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消息:

郑漂八年的城中村生活从瓦屋李开始漂到哪里算个头

励志语录 admin 浏览 评论

冯海蛟 | 文

2017年12月5号,郑州市区机动车限行的第二天,窗外三全路上依然车水马龙,溘然想起8年前初到郑州时陇海路上川流不息的车流人群。

这八年“漂”在郑州,“漂”的无助,“漂”的心伤,“漂”的无所事事,以及“漂”的过程中收成到到的屋子,车子,票子……一韶光,万般思绪涌上心头。

初到郑州,落脚“瓦屋李”

梦想着将来买辆大奔驰

全体故事要从8年前的一个夏天讲起。

2009年7月初,我从豫北的小州里出发,来到河南省省会郑州市。
初到郑州,夏日炎炎,只觉周围知了叫的声嘶力竭,统统显得喧华不堪。

此行之前,我通过网络预约的事情口试。
公司在陇海路附近的一个小区住宅里,口试结果不是太好,出来后创造偌大的郑州竟没有一个自己的落脚之地。
于是,打电话给一个邻村落的高中同学,并随他去到他的住处“瓦屋李”。

初到瓦屋李,统统都是那么新鲜。
整条街都是做生意的,像是在赶集一样,烧饼夹豆腐串、鸡蛋灌饼、水果摊……提及来现在的手机号码便是在那里买的,还加了20块钱的“吉祥号码”钱。

他租住的屋子在顶楼6层,和我们一个高中同学合租。

夏天的时候,房间、走廊里还夹杂着汗臭、袜子、鞋子的味道。
那会没有无线网,电脑也不遍及,床头还有些《羊皮卷》《陈安之》一类的书。
大家在一起说说高中时候的人和事,迷惘一下未来的生活。

那会儿网络招聘还不是很遍及,投了也简积年夜多没有回应,接下来的一段韶光每天都在各大人才市场转悠,红旗路的河南省人才市场、陇海路的郑州人才市场。

印象里,人才市场里的事情大多都是卖农药的,兽药的,化肥的,底薪800加提成。
记得有一家公司经理说“我们这里员工好好干两三年后都能达到3000+”。

直到有一天老师帮忙先容了一家行业内著名外资企业的河南省分公司,在未来大厦。
口试时分公司的老总问我为什么做发卖,直肚直肠的我回答说“有亲戚之前跑业务买的奔驰车,在村落里属于成功人士,我以为我也能买奔驰车”。

这确实是我当时内心真实想法。

过了两天人事经理关照我,月中15号去上班,说是比较好结算人为。
公司的同事都很激情亲切,尤其是工会主席,一位郑州西郊的姑娘。

由于未来大厦对面便是聂庄,加上之前入职的年轻同事也是住在哪里,聂庄便是成为我在郑州第一个属于自己的“家”。

迁居至“卧龙岗村落”

房价涨价远没有鸡蛋灌饼涨价

对生活的影响大

进门的过道处挂了一个小黑板,标间240。
女房东还是很激情亲切的,把我安排在了2楼错对楼梯的房间。

2009年时,聂庄属于比较繁华的城中村落。
未来大厦及曼哈顿附近的写字楼,金水路东明路的酒吧一条街,周围的洗澡中央、KTV、河南省公民医院、河南省肿瘤医院给这个村落庄供应了太多的流动人口,大部分都是年轻人。

一个周末的早上,我被一对男女的争吵声聒醒了。
原来是一位穿西装说普通话的男青年房租到期了,没钱交房租想缓几天。
女房东以为你不交房租就要送你走,丝毫没有保留情面的意思。

后面的辩白和争吵在房租面前显得那么薄弱无力,你没有钱,结果显然早已经注定。

城中村落的女房东大概是见过太多租客,早就练成了一幅铁石心肠。
或许只有在顶楼喂她那些鸡和鸽子时,才会露出诚挚的笑颜。

2010年的春节刚过,人事经理叫我过去发言,大意是公司构造调度要裁员,而我被解聘了。
那时的我溘然理解了聂庄那个被赶走的南方青年的心情了。
实际上很多事情不管别人是温顺一刀,还是狠狠地一刀,伤口都是一样的痛。

当时刚交了房租,想起过年和家人聊的新年操持,不管若何了,当时只有一个动机,便是搬家。
于是,我选择了“卧龙岗村落”,一个听起来很适宜失落意者居住的村落落。

在卧龙岗是跟邻村落的高中同学合租的,一位刚刚从985高校退学的失落意年轻人。

房东是一对60岁旁边的老人,每次看到他他都是笑颜满面,让人觉得很温暖。
没钱的话房租还可以延期,给人留下很朴实的那种觉得。

房东在一楼开了个小便利店,卖卖辣条、方便面、啤酒矿泉水一类的;二楼三楼是对外出租的小房间,卫生间是公共的。

印象最深的事是对面楼上的一对男女,险些每个深夜房间里都会传来争吵、哭泣的声音。
争吵的内容大多跟钱有关,有时候还会喊救命,让帮忙拨打110一类的。
一开始也是挺朝气的,韶光长了也就习气了。

还有印象比较深的便是鸡蛋灌饼常常涨价。
一次5毛,大概涨了两三次,卖饼的老板在摊饼时候总爱感慨,面涨价,油涨价,鸡蛋也涨价,实际上还没原来挣得多。

到年底才知道2010年郑州房价涨了2000,三环阁房庐基本要到7000旁边了。
可那个时候房价涨的再多彷佛也没有鸡蛋灌饼对生活的影响来的更大更直接。

生存啥时候能变成生活?

终于,住了很多城中村落后我有了稳定住所

之后的两年,不断听说某某同学买房了,买车了,考上了公务员。
尤其是村落里的发小们,好多都是初中毕业后到城市里打拼,一年的收入都能达到10万元以上,部分做生意的乃至是三四十万。

这些新闻总是不断的冲击着我薄弱的自傲,而我的事情从那家外资企业离职后总是不着边际,卖过馍片、纸箱、扮装品、防水涂料、电缆、牙刷、服装、豆沙。

实在每次换事情自己都要经由一番思考。
比如馍片,事情性子哀求必须出差,每天都有补助,这样每天都可以省下几十块钱,加上人为和提成每个月也能余下3000多元。

再比如做电缆,考虑郑州正是大拆大建的阶段,到处都是房地产、地铁项目,一年做上两三个项目就能有个几百万的古迹。

事实证明我还是太年轻,或者说不足踏实,浅尝辄止。

为了方便事情,这期间我陆陆续续住过王府坟、孙八寨、杲村落、高皇寨。
频繁换事情直接后果便是收入不稳定。
中间最落魄的一次由于没钱交房租,那段韶光每天晚上睡觉都觉得有一块石头压在心上,犹豫了好久第一次开口向同学借钱。

记得很清楚,一位大学同学,给我汇了500块钱。

2013年夏天由于一场变故,去安阳陪护了亲戚一个月。
我带着身心俱疲的身体,走出了郑州这座“围城”,回到家乡。

那段韶光险些是我参加事情往后第一次离开郑州那么永劫光。
在这段韶光内我回顾自己在郑州4年多的韶光到底做了什么,思考自己往后的路要怎么走。

重新回到“围城”,跟好朋友一起合租在陈寨。
机缘巧合,也找到了自己想做的行业,逐渐的,事情有了些转机,到2015年陆续有了10多万的储蓄。

那一年夏天开始盛传陈寨要拆迁的事情,之前熟习的很多城中村落都已经拆迁,陈寨的房租也涨到了650,在一次和朋友吃大盘鸡时溘然一激灵,要不要买个屋子?

2015年11月初,基本定了下了一套屋子,位于河南省体育中央附近。
屋子的上风劣势清晰明了,9000多的房价,2000多的月供也在自己的承受范围内,用现在盛行的话来说,我也被迫“上车”。

就在生活趋于稳定是,溘然想起在皋村落彩票店里一位老大哥的感慨“在城市里生存下去,真的是难啊!
啥时候,才能把生存变成生活啊!

作者简介:

冯海蛟,豫北滑县高平村落夫士。
自幼爱读书旅行,本意是云游四方,奈何生存所迫,以推销为生,已八年有余。

豫记版权作品,转载请微信80276821,或者微博私信“豫记”,投稿请发邮件至yujimedia@163.com

豫记,环球河南人的精神食粮!

转载请注明:片头模版 » 郑漂八年的城中村生活从瓦屋李开始漂到哪里算个头

与本文相关的文章

发表我的评论
取消评论

Hi,您需要填写昵称和邮箱!

  • 昵称 (必填)
  • 邮箱 (必填)

网友最新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