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消息:

一文搞懂钢筋桁架混凝土叠合板

职场江湖 admin 浏览 评论

装置式建筑的飞速发展带动了全体建筑行业的大变革,叠合楼板作为装置式楼盖的主要组成部分,由于采取工厂预制与现场现浇相结合的办法,具有工业化程度高、施工速率快、节省人人为料等优点得到了广泛的运用,个中钢筋桁架混凝土叠合板是目前市场上装置式建筑运用最多的预制叠合板。

“钢筋桁架”也叫“桁架钢筋”,规范JGJ1-2014和图集15G366-1统称“桁架钢筋混凝土叠合板”,但是协会标准和部分地方标准称为“钢筋桁架混凝土叠合板”。
目前桁架钢筋叠合板从设计、深化、加工和施工,已经相称成熟。

01钢筋桁架混凝土叠合板的布局

1、混凝土底板

钢筋桁架预制混凝土板因此钢筋桁架作为加劲肋的预制混凝土板,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宜小于C30。

根据《装置式混凝土构造技能规程》JGJ1-2014,叠合板预制板的厚度不宜小于60mm,预制底板的厚度常日取60mm,后浇混凝土叠合层的厚度一样平常不小于70mm,现浇层厚度不敷会导致现场水电管线排布困难。

桁架预制板长度一样平常为2.8~6.0m,当板跨度>6m时,优选预制预应力混凝土叠合板,如仍采取桁架预制板时,应通过增加预制混凝土板厚、增加桁架高度、增加钢筋直径等方法。

2、钢筋桁架

钢筋桁架是由一根上弦钢筋、两根下弦钢筋按三角形支配,通过两根长波浪形波折的腹杆钢筋连接成截面为倒V型的钢筋骨架。

桁架叠合板中的纵向受力钢筋宜采取HRB400、HRB500,也可采取CRB550、CRB600H钢筋,并应知足构造设计图纸规定。
腹杆钢筋的直径不宜过大。
这是由于腹杆钢筋在直径较大时弯折加工困难,会影响加工精度,不利于担保焊接质量。
常用钢筋直径如下:

钢筋桁架的浸染如下:

(1)连接钢筋桁架混凝土叠合板中的桁架预制板与现浇混凝土叠合板,增强二者打仗面的抗剪能力,提高钢筋桁架混凝土叠合板的整体性;

(2)在桁架预制板内钢筋配置得当时,钢筋桁架的下弦钢筋可替代部分桁架预制板内钢筋,从而节省总的钢筋用量;

(3)通过构造加强让钢筋桁架具有吊点的浸染,而不用再单独设置桁架预制板的吊点;

(4)施工阶段可考虑钢筋桁架的浸染,加大桁架预制板下的临时支撑间距,以减少支撑数量;

(5)施工时可兼作现浇混凝土叠合板内钢筋网片的马凳筋,为现浇混凝土叠合板内钢筋供应支撑,同时可掌握钢筋保护层的厚度。

钢筋桁架的紧张浸染是增强叠合层和预制底板界面(或称为施工缝)上的抗剪承载力。
因此钢筋桁架应沿紧张受力方向支配;间隔板边不应大于300mm,间距不宜大于600mm。

02加工制作

1、施工流程

钢筋桁架混凝土叠合板可在工厂预先加工,然后运输到工地现场进行拼装。
桁架预制板的生产工序包括:模具清理→模具安装→涂脱模剂→钢筋、水电、吊钉等预埋→浇捣振动→后处理→进窑养护→出窑 脱模→考验、贴标识入库→出库运输。

模具安装、钢筋绑扎

机电孔盒预埋(孔洞附加筋)、预埋吊环

砼浇捣振实

桁架预制板顶部、侧面等与后浇混凝土叠合层之间的结合面应设置粗糙面。
粗糙面应沿构件均匀分布,粗糙面面积不宜少于结合面的80%,凹凸深度不应小于4mm。
可采取拉毛或凿毛等方法制作粗糙面,也可采取化学方法处理。
采取化学方法处理时可在模板上或须要漏骨料的部分涂刷缓凝剂,脱模后用净水冲洗干净,避免残留物对混凝土及其结合面造成影响。

2、拆模起吊

采取蒸汽养护时,养棚内外温差小于15℃方可进行脱罩作业,如果温差过大,脱罩后应立即对预制构件进行覆盖保护。
脱模起吊时预制构件的混凝土强度不应小于15MPa,构件的运输强度不应低于构件设计强度的75%。
起吊吊具应根据构件形状、尺寸、重量等参数进行配置,对尺寸较大或形状繁芜的预制构件,宜采取有分配梁或分配桁架吊具,吊索水平夹角不宜小于60度,且不应小于45度。
构件起吊前,应检讨模具及工装是否拆卸完备,如未拆卸完备,不许可起吊,检讨吊环、吊具及钢丝绳是否存在安全隐患,如有问题不许可利用并及时上报。
检讨完毕后,将吊具与吊环连接固定,等待吊车起吊。
指挥职员与吊车工合营好,担保构件平稳起吊,不许可磕碰,起吊后先将预制构件提升到300mm旁边高度后,停稳构件,对起吊工具进行检讨,再次确保没问题后进行构件转运事情。

3、成品构件堆放

(1)堆放园地应平整、坚实,并应有排水方法。

(2)堆放预制部件应采取专业堆放架。

(3)预制部件应平放,钢筋桁架应向上,严禁颠倒。

(4)应合理支配预制部件垫块, 垫块位置宜与吊点位置同等。

(5)多层叠放时,各层垫块应高下对齐,叠放层数不宜大于15层,且不应大于1.6m,并应采纳防止倾覆的方法。

03拆分

1、拆分原则

拆分为单向叠合板时,楼板沿非受力方向划分,预制底板采取分离式接缝,可在任意位置拼接;拆分为双向叠合板时,预制底板之间采取整体式接缝,接缝位置宜设置在叠合板的次要受力方向上且该处受力较小,预制底板间宜设置300mm宽后浇带用于预制板底钢筋连接。

2、拆分尺寸

对付钢筋混凝土建筑预制构件来说,在构件生产方面,构件生产模台尺寸一样平常为4m×9m;在交通运输方面,预制构件一样平常用重型半挂牵引车运输,车长13.0~17.5m、车宽2.5~2.6m,而根据我国目前的运输管理规定,车货总高超过4m、总宽超过2.55m、总长超过18.1m,有个中一种情形即属于超限运输。
因此,超宽、超高运输须要提前做好路线调查和申请。
从构件制作、运输、吊装等方面综合考虑,桁架预制板宽度不宜大于2.4m(不含出筋),不应大于2.5,包含外露钢筋时宽度不宜大于3m;桁架预制板的跨度不宜大于6m。
因此,由于运输条件的限定,尺寸较大的预制板块需分割成多少块板片在现场进行拼装。

桁架预制板的宽度一样平常取300mm为模数,如可取1200mm、1500mm、1800mm、2100mm、2400mm等,其宽度应只管即便取大值,以减少吊装次数。
同时,较大房间所用桁架预制板应按等宽进行拆分,而较小房间所用桁架预制板则只管即便不要拆分,可采取一块板形式。
这可以减少桁架预制板规格的数量,提高生产模具的重复利用率,降落建造本钱。

04接缝

叠合楼板可以利用3种预制方案:密拼缝叠合板、整体式接缝叠合板和无接缝双向板。

1、密拼缝/分离式接缝

当预制板之间采取密接缝时,宜按单向板设计。
采取密拼缝做法的叠合板预制底板侧面不出筋,生产模具重复利用率高,起吊脱模方便,工艺更随意马虎实现标准化,有利于降落本钱和提高效率。
在施工现场,可避免相邻预制板侧钢筋发生碰撞的问题,并减少了后浇带支模工序,可加快施工进度,缩短工期。
但密拼缝做法整体性较差,处理不当随意马虎产生裂痕,影响不雅观感,可选择在有吊顶的房间利用。

密拼接缝处的预制板不出筋时,需在预制板面上的现浇层内设置附加筋,面积不宜小于预制板中该方向钢筋面积,直径不小于6mm,间距不大于250mm,伸入两侧现浇混凝土中的锚固长度不应小于15d。

2、后浇带/整体式接缝

后浇带拼缝紧张运用于双向叠合板,楼板整体性较好,一种情形是双向板之间连接利用,另一种情形是为了避免裂痕而采取后浇带的连接办法。
但由于采取后浇带拼缝时,预制板须要四面出筋,不利于工业化生产,运输吊装过程中钢筋随意马虎碰撞变形。
施工现场须要增加工序,在后浇带拼缝处设置模板,增加施工难度和工期。
接线盒等预埋件须要规避后浇带,相邻板侧的出筋须要偏位以避免钢筋碰撞,设计阶段折衷事情量有所增加。

后浇带两侧板底纵向受力钢筋可在后浇带中焊接或搭接连接,当采取搭接连接时,如下图所示:

当直锚长度不知足时,也可弯锚:

结语

装置整体式混凝土构造的运用比例越来越高,在未来有着逐步取代传统现浇混凝土构造的趋势。
这是在政府主导下的家当升级,有利于降落建筑行业的劳动密集程度,符合绿色建筑的发展趋势。
在钢筋桁架混凝土叠合板设计时,要综合考虑生产、运输、吊装及施工各个环节的成分,选择得当的钢筋桁架型号及钢筋排布办法,合理确定叠合板的拆分方案,充分发挥装置式建筑的上风。

END

免责声明:本引自始信定优。
仅作分享学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转载请注明:片头模版 » 一文搞懂钢筋桁架混凝土叠合板

发表我的评论
取消评论

Hi,您需要填写昵称和邮箱!

  • 昵称 (必填)
  • 邮箱 (必填)

网友最新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