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消息:

光影留情 青年插画师绘出国潮重庆

每日特迅 admin 浏览 评论

图为青年插画师何平画的重庆鸿恩阁。
受访者供图

中新网重庆6月8日电 题:光影留情 青年插画师绘出“国潮”重庆

作者:陈鑫

白衣红绸,飞燕回旋,碧瓦朱墙出落于金色祥云之间,这是青年插画师何平画中的重庆市江北区地标鸿恩阁。
“近年来,‘国潮’渐兴,重庆的洪崖洞、大足石刻、鸿恩阁等都是热门国风打卡地,用‘国潮’风向年轻人先容这座城市顺理成章。
”在接管中新网采访时,何平如是说。

图为何平。
受访者供图

何平生长于江南水乡浙江衢州,与重庆结缘始于三毛。
2019年,何平受重庆三毛故居馆方邀约为三毛作画,他查阅笔墨、影像资料,赴重庆南山三毛故居实地稽核,用两年韶光画出18幅三毛画像,并在此过程中“结识”重庆。

图为重庆三毛故居展出的何平画作。
陈鑫 摄

“热烈、旷达是我心中的三毛‘印记’,也是重庆给我的最深印象。
重庆城依山而建,环江而立,大开大合,壮丽非凡,摩立地尚与市井烟火气并存。
”何平见告,不同于江南的青瓦白墙小桥流水,重庆是快意江湖、侠气十足,他所做的便是通过绘画、拍照及设计作品,向年轻人展示“国潮”重庆。

图为何平笔下的天下自然遗产重庆武隆天生三桥。
受访者供图

在重庆,何平用画笔描述过天下自然遗产武隆天生三桥的壮美风光,用镜头记录过交通茶馆的人间烟火气,也用影像留存洪崖洞的瑰丽夜景。
他在长袍大袖上绘画裁剪,也在数寸见方的明信片上挥毫刻画。
何平认为,一代人有一代人的表达办法,绘画不应被载体束缚,作为插画师及平面模特,他也会通过短视频、服装设计等表现形式,让当代年轻人喜好、接管重庆。

图为何平在大足文旅宣扬片中的出镜形象。
受访者供图

“‘国潮’不是大略地将古典元素用到当代设计上,而是要顺应时期潮流,透过设计、作品表达中华精良传统文化的内涵。
”何平先容,重庆历史文化深厚,旅游资源丰富,有许多可供刻画的工具与故事,是贰心中的“千面之城”。

近日,何平为重庆市大足区拍摄的文旅宣扬片上线,在网络平台上颇受好评。
片中,何平一袭古装打卡大足石刻博物馆、昌州古城、龙水湖等地,以立春、雨水、惊蛰等六个春天节气为主题作画,诠释大足千年古城魅力。

图为何平为大足石刻创作的插画。
受访者供图

“宣扬片中既有大足北山二佛、多宝塔等小众景点,也有大足鲤鱼灯这种非物质文化遗产,这是我们对展现‘国潮’重庆的新考试测验。
”何平先容。

在何平看来,重庆各区县均有特色文化,不肯望表面的年轻人只看到重庆的“网红”属性,而是要通过“国潮”吸引年轻人关注、传承这些精良文化。

如今,何平制作的“国潮”重庆系列短视频与组图插画,在社交媒体平台上广受关注,网友们纷纭留言表达对重庆的神往与喜好。
线下,何平正考试测验用重庆非遗技艺荣昌夏布设计服装。

“现在我已然成了重庆的‘常客’,随着对这座城市认识的逐渐深入,我会从这里寻求更多‘国潮’表达,让更多年轻人理解这座城、爱上这座城。
”何平说。
(完)

转载请注明:片头模版 » 光影留情 青年插画师绘出国潮重庆

发表我的评论
取消评论

Hi,您需要填写昵称和邮箱!

  • 昵称 (必填)
  • 邮箱 (必填)

网友最新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