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年前,这里四周都是青砖青瓦的民居,每条路上都种满了梧桐树和梨树,每到着花的时令,小伙伴们最喜好闻着花喷鼻香穿梭在街头巷尾、院落间捉迷藏,玩得不亦乐乎。如今这样的日子随着韶光的远去永久成为了回顾……”站在张大千故居前,园林工李野行陷入对往事的怀念中。
故居档案
1947年建成
用于婚房
1947年5月
张大千携夫人徐雯波入住
2013年10月
被列入成都第一批
历史建筑保护名录
张大千生平流落,内江、上海、苏州、印度、阿根廷、巴西、美国等地都有他的足迹。1949年前在大陆生活期间,他一贯因此旅居、寄居或合居的形式四处居住。
在成都金牛坝的这处房产,是张大千第一次置办家当。然而这处隐身于金牛宾馆内的川西民居很少被人知晓。
与宾馆内当代风格、欧式风格的楼房比较,张大千故居特殊引人瞩目,青砖、黑瓦,老式的雕花窗棂,在一片绿荫环抱下,宛如一幅立体画卷。只管已良久没人居住,地面上布满了青苔,但整座院落强烈的中式风格、文化灵魂仍能得以保存。
历史上对付这处建筑的记载非常少,目前较为详细的记载,是张大千的女儿张心玉曾在《先父和他的庭院》一文中对这一建筑的简短描述:“1943年秋,先父从敦煌返成都后,一贯没有固定的住处,直到1947年,才在成都西郊金牛坝建了自己的住所,留有一亩旁边的空地,种了各种花草。第二年,先父去喷鼻香港,后于1950年应邀赴印度讲学和稽核,从此,再未回来。”
1947年,张大千与第四任妻子徐雯波结婚,张大千在金牛坝建筑了一座青砖小院用作婚房,起名为“税牛庵”。张大千在庭院里种了很多奇花异草,还养了几只白猿。一大家人此时也分为两处居住,张大千和徐雯波及男弟子们住在“税牛庵”,大夫人曾正蓉和三夫人杨宛君则领女弟子们住在东南部的沙河堡。这是张大千第一次置办家当,也是张大千在祖国大陆末了的寓所。
嫡黄花,张大千在成都居住过的故居已不见当年的欢声笑语,但这座建筑,一砖一瓦,一草一木无不勾起成都人对大师的怀念,也让它成为了成都的一个文化地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