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久,儿子终于抱得美人归。儿媳是云南人,但婚礼在三门峡办,流程也按照三门峡的规矩来。
不操办婚礼,永久也不会知道,三门峡人结婚,这么多规矩。
我和老公也被抹了个花脸
骆淑景 | 文
订婚前,日子选了俩仨月
儿子终于要和女朋友谈婚论嫁了。按我们当地风尚,结婚前要经由这几个步骤。
一是提亲。男方由媒人带着到女方家里求婚。
二是看地方。如果女方家人没有什么见地,就会选个日子由媒人带着,去男方家里,看看他家的地皮庄稼房屋坛场(豫西话,敬拜的地方)一应物事怎么样。
第三步是订婚。看完地方,没有什么异议了,然后下婚书订婚。
婚书,有点像两国交往的国书。
四是见礼。卢氏叫“见礼”,灵宝叫“送花”。见礼紧张谈论结婚一应事变,几点动身,红包包多少,送女的坐几桌等等,还有给女方送去结婚须要的用品,包括几十斤乃至上百斤棉花,让亲家给女儿纳很多被子、褥子等。
见礼过后,一个月内要举办婚礼。准儿媳家在云南楚雄,小两口在成都打拼,以是统统从简,四步并作两步走。
第一年国庆节,儿子一个人去女孩家,接管准岳丈岳母的校阅阅兵,算是提亲。
第二年国庆节,我们老两口前去订婚。订婚时要带“婚书”,婚书紧张内容是送“好”,便是请师长西席根据新人生辰八字算出来的结婚日子,让对方定夺。没见地就定住,如果有异议再选日子。
顺头匣子。过去是木头做的,现在都改造了,买个红皮箱顶上
我们的“好”(即结婚的好日子)是2017年4月25日,农历三月廿九,老公表弟给算的。表弟对《易学》颇有研究,生辰八字递上后,他用了两、三个月的韶光才掐算出来这个好日子。中间我打电话催问,他总说,急不得的,要存心。
虽然现在都是自由恋爱,但谈成后也要找个媒人,便于和对方父母沟通一系列详细事变。同学端虎甘心担当大媒角色,并哀求按老公家乡灵宝风尚,置办“顺头匣子”,即嫁奁。
于是他不厌其烦地带着老公在灵宝的婚庆门市置办了许多红红绿绿。我不屑一顾,这都什么年代了?我尤其瞧不上老公买的镜子,活像慈禧太后用的,哪个女娃娃能瞧得上眼!
洗漱扮装用品针线等,都是放在顺头匣子里的。里面还有烛炬,是拿到女方祖宗牌位烧喷鼻香用的
端虎这个大媒人并没有机会施展才能:亲家两口子十分通情达理,统统按照三门峡的规矩。丝毫没有给我们留讨价还价的余地。他们不断表示:咱们这太隆重了,中原人结婚太讲究了!
50包灵宝“果子”,开车送了一整天
婚期定了,我和老公心中的大石头落了地,但又迎来了实实在在的劳碌。
首先是订饭店。
朋友说饭店得提前半年。于是,我早就开始敦促老公,他扬扬洒洒不在意。元旦过后,他慌了神:三个心仪的饭店全部爆满。还好,他有朋友小任帮忙,订下了饭店。
红盖头,也要放在顺头匣子里
我也没闲着,给小两口支配房间。
买新床,贴壁纸,换灯;还有床上用品,四件套、六件套、被褥枕芯等等。我每天背个包包跑来跑去,又是网上搜,又是线下购,直到春节附近的时候,基本补齐家里所须要的大件,书柜、壁柜、电视墙等。
春节,儿子带准儿媳第一次来家,一家人都很高兴。
春节过后,更劳碌了。有闺告密诉我,趁早些把婚礼须要的鄙吝械都买了,免得到时候惊悸失措。
装饰婚房的拉花、喜字贴、大门二门婚房窗户,还有饭店要贴的,都要买。胸花,新娘新郎、父母嘉宾等,还有红绒线、各色气球等。闺密还说,一次购不全的,得跑好几趟。事实证明果真如此。
婚礼在三门峡举行,我和老公的亲戚却分属卢氏和灵宝两县,以是还要综合三地风尚。比如灵宝结婚要给亲戚送“果子”。“果子”是一种地方特制的点心,又甜又油又腻,我都吃不下。
果 子
但灵宝自古以来兴这个,老公又特殊在意这号事,我和小姑子根据详细情形,买了50包,婚礼半个月前,他开车一家一户送,送了整整一天。晚上回来累得疲沓嘴歪,倒在沙发上直呻唤。
我也在单位到处发瓜子糖块:我儿子要结婚了,给你送喜糖了,到时候来祝贺吧。
除此,我还要联系婚庆公司,租赁婚车,给云南的亲家订宾馆。
小两口那边也不消停,照婚纱照、订制婚纱礼服,也是忙得不亦乐乎。还是有一件事差皮了,伴娘衣服我交租赁订金了,但却忘却和她们沟通,甚至伴娘们又网购一套。
全体婚礼,我笑得很傻
婚礼是一项浩大的工程,须要许多人分工互助,安排支配一定要严密,环环相扣。好在,老公单位有一个红白礼事运作班底,履历丰富,路数老道。
有一个好总管,还有一群好哥们,
经办了统统。
谁卖力迎宾、谁卖力车队、谁卖力烟酒、谁卖力陪新郎父母敬酒、谁呼唤外家人、谁是证婚人、谁是主婚人、谁打杂,印在大红纸上,一览无余。
大总管王哥不但管外圈事务,还管内部。他来到家里,一项一项指示我,新娘子下轿喜婆婆该当怎么做,婚礼上新娘改口费是多少,新娘下轿红包包多少,伴娘伴郎包多少,叫门红包包几个,还有对外家来人的礼仪等,耐心细致,无微不至。
只看饮酒架势就能看出南北差异
他还带着人勘察线路,把这一天新娘从闺房出来到男方家里再到饭店的路线稽核了两三次,以便卡定时光。婚礼这天,大总管还在院子里等了两个多小时,尽职尽责,令我们十分冲动。在家里,我有小姑子两口和侄女作得力干将,帮我招待客人,支配新居等一应杂务。
除此,我们还有一个主要任务,便是打电话约请亲朋参加婚礼。一个人的交往圈,不外乎亲戚、同学、同事、邻居、朋友,文友驴友酒友等。以前参加别人的婚礼无数,但都是上礼用饭,无所存心。临到自己了,才知道颇费推敲!
不叫司仪说“呱呱坠地”、“养育之恩”,
但哪个孩子不是娘的心尖肉?
前一天进行彩排,我特意见告司仪:“来日诰日你不要煽情哦,我泪点低。什么呱呱坠地啊,养育之恩啊,都不要说,怎么能让我高兴你怎么说。”
小伙子说:“我不煽情,正常发挥你都要堕泪”。是啊,能走到结婚这一步,一定是经由千折百回,哪个父母不感慨万千呢?
各地的婚礼现场都大同小异。中西合璧,土洋结合。但在我看来,儿子的婚礼十分圆满。
这一天,他的同学、伴娘伴郎四对年轻人分列两旁,我们的亲朋好友、老亲旧眷坐满了台下,灯光璀灿,大家一起为新人祝福。
司仪倒是高估了自己水平,没能把我鞭策哭了。全体过程,我都是嘻着大嘴巴笑得很傻,心里除了高兴还是高兴。儿子懂事,媳妇知性,亲家和蔼。这不是我梦寐以求的吗?
(图片来自作者)
作者简介
骆淑景,女,六十年代生人,现居三门峡市卢氏县;喜好文史,笔耕不辍,著有多部长、短篇作品。
豫记版权作品,转载请微信80276821,或者微博私信“豫记”,投稿请发邮件至yujimedia@163.com
豫记,环球河南人的精神食粮!
转载请注明:片头模版 » 三门峡婚礼多麻烦真恰是娶个媳妇累去世娘丨豫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