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件的尺寸公差哀求一样平常,未注公差为GB/T13914-2013,成形冲压件尺寸公差为FT9,精度属于中等。零件成形的难点是拉深和胀形,这2道工序成形后零件如图3所示。
2 零件成形工艺方案
成形法兰零件的传统方案是按圆筒外径φ82.5mm拉深,然后胀形和镦压,现考试测验用相反的工艺方案成形,即按法兰凸缘最大外径略小的外圆进行拉深,然后缩口和镦压。
2.1 传统成形工艺方案
传统成形工艺方案:①拉深成形为与零件圆柱面直径相同的圆筒形件,如图4(a)所示;②胀形,如图4(b)所示;③镦压和整形,如图4(c)所示。
2.2 新成形工艺方案
新成形工艺方案:①拉深成形为比零件圆柱面大但比凸缘直径小的圆筒形件,如图5(a)所示;②缩口,如图5(b)所示;③缩口整形,如图5(c)所示;④镦压和整形(见图4(c))。
3 模具设计
3.1 传统成形工艺模具设计
3.1.1 拉深模设计
传统成形工艺拉深模构造如图6所示。法兰零件经打算拉深毛坯尺寸为φ134mm,公差±0.1mm,厚度为1.5mm。材料相对厚度为:tD×100=1.5134×100=1.12个中,t为材料厚度,mm;D为毛坯外径,mm。根据材料相对厚度查《冷压冲模设计》:低碳钢不该用压边圈时第1次拉深系数:当t/D×100=1时,m1=0.75;当t/D×100=1.5时,m1=0.65,法兰拉深系数为m1=81134=0.6,小于低碳钢不该用压边圈时第1次拉深系数0.65,以是该拉深模要设计压边圈。采取压边圈的拉深模第1次拉深系数:当1<t/D×100<1.5时,0.5<m1<0.53。由上述剖析可知,原则上通用圆柱面凹模构造的拉深模必须设置压边圈(压板)。
在拉深前和拉深过程中,首先通过拉深凹模和压边圈给毛坯的两大面施加适当的压边力,防止毛坯起皱及拉深时底部开裂。如果采取锥形凹模构造的拉深模,当d1/d2=0.6,t/D×100=1时,m1=0.58;当d1/d2=0.6,t/D×100=1.5时,m1=0.56,个中,d1为凹模锥形部分下端直径,mm;d2为凹模锥形部分上端直径,mm。
由上述剖析可知,如采取锥形凹模的拉深模可以不设置压边圈,即可一次拉深完成,为了简化模具构造,采取锥形凹模构造。成形法兰的拉深模采取正装构造,拉深完成后拉深凸模4连续向下运动使拉深件的口部低于卸料板7的下端面,这时拉深件包裹住拉深凸模4,压力机滑块返程时拉深凸模4向上运动,拉深件被卸料板7挡住而从拉深凸模4上卸下。
3.1.2 胀形模设计
胀形模构造如图7所示。胀形系数K=94.5/81=1.16,查阅设计手册碳素构造钢极限胀形系数为1.2,该零件材料为DC04,胀形工序成形是可行的。胀形凸模材料选用橡胶,当拉深件底部受压力向下运动与胀形凸模打仗,胀形凸模受压后体积不变,高度降落,径向方向向外膨胀变大,将圆筒形件的底部向外胀形至胀形工序形状尺寸。
3.1.3 镦压与整形模设计
镦压与整形模构造如图8所示,将胀形后的工序件放在定位块5上,对工序件鼓肚进行镦压与整形,使2个料厚的材料重叠。镦压与整形结束后推件块4将成形零件从定位块5上推出脱模。
3.2 新成形工艺模具设计
新成形工艺的拉深模构造与传统成形工艺的拉深模构造相同,其拉深系数比传统成形工艺的拉深系数大,拉深成形可行。
3.2.1 缩口模设计
缩口模构造如图9所示。缩口系数m=8191.5=0.885,查阅设计手册低碳钢(软钢):无芯柱极限缩口系数0.75,内部有芯柱极限缩口系数0.35。为了防止工序件缩口部位在缩口过程中与原毛坯对应位置发生偏斜,采纳有芯柱的缩口模构造,根据上述数据,缩口工序成形是可行的,缩口角度取60º。活动定位块7一方面在缩口开始前对缩口毛坯进行定位;另一方面在缩口过程中随着缩口凹模低落而低落,连续对缩口毛坯进行定位。
3.2.2 缩口整形模设计
缩口整形模构造如图10所示,由于缩口后的工序件缩口根部有较长的锥面,缩口未达到图纸哀求的圆柱面长度,以是须要将一部分锥面连续缩口整形变为圆柱面。该方案的镦压与整形模与传统成形工艺方案的构造一样。
4 结束语
上述2种成形法兰凸缘的方案都可行,传统成形工艺方案适宜于凸缘尺寸较小的零件,新成形工艺方案适宜凸缘尺寸较大的零件,2种方案的成形工艺相反,新成形工艺方案的模具构造相对繁芜,比传统的胀形工序多了一道整形工序,生产本钱较高,但相对传统成形方案模具利用寿命要长。2种方案的模具都是一次试模成功,成形零件尺寸符合图纸哀求,零件成形质量稳定,生产效率高,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
▍原文作者:刘五一, 郭喜禄
▍作者单位:陕西烽火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转载请注明:片头模版 » 大年夜凸缘法兰成形筹划和模具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