与公民网上海频道开辟专栏,宣布上海家当抢抓绿色低碳、元宇宙、智能终端、数字经济新赛道,积极布局未来家当的范例案例和生动场景,用更具创造性的探索和实践,呈现“精神伟力”的奋斗画卷、“思想伟力”的精彩答卷和“实践伟力”的壮丽长卷,演绎中国式当代化。u003c/pu003e
在上海西南一隅,黄浦江支流合围起一个面积4000多亩的小岛,岛上绿树成荫,环境幽雅,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八院800所就坐落在这里。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八院800所红旗楼
韶光紧、任务重,数字化转型迫不及待
韶光回拨至上世纪60年代,在位于上海松江横潦泾、阔别市区的地方,靠着独立重生、艰巨奋斗的精神,800所边组建军队、边建厂房宿舍、边搞研制、边强化加工试验,克意进取,默默付出。
60余年来,800所先后研制、生产了数十个型号产品;参与研制了风暴一号、长征二号丁、长征三号、长征四号和长征五号、长征六号等新一代运载火箭,长征二号丁荣获“金牌火箭”称号;参与载人航天工程神舟飞船研制事情,研制的神舟试验飞船金属膜片贮箱荣获国防科学技能二等奖;研制的3D打印钛合金支架成功运用于浦江一号卫星;超苗条导轨铸件、镁合金新材料亮相第十六届中国国际铸造展览会,分获“优质铸件金奖特殊奖”“铸造材料金鼎奖”。
大国重器,便是中国底气。毋庸置疑,800所为中国航天奇迹和装备当代化作出了精彩贡献,助力国防安全筑起钢铁长城。
但随着新一代信息技能与制造技能的深度领悟,各国纷纭制订再工业化计策,抢占数字时期发展先机。航天制造作为计策性、高端制造业、制造强国的名片,在航天强国培植的大背景下,选择数字化转型,构建新一代航天研制体系,既是技能发展的客不雅观规律,也是一定选择。
作为中国航天和军工行业的骨干研究所,800所深度阐发自我,认为自身对知足“高质量、高效率、高效益”发展需求和支撑数字航天培植仍存在一些不敷。比如科研生产管控能力有待进一步提升,生产决策的实时性、精准度、有效性尚存在差距;制造过程智能化水平有待提升,大数据、人工智能、边缘打算、数字化孪生新技能的运用尚不深入等。
“以长征火箭为例,我们的第一个100次发射用了37年多,第二个100发用了7年,第三个100发用了4年多,第四个100发只用了3年。”800所副所长、总工程师戴铮表示,“任务越来越多,韶光越来越紧,这样的高密度发射、应急规模化生产,倒逼我们必须转型。”
好的架构成功了一半,转型要全方位改变
“众所周知,在一片空地上建屋子更随意马虎,在原有的老厂房根本上转型难度却要大得多,‘老厂换新’其实不易。”戴铮坦言,“既然要转型,就要系统性转型,从理念到组织再到方案上,进行全方位改变。”
自2018年,800所就约请专业咨询公司全程驻厂论证,按照“计策分解与需求剖析-业务蓝图与模式设计-技能架构与核心项目设计-履行方案与操持制订”方法论,历时8个月,完成咨询报告,确立了全面数字化、适度智能化目标和“5381”工程蓝图,形成所级计策基线,以方案为原本有序推进数字化转型工程履行。
“好的架构成功了一半,架构未论证清楚之前,统统培植事情停息。”戴铮表示,为了避免颠覆性变革和重复性投入,所里成立了涵盖信息化、业务部门、咨询公司核心职员的架构论证团队,对当前系统架构的趋势和运用现状进行广泛调研和剖析论证。耗时4个多月,得出调研结论,当前处于数字化转型机遇期,拟借鉴微做事、中台、大数据、工业互联网等理念,构建新一代一体化平台型数字信息系统办理方案。
航天离散协同制造工业互联网平台
经由一年多的培植,航天离散协同制造工业互联网平台于2021年3月29日全面上线。这是海内军工行业第⼀个基于微做事的企业级工业互联网平台,涵盖七类34个微做事100多个业务场景,覆盖科研生产和经营管理核心业务领域,全面支撑离散制造企业数字化转型、智能工厂培植。通过系统构建网络、平台、安全三大功能体系,打造人-机-物全面互联的新型网络根本举动步伐,聚焦离散制造领域供应智能化转型及工业互联网APP办理方案。平台成功入选2020年工信部特色工业互联网平台试点示范。
老厂换新,800所贡献航天聪慧
戴铮先容道,航天离散协同制造工业互联网平台的培植具有前瞻性,从传统架构直接到微做事架构,是一个跨代的平台,具有全业务在线、柔性灵巧、自主可控、敏捷复制的特点。“初步估算,利用该平台后,提升综合效率20%以上。以此为支点,探索构建工业互联网运用新模式协同创新生态,实现数据增值与知识创效,赋能离散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可支撑未来十年景长。”
面向航天装备研制全流程的场景升级
企业数字化转型平台是根本,场景是关键,生态是方向。戴铮表示,“为快速相应业务变革和客户需求,构建‘平台+APP’产品开拓体系,所里全面梳理全业务场景,哪些可以做,哪些不能做,论证成熟一个上一个,上一个就要收到一个的效果。”
按照“不在掉队的管理上做信息化、不在掉队的工艺上做自动化、不在没有数字化和自动化根本上做智能化”原则,800所总结、固化履历知识,重点推进设计制造一体化、工业数据运用、数字化车间培植等,打造了七类20余个范例运用处景,形成了多个办理业务痛点的运用APP,运用环节效率提升从20%至10倍不等。
舱体无人化智能产线
举例来说,从年审25万张到50万张焊缝底片,纯挚向劳动力要红利已不可行,那么如何提高评片速率?800所大胆实践了图像智能识别研究、智能数字射线检测系统开拓,得到了具备图像筛选能力的智能模块,海量数据的积累让系统“耳聪目明”。智能识别功能在多个型号火箭的不同焊缝数字射线图像进行双盲测试,统计图像毛病识别准确率90%以上,毛病漏检率实现了零的打破。通过无损检测云平台的构建,以有限投入实现效率、效益提升的最大化,达到了“1+1>2”的目的。
当然,这只是平台上浩瀚运用处景的个中之一。“数字化转型是⼀场增量革命,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要始终保持闯的勇气和做的底气。”戴铮表示,800所将连续踔厉奋进、勇毅前行,为“老厂换新”上海制造企业数字化转型贡献航天聪慧。(图片均由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八院800所供应)
专题:强国新赛道 踏上新征程——学习贯彻二十大 上海经信在行动
转载请注明:片头模版 » 老厂换新他们为上海制造企业转型供献航天聪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