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的正月初八开始,安顺苗族同胞开展跳花活动,欢度自己的节日。潘祖庆 摄
在贵州,奇妙民俗婚恋仪式同样让人大开眼界。如果你亲自体验,也会像遇见开封王婆相亲现场一样上头。这不,随着谷雨时节的到来,两个以谈恋爱、找工具为主题的民族节日——肇兴谷雨节、台江姊妹节闪亮登场。从4月18日到“五一”假期,这两个节日所在地黔东南空气中都充满了粉赤色。
事实上,贵州的春天是充满爱恋的浪漫时令。多民族聚拢使得一山不同族,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除了按照天时祈求风调雨顺,那些传统而不失落浪漫风情的爱意也如春雨繁殖后的草地一样平常,肆意成长。下面,就来和
跳花坡
六枝特区梭戛社区对歌谈情的盛大节日
每年正月初九、初十,是梭戛社区陇戛苗寨最盛大的跳花坡日。这天,全体梭戛社区12个苗寨及邻县的苗族青年,都聚拢到距陇戛苗寨2公里的后山坡的一个固定花场上。
箐苗女孩即将成年,之后就可以参加“跳花坡”“晒玉轮”等传统婚恋活动。杨安迪 摄
花场中心栽插一棵花树,青年男女则环绕花树吹芦笙、舞蹈,芦笙舞结束,姑娘便扯着自己相中的小伙子的衣袖,去到树林里对歌、谈情说爱。此后,情投意合的小伙子和姑娘互赠花带、项圈后定下终生,傍晚再相约到山坡上的“妹妹棚”“晒玉轮”。
“晒玉轮”是这支苗族部落男女青年相会的传统办法,每逢月夜,小伙子便吹起三眼箫或芦笙,来到姑外家,将心上人唤出。他们每每在寨子周围的树下赏月对歌,待到玉轮偏西,一对情侣才回到姑娘的闺房或妹妹棚。
聚拢在后山上参加“跳花坡”的梭夏女郎们。 杨安迪 摄
“妹妹棚”常日为相识不久的小情侣们供应了一个公共恋爱的空间,少男少女在这个私密的环境中互诉衷情,加深理解,实在是一种浪漫的风情。
游方坪
黔东南雷山西江千户苗寨传统的觅友地
“游方”是黔东南苗族男女青年公开的一种交友、探求伴侣的活动,每个苗寨为了方便未婚青年交际所供应的场所叫做“游方坪”或者场坝。“游方”的形式紧张有两种:即节日游方和平时夜间在女家游方。
西江的苗族男女在“游方”中享受属于自己的浪漫瞬间。
按老例,这种坪子归各家族或房族所有,不能出卖。每个家族至少必须为同族族的姑娘留一个“游方坪”。每逢节日和赶集,姑娘和小伙子纷至沓来,汇聚“游方坪”,以歌觅知音。当某对男女唱得情投意合时,便会相邀到不远处的私密之地单独对歌,发展感情乃至约定下一次见面的韶光和地点。
一贯到现在,西江千户苗寨仍旧保存着传统的“游方坪”,往来游客仍旧可以在节日与聚会中看到可爱的苗族青年男女借歌传情,奏乐起舞的盛况。
西江千户苗寨风雨桥。 朱进 摄
每年正月旁边举办的芦笙节是“游方坪”最热闹的时节之一,成千上万的苗族群众都会穿上节日艳服,齐聚一堂,上演“百牛争霸”“千对银角”“万把芦笙”的缤纷壮不雅观场面。
谷雨节·行歌坐月
黔东南州黎平肇兴侗寨的浪漫仪式
谷雨节,不仅是一种二十四节气的表达,更是属于黔东南侗族公民每年一度的热闹狂欢的节日。谷雨节在侗语中叫“渐苟嫩堕拉”,意为吃乌米、播稻种,是侗家人在千百年的生息繁衍中对传统农耕文化与婚恋习俗的寓意表示。
谷雨节上的侗族青年男女。
在这天当中,肇兴侗寨家家户户都要上山采摘一种名为乌树叶的植物,洗净捣碎后用过滤掉渣子的乌树叶汁浸泡糯米,制成乌米饭。每年的谷雨节仿若一个特殊的婚前仪式,无论哪家订婚,男方都会将特制的乌米饭送到女方家当作订婚礼物。相应地,无论是游客抑或是亲友来到女方家,都有机会得到一份“乌米饭喜糖”,并为即将出嫁的新人送上最诚挚的祝福。
除此之外,侗族的恋爱交友办法在浩瀚少数民族中也是十分独特浪漫的。所谓“以歌择偶,行歌坐月”,讲究的是天时地利人和。通亮的月夜、动听的侗歌抑或是两情相悦的浪漫都缺一不可。
肇兴侗寨。黎平县文体广电旅游局供图
每当月明之夜,侗族小伙子会约上几个差错三五成群,带上牛腿琴和侗琵琶,去自家村落寨或其他村落寨约请侗族姑娘们来对歌。如果小伙子的琴声和歌声让侗族姑娘心动,她就会推开窗户,让小伙子走进“月堂”,进屋唱“对凳歌”和“讨茶歌”,姑娘让座后给他斟茶喝,并以歌对唱,他们彼此会在问答式的对唱中加深理解。若是姑娘不感兴趣,便会关上窗户,婉转谢绝。只有两厢宁愿时,双方才会交流“定情信物”并且相约下次见面。
姊妹节
黔东南台江苗族古老的东方情人节
苗族姊妹节一样平常在每年农历三月十五至十七举行,被誉为“最古老的东方情人节”和“藏在花蕊里的节日”,2006年被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每年一度的姊妹节上,上万名苗族同胞身着艳服,以方阵的形式展示精美衣饰文化,大家载歌载舞,与鼓点为伴,银饰则随之发出阵阵悦耳的声音。游演声势浩大,是难得一见的景不雅观。
苗族姊妹节。
苗族姊妹节中最具特色的是由姑娘们将糯米蒸熟染成的五彩“姊妹饭”,作为苗族女孩通报爱意的节日食品,小伙子们是否能赢得芳心,只需打开姑娘送的饭包便可知晓。这种大略而无言的示情办法,不仅避免了面诉衷情的羞涩,也隔绝了谢绝后的尴尬,实在是一种充斥了女儿情的聪明之举。发展至今,好奇这种表白办法的游客也可以约请自己钟情的工具,来到台江共享一份美味而独具深意的“姊妹饭”。
凿壁谈婚
黔南荔波瑶麓村落保留的古老婚恋办法
凿壁谈婚,顾名思义便是挖个墙洞谈恋爱的意思。
在荔波喀斯特大山腹地里一个名为瑶麓的小山村落里,聚居着一个古老的瑶族支系——青瑶。崇尚自由的淳厚民风,使其保留至今着“凿壁谈婚”的古老仪式。
瑶族青年半夜通过小孔叫醒姑娘。
在瑶麓村落,当女孩进入青春期后,便会单独住在一间房内。这间屋子一样平常在大门的一侧,既是姑娘的寝室,又是“谈婚房”。姑娘为了便于与小伙子谈情说爱,就靠在表面的板凳上凿了一个洞。这洞通向姑娘的床头,被称为“谈婚洞”。
每当夜阑人静时分,瑶家小伙就相邀来到谈婚洞前弹起独弦琴,若姑娘睡熟,就将随身带来的细竹条轻轻将姑娘拨醒,与之对唱情歌,双方隔着谈婚洞来谈情说爱。
文/贵州日报天眼新闻 曹雯 演习生 青子琪
编辑/陈江南
二审/姚曼
三审/陈曦
转载请注明:片头模版 » 贵州奇妙平易近俗婚恋典礼等你来打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