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子是个非常懂事的孩子,有爱心,独立性很强。”肖胜松回顾说,“从他去郑州上大学,再到部队参军,都是他自己一个人掂着行李就走了,从来不让家里人操心。”为了减轻家里的生活包袱,儿子在上学期间总是利用寒暑假打工,“一个月挣1600元,他给我1000元,自己留下600元生活费。”
肖思远跟父母的关系一向很好,如果没有任务,他会常常跟父母通过电话或视频联系。父子俩常常相互开玩笑。
“他跟我视频时,总说让照照看我吃的啥,实在便是为了监督我不让我饮酒。”肖胜松平时不吸烟,便是爱喝点小酒,但肖思远常常劝他少喝两口。说到此,肖胜松的眼泪再次滑落:“现在没人管我喝不饮酒了,思远的喜酒也喝不上了。”
去年春节肖思远回家探亲曾承诺,等下次回家带上女朋友给爸妈见见,但没想到那次与家人的分别竟成了永别。“他的这句承诺再也无法兑现了。”肖胜松说,儿子带着这个遗憾走了。
中印边疆冲突中捐躯义士肖思远父亲:本想今年给儿子办婚事
肖思远18岁前,从来没有走这么远。他在家中排行老大,从小就备受老人和父母关爱。当兵前,在家中浇水、打药,农活样样拿得起,放得下。2016年9月去当兵后,回家的次数少,电话就成了最常用的沟通办法。
“他光哄我们愉快,自己的苦和累一点都不说。”刘利霞说,儿子很懂事,在郑州上大学时放暑假打工挣学费,能不伸手就不伸手,“回到家,十几亩地的农活,从来没有说过累。”
在父亲肖胜松眼里,儿子肖思远十分孝顺老人。肖思远的曾祖父在世生病时,他持续十几天晚上照料伺候,曾祖父去世后,只要回家探亲,就去给曾祖母刷锅刷碗。
“本来今年准备给儿子办婚事,谁知道……”,说着说着,肖胜松就红了眼睛,“去年疫情,婚事没有办成,今后再也办不成了。”
后来,家人在肖思远的钱包里,第一次看到儿子女友的照片,至今,他们还不知道女孩的名字。
东厢房的外间,是新吊的顶,墙壁新刷了涂料,新买的电冰箱还没有开箱。地上,搁置着许多慰问品,肖胜松说,儿子不在后,部队和政府多次来家中看望,这对他是莫大的安慰。
母亲对儿子的思念,绵长无期。刘利霞对说,前些天,她每天在梦里见到儿子,后来,她一贯想在梦里见到儿子,但再也梦不到了。
她彷佛对手机产生了幻听,铃声响起,她总以为是儿子打来的。她又多么希望电话是儿子打来的:“如果知道他是安然的,纵然年年不回来,我的心也是幸福的。”
刘利霞的床头,放置着一张百口福。照片上,百口都绷着脸,唯有肖思远笑着。刘利霞说,儿子末了一次离家回部队时,和照片上千篇一律是笑着的,这个笑颜,也将一贯保存下去。
原标题:义士肖思远的遗嘱:带女朋友回家 拍一张百口福
来源:综合 中国新闻网 新乡日报流程编辑:tf004
转载请注明:片头模版 » 烈士肖思远遗嘱是带女同伙回家拍一张全家福如今他的婚房成了追思灵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