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消息:

河南各地婚宴菜谱大年夜比拼谁的老家吃桌更讲究

婚庆设计 admin 浏览 评论

喷鼻香附 | 文

豫东讲究“八大碗”,开封人钟情肉扣碗

看河南省舆图,豫东便是开封、商丘、周口三地,虽说“三里不同风,十里不同俗”,屯子婚宴也常有着专门的讲究,但下面这些待上桌的盘盘菜菜,有没有让你觉得一丢丢亲切?

地上铺了报纸,报纸上是排列整洁的几层餐盘,每一个餐盘里都盛好了菜,等待开席前被端上桌。

能够提前准备的,多是作为“压桌盘”的凉菜,凉拌莲藕、芹菜花生、豆腐丝豆腐卷等,都是常见的样式,还有吸引小朋友的黄桃罐头、小番茄,及“小硬菜”牛肉片、鸭肉、变蛋、五花肉,外加油炸小鱼和大虾。

“压桌菜”后,是四热吃、四甜品、四大件、四蒸碗等,烧鸡、炖鱼、肘子、羊肉都是这时候上的,讲究点的,还有水果拼盘,跟城里大饭店的酒席有一拼。

开封人最爱吃扣碗,宴席上芥菜肉、腐乳肉必不可少,鸡肉做的炸八块也比较常见。
商丘人还有特产水激馍、睢县焦饹馇,婚宴桌上涌现它们,自然属于“抢手货”。

周口婚宴“八大碗”,分别是炸鱼烧鱼、猪耳朵、牛肉、条子肉、发丝汤、肘子、毛肚和八宝饭。
其他菜名好理解,这“发丝汤”是怎么回事?它是用一种叫“发菜”的菌类做成的汤,黑黑的,细如头发丝,虽然卖相不好,但谐音“发财”,能讨一个好口彩,口味也很不错。

八宝饭则是中原地区大小宴席之必备,在碗里蒸上糯米,蒸熟了倒扣进餐盘,露出碗底的蜜枣、红豆等宝贝,寓意吉祥快意、圆圆满满。
也有人说,“八宝”是辅佐武王伐纣的伯达、伯适、仲突、仲忽、叔夜、叔夏、季随、季䯄(guā)八位贤士。

豫西标配“十大碗”,卢氏特色“十三花”

豫西只有洛阳、三门峡两市,多山,宴席上自然少不了山珍,金针菇、山野菜、炖山珍……只有你想不到,没有大山里找不到的,而且担保新鲜、料足。

比较出名的如“十大碗”,有养生爽口菜、山村落老豆腐、清蒸野山菌、秘制条子肉、枸杞野菜丸子、山韭菜拌芽菜、田舍乱炖菜、清爽绿壳蛋和红枣山楂八宝饭等,还有红烧肉和海带丝,基本上荤素冷热、山珍海味都齐活了。

上桌时要先热后凉,桌子中间放肉菜,“上珍(针)下带,左红右白”——以桌纹垂直且与正门相对的方向为上,摆放金针菇,相对的下方是海带,左边的位置放赤色菜,右边则是白色菜。

听说,清末时慈禧太后从西安回銮,路子豫西,就曾被讲究甚多的十碗席俘获芳心,赞其“十全十美”。
时至今日,十大碗在当地屯子婚宴上,仍旧势头不减,并发展出“八凉、八热、四六八汤”等诸多形式。

颇具特色的,还有卢氏县瓦窑沟乡的“十三花”,所谓“十三花”便是十三道菜:七道主菜,四道配菜,外加两碗汤。

主菜包括酱焖肉、糖焖肉、红条肉、白条肉(或酱焖肉、红烧肉、大酥肉、小酥肉)四盘荤菜,和丸子、芽菜、粉条三样素菜;配菜多为季候蔬菜,还有木耳喷鼻香菇、土鸡蛋、浆豆腐、橡子凉粉等食材;汤有一甜一咸,甜的叫“涝糟汤”,如鸡蛋汤或银耳汤,咸的是肉丝汤或酸菜豆腐汤。

最丰硕确当属“四大四小四饼盘”,有大碗装的红焖肉、杂菜汤、白肘肉和虎皮大米,小碗盛的肚丝汤、木耳汤、拳菜汤和涝糟汤,还有四盘炖土鸡、肉蒸菜、豆腐箱和大米喷鼻香肠,外加凉拌肝、心、耳丝、肚丝、粉条、芽菜、豆腐、土豆丝八个凉菜小碟。

豫南信阳好吃肉,自家食材就要豪

豫南包括南阳、驻马店和信阳三地,别的不说,单单山净水秀、会吃好(hào)吃又不发胖的信阳公民,就足以令人妒忌,纵然在屯子,那里的婚宴场面也相称大。

村落里人结婚不喜好去饭店,请个十里八乡有名的厨子,来家里支几口锅灶就忙活开了。
你可别小瞧了村落庄厨子,他们都是口碑极好的,做菜装盘不一定好看,但绝对好吃,而且分量够大,包过瘾。

邻里亲朋呢,自觉自发地赶来帮忙,劈柴、洗菜、炸丸子……各司其职,不亦乐乎。
客人来了,就在院里事先搭好的棚子下就坐,十几桌的座椅都是租借,桌上铺一层半透明的塑料薄膜,代替城里人洋气的“桌布”,只待酒菜上桌。

都有啥菜呢?大盆的肉,各种肉,煎炸烹煮炖各个不同,变着花样做成盘。
你看图就知道了,信阳人的婚宴上,“硬菜”便是普通菜,季候青菜倒成了点缀,这样也好,显得主人家阔气,多长脸。

菌类也是极好吃的,在南阳屯子的婚宴上,金针菇只留下小小的“伞盖”和一小段伞柄,让第一次这样吃的朋友木鸡之呆:若非产菇大户,谁舍得几十盘金针菇全这样做?

话说回来,猪肉是自家喂养的肥猪,现杀的;鸡蛋来自散养的母鸡,营养够足;点缀的小青菜呢,也是田间地头随手种的,纯天然无公害。
以是办喜事吃点上好的金针菇,该当的。

在驻马店村落庄里,婚宴有“六荤六素、六冷六热加六汤”之说,不报菜名了,这是个中一部分,上图感想熏染一下。

豫北主菜配“铃铛”,饭菜不剩不为饱

豫北是大河南的黄河以北地区,包括安阳、濮阳、鹤壁、新乡、焦作、济源六个地市,乍一看地盘好大……和豫南一样,豫北的村落庄婚宴也多在自家张罗,一群人热火朝天地备菜。

“八盘四碗”是比较怀旧的说法,如今早被“十盘八碗”、“二十盘十碗”取代,濮阳一个村落庄乃至有44盘菜的讲究:先上12盘凉菜下酒;接着是鸡肉、鱼肉、肘子、大肉4道主菜,每个主菜有四个配菜,谓之“铃铛”;末了是12个蒸碗。

田舍院里支起的大锅上,炖了大锅的鸡汤、大块儿扣肉、红烧肉,所有菜品都是在大盆里盛放,热腾腾冒着白烟。
八热八凉是不可少的,热菜如烧鸡、烤鸭、全鱼、肘子、方块肉、小酥肉、丸子,还有一道醒酒用的甲鱼汤,凉菜多为素菜,也有猪耳丝、猪肝、凤爪之类。

地域性较强的有安阳皮渣、门枕豆腐、怀府驴肉等,条件好的还能吃上两块儿罗锅肉,新村落夫懂。

婚宴上的鱼也颇有讲究,鱼头要朝向父老摆放,新人敬酒时,父老起身遮住鱼眼,接过羽觞来喝,谓之“鱼头酒”,有“头三尾四中间五”的说法。

“酒不喝醉不为喝好,饭菜不剩不为吃饱”,在屯子宴席上,这规矩大家心照不宣。
虽然会剩下不少好菜,但整顿桌子时,整盘的菜还是会被帮忙的亲友打包带走;实在杯盘散乱,也能攒吧攒吧,分给邻里们喂猪、狗吃。

十一前朋友结婚,婚宴设在焦作武陟。
除了餐桌中心的盘盘菜菜,最惹眼的,当属每个人面前的大赤色碗碟、水杯、勺子,那股子喜庆劲儿,真是对新人最好的祝福。

豫中禹州十三碗,大海碗上菜真得劲

豫中地区除了省会郑州,还有临近的许昌、平顶山和漯河。
早些年,条件不好的村落里人办喜事,便是“一碗烩菜一个馍”,逐渐地,开始在家里垒锅建灶、去村落头承包宴席,“吃桌”吃得痛高兴快,行云流水。

颇有名气确当属禹州十三碗,和豫西十三花一样,因“13”寓意“生平”,婚宴上常见。

十三碗以猪肉、豆腐为主料,隧道特产红薯粉条、焖子为辅,包括头碗鸡(“脊”的谐音,指排骨)、二碗鱼(豆腐做成的小鱼形状)、三碗大肉皮,四碗蒜菜五甜米,还有小酥肉、条子肉、金边豆腐、豆腐条和春卷,然后是酸甜的山楂汤、辞客的丸子汤和鸡蛋汤。

而在隔壁襄县,屯子婚宴最先上桌的每每是十二盘凉拌菜,除了必不可少的相邻郏县红牛肉,还有猪脸、猪肝、木耳、粉丝等菜,外加季候果蔬、水果罐头,俗称“乱盘”。

开席二十分钟旁边,肉包子上场了。
提前蒸的包子,除了老年人拿起尝尝味道,年轻人一样平常不吃。
蒸的肉包上完,是炸的菱角形糖包,糖包是新郎的伯母、婶婶和嫂子们亲手做的,里边加了白糖和切碎的山楂、橘子皮儿,喷鼻香甜适口,一上桌就被“瓜分”完毕。

不大会儿,热菜出场,青椒肉片、烧腐竹、素三鲜一样样上桌,还有老年人爱吃的条子肉、方块肥肉、酥肉丸子,用大海碗盛着端上来,等炖鸡、全鱼上桌时,客人多已吃饱,不动筷子了。

眼瞅着一对新人过来敬酒,不喜饮酒的妇女连忙起身,提前离席。
没有人说这样不礼貌,大家默认着“吃桌”提前走是由于主家大方,饭菜丰硕。

小孩子则会巴望着末了几道热汤,比如雪梨银耳莲子羹、红果绿果汤,甜得发腻,但卖相不错;肉片汤也比较适口,深受年父老欢迎。
末了一道是鸡蛋汤,花名“滚蛋汤”,喝完这个就该散场了。

(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

豫记版权作品,转载请微信80276821,或者微博私信“豫记”,投稿请发邮件至yujimedia@163.com

豫记,环球河南人的精神食粮!

转载请注明:片头模版 » 河南各地婚宴菜谱大年夜比拼谁的老家吃桌更讲究

发表我的评论
取消评论

Hi,您需要填写昵称和邮箱!

  • 昵称 (必填)
  • 邮箱 (必填)

网友最新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