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广东省人口发展研究院
最新开展的一项群众生养情形调研
结果显示
广东群众生养二孩的意愿略有上升
超五成“90后”的空想子女数为两个
广东育龄群体空想子女数多为两个
10月12日,国家卫生康健委发布了2022年我国卫生康健奇迹发展统计公报。公报显示,去年我国出生人口达956万,个中二孩占比为38.9%,三孩及以上占比为15%。
与2021年比较,2022年我国出生人口数及二孩占比涌现下跌,但三孩占比有所上升。
对此
人类学博士
广东省人口发展研究院
人口研究部助理研究员廖子宜表示
从全国范围看
群众生养二孩的意愿开始低落
由全面二孩政策带来的
生养堆积基本结束
但三孩政策正在起浸染
开释出了一些生养潜能
在第生平育大省广东,情形如何?
今年6月,广东省人口发展研究院成立专题课题组,对广东育龄群体生养情形开展了一项深入调查研究。课题组前往广州、韶关、江门、茂名、揭阳等5市11县(市、区)进行实地调研,并在全省范围内开展问卷调查。
根据调研结果,广东群众的二孩生养意愿略有上升。育龄群体的空想子女数以二孩为主,但三孩生养意愿不明显,选择生养三孩的比例不敷一成。
个中,想要“儿女双全”以及“给老大做个伴”,是广东群众选择生养二孩的紧张缘故原由。
而不同年事行列步队的
生养不雅观念有所差异
“70后生养意愿高,二孩多孩生养意愿明显,但受年事和身体条件影响,只能留有遗憾。”廖子宜说,正值生养兴旺期(20—34岁)的90后、00后,二孩多孩生养意愿却相对不如70后人群。
调研工具中,约三成90后、00后空想子女数均为1个,超五成90后、近四成00后空想子女数为两个,而超一成90后和超三成00后不打算生孩子。
从优生优育角度看,人口专家们倡导“适龄生养”。廖子宜称,20—34岁人群正处于生养兴旺期,是备孕、生养的最佳期间,更有利于优生优育,建议把握好这个“黄金窗口期”。
“多生男孩”的性别偏好有所弱化
省人口发展研究院该次生养情形调研结果显示,“不孝有三,无后为大”“男主外女主内”等传统婚育不雅观念,已转变为“生养应由家庭自主决定”“照顾孩子是夫妻共同的任务”。
而这次调研还提示了一个新征象——与以往比较,广东群众总体的生养性别偏好有所弱化:从原来的“多生男孩”,逐渐向“顺其自然”“凑个好字最幸福”“养育女儿保安然”等性别偏好转变。
“从宏不雅观视角看,性别生养偏好的转变,是由于中国社会构造和性别认知状态发生了改变。”廖子宜表示,在我国农耕社会期间,男性是家庭中的紧张劳动力和家庭财产继续者,但随着当代化发展,女性也能外出事情、增加家庭收入,在继续制度上,女性的继续权得到了尊重和认可,地位已逐渐提升。
如果就当下微不雅观而言,廖子宜认为,群众生养性别偏好的改变,更多是与养育男孩带来的购置婚房、结婚彩礼等高额的“养育本钱”干系,养育女儿可能会相对“轻松”。
建议生养保障覆盖全体家庭
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22年,我国涌现近61年来的首次人口负增长。
“除了人口数量外,人口要长期、均衡发展,还应关注人口的质量、分布和构造。”廖子宜表示,当前中国人口最突出的问题是构造不平衡——老年人越来越多,年轻人越来越少;性别比偏高,男性数量比女性多,求偶存在一定难度。
今年5月5日,二十届中心财经委员会第一次会议召开,指出当前我国人口发展呈现少子化、老龄化、区域人口增减分解的趋势性特色,必须全面认识、精确看待我国人口发展新形势。
廖子宜剖析,如果少子化、老龄化加剧,社会的抚养包袱会持续增加,可能会导致经济活力低落、消费能力不敷、养老包袱增大、延迟退休等征象涌现。
“宏不雅观层面上,现在倡导婚育、提升生养率,便是为了避免人口断崖式低落可能引发的社会问题,为今后发展储备更多的人力资源。”廖子宜说,“但是,当今育龄群众更看重当下和自我,在自我生存和族群长期生存之间存在抵牾”。
对付个体而言,生养意味着要面对后续养育、教诲的多重本钱。多项调研结果也显示,影响群众生养意愿的成分多元,包含了生养育本钱高、经济包袱重、孩子没人带、影响奇迹发展等诸多方面。
为理解决上述抵牾、提升生养意愿,廖子宜认为,保障生养的干系方法应更为综合多元,将“生养政策入万策”,由财政、卫健、教诲、工商、住建、人社等多个部门综合发力,制订综合性保障方法。
此外,廖子宜剖析,与西方不同,中国人对“家”的情怀深奥深厚浓厚。
“中国人从出生到老去都更方向于从家庭、家人处得到照顾。因而,在设计养育儿童、赡养老人政策时,应多聚焦在家庭范畴上,在制订个税减免、休假、补贴等政策时也应以家庭为单位。”廖子宜建议,施政于家,才能更好开释群众的生养意愿,解放群众的生养顾虑。
如果你结婚了,你打算生娃吗?
打算生几个孩子呢?
欢迎评论留言分享~
转自:南方+
来源: 小强热线
转载请注明:片头模版 » 想生二孩的广东人变多了超五成90后理想子女数为两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