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消息:

大年夜丈夫精神何在

职场江湖 admin 浏览 评论

读《道咸官场见闻录》,对那个周二奶奶过目不忘。

周二奶奶者,甘肃总督乐斌的家人。
乐斌是一位旗人,大家都叫他乐督。
旗人的风尚,凡是祈祷还愿,亲朋必持喷鼻香蜡炮竹,前往见礼。

兰州的五泉山是当地的名胜,山里每年都有盛大的庙会。
开庙的这几日,百货云集,游人如织。
省城的官员,也有到这里宴客的。
一天,督署里集会刚结束,一个名叫和祥的道员面向乐督长跪不起,大家都感到莫名其妙。
只听乐督说:“这有什么值得计较的!
”而和详犹作恐怖之状。

散后,首县来说:“可知昨日五泉山争道的事吗?”作者说:“不知。
”首县曰:“周二奶奶进庙烧喷鼻香,车路逼窄,刚好道员与他的家人,因上司在山宴客,策马争先,与进喷鼻香的周二奶奶相遇,双方互不相让。
开始是随员与和祥对骂,接着周二奶奶按捺不住,指着和祥鼻子、叫着他的名字谩骂,万众围不雅观,谈笑指示,以为见所未见。
”听了这话,作者才知道和祥请罪,缘故原由在此。

书里还记录道,这周二奶奶撒起泼来,连乐督也非常害怕。
她常常与乐督揪缠扭打在一起,滚至二堂,泼语村落言,无所不至。
还每每对乐斌说:“你这个总督,我让你做你就能做,我不让你做,你就做不成!

这段记述之以是令人难忘,一则由于事情之奇特,二则由于记述之生动,三则缘于真实地保存了官场的丑态与陋习。
对周二奶奶的描述,于此可见一斑。

国家的管理、政令的实行,离不开家庭这个环节。
家不理,则政不治;居家理,然后可移之于官。
从古到今,管不住家而能理好政的是很少的。
夫人对朝政的干涉,不外乎撒泼、敛钱与直接参与政事。
像周二奶奶这样的,除了丢官员的脸面,损官员的威仪,再大点弄得他做不成官,尚不至于有更大的危害。
但如果像顾炎武说的:“以正色立朝之孔父,而艳妻行路,祸及其君;以小心谨慎之霍光,而阴妻邪谋,至于灭族。
”这个后果就严重了。

《清波杂志》载,蔡卞之妻七夫人,颇知书,能诗词。
蔡每有国事,先谋之于枕席,然后宣之于庙堂。
当时的执政者相互议论说:“我们每天奉行的,都是她咳唾之余。
”后来,蔡卞升为右相,家里张宴设乐相庆,有个戏子扬言曰:“右丞今日大拜,都是夫人裙带!
”讽刺他的官职是靠妻子得到的。
大家都把这事当作笑话传开了。

原来这“七夫人”,便是当朝宰相王安石的女儿。
可以想见,以宰相的女儿而干政,其力度有多大,其危害有多深。
宋史说蔡卞“用心倾邪,一意以妇公王氏所行为至当”,那是不奇怪的。

不论是间接的干预还是直接的敛财,缘故原由都在于官员自身放肆不检。
就说那位周二奶奶,她原来只是乐督家的仆妇,后来被乐斌收入帐下,直到他给那位仆人其余觅娶才罢。
周二奶奶之以是如此跋扈,便是由于有痛处握在手里。
故曰:“闲家之道,必以正身为先,身正而家化之。

而当时一些士大夫们,身处有作为的地位而不自约束,惟日事声色货利而趾高气扬。
于是,门客就按模学样,索要钱财,舍人也奋勇争先,渔利及于市廛,舞文行乎乡间,珍玩丰裕,倡乐呼拥,夜饮朝眠,纵恣无方,致使风节无余,子孙不肖,几世几代的家业,一旦损失无余,这才知道以明净吏遗子孙,是多么有益于后代。
以是,拔除支属干政的陋习,关键是士大夫自己要做好,如果无力管好妻儿子女,那这个官就不要做了。

唐贞不雅观年间,桂阳县令阮嵩的妻子阎氏极其泼悍。
有一次,阮在客厅会客用饭,他的妻子披头散发,光着脚,露着臂,拔刀至席,客人全都惊散,阮嵩也吓得爬到床下去了。
《朝野佥载》里没有说风波因何而起,只写了刺史崔邈对他稽核后的评语:“妇强夫弱,内刚外柔。
一妻不能禁止,百姓如何整肃?妻既礼教不修,夫又精神何在?”因而把他列为“考下”,解除了他的官职。

转载请注明:片头模版 » 大年夜丈夫精神何在

发表我的评论
取消评论

Hi,您需要填写昵称和邮箱!

  • 昵称 (必填)
  • 邮箱 (必填)

网友最新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