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消息:

血雨腥风的承载记忆中的那些经典红色意象

职场江湖 admin 浏览 评论

新华社

军装、绑腿、草鞋,身后再背一个竹笠帽,这险些成了人们心中最熟习的红军战士形象。
而这些影象中的经典赤色意象,承载着一段段血雨腥风的岁月,勉励了一代又一代的后人。

竹笠帽——最鲜活的赤色意象

在福建省长汀县博物馆里,陈设着当年红军笠帽厂印制“工农红军”四个大字的铸铁模片和当时利用的桶和剪刀等工具。

1929年3月11日,红四军从江西首次进入闽西。
3月14日,长岭寨围歼战打响,当日长汀县城解放,闽西第一个县级苏维埃赤色政权建立。

长汀地方党史专家赖光耀先容,长汀历史悠久,文化厚重,红四军在大量手事情坊的根本上,进行资源整合,根据部队之需建了几十家为部队做事的军需工厂,个中就有红军笠帽厂。

1932年冬,红军笠帽厂支书廖二子听到有红军战士抱怨,生产的尖顶笠帽既笨重又不好携带,利用也未便利,还常常划破衣服,不适应战斗生活须要,就立即调集技能骨干,进行技能改造。

“原来尖尖的笠顶,被改为缠藤的平顶,竹片夹边改为竹篾缠边,竹叶质料再加一层油纸质料,笠帽面上还刷上桐油并印上‘工农红军’四个大字,笠面旁边两边各刷上一个鲜艳的红五星。
”赖光耀说。

1933年秋,红军笠帽厂从家家户户会做笠帽的长汀南山谢屋村落等招收100多名工人,产量迅速增加。
仅1934年长征前九个月,工人们就昼夜兼程地生产了超过20万顶笠帽,确保红军将士和赤卫队员大家都有一顶“红军笠帽”。

这些笠帽从长汀笠帽厂出发,伴着红军将士踏上了艰巨卓绝的长征路。
不少红军将士在后来的回顾文章中,满怀深情地提及这种具有显著苏区特色的笠帽。

草鞋——不可短缺的计策物资

与笠帽比较,草鞋是长征期间红军更主要的计策物资。

“只有草鞋这种随意马虎就地取材,制作大略的廉价鞋子才能使红军在当时的环境条件下,翻山越岭不断远征。
”长汀县南山镇中复村落责任赤色讲解员钟鸣说。

当年红军机关报《红星报》就曾专门刊登过题为《若何办理草鞋问题》的文章,文中描述道,红军开始长征时,由于准备不充分,不少战士赤脚行军,导致频频生病。

此文还哀求把办理部队的草鞋提到主要位置,以减少病员,巩固红军战斗力,并提出理解决草鞋的详细办法。

“红军想尽各种办法就地取材,采取稻草、麦秸、玉米秸、乌拉草等材料,手工编织制作鞋子。
虽说鞋底不耐磨,然而在那个艰巨的年代,这种鞋子却成了战士的必备品。
”钟鸣说。

红军从长汀出征前,苏区百姓昼夜加班加点赶制草鞋。
“打双草鞋送红军,表我百姓一片心。
亲人穿起翻山岭,长征北上打仇敌”,这首歌谣是红军与苏区百姓鱼水情深的历史见证。

2016年军事科学出版社出版的《罗炳辉传》,对松毛岭保卫战和红九军团从长汀中复村落出发的史实进行了详细的记载,个中有一段动听至深的描写:“区、乡苏维埃政府干部挑来一担布鞋、草鞋,有许多鞋上还沾着泥巴,显然是刚从脚上脱下来的,他们说,鞋来不及做了,把这些穿过的鞋拿去吧,行军打仗少不了它呀。

绑腿——最刺目耀眼的装备之一

据史料记载,1929年3月,红四军在长汀的第一套军服除了军帽、上衣、裤子之外,还有一副绑腿。

“长间隔行军,一天下来血液都下积到腿部,双腿就会酸痛不已,打上绑腿,促进血液回流,能有效减轻腿部酸痛。
”长汀县博物馆讲解员钟佩璇说。

钟佩璇先容,山区多尖利岩石、多荆棘茅草、多虫蛇叮咬,绑腿还有保护腿部的浸染。

“当时红军紧张都是依赖徒步辇儿军,以是绑腿也就成了红军不可或缺的个人主要装备。
”钟佩璇说,“绑腿的浸染很多,比如紧急情形下可以当作绷带包扎伤口或作为三角巾固定骨折部位,几根绑腿连接起来可以作为绳索来用。

据理解,打绑腿时要站着打,才能担保绑腿松紧适度,打得太松不仅随意马虎散落,也起不了保护腿部的浸染。
打得好的绑腿松紧得当,能封住鞋口,防止泥土或小石子进入鞋子。

红军的长征进程,有着太多艰辛的影象。
但那也是一个民族走向希望的光辉进程……(李松、梅常伟、刘斐、陈弘毅)

转载请注明:片头模版 » 血雨腥风的承载记忆中的那些经典红色意象

发表我的评论
取消评论

Hi,您需要填写昵称和邮箱!

  • 昵称 (必填)
  • 邮箱 (必填)

网友最新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