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8年底,第一个属于我的小屋,是14平米婚房,从此,有了自己的小家
那年,我要结婚了,可是,厂里还轮不到给我分屋子,无奈,父母把自己在市中央住的一间14平的屋子,腾出来给我结婚用,他们暂时跟我姐姐一家去挤挤。
结婚那天,父母在酒店摆了十桌宴席。接亲是亲戚单位的一辆灰白色桑塔纳小轿车,又托关系找了一个大巴。
早上九点,重新房出发,我的十一个男女同学同事随着我一起作为接亲团去到同一条街道的北边的另一头去接我的新娘。
接亲团,抱着端着抬着嫁妆,被褥、热水瓶搪瓷盆、洗衣机等等,我和新娘坐进小车,婚车在市中央绕了一圈,然后送到这条街的南头我们的新居。
新居是在一个老式二层楼房的一楼,一间14平米的婚房,组合柜、写字台、装扮台、沙发、双人床,冰箱、录音机、电风扇,还有两条方凳,已经把小屋围得只留下一个半回字小路,可以单人通过。其他做好的家具电器,都寄存在别处了,等着将来有屋子可用。在屋外楼梯下,我们搭了一个小屋,就当厨房。我们的柴米油盐酱醋茶的小日子就在这里开始了。
在这温馨又拥挤,我的第一个小屋里,我们住了三年。孩子满地跑了,我们不得不找到分房的副厂长家里送大礼走关系,才终于在厂里分到一间半20平米的屋子,这下可算在厂里有了户头了,心想着这就可以排队往后一步步换大屋子。
谁知道,我们才住进去不到一年,厂里要集资分房了。于是,百口总动员,东挪西借,好不容易凑齐了集资款一万五,交到厂里,这就看着十层楼的楼房一每天在建筑中。
两年后,在1994年,我们有了这两室一厅一厨一卫一阳台的一套屋子,一贯住到儿子考大学离开了家,也离开了湖南。
现在,孩子事情、结婚,在天津也有了两套房,一套给我们住,我们就在这里安度幸福晚年了。
转载请注明:片头模版 » 14平米婚房开始我的新生活搬了三次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