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消息:

高迪设计的最后一座私人建筑曾是西班牙富豪的婚房

婚庆设计 admin 浏览 评论

1905年,53岁的高迪正在帮富商巴特罗设计住宅时,结识了来拜访巴特罗的富商佩雷·米拉(Pere Milà)。
此时的米拉恰好要迎娶一个富有的寡妇罗瑟·塞吉蒙(Roser Segimon),这位夫人继续了丈夫从美洲殖民地获取的大量财富。
富商的婚礼自然要有一幢得体的建筑作为婚房,米拉就高价聘请高迪为建筑师。
此时正值高迪建筑设计生涯的顶峰期间,富商对他极为信赖,开出的条件是用度不封顶,设计创作一定要标新创新。
为了让高迪能有更大的创作空间,米拉斥资买下一座间隔巴特罗之家步辇儿仅10分钟、占地1835平米的花园洋房,拆除后重修新宅为的是让高迪能够有更大的创作空间。
主体建筑建造于1906-1910年,次年米拉一家搬入,就以米拉的名字命名,也是高迪所设计的末了一幢私人住宅。

相隔仅10分钟步辇儿路程的巴特罗之家和米拉之家

和高迪其他作品一样,米拉之家一经面世便曾引起了巨大轰动和争议。
有人说像非洲原住民在峭壁上建造的住宅,有人说像海浪,也有人说像退潮后的沙滩,巴塞罗那人揶揄其为“采石场”。

站在街口遥望米拉之家,这座有名天下的楼房将高迪取材自大自然的灵感表现的淋漓精细,来自西班牙南部加的夫海岸的石头建成的墙面凹凸不平,极具动感,沙色的石材在阳光的照耀下闪烁着刺目耀眼的光芒,点缀着玄色犹如海草般的铁艺栏杆,蜿蜒起伏的曲线爬满了每一个角落,充分表示了高迪“直线属于人类,曲线属于上帝”的建筑不雅观。

如此前卫的设计,使其在百年后的本日仍被认为是当代建筑中最具有代表性的。
早在1984年,米拉之家就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天下文化遗产。

这幢6层住宅的楼房共有150扇窗户,33个阳台,总面积1323平米,3个采光中庭(2个大中庭,1个小天井),1层顶楼。
米拉一家搬入后紧张住在2层,一楼出租作为门面房。
从1912年开始三至六层作为公寓出租。
1986年,加泰罗尼亚银行(Caixa de Catalunya)将其买下耗巨资整修,六层和顶楼及阳台对外开放。

购票后前辈入到最大的中庭,建筑平面被设计成个8字形,大中庭既能供应内部采光,也能担保了每一个房间都能两面采光。

高迪给米拉之家外墙的设计,让每一个人都可以任意发挥自己的想象,探求梦中空想的景致。
乃至有人认为它犹如阴森胆怯的蛇窟,每一扇窗内都彷佛要爬出一条凶暴的毒蛇。

支撑的柱子也全部是曲线形状,大大增加了对付石材的加工难度。
天井里有一段专门的楼梯供米拉夫妇利用,其他租户须要乘坐电梯或走其他楼梯到达自己的住宅。

数十年前中国人住大杂院的多,搬入楼房后最不适应的一点便是邻居都关起门来谁也不认识谁,这一点在西班牙也同样存在。
高迪就设计了错层的电梯,一些住户必须走到别的楼层去搭乘,也增加了彼此认识互换的机会。

米拉之家最吸引人的便是它的屋顶,乘电梯可以直达顶楼。
顶楼有30个大大小小形状互异的烟囱,撤除作为室内厨房烟道外,还担当着调节室内温度的浸染。

西班牙墨客佩尔·吉姆费(Pere Gimferrer)称楼顶为“战士的花园”。
远了望去的确如此,单独的烟囱像是威严的军官,列队在一旁的一定是他部下的士兵了。

有些烟囱“张着嘴”,彷佛看到了什么令人惊异的场景,或许,他们也在惊异于大师的奇思妙想吧。

还有些烟囱像是士兵戴上了迷彩军帽,听说是高迪在米拉之家落成仪式后,用宴会上喝过的酒瓶砸碎镶上的。

这些烟囱千姿百态,又像是“天外来客”的样子容貌,游客们争相与其合影留念。
“战士”们或单兵驻守,或列队整洁,虔诚地守卫着米拉夫妇的婚房。
开阔的屋顶让阳光下的米拉之家更显得生气勃勃。
从屋顶可以饱览巴塞罗那城市风光,近处的L'Eixample街区被称为“方格子街区”,街道将住宅区划分成了一个个的方块,也是巴塞罗那最奢华的区域,远处的圣家族大教堂巍峨耸立。

和外墙一样,晒台也是高低起伏的,波浪形的道路环绕起三个天井。
顶层阁楼的窗户很小,由于高度已经能够担保采光充足,又能避免下面的第六层被阳光直晒,同时这里也用作洗衣房。

从顶楼下到阁楼是一个博物馆,先看到的是一个展示内部构造的沙盘。
在我看来,这起伏的曲线更像是沙丘吧?那些栏杆就像是绿洲里的植被。

高迪在阁楼的设计中利用了270个“反悬链线拱”,看上去如同一头巨兽的胸腔。

从骨架模型就可以看出来啥叫“反悬线连拱”

米拉之家之以是在建筑上为人所夸奖,是由于整栋建筑没有承重墙,完备依赖立柱支撑,这样的设计最大的好处便是可以任意打通隔间,无论是内墙还是外墙,都不必担心建筑倒塌。
并且如果将来须要改造,可以建造面积更大的窗,增加室内的采光。
不得不令人再次臣服于高迪前卫的设计理念。

六楼支配成20世纪初米拉夫妇在此居住的样子容貌供游客参不雅观,包括客厅、寝室、书房、缝纫室、餐厅、卫生间等,理解一百年前富豪们的房屋布局和日常生活。

天井使得走廊光芒充足

卫生间里马桶阁下还有一个冲洗池(南欧的特点,用于上厕所后冲洗),当代的布局也不过如此。
当然,本日有了更前辈的智能马桶。

实在,高迪打破藩篱的顶峰之作却给他带来了极大的创伤。
富商米拉是巴塞罗那鼎鼎大名的纨绔子弟,请高迪设计住宅多少有点想攀比的意思。
米拉之家落成后,夫人表示了极大的反感,说“我要的是一个温馨的家,不是老鼠笼子!
”众人的争议也让米拉夫妇觉得颜面扫地,谢绝支付高额的设计余款。
高迪就一纸诉状告到法院,官司赢了,高迪却把所有的钱都捐赠给了当地修道院。

从此高迪意气消沉,不再为私人设计房产,而把所有的精力都投入到了圣家堂的设计建造之中。
后来的事大家都知道了,高迪不幸被飞驰的马车撞伤在圣家堂前,两天后在医院去世,圣家堂至今仍未落成。
在高迪生平的建筑设计中他最钟爱的便是米拉之家,在他所有的作品里都藏着一片自然的元素,米拉之家藏着的便是海浪吧。

这独一无二的伟大精品在一百年前被人所诟病,而数十年后,接管了新生事物的人们却将其当作了潮流。
我们的时期不也是一样吗?新的理念和新的不雅观点都须要韶光来证明,本日看不惯的大概数十年后就又能风靡一时。

Tips:

1、交通:地铁3号线(绿线)和5号线(蓝线)Diagonal站

2、开放韶光:

周一-日9:00-20:30,夜场21:00-22:00

3、门票:白天参不雅观全价25欧元

4、游客非常多,强烈建议在网上提前预订门票

本文参与#唤醒好春光#及#我眼中的春天#活动

==================

【作者:沙漠玫瑰】

环球旅游达人,旅行体验师、自由撰稿人、高朋主持。
已独身只身旅行过五大洲近50个国家,200余座城市。

转载请注明:片头模版 » 高迪设计的最后一座私人建筑曾是西班牙富豪的婚房

发表我的评论
取消评论

Hi,您需要填写昵称和邮箱!

  • 昵称 (必填)
  • 邮箱 (必填)

网友最新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