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个夜晚,我们三个汉族的女人,挤在一堆少数民族中间,和他们一起载歌载舞到凌晨。第二天和当地人一起盘着腿,吃一碗手抓羊肉,看新娘穿衣打扮,听阿訇念念有词着古兰经....
每次念及,脑海里便浮现那些激情亲切残酷的笑脸。帕米尔高原,由于那一场婚礼,留给我的影象非常的美好。
以是当某一日刘哥说,过几天算夜理有一场白族婚礼,你来不来?来,不就2400公里么~~如此任性,打着飞的就去了。
那夜我住在大理桃源人家海景别院,一个人的双人床上,关了灯没舍得拉窗帘,如日间般的月光,星星点点的洒在窗外的洱海上,有一些恍惚,像是一场梦。
在大理逛了几天,终于等来了那场白族婚礼。险些全体桃园村落的人都来了,流水席如此的壮不雅观。
满眼白族艳服的女人们,说着我听不懂的措辞,我像是从一场梦,到了另一场梦。
白族流水席
白族流水席
围着炉火谈天的白族男人
彷佛很多少数民族的婚礼,都是从舞蹈开始的。
在婚礼的前一天,村落里人都过来帮忙,杀猪的,洗菜的,每个人都有分工。我从海舌公园看完日落,回到桃源村落已经入夜了,一到村落口便听到喜庆的音乐声。走进婚礼人家一看,院子里挤满了人,许多红衣的白族女子在舞蹈,气氛好热烈。
找了个位置坐着,一下子便有个大哥端了很多碗过来,笑哈哈的问我:要不要来一碗饵丝?厚着脸皮领了一碗,刚好没吃晚饭。
桌子上三三两两都是陌生人,对面的大哥也是游客,显然和我一样,是巡着音乐声闯进来的。我们聊着大理,聊着洱海,聊着白族姑娘,一欠妥心就把一碗饵丝吃了个底朝天。
当地人和我们先容着来日诰日婚礼的细节,于是知道了来日诰日结婚的是桃源人家的二公子,新娘才二十岁,最厉害的是,新娘的妈妈是79年的!
在北上广,有些79年的女人,大概还没有结婚,而新娘的妈妈居然嫁女儿了。村落民和我说,这里结婚普遍很早,女孩子都是二十出头,找一个村落里的小伙子就嫁了。
多么大略和美好。在不谙世事的年纪,遇一个人,在一个阳光残酷的小村落落里,结婚生子,过简大略单的人生。没有城市那么多套路,纠结,反复。
婚礼的第二天,我早早的披衣起床,站在桃园人家海景别院的阳台上,对着洱海金黄的日出,内心优柔。下楼吃了早饭后,便又去了那家婚礼的人家。
每个人脸上都微笑着。在屋角,看到村落里的人们都提着几个塑料袋在打菜。上前一问才知道,是给家里不能来喜宴的人带回去的。一脸盘的荤菜素菜,被红红绿绿的塑料袋带走。
走进院子,阳光下人们三三两两的闲坐着。老爷爷老奶奶一脸和蔼,让我想起我在天上的爷爷奶奶。
虽然措辞不通,但我坐在阳光下看了他们良久。
也有和我一样,一个人独坐的。在热热闹闹的环境里,显得扞格难入。
当地的白族孩子们:
特殊好玩的是,村落民们出的随喜,是放在一大盆米里端过来的。然后一位看起来诗人样子容貌的叔叔,在一个红红的名册本子上记下名字,和多少斤大米。
继昨晚蹭了晚饭之后,连续蹭午饭。大理的生皮生肉和酸辣鱼是当地特色,等我一筷子夹下去放进嘴里,小伙伴才见告我是生的猪肉。
刘哥说,婚礼上用的猪肉都是现杀的,也能追溯到是哪一家养的猪。以是这猪肉是顶好的,才能放心的生吃。
可,可我还是咽不下去啊~
午后,在举行了磕拜长辈等一大堆仪式之后,我随着大部队出发去新外家。浩浩荡荡的大部队啊,把桃源村落小小的巷子都挤满了。
新郎家离新外家也就一公里不到,走路过去就好。我们城市,婚车一排排的大场面,在这里是没有的。
抬开始,万里无云的蓝天,和刺眼的阳光,都忘却我在冬天。
到了新外家,屋里屋外也是挤满了来宾。一楼的走廊里,放着旅行箱被子等陪嫁的物品。镜框里放在公民币,里面夹了张银行卡,用红纸贴了十万。想来现在少数民族的经济条件也挺好的。
有幸可以上到二楼,看新娘穿衣打扮,二楼是不许可男人上来的。伴娘们在楼梯台阶上放羽觞,说呆会要走二步喝一杯,让男人们一起喝上来。
那个二十岁就出嫁的白族新娘,由长辈们装扮打扮。新娘没有穿婚纱,一身喜庆的红衣。头上那巨大彩色的帽子,颠覆了我的想象力,如此的夸年夜。后面的长辫上也全部插满了彩色的花,女人们挤在一起,争先恐后的和新娘拍合影。
一双精细的手工绣花鞋,散发着传统精细的美。
伴娘团的一群美女,浅笑嫣然,一个个都好美。洁白的肌肤,大大的眼睛,同作为女人,都以为好养眼,我假如男人,就留在大理了!
在新郎和伴郎团打破重重难关后,新郎终于牵到了新娘的手。我在那样的气氛里,感想熏染着喜悦。
令我惊异的是,返程去往新郎家的路上,我跟在人群的后面。鞭炮断断续续,人们走走停停。
怎么停下来了呢?上前去一看,伴郎团在大街上围住新娘新郎,上演各种小游戏。这闹洞房,都在大街上闹的啊?
我想上去看看都在玩什么损人游戏,可是人实在太多挤不上去。只听见时时的哄堂大笑,时时想要逃跑的新郎做着鬼脸~
险些全村落的人都在这条路上了。感情是会传染的,那一天,特殊的快乐。此刻回忆起来,都会微笑。
到了新郎家,又是磕拜等各种仪式。被穿着民族服装的白族女人们迷住了,行刺了我很多的相机快门。
晚饭依旧蹭的喜宴,喝了几杯青梅酒,很好下口,却随意马虎醉。一桌子白族特色的菜,每一道都很好吃。
记得那晚,大亚遇见另一个玩民族音乐的朋友,饮酒聊音乐许久,逐渐天色渐黑,我看着刘哥,丸子,滑宾他们的笑脸。听着大亚愉快的哼着歌,桃源人家的院子里,充斥着欢声笑语。
有人喝多了,有人喝趴了,我微醺的笑脸,入了谁的眼?抬开始,洱海的月已经升的很高,听阁下的女人说:在这里美女叫金花,帅哥叫阿鹏。
来来来,阿鹏,我们再走一个~~
深夜我回到桃源人家海景别院,在网络里分享着这一天的美好,快乐是须要分享的。一个人的房间,住了好几个夜晚,逐渐熟习。我能听见自己哼着歌,对着镜子微笑。
晚安,洱海月。
关于作者:若有所思
江南小女子一枚,《天下常熟》杂志特约主编,新浪江苏特约拍照师,阿兰若艺术生活掌柜...多个媒体撰稿人,旅行达人,旅行体验师
新浪微博:若有所思CS 个人微信:bainian03 微信"大众年夜众平台:旅行日志
心中想去的地方,总有一天脚步也能抵达!
转载请注明:片头模版 » 美男成群一场养眼的白族婚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