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小样:为验证膜构造工程设计、制作的准确性和安装的可行性而按设计尺寸缩小比例后制作的样品。
52.标识:即在有关数据、性能、各种标志的把稳事变等内容的标牌。
53.挖弧:为便于在膜成品各边缘交汇点安装膜节点并减少应力集中,在放样时在膜片某处以确定的半径划线,使膜片在该处呈向内凹或外凸的工艺方法。
54.顶升机构:将膜成品顶起到位并张紧成形的机构称顶升机构。
55.热合强度:采取热合拼接时,热合缝处的抗拉强度。
56.缝纫强度:采取缝纫拼接时,缝纫拼接处的抗拉强度。
57.抗拉强度:膜材在纯拉伸力的浸染下,不致断裂时所能承受的最大荷载与受拉伸膜材宽度的比值,通用N/5cm来表示。它分为经向和纬向抗拉强度。
58.经向抗拉强度:沿膜材经线方向拉伸时的抗拉强度。
59.纬向抗拉强度:沿膜材纬线方向拉伸时的抗拉强度。
60.撕裂强度:膜材在撕裂状态下不涌现撕裂缝的最大斜向拉力。
61.帽圈:连接在栀杆或独立支架上用以固定膜成品顶部的钢圈。
62.帽顶:用金属或膜材制作的覆盖在帽圈上用以防止雨水渗漏或起膜构造装饰浸染的构件。
63.折叠方向:膜构造在包装发运时的前后旁边折叠顺序和方法。
64.展开方向:膜成品在安装时从折叠状态向各个方向展开的先后顺序。
65.投影面积:膜成品安装后所能覆盖的正投影面积。
66.展开面积:组成膜成品的各膜片表面积之总和。
67.防水处理:膜成品安装后对有可能渗漏雨水的部位进行密封的工艺。
68.剥离强度:热合的膜成品,在外力浸染下,热合层不涌现离层征象的最大拉力,它取决于热合工艺。
69.预缩剪裁法:当膜构造边界不可调节时,为使膜成品安装后产生预张力并张紧,在膜成品制作时,预先将膜片的剪裁尺寸适当缩小的剪裁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