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7岁的刘理词和妻子认为生活在这“很清闲,住着也很舒畅。” 史玉江 摄
中新网新疆石河子11月1日电 (史玉江)“以前,我家窗户表面有一堵隔墙,屋里进不来阳光,隔墙拆了后,屋里亮亮堂堂的。”日前,在位于新疆生产培植兵团第八师石河子市新城街道的14小区,家住90栋的87岁刘理词说。中新网顺着老人指的方向,只见室内阳台上有五六盆鲜花,窗外树木林立。
今年87岁的刘理词是20世纪五六十年代支边新疆的“老军垦”,见证了险些和新中国同龄的“共和国军垦第一城”石河子市的崛起,对这座城市的发展,老人很有感触,认为生活在此“很清闲,住着也很舒畅。”
石河子市新城街道的14小区社区办公楼内。 史玉江 摄
几十年来,刘理词和妻子一贯常住在这个城市,纵然退休也未移居安徽“老家”。其后代也多在这个城市事情和生活。节假日,一家人常常聚在一起,其乐融融。
在该小区把稳到,贯通小区各栋住宿楼的塑胶路面宽阔整洁,草坪碧绿,马路边齐整的白杨树叶泛黄,休憩区有老人打牌,体育器材区有孩童玩耍……
但在20世纪七八十年代,该市部分居住区相继涌现管网破损、外墙脱落、举动步伐老化等征象,同时也存在部分住房私搭乱建等问题,困扰着百姓的日常生活。
石河子市自然资源和方案局总工程师吴昊见告,石河子市把老旧小区改造作为“一号工程”强力推进,以“提功能、增空间、添活力”为导向,更新改造城区内功能偏离需求、利用率低下、环境品质不高的老旧小区,逐步完玉成市2000年以前的老旧小区改造任务。
个中,石河子市2019年启动了对14小区的改造事情,增设了停车位和绿化面积,对道路、墙面、水电气路等方面进行整体升级。同时,石河子还通过对全市公共举动步伐和做事功能进行优化整合,打造了“15分钟便民生活圈”,全市险些每个社区的居民走出家门,15分钟内就能实现购物、嬉戏等生活需求。
在该小区门口的休憩区,80岁的陈玉英和90岁的甄庆淑正围坐在石板桌前晒晒太阳、拉家常。作为小区的老居民,她们亲自感想熏染着小区的变革。
陈玉英1965年从河南夏邑进疆。回顾起过去的居住条件,老人连连摇头。“以前条件不好,冬天冷得很,房顶还漏水。现在贴上了保温层,冬天暖和,夏天凉爽,从来没有这么好的条件。”
“我们充分考虑老百姓的需求,有针对性地设计方案,把有限的资源用在‘刀刃’上。”石河子市住房和城乡培植局副局长朱红涛说,2019年,石河子市投资5.8亿元,共改造面积140万平方米,惠及约5.2万人。2020年,在总结改造履历的根本上,石河子市投资13.67亿元,启动8个整体改造、28个专项提升改造小区,惠及居民约18.8万人。2021年,石河子又进一步完善了干系方案,着重突出军垦历史风貌,针对水电气路信等进行风雅化改造,操持投资8.4亿元,完成10个小区的整体改造,惠及居民5.05万人。
石河子市新城街道的14小区一隅。 史玉江 摄
近三年,石河子市完成20个老旧小区整体改造,28个小区专项提升改造,涉及改造楼栋数1400余栋,惠及居民29.05万人,操持总投资27.87亿元。“老旧小区改造不是大略的‘穿衣戴帽’,还要内外兼修。”朱红涛表示。(完)
来源:中国新闻网
转载请注明:片头模版 » 新疆兵团老军垦点赞石河子平易近生一号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