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消息:

石膏你可能不会碰着然则碰着了就应该知道石膏固定技能送给你

每日特迅 admin 浏览 评论

石膏固定技能是骨伤科常用的临床治疗技能之一,其治疗骨折已有二百多年的历史。
该技能能保持躯干和肢体于某一分外位置,从而减轻或肃清患部的负重,促进组织和骨折的愈合及纠正肢体的形状,具有操作大略、固定可靠及照顾护士方便的优点。

一、基本操作方法

(一)材料准备:

石膏固定之前,应预先准备好石膏事情台﹑石膏绷带﹑石膏衬垫(棉织套、棉花卷、软毡等)﹑胶布、纱布绷带﹑水桶(盆)﹑石膏刀﹑石膏剪﹑石膏撑开器﹑石膏电锯等。

(二)皮肤准备:

伤肢局部处理应清洁伤肢皮肤,若有张力性水泡者应在无菌条件下穿刺抽吸后外涂龙胆紫;若有创口应改换敷料,并把稳胶布条要纵行粘贴,避免环行,以免伤肢肿胀后影响肢体血液循环。

(三)石膏的衬垫

为保护骨突部的皮肤和其他软组织不被坚硬的石膏压伤,必须在骨突部放置衬垫,衬垫常选用棉纸、棉垫、棉织纱套等。
根据衬垫的多少,可分为无衬垫石膏和有衬垫石膏,无衬垫石膏是仅在骨突处放置衬垫,其他部位不放置衬垫,其固定效果好,多用于手腕整复后之骨折,但易影响血运或压伤皮肤,故现少用;有衬垫石膏是将全体肢体先用棉纸或棉花等由上而下全部包好,其固定效果稍差,但对皮肤及血运影响小,患者觉得舒适。

(四)固定体位:一样平常置固定枢纽关头于功能位。

(五)石膏绷带的浸泡及去水:将石膏卷或折叠好的石膏条轻轻平放于30℃~40℃的温水桶(盆)内,根据操作速率,每次放入1~2个,待气泡出尽后取出,以手握其两端,挤去多余水分,即可利用。

(六)制作石膏条:有干、湿两种。

1.干石膏条:用干石膏绷带,按哀求铺展,折叠数层,制成干石膏条,然后按折好,捏住其两端放入水中浸泡,取出挤去多余水分后运用。

2.湿石膏条:将浸湿去水的石膏卷,按所需的长度,在石膏台上迅速铺展,来回折叠,边铺边用手抚平,以驱尽气泡,使各层凝合密切。

(七)包扎石膏绷带

包扎石膏卷时,一样平常由上而下顺序包缠,要将石膏卷贴着肢体向前滚动,使下圈绷带挡住上圈的1/3,并把稳保持石膏绷带的平整。
在躯干及肢体的曲线明显,粗细不等之处,当需向上、下移动绷带时,要提起绷带的松弛部分拉回打折,使绷带贴合体表。

操作要迅速、敏捷、准确,两手相互合营,即一手缠绕绷带,另一手朝相反方向抹平,要使每层石膏之间紧密贴合,不留空隙。
石膏的上、下边缘及枢纽关头部位要适当加厚,以增强其固定浸染。

全体石膏的厚度以不折裂为原则,一样平常为8~12层。

(八)塑捏成形、修整及标记

1.当石膏绷带包至一定厚度尚未凝固时,可用手掌在一定部分施加适当均匀,平面性的压力,使石膏能与肢体的轮廓符合(须在数分钟内完成),以增强石膏的固定性能,如足弓的塑形。
此外。
移位骨折石膏固定后,为坚持骨折的对位,可采取加压塑形的方法使石膏与肢体形状凹凸同等,形成三点固定浸染力,以有效地掌握骨折的移位。

2.修整的目的是切去多余部分石膏绷带,充分暴露未固定的枢纽关头,以免妨碍其功能活动。
边缘处石膏如嵌压过紧,可将内层托起,并适当切开,以解除压迫。
此外,修整石膏边缘有利于都雅。

3.为便于打算治疗韶光和判断治疗情形,可在管型石膏外用色笔注明诊断、受伤(或手术)及固定日期,有创面或切口者,亦应注明,以便开窗。

(九)固定把稳事变

1.石膏固定前应明确分工,坚持固定体位1~2人,制作及浸泡石膏条1人,包缠及成形1~2人。
操作职员之间应职责分明,且必须折衷合营,有条不紊,不可临床时忙乱,耽误而影响固定效果。

2.制作湿石膏条时,须避免涌现皱褶,每叠一层均须用手掌抚平,以驱尽气泡,使石膏的每一层凝固密切。
石膏卷不可浸泡过久,或从水中取出后等待过久再利用,否则,石膏将凝固失落效,勉强利用,各层石膏绷带将不能相互凝固为一个整体,因而影响固定的效果。

3.上、下移动包缠时,不能采取翻转石膏卷的办法肃清绷带的松弛部分,否则,可在石膏绷带的内层形成皱褶而压迫皮肤。

4.石膏干固前,不能变动患肢的体位,否则会使石膏折裂而失落去固定浸染,并可能在枢纽关头的屈侧产生内凸的皱褶,此皱褶外不雅观不明显但向内可压迫皮肤,乃至影响肢体血运。
为加速石膏的干固,可用电吹风或红外线灯泡烘干。

5.助手在托扶石膏时只能用手掌,而不可用手指抓握,因其同样会造成石膏内凸而压迫患肢。

6.石膏固定完成后,应抬高患肢,以利消肿,下肢可用软枕垫高,上肢可用输液架悬挂;肢体肿胀消退后,如石膏固定过松,失落去浸染时,应及时改换石膏。

7.寒冷时令应把稳患肢外露部分保暖。
酷热时令,对包扎大型石膏的病人,要把稳透风,防止中暑。

8.防止局部皮肤尤其是骨突部受压,并把稳患肢血液循环有无障碍,如有肢体受压征象,应及时将石膏纵行全层剖开松解,进行检讨,并作相应处理。

9.石膏固定期间,应辅导患者及时进行未固定枢纽关头的功能磨炼,及石膏内肌肉紧缩活动,并定期进行X线摄片检讨。

二、石膏的开窗、剖开、切开纠正和拆除

(一)石膏开窗

1.目的:是解除肢体某些部位的压迫,或方便创口检讨,引流或拆线。
如头颈、胸部石膏,须在颈咽部开窗,以利呼吸和不妨碍意外抢救;石膏背心等躯干石膏常在胸腹联合处开窗,以利呼吸及饮食;四肢管型石膏的骨突部,以肃清石膏压迫引起的持续性疼痛。

2.方法:须要开窗者,应在石膏未干固之前,按须要的大小及部位,在石膏上作一四边形(或其他形状)的全层切开,待石膏干固后(一样平常术后第二天),将石膏块取出,换药后放归原处,表面再用绷带包扎。
如须要紧急开窗,可用石膏电锯锯开,处理完毕后,需将石膏块安顿原位并包扎,以免由于该处压力降落致使组织膨出,而在石膏窗边缘形成压迫性溃疡。

(二)石膏剖开

1.指征:①急性损伤早期,估计肢体肿胀可能连续加重,乃至造成石膏内肢体缺血者;②石膏固定过程中,肢体涌现骨筋膜室综合征早期表现,需紧急处理者。

2.方法:针对性石膏剖开者,可在包石膏前,于估量剖开的轴线,置一湿绷带条,剖开石膏时,一手拉起纱布条的一端,一手执刀切开石膏,并取出纱条;然后用一浸湿的纱布绷带包绕一次,使绷带与石膏粘在一起,石膏干固后固定性能不变。
若固定过程中,肿胀处嫌石膏过紧时,仅需将剖缝处的纱布剪开,于剖缝处用撑开器扩大一些,并在剖缝处填妥棉花,外用绷带包扎。

急诊石膏剖开者,应将石膏的两侧用电锯剖开,使之形成前后两部分,再作处理,如血液循环改进者,可再将绷带包扎。

(三)切开矫形

以纠正成角畸形为例,石膏干固后,于成角凹侧横形据开石膏周径的2/3~3/5,撑开锯开处,纠正成角畸形,并填入相应大小的楔形木块。
再以棉花填塞剩余空隙以保持压力,预防肿胀发生,末了用浸湿石膏绷带封闭裂隙。

(四)拆除石膏

骨折愈合拆除石膏时,运用石膏锯纵行剖开石膏,锯开时防止损伤皮肤。
拆除后,应洗涤皮肤并用弹力绷带包扎,并加强磨炼以防止发用废用性水肿。

三、常见石膏类型及操作方法

(一)石膏托

紧张用于四肢骨折、创伤以及手术后的外固定。
运用最多,但应根据不同的部位和利用目的选择运用,特殊是要把稳枢纽关头部位的固定位置和韶光,以免造成枢纽关头功能障碍。

1.前臂石膏托

患者可取立位、坐位或仰卧位。
固定例模:自前臂上1/3至掌横纹,手指须要固定的须将石膏托向远端延长。
拇指不须要固定的应将大鱼际露出,以便拇指充分活动。
石膏托一样平常放在掌侧。
前臂旋前或中立位,腕枢纽关头30°背伸位,拇指对掌位,掌指枢纽关头功能位。

操作方法:用卷尺丈量由前臂上1/3到掌横纹的长度,取宽10cm或7cm的石膏卷一个,泡水后,按测得长度做厚约8~10层的石膏片,上面敷以棉花或棉纸,再用绷带固定在上述部位。
把稳保持腕枢纽关头及掌指枢纽关头功能位。

2.全臂石膏托

患者坐位、立位或仰卧位。
固定例模自腋下到掌横纹。
固定位置是肘枢纽关头屈曲90°,腕背伸30°;,前臂中立或旋后位。
石膏托可放在伸侧或屈侧。
操作方法同上。
可用宽10cm的石膏卷制作。

3.短腿石膏托

患者仰卧位,助手扶患侧小腿,足部伸出台外。
坐位则膝枢纽关头屈曲,小腿下垂在台外,足部放在术者膝上。
固定例模自小腿上1/3至超过足尖1~2cm,一样平常都放在小腿的后方。
固定位置:踝枢纽关头90°,足中立位,趾伸直位。
操作前用卷尺丈量好长度,用10cm或15cm宽的石膏卷,泡水后按上述长度制成厚约10~12层的石膏片。
石膏片上放棉花或棉纸,跟骨和两踝部的衬垫要厚些。
然后将石膏托和衬垫物用绷带固定在小腿后方。
长久利用的石膏托在凝固后可拿下装衬里。

4.长腿石膏托

患者仰卧位,由助手扶持患侧下肢。
俯卧位,足伸到台外。
固定例模自大腿上1/3到超过足尖1~2cm,一样平常均放不才肢的后方。
固定位置为膝枢纽关头在165°微屈位,其他位置同短腿石膏托。

操作:先用卷尺丈量好长度,将15cm宽的石膏卷泡水后制成适当长度,厚约12~14层的石膏托。
腓骨头、跟骨与两踝部要多放些衬垫,然后将石膏托用绷带固定不才肢的后方。

5.石膏夹板:按石膏托的方法制作两条石膏带,分别置贴于被固定肢体的伸侧及屈侧,用手摸贴于肢体,绷带包缠。
石膏夹板的稳定性优于石膏托,多用于骨枢纽关头损伤后肢体肿胀,便于调节松紧,以防影响肢体血运。

(二)石膏管型

1.前臂石膏管型

患者体位、固定例模和固定位置均与前臂石膏托相同。
将备好的衬里套在患手及前臂上,近端达肘窝,远端超过掌横纹。
腕枢纽关头用棉花或棉纸垫好,各枢纽关头保持功能位。
用10cm或7cm宽的石膏卷将前臂及手掌缠绕2~3层使成雏形,再将一适当长度的石膏片放在掌侧或背侧,表面再用石膏卷缠绕1~2层。
待石膏凝固后,修剪管型两端,将衬里向外翻转、固定,并做好标记。

2.全臂石膏管型

患者体位、固定例模与固定位置均与全臂石膏托相同。
做悬垂石膏时肘枢纽关头屈曲角度应小于90°,使重力通过肘枢纽关头达到向下牵引的目的。
制作时腕枢纽关头和肘枢纽关头都用棉花或棉纸做衬垫,别的操作同前臂石膏管型。

3.短腿石膏管型(石膏靴)

患者仰卧,小腿由助手扶持;或取坐位,小腿下垂,足放在术者膝上。
固定例模及固定位置同短腿石膏托,但足趾背侧必须完备露出。
操作时用卷尺丈量小腿上1/3后方到超过足趾和小腿上1/3前方到跖骨头前方的间隔,按此间隔制做6层石膏片两条。
穿好衬里,在胫骨前缘、两踝、足跟及管型上、下开口处放些棉花衬垫。
泡10cm宽的石膏卷两卷及预制石膏片两条。
先用石膏卷在患肢缠绕2~3层,使成雏形。
再放上前、后石膏片。
表面再用石膏卷缠绕2~3层。
石膏缠好往后,把稳模造足弓。
待石膏管型凝固后,再修剪边缘,将衬里外翻、固定,并写好标记。

4.长腿石膏管型

患者仰卧位,患腿由助手扶持或用支架悬吊。
固定例模为:后方自大腿上1/3到超过足趾1~2cm,前方自大腿上1/3到距骨头,足趾背侧全部露出。
固定位置与长腿石膏托相同。
为了避免患肢在管型内旋转,也可使膝枢纽关头多屈曲一些。
操作方法基本上与短腿石膏管型相同,把稳在腓骨头处多放些衬垫物。

胫腓骨骨折用长腿石膏管型固定后,如创造有成角畸形,可在成角的凹面及两侧将石膏型周径的3/4横行切开,衬里不必切开。
以成角凸侧(未切开部分)为支点把石膏管型掰开,至成角畸形完备纠正为止,再将石膏型的缺口补好。
运用此法时,应把稳避免石膏过多地压迫凸侧软组织而造成压迫性坏去世。

(三)人字形石膏

人字形石膏紧张用于肩、髋等枢纽关头。
肩人字石膏为将石膏绷带缠绕于胸肩及一侧上肢而成。
多用于肱骨外科颈骨折或肩枢纽关头结核以及肩枢纽关头领悟术后。
髋人字石膏,用石膏绷带缠绕于腹部,包括双侧肋弓及一侧下肢,于枢纽关头部位可用石膏条予以加强。
如将两侧下肢皆用石膏绷带缠绕则称为石膏裤。
髋人字石膏在临床上较常用。
紧张用于髋枢纽关头结核、髋部矫形手术或髋枢纽关头领悟术、股骨骨折等。

1.肩人字石膏

复苏患者采取站立位;全麻手术后患者可采取仰卧位。
站立位时,患侧上臂用支架悬吊,患手扶在立柱上。
无此设备时可用人扶持。
仰卧,头部放在石膏台的台面上。
此台面与骶托之间放一宽约10cm,长约40cm的薄木板。
患者的背部和腰部即仰卧在此薄木板上,骶部放在骶托上。
患侧上肢用吊带吊起。

固定例模应包括患侧全臂、患肩、胸背部及患侧髂嵴。
常用的固定位置是肩外展75°,前屈30°,前臂旋后位并与身体的横切面成25°,肘枢纽关头屈曲90°,腕背伸30°。
在此位置手掌与口部遥遥相对。
操作前躯干及患侧上肢均穿好衬里。
用剪好的大片毡子覆盖患肩、胸背部和患侧髂骨嵴。
患侧腋下、肘、腕部均用棉花或棉纸垫好。
用宽15cm泡好的石膏卷将患侧上臂、患肩及躯干缠绕3~4层,使成雏形。
将六层石膏片放置在肩枢纽关头周围,用以连接上臂和躯干部分。
躯干部分的下缘,胸背部周围和患侧髂棘部分也要用石膏片加强。
表面再用石膏卷缠绕2~3层。
石膏凝固后,连续完成上臂以下部分的石膏管型。
应把稳加强肩部和肘部的连接,以免日后石膏在肩、肘部折裂。
为了加强肩部的连接,可在肘部与躯干部分之间加一木棍加强。
石膏全部凝固后,修剪边缘,将衬里向外翻转固定,并写好标记。

2.髋人字石膏(石膏裤)

患者仰卧位。
先穿好腰部和下肢的衬里。
有专用石膏台的可将患者放在石膏台上。
头部和上背部放在台面上,腰部悬空,骶部放在骶托上,两下肢用吊带悬挂。
没有专用石膏台的,可将一个方凳放在手术台或长桌上,以支持头部和上背部,骶部放在一个铁制骶托上。
两下肢可由助手或术者本人扶持。

固定例模:单腿石膏裤裤腰部分的前方由肋缘到耻骨联合,后方由腰1~2棘突到骶骨下方。
会阴部要充分外露,以便照顾护士大小便。
裤腿部分与长腿石膏管型相同,上端与裤腰部分相接。
双腿石膏裤时,患腿与裤腰部分与单腿石膏裤相同,健侧大腿(膝上5cm)也包括在石膏型内。

固定位置:腰椎平放,两髋各外展约15°~20°,屈曲约15°~30°(按须要),膝枢纽关头在165°微屈位,其他位置同长腿石膏管型。

操作:穿好衬里后,患者仰卧石膏台或方凳和骶托上。
腰部用毡环绕,两侧髂、骶部,大粗隆、髌骨、腓骨头、胫骨前缘,两踝和足跟都放些棉花衬垫。
在衬里与腹壁之间放一薄枕,待石膏型凝固后将其取出,这样裤腰与腹壁之间便留有较大的空隙,给患者留有饮食和呼吸的余地。

用15cm宽泡好的石膏卷把腰部和大腿中、上部缠绕3~4层,使成雏形。
在髋前方放交叉的石膏片两条,侧方放一条,后方放一条。
再用长石膏片把裤腰的上、下缘各缠一圈。
往后再缠石膏卷2~3层。
石膏凝固后,连续完成石膏裤的裤腿部分,其方法与长腿石膏管型相同。
为了坚固可在石膏裤的两腿之间放一木棍。
末了修剪边缘,翻转衬里,并写好标记。

(四)石膏床

病人取俯卧位固定。
根据病变部位,于胸腰背部或头颈胸背部,将浸泡后的石膏绷带来回折叠到所需厚度,使成一板状模子。
取下,等完备干燥坚硬后,病人即可仰卧于此石膏床中。
此方法多用于脊柱结核或脊柱骨折的病人。
目前一样平常较少运用,仅用于不互助之儿童。

仰卧式石膏床患者取俯卧位。
俯卧式石膏床患者取仰卧位。
胸腰椎病人用仰卧式或俯卧式均可。
固定例模:仰卧式上方起于胸1~2棘突,下方到小腿中部;俯卧式上方起于胸骨柄,下方到小腿中部。
颈椎或上胸椎病人只能用仰卧式,而且必须包括头、颈部。
固定位置:脊柱只管即便按正常生理弧度,两髋稍屈曲并适当外展,膝枢纽关头稍屈曲。

操作方法:以仰卧式石膏床为例。
患者俯卧,腰背部包括两下肢后方垫以衬里和毡子。
骶骨下方至两大腿下方内侧开窗,以利患者排便。

按下列部位预制6层石膏片:①由肩部到膝下两条;②横贯两肩一条;③横贯腰部一条;④横贯两小腿之间一条;⑤沿开窗四周四条。
用宽15cm的石膏卷平铺4~5层,制成石膏床的雏形。
将上述石膏片循序放好。
上面再平铺石膏绷带4~5层。
凝固后修剪边缘,翻转衬里,并写好标记,干燥后再让患者仰卧其上。

(五)其他

预防、治疗脊柱疾病常常利用的各式各样石膏制器材有固定石膏帽、石膏围领、石膏背心、颈胸石膏、头颈胸石膏、颈胸腰石膏、侧弯矫形石膏以及蛙式石膏等,下面先容几种常见类型。

1.\公众8\"大众字石膏

此石膏可用以固定锁骨骨折。
患者坐位,两手插腰,两肩后伸。
先将患者两肩、两腋及上背部均垫以棉垫、棉花或棉纸。
骨折整复后助手用膝部顶住患者后背,两手拉患者两肩向后伸。
术者用10cm宽的石膏卷沿\"大众8\公众字走行,通过两肩的前方交叉于后背。
一样平常共缠绕8~10层即可。

2.石膏围领

用于颈椎固定。
患者坐位,固定例模上缘前方托住下颌,上缘后方托住枕骨结节。
下缘前方到胸骨柄,后方到胸椎2~3棘突,旁边两侧到锁骨内l/2。
颈部先穿衬里,围以毡垫。
用宽10或7厘来的石膏卷缠绕2~3层,使成雏形。
在围领的前、后、左、右各放一短的6层石膏片,再用石膏卷缠绕l~2层。
石膏凝固后修剪边缘,翻转衬里,并写好标记。

3.躯干石膏背心

患者立位,能站立的患者尽可能采纳此体位。
患者直立,两手扶吊环;如果仰卧位,腰部用宽约10cm的坚固布带悬吊在石膏台上,待石膏背心上好往后,再将布带撤出;两壳法:此法可用于既不能直立,又不便吊起的病人。
患者仰卧石膏台上,腰部以薄枕垫起。
先做好前部石膏壳,待其凝固,取下后烘干,数日后患者俯卧在前方石膏壳里,再制做背部石膏壳。
末了将两个石膏壳用石膏卷贯串衔接在一起。

固定例模前方上起胸骨柄,下达耻骨联合。
后方上起胸椎中部,下到骶骨中部。
使胸腰部脊柱在后伸位固定。
先穿好衬里,摆好体位。
按估量固定例模垫好毡子。
按丈量长度预制6层石膏片8条,计:①由胸骨柄至耻骨联合旁边各一条。
②由胸推中部到骶骨中部旁边各一条。
③由胸骨柄绕到骶骨中部旁边各一条。
④由胸椎中部绕到耻骨联合旁边各一条。
用宽15cm的石膏卷缠绕2~3层,使成雏形。
循序放好上述8条石膏片,再用石膏卷缠绕2~3层。
凝固后修剪边缘,外翻衬里,写好标记。

转载请注明:片头模版 » 石膏你可能不会碰着然则碰着了就应该知道石膏固定技能送给你

发表我的评论
取消评论

Hi,您需要填写昵称和邮箱!

  • 昵称 (必填)
  • 邮箱 (必填)

网友最新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