沖裁時,沖孔直徑和落料形状尺寸均取決於光亮帶的尺寸,該尺寸常日用通用量具實測得到,也是確定沖件尺寸精度的唯一依據,實踐証明,落料件的尺寸靠近凹模刃口尺寸;沖孔的尺寸靠近於凸模刃口的尺寸.以是落料時以凹模作為設計的基准;沖孔時取凸模作為設計的基准.計算凸凹模尺寸時就遵守的原則如下:
(1) 落料時,先確定凹模刃口尺寸,其大小應取靠近於或等於制件形状的最小極限尺寸.以保証凹模磨損至一定尺寸范圍內.也能沖出合格制件.凸模刃口的基本尺寸應比凹模刃口基本尺寸小一個最小合理間隙.
(2) 沖孔時,凸模刃口尺寸其大小應靠近於或等於沖件孔的最大極限尺寸.以保証凸模磨損至一定尺寸范圍內,也能沖出合格的孔. 凹模刃口的基本尺寸應比凸模刃口基本尺寸大一個最小合理間隙.
2. 凸、凹模分開加工時其尺寸與公差的計算
凸、凹模分開加工,是指凸模與凹模分別按圖加工尺寸,哀求凸、凹模具有互換性.便於成批制造,對於形狀簡單.特別是圓形件,采取這種方法較為適宜.但為了保証凸凹模間初始間隙合理,不僅凸、凹模要分別標注公差,而且哀求有較高的制造精度,以滿足如下條件:
δ凸+δ凹≦Cmax-Cmazx δ凸≦δ凹
式中, δ凸、δ凹為凸、凹模制造公差; Cmax、Cmazx為凸、凹模最大與最小雙面間隙.
對於圓形或規則形狀的沖裁件,其落料,沖孔模允許偏差位置和凸、凹模刃口尺寸計算如下:
落料:設制件形状尺寸為D-△,則
D凹=(D-X-△,)+ δ凹 D凸= (D凹 -Cmin)- δ凸=(D- X-△,- Cmin)- δ凸
式中, D凸、D 凹、凹分別為落料凸凹模刃口基本尺寸(mm); D為制件形状基本尺寸(mm);△為制件形状(mm); δ凸、δ凹,分別為凸、凹制件公差(mm),一样平常按IT6~IT7級精度,也可以取δ凸=(0.20~0.25) △、δ凹=0.25 △;X為系數,制件精度為IT10級以上時取1,制件精度為IT11~13級時取0.75,制件精度為IT14級以下時取0.5,X值也可以由下表2.4-1選取.
表2.4-1 系數X
材料厚度t(mm)
非圓形
圓形
制件公差△(mm)
<1
1~2
2~4
>4
<0.16
<0.20
<0.24
<0.3
0.16~0.36
0.2~0.42
0.24~0.5
0.30~0.6
>0.36
>0.42
>0.50
>0.60
<0.16
<0.20
<0.24
<0.3
>0.16
>0.20
>0.24
>0.30
系數X
1
0.75
0.5
0.75
0.5
沖孔: 設制件孔尺寸為d+△,則
d凸=(d-X-△,) +δ凸 d凹= (d凸-Cmin) -δ凹=(D- X-△, - Cmin) -δ凸
式中, d凸、d凹分別為沖孔凸, 凹模刃口基本尺寸(mm);d為制件孔的基本尺寸(mm)其餘符號含義同上式.
3. 凸凹模合营加工時其尺寸的計算
當制件形狀復雜或凸凹合营間隙較小時,采取分開加工法比較因難.此時,可采取合营加工法,即先加工凸模(或凹模).這種加工法随意马虎保証凸凹模間的間隙.
采取合营加工法,其凸凹模尺寸公差也按落料和沖孔分別計算,落料一样平常應以凹模為准,然后配做凸模,落料凹模磨損后,因其刃口復雜程度的不同,刃口尺寸的變化不一定都是增大,因此,必須按凹模磨損后的增大、減小或不變三種情況計算,如圖2.4-1, 圖2.4-2所示.
第一類: 凹模磨損后尺寸增大,如圖2.4-2中X1、X2、X3、X,計算這類尺寸時可先把制件圖尺寸變化成D-△的形式.再按公式計算;
第二類: 凹模磨損后尺寸減小,如圖2.4-2中Y,計算這類尺寸時,可先把制件圖尺寸變化成d+△的形式,再按公式計算;
第三類: 凹模磨損后尺寸不變,如圖中Z1、Z2、Z3、計算這類尺寸時,可先把制件圖尺寸燮化成L±△/2的形式按公式計算.
沖孔一样平常應以凸模為准,然后配做凹模,沖孔凸模磨損后,刃口尺寸的變化也不一定都是減小,因此也應按凸模磨損后尺寸減小、不變或增大三種情況計算, 如下圖所示.
第四類: 凸模磨損后尺寸減小,如圖中A1、A2、A3、R,計算這類尺寸時可先把制件圖尺寸變化成D+△的形式.再按公式計算;
第五類:凸模磨損后尺寸增大,如圖中b,計算這類尺寸時可先把制件圖尺寸變化成D-△的形式.再按公式計算.
第六類:凸模磨損后尺寸不變,如圖2.4-1中C1、C2、C3、計算這類尺寸時,可先把制件圖尺寸變化成L±△/2的形式.再按公式計算.各類尺寸的計算公式列於表2.4-2
表2.4-2 合营加工法,凸模為基准,凸模尺寸的計算公式
转载请注明:片头模版 » 模具设计沖裁件的凸凹模尺寸計算小白入门必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