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为你带来装修干货、改造新灵感与美好生活故事
探寻美好居住办法,我们值得更好的生活!
----------------------------------------------
俄国作家伏契克在著作《绞刑架下的报告》中,曾用这样一句话,形容监狱里苦闷无聊的生活:
“从窗子到门是七步,从门到窗子还是七步。”
这种逼仄压抑的环境,很少有人能切身体会。可在如今的喷鼻香港,类似的「居住感悟」却层出不穷,乃至有过之而不及。
电影《一念无明》中展现的喷鼻香港劏房
就拿“声名远扬”的「菁隽」楼盘来说吧。
2016年,该项目首次推出了面积仅有128平方呎(约合11.89m²)的户型,冲破了喷鼻香港近年来一手楼市最小房屋面积的记录。
11.89m²,是什么观点?
要知道,喷鼻香港最小的停车位都有12.5m²。而这样一套每平方售价近10万块的住宅,面积却比车位都小,实在是有些丧心病狂……
2018年,喷鼻香港20.5m²迷你房成交价1025万(图源:喷鼻香港明报)
不过,该楼盘的开拓商却表示,设计出这样的户型,是为了让年轻人们都能快速“上车”。
并且,他还揭橥了一番极其经典的辞吐:
“紫禁城那么大,纵然是天子也只睡一张床。”
“为什么手机这么小,但很多人都喜好,由于它实际带给你的是无限的东西。如果可以的话,就设计部手机给你住。”
四舍五入,这种迷你房的存在,确实是在帮喷鼻香港年轻人“快速上车”——
直接睡在车位上。
不过,如今的喷鼻香港年轻人,对付这种“迷你豪宅”的评价,可谓是褒贬不一。
有人满心欢畅,买下自住;有人谨慎购入,投资理财;也有人不愿被洗脑,始终无法妥协……
2013年,Iris买下了一套位于喷鼻香港深水埗的开放式单位,也便是我们常说的迷你房。
虽然面积仅有216平方呎(约合20.1m²),但在10年前,售价却高达300多万,均匀下来,每平方大约17万港币(约合14万RMB)。
可纵然房价高得吓人,内部的格局却没有任何惊喜。
进门即厅,没有隔断,也没有玄关。仅用一壁小屏风隔开了入户与床,避免一开门就被门外路人看到床上景象的尴尬,勉强保有一点私密性。
并且,由于Iris习气睡大床,不愿意利用高低书桌床,以是这个小小的公区里,奢侈地塞下了一张1.4米宽的单人床。
这也导致公区放下一组书桌和衣柜后,整体就略显局促和拥挤。
除此之外,Iris还考虑到自己是独居,对餐桌的需求并不会太大,她果断地放弃了餐桌,转而选用占地更小,且具备一定收纳、置物能力的书桌,承担平日办公、用饭的需求。
好在,厨房还算过得去。
虽然面积同样很小,但一字型的布局,使得洗、切、炒动线一气呵成,高下吊柜也大大补充了迷你房的收纳能力,简约且实用。
角落里还塞下了一台冰箱,而电磁炉、抽油烟机的存在,也让平日里烹饪中西餐都完备没有压力。
Iris乐不雅观地表示,自己最喜好在太阳妖冶的时候下厨做饭,柔和的日光、美味的食品,能把烦恼和苦处赶跑。
乃至她做好了饭,还会选择直接站在厨房里吃完,不愿意错过一分一秒晒太阳的美妙时候。
虽然这样的迷你房,在大多数人眼里又贵又难住,但对付挤过不到10m²劏房的Iris来说,却完美得过分。
当然,她也不会把这套屋子定义成「家」,由于这个字眼,总是承载着很高的期待。
以是,她更乐意称之为「一处令自己的舒适空间」。
毕竟,在可以承受的范围内,选择最适宜自己的屋子,实在并不是一种无奈,更像是一种不放弃的坦然。
在喷鼻香港,像Iris这样,把迷你房作为“上车”首选的独居年轻人,实在不占少数。
但在这些年轻人之外,还有一小部分人,选择买下迷你房,用作投资理财,设计师Chris便是个中之一。
2014年,他花费300万港币(约合260万RMB),买下了一套面积仅有220平方呎(约合20.4m²)的迷你房。
然而,他却不是为了自住,而是用于投资理财,即把手中的资产以另一种形式保值,乃至是升值。
不过,一开始他完备不想买这么小的屋子,害怕不好住,也不好租。
但考虑到房贷压力,他退而求其次,选择了一套带花园的迷你房。
虽然屋子毫无户型、格局可言,但从事室内设计的Chris,还是在交房后,对其进行了一番细致装修。
他深知,小房子想要住得舒适,最主要的便是要合理利用空间。
于是,Chris将未来居住个中的生活,都知心的融入进了家具中。
1米宽的高低床下方,打造成了一处兼容收纳的衣帽间+可坐可安歇的地台床的设计。
不仅单身独居无压力,偶尔父母来看望,也不必担心没有地方睡。
地台对面,靠墙设置了一张可拉伸的书桌。
不用时,作为置物、收纳的台面,有办公需求时,拉出来后,就可以直接坐在地台上事情,非常方便实用。
话又说回来,Chris认为,参考近些年喷鼻香港楼市行情,类似这样的迷你房,作为「商品」是完备没有问题的。但如果是刚需的年轻人买下入住,却欠妥当。
由于这种类似劏房的迷你豪宅,只能在短期内办理住房问题,一旦长远考虑,比如结婚、生子、养老,那边那里处都是大坑……
当然,买下迷你房独居也好,投资也罢,大条件都是经济条件许可。
但对付那些结婚而买新居的新婚夫妻来说,迷你房却成了一种被迫接管的产物。
就拿建筑师刘邵禧,与女友Nicole来说。
他们是一对恋爱多年、感情稳定的小情侣,由于准备结婚,以是最近开始为俩人婚后的安乐窝做打算。
但由于资金不算宽裕,能选择的空间很小,只好把目光放到了眼下大热的迷你房上。
二人一进发卖部,就被事情职员激情亲切地领着参不雅观所谓的“百变空间精装开放式户型”——
利用面积仅190平方呎(约合17.6m²),附赠88平方呎(约合8.1m²)露台。
进门右手即开放式厨房,往前多走几步便是客厅、餐厅和寝室,险些没有什么收纳空间可言。
厕所内部也一言难尽。
马桶藏在一处仅能站下一人的小空间里,这就意味着蹲坑时必须开着门。
面前的景象,让这对小情侣不淡定了,惊呼:“这是给哈比人用的吗?”
除此之外,寝室里所谓的“收纳挂衣空间”,也只是一排大略的衣架而已,连衣柜都不能拥有。
逛了几套迷你房后,刘绍禧和Nicole彻底失落望了。由于这样的屋子根本不像一个家,更像是酒店房间。
两个人住进去,完备没有办法拥有属于自己的私人空间,倘若一方要加班事情,另一方要提前安歇,都实现不了。
面对镜头,刘绍禧发出了这样的感慨:“结婚同住,对付新婚夫妻来说本便是一场磨练和磨合。没想到我还要跟屋子磨合!
”
在他们看来,开拓商不断美化、润色这种迷你豪宅,却绝口不提实际上有多少居住难题,无异于在给急于置业的年轻人“洗脑”。
很多消费者没有选择,只能被迫妥协和接管,实在是令人难过。
可更无奈的是,这种被人诟病的迷你房,也抢手得不得了,曾经创下100多套4小时内售罄的辉煌古迹。
有人说:“想要在喷鼻香港买房安家,便是这样的——不求单位大,只求可置业!
”
对此,你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分享不雅观点哦~
转载请注明:片头模版 » 他花300万买17㎡婚房网友苦笑过度美化的小户型戳中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