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消息:

风尚旧礼系列一新婚挂门帘

婚庆设计 admin 浏览 评论

文/徐春红

提及婚礼,我们都知道是有很多讲究的,传统婚礼更是如此。
北方很多地方都有结婚挂门帘的风尚。

传说汉宣帝时,昭君出塞和亲于匈奴首领。
临行前她向汉宣帝要一门帘,说挂于门口以解思乡之情。
汉宣帝就特意派专骑去给昭君挂门帘。
唐朝时,文成公主入藏嫁给松赞干布,唐太宗也效仿汉宣汉派人专门给文成公主挂门帘。
这样,就有了却婚挂门帘的风尚。

还有一种说法是,这一习俗与北方的房屋有关。

北方的正屋叫堂屋。
堂屋多为三间,中间这一间开正门,两边的房间相互对着开小偏门。
父母住右首这间,新婚夫妇住左首这间。

新婚夫妇为了表示和父母、兄弟姐妹没隔合就不关自己的房门。
也便是即是向他们说:“看,我们小两口不防备你们吧”。

但是,不关门总归未便利,于是就在新居门上挂门帘。
久而久之,就成了婚俗。
当然,现在的新婚夫妇早已经另有别院,不再像以前那样与父母同住了,但风尚每每会延续。

门帘是由新娘子的亲弟弟来挂的。
如果新娘子没有亲弟弟,让堂弟,表弟或邻家的小弟弟来挂也行。
这个弟弟年事只管即便别太大,十四五岁最好。

有些地方挂门帘是在新娘子的嫁妆送到新郎家的时候挂。
新娘子的嫁妆都是结婚前一天或结婚前几天先送到新郎家。
新娘子的弟弟就随着一块过去,嫁妆放好后才把准备好的门帘挂在新居上。

有些地方挂门帘是在结婚当天随新郎迎亲的军队一块过去,新郎新娘进入新居后再挂上。
新郎迎亲时要带一位年长的女性,我们这儿称她为“娶女婆”。
新娘子家一定要另备一桌酒席接待“娶女婆”,还要由新娘子的母亲或长辈陪席。
否则,新娘子一家被认为不懂规矩,新娘子在婆家是不好做人的。
新娘子的弟弟随迎亲的军队去姐姐家挂门帘也会受到新郎家人的接待。

我们这儿,新娘子的弟弟挂门帘,新郎家人不只要接待还要给这个弟弟一个红包。
红包里放六块,八块或十块钱,这叫喜钱。
钱不在多少,在那个“喜”字上,图个好兆头。

门帘一定是大赤色的。
门帘上绣的图案一样平常是龙凤呈祥、鸳鸯戏水,也有绣富贵牡丹的。
反正都是喜庆图案。

挂门帘的时候还要有说词。
这些说词都是吉祥话,表达美好的祝福。

比如:上八仙,下八仙,我为新人挂门帘。

上挂门帘生贵子,下挂门帘生状元。

两边一起挂,来年生个胖娃娃。

再比如;弟弟给姐挂门帘,姐夫就能做大官。

姐夫做官全家欢,姐姐来年生状元。

记得二十多年前我结婚的时候,婆婆让我老公问我找的谁挂门帘,我姐妹六人没兄弟。
还问城里兴给多少喜钱。
当时把我问愣了,我还真的不知道有这风尚。
问母亲,母亲说:“你不懂的道道多了去啦,好好学着点吧”。

现在这些风尚不大时兴了,不过提及来,听起来都还是蛮故意思的。

转载请注明:片头模版 » 风尚旧礼系列一新婚挂门帘

发表我的评论
取消评论

Hi,您需要填写昵称和邮箱!

  • 昵称 (必填)
  • 邮箱 (必填)

网友最新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