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消息:

用这些模具做出的糕点美得不忍下口

婚庆设计 admin 浏览 评论

在富庶的江南地区,糕点不仅是一种果腹之食,更是愉悦身心的精神食粮。
糖糕外层由糕模印制成各种图案,或鲤鱼、或元宝、或寿桃、或龙凤,寓意和用场各有讲究。
民间相信“糕”与“高”谐音,古人有百事皆高之说。
遇有季候节气,登高吃糕,就有步步登高之意。

孔子曰“食不厌精,脍不厌细”

而作为常常被先民们被供奉在敬神礼佛、拜祭先人的台案上的糕点,它融入我们的礼仪,参与到悲欢畅乐的人生节点上,它表达着恳切笃意,美好愿景,因此须做得格外的色形美好、不同凡响——于是,一种工具出身了。

精心制作

这件工具在浙江,被叫作“印糕板(也称‘版’)”,而再往北走的山东胶南一带,人们会称它“饽饽磕子”,往南走到广东潮汕和福建闽南地区,它的名字叫“粿印”。
从北向南的中国广阔大地上, 它还有更多的称谓。
我们还是用它比较通用的学名:糕饼模。

它们是江南糕点的富丽外衣,更是隧道的活态艺术。
轻轻摩挲一块块古旧模板,彷佛可以闻到稻田里散发的幽幽暗香。

刀、斧、锯、凿,白桃木、花梨木、紫檀木、白杨木。
走进糕模木匠的作坊,在一堆刨花的暗香中,我的目光不由自主地被那线条流畅的艺术品吸引。
雕、镂、刻、磨,丝丝入扣,那是令人痴迷的艺术境界。

据考证,木质印模最早涌如今我国的雕版印刷中。
民间工匠奥妙地将雕版技艺利用到小小糕模中。
糕模制作技艺有镂空雕刻、浮雕、浅雕、阴雕、阳雕、立体圆雕等种类,以阴雕技法为主。
至于表现手腕,有的大刀阔斧、粗犷有力;有的精雕细刻、线条流畅;有的刀法明快、简洁概括。

寓意丰富

小小一块糕饼,凑集了百姓们的千年习俗和美好祈愿。
以浙江嘉兴屯子为例,无论逢年过节、婚丧嫁娶、为父老祝寿、庆小孩满月、造屋上梁,家家户户都要按照当地的传统习俗,结合节令的不同哀求,用糯米粉或粳米粉印花糕,表达特定的文化生理,比如对美好生活的神往、对远方亲友的祝愿、对已故亲人的怀念等等。

寓意吉祥的图案、笔墨是糕饼模最为常用的雕刻内容。
下图是一件民国期间的印戳形糍粑模,刻有牡丹花和双喜字,紧张用于结婚喜庆场合,寓意花开富贵,婚姻吉祥。

下方这件则出自民国期间的威海,其所刻太极阴阳图纹构图虽简,却寓意深刻。
民间会用此纹样制糕饼免灾辟邪。

下图中右侧模子两组花纹分别雕刻着“ 人寿” “ 年丰”字样,左侧的模子在山东当地叫作“磕子”,四个小纹样分别刻有“福禄寿喜”四个字。
这类模子由于纹样内容简要、大气,以是利用范围较为宽泛,节俗、礼俗皆可用。

下图中的饼模也来自山东威海,刻有民国旗帜和吉祥花卉,是当时为纪念中华民国建立而制作;另一件是天津的饼模,上刻“培植社会主义社会”。
1958年党中心提出“鼓足干劲,力图提高,多快好省地培植社会主义”总路线,是为纪念。
像这样富有时期感的糕饼模还有很多——它们活生生地成为反响时期脉动的社会文化载体。

民间糕模是情绪和艺术的完美结合。
糕模图案以象征吉祥的器物、花卉和鸟兽居多,但个中也有一部分以戏曲人物和戏曲故事为题材的图案,不仅是对人物、故事的回味,同时也反响了其象征寓意。
图为清代浙江瑞安地区利用的方糕模。

形式互异

糕饼模不仅可做含义多样的糕点,其本身也是形式互异的。
最常见的是‘球拍式’的。
不论模板方还是圆、手柄长或是短, 带手柄的糕饼模是最常见的样式,由于作为工具,它更顺手。
只消把面团或者米粉团按压进模孔内, 按压均匀,握住手柄,反过来用巧劲一磕,成形的糕饼就出模了。

不过糕饼模也有复合式的,比如下图是一件清代中晚期的复合型糕饼模,由三片雕刻、打磨好的木模组成,合拢在一起即可将粿或者糕印压成扇形、带花样纹饰的美好描述。
印模中雕刻的花样,是福建闽南等地区常用的吉祥花卉。
看到这般风雅的纹样、形制,可以想像用它印压制作出的糕、粿精细、美妙,更添一份品味在个中。

下图为一件民国期间的复合型饼印。
右上图的印模以可活动的小板,分别与下面长板旁边面的纹样相合,从而灵巧制作两种纹饰的糕饼。
右下图的模子由三块木头组成,雕刻有“光绪通宝”四字,用此模压印出来的糕饼多用于敬拜。

而下图的这件印模有可以活动的小板,分别与下面长板旁边面的纹样相合,从而灵巧制作两种纹饰的糕饼

一件模具也不是只能做一两种花式的糕点,五眼以上的糕模又被称为“百宝”糕模。
旧时,百姓常常在节日里用糕模磕印出一些小糕点,俗称“茶水糕”,用以招待客人。
这块三十眼糕模长度只有25 厘米,却雕刻了30 个不同图形的模眼。
方寸之间,民间艺人展示了非凡的雕刻技艺。

糕饼模虽大多为木刻而成,但实在材质也多很样,比如下图这件,便是一件瓷质印戳式糕模。
收藏家们在大江南北都创造了黑陶和红陶质料的精细陶饼模。
在山东、福建和云南等地,还创造了用石头雕刻制作的糕饼模。

下图这四件则是滚形糕模,来自民国期间的南昌,其类型在传统糕模中很少见。
滚模上计有各种花卉类纹样十二方,利用时用它擀压在米粉、面粉食料上即可。

台湾学者简荣聪师长西席认为,糕、饼、粿印模的利用,与中国人的“生命礼俗”干系。
细想,这四个字份量很重的。
我们制作最好看、好吃的食品用来敬拜天地鬼神、供奉先人,拜请他们护佑我们生命的安康;我们也负责对待自身的生命过程, 把它安顿在一个穿透了数千年的“礼” 字上,生命甫一落地,以最好看、好吃的食品卷裹的礼仪礼俗就开始了。

如今,礼俗犹在,制作糕饼模的匠人却日益稀少,因此今后,如路经江南水乡,得见手作糕点,别忘容身不雅观赏,品尝一二。

- END -

资料与图片来源

《中华遗产》2016年第03期及《中国国家地理》2012年第03期

编丨子辰

转载请注明:片头模版 » 用这些模具做出的糕点美得不忍下口

发表我的评论
取消评论

Hi,您需要填写昵称和邮箱!

  • 昵称 (必填)
  • 邮箱 (必填)

网友最新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