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消息:

快速六边形压接模具设计利器助你事半功倍设计篇2

婚庆设计 admin 浏览 评论

择要:

1. 对六边形压接刀模进行设计和参数定义;

2. 利用EXCEL 快速进行演算和确定参数是否合理;

关键词:六多边形压接刀模设计,EXCEL;

一 背景&条件

前面有文对正六边形压接的压接参数做了详细定义,其一样平常利用在以下情形:

1. 一体式免换模的正六边压接机,如图 1;

图 1:一体式免换模正六边压接机

2. 大吨位的端子机再单独配上的免换模具而形成的组合式免换模正六边压接机;如图 2;

图 2:组合式免换模正六边压接机

免换模有以下好处:

A. 一个模具就可以适宜多种不同规格的范围内的端子压接;比如 10~120 平方的模具,那么在这个范围内的端子都可以压接;

B. 同时也可以针对规格内的任意款端子,进行轻微调度,以知足压接需求(截面积,压缩比等),比如这这对付同规格而不同格局的端子,尤其有帮助。
比如两款均为压接 70 平方的端子,可能其端子的参数或者截面不同,就须要压接出不同的效果来,因此只须要在标准参数根本上进行微调就能知足需求;

也由于如此,模具设计为纯直边,不须要带任何额外凸点式构造。
厥后果如下图所示;

图 3:免换模压接效果图

但“成也萧何,败也萧何”:如图 2 所示,模具构造为 360 度全封闭式,压接头只能通过压接孔的位置伸入个中进行压接。
因此也随之产生了以下缺陷:由于刀片活动行程很小,因此压接孔最大尺寸不大,对付某些连接器(如图 4 的弯头或者连接器/端子尺寸偏大),就未便利操作,乃至接头都无法伸入刀模中操作;

图 4:弯头连接器

在这样的情形下,目前市情上涌现了两种办理方案:

1. 开合式免换模:可以从侧面开口,避开接头尺寸的限定,只要入口尺寸大于压接部位,就能放入个中进行压接;或者高下合模构造,开出足够大的空间,让接头能穿过;

图 5:开合式免换模

2. 单粒式压接模:根据每种不同型号的端子,单独开对应的压接模;如图 6 所示:

图 6:单粒式压接模

几种模具的各自利害:

表 1:模具利害比拟

由上可知,免换模具的刀片为活动式的,其压接出来后的尺寸也可以任意调度,因此不存在刀模设计的难题。
反之单例模的尺寸固定,因此必须确定和定义好刀片尺寸才能防止刀模作废;

虽然单粒模和免换模形状非常类似,都是六边形,但是其压接事理完备不同:免换模的压接刀片实际上是六块,每一块都代表着压接截面的一个边。
其步进都是来自于端子的同一冲头,因此其对应的步进韶光和进给间隔保持同等。
因此在压接的过程中六个边都是沿着中央同步径向紧缩时,几个边同时受压并形成正六边形,压缩过程中时正六边形是呈等比缩放的。
如图 7:

图 7:免换压接模压接示意

单粒模:分为高下模。
因此高下合模压接过程如下图 8 所示:

图 8:单粒压接模压接示意

1.端子放置不才模压接槽中,上模着落开始合模;

2.当上模打仗到端子外径时,端子开始变形;

3.上模连续着落,端子由圆变扁,并且开始向四周缝隙进行渗透添补,当端子与模具之间再无间隙可渗透时,铜丝与端子开始紧缩变形,并挤压相互之间的间隙,直至模具完备合并;

因此,单粒模不能设计为正六边形的缘故原由在于其压接事理过程的差别:

在上部NO.2 步骤时,端子会向四周渗透,首当其冲的便是朝向阻力最小的地方扩散,此时的高下合模线便是扩散的最佳之处。
因此,如果此处的间隙越小,此时间隔完备合模时的导体开释面积就越大,因而就会在此处更随意马虎产生飞边。
当然如果减少压缩比,飞边也会降落,但是压接效果就会大幅度降落;因此要减少飞边,一样平常是依照正六边形参数作为对照:压接高度降落,而增加压接宽度的构造设计;这便是单粒模截面不能作为再设计成为一个正六边形的缘故原由。
这和螺旋压接的正六边模是完备不一样:免换模具刀片是同步挤压,挤压过程中的端子形变只会朝向六个角和前后两个面,根本就没有合模线空间的产生,也就不会有飞边产生的条件。

单粒模由于其本身尺寸固定的缘故原由,显示中的某些条件不能完备考虑个中,为了防止轻微的压缩比不敷或者增加端子保持力(特殊是某些端子和线缆不匹配的情形下),因此模具上会增加凸台构造。
常见的凸台一样平常时半圆或者梯形构造。

图 9:单粒压接模截面示意图

理解以上的信息后,就知道如何设计单粒六边压接模具了:

二 设计流程

2.1 端子和线缆的信息网络:

2.1.1 根据端子图纸或者实物,确定端子(内径 Di/外径 Do 与壁厚 Tc),并打算出端子实际截面积 S(ter);

表 2:端子参数确定

如表 2:端子 OD=16.5,ID=12.5,因此端子的截面积为 91.06;

备注:在某些实际丈量场合下,端子可能会发生变形从而导致 OD 或者 ID 数据不准确,因此必须采取同点法抽取数据:即在任意一点外不雅观良好的情形下丈量其尺寸 OD 或者 ID 时,必须同时在该点去测试壁厚 Tc 或对应的 ID/OD;防止不同之处抽测的 OD 与 ID,两者相差甚远而导致终极打算的端子截面积数据有误;

2.1.2 根据线缆的图纸或干系资料,确定线缆中的单根铜丝外径 dc1 和数量 n1,并打算出线缆的实际截面积 Swc1;

表 3:线缆参数确定

如表 3:铜丝 OD=0.2,数量 2257 根,因此线缆的实际导体截面积为 70.87,是知足 70 平方线缆的规格;备注:在某些情形下,一颗端子可能会压几根不同规格的线缆,因此,在打算时,是须要把所有要压接

在个中的线缆的实际截面积按照上述办法全部打算出来,再求和;

2.1.3 完成后,将端子和线缆导体的总数据相加,即到未压接前的导体截面积 S(c+t):

S(c+t)=S(ter)+Swc1=91.06+70.87=161.93;

2.2 演算和仿照:

2.2.1 建模思路;

根据平行四边形的理论,只要 BC 与 AD 的长度及垂直间隔 BB’不变,那么□ABCD 的面积就保持不变。
所以为了方便打算,可以将其定义为直角梯形或者等腰梯形(更贴合实际情形);

2.2.1.1 初步定义六边形连续三个边(L(AB),L(BC),L(CD),L(AD))的长度以及三边的跨度(纵然压接宽度),且 BC∥AD,如图 9 所示;

图 9:等腰梯形几何关系图

2.2.1.2绘制赞助线AA1⊥DO1,BB’⊥AD,CC’⊥AD 和 CA’∥AB;

2.2.1.3 以是在△CDA’中,L(CA’)=a,L(CD)=b,L(DA’)=c,根据余弦定理,就可以求出角度∠CDA;

2.2.1.4 再根据勾股定理,可求出 L(CC’);

2.2.1.5 根据前面的相互的逻辑关系,可求出每段尺寸的间隔以及梯形□ABCD 的面积,以及全体六边形的面积 S(总);

2.2.1.6 考虑压接凸点的形状,尺寸与数量:并求出凸点的总面积S(凸):

表 4:凸台截面积

2.2.1.7 确定终极的压接刀模的实际截面积S(总)'=S(总)-S(凸);

2.2.1.8 根据压缩比的η(总压)'=S(总)'/S(c+t),确定压缩率η(总压)';

以上所有信息汇总如表 5 所示:

表 5:截面积压缩后(数据调度前)

图 10:六边形高度丈量

备注:按照表 5 所示,压接总高 H1 和侧边压高 L(AA1)便是分别对应图 10 中的 CH1 与 CH2(=CH3);并且CH2 必须理论相等 CH3,否则刀片的高下底边不平行,高下边的受力就不是处于均衡状态,在压接时的压力变形就会和前面的理论过程不同,而且压接出来的外不雅观也会丢脸。

2.2.1.9 但是压缩率(比)必须要保持在 80%。
表 5 中η(总压)'=69.22%阔别于空想标准 80%,因此调度 2.2.1.1 中的四个参数(L1,L2,L3 和 W1)即可。
当然以上的参数中,如果没有凸点且 a=b=c,且L(AD)=2a,此时就变成了标准的正六边形了。
调度之后的数据如表 6:

表 6:截面积压缩后(数据调度后)

此时,我们也可以同时知道了压接高度:CW 和宽度 CH 的标准:CW=W1=14.2, CH=12.29mm;当然为了大略方便,也可以将其进行偏差取整 12.3 也是可以的;

现实中,有些生产厂家或者现场职员为了测试方便,不是直接确认 2.2.1.1 中的几个参数,而是直接测试三条对边的压接高度。
因此,压接高度就如表5 所示中的NO.15 和NO.16 两个参数:H1 与L(AA1);

2.2.1.10 尾声:刀片厚度,根据表 2 中的 NO.9 项数据 L(压),按照公式 1 进行打算;

CL=(0.75~0.80)L(压)---------公式 1

完成后的数据汇总如表 7 所示:

表 7:压接参数表

把稳事变:

1. 由于表面张力的缘故原由,端子在压接时其对应的六个角落处是不可能形成方方正正的尖角状态与刀模完备贴合,而只会是圆弧形过渡;且角度越大,其空余的间隙就越小,末了的压缩率理论值也就越靠近实际值, 如图 11:

图 11:端子与刀模贴合差异比拟

2. 在构造设计(不管是产品构造还是模具构造)中筋构造,则筋与底边的夹角与间隙不能太小,便是为了防止流体变形材料不能完备添补在个中;因此卡点与六边形外围之间的间隙以及任何处的夹角不能太小, 防止端子无法添补进去,而导致末了的实际压接效果与理论效果差别甚远;

3. “条条道理通罗马”,只要能知足压缩比在哀求范围内,因此 4 个基本参数的取值不是唯一的;

4. 不同的材质在相同受力情形下,压缩也是不同因此出来的压缩比标准也是不一致的,80%的标准是针对线缆导体和端子材质非常靠近和类似的条件下的,当这个条件发生了变革时,压缩比的参考标准也是会变革的;

5. 因此,压缩比的打算考量是帮忙确认截面积的压接质量好坏的个中一个量化性的紧张标准之一,但是不是唯一的。
还必须要合营截面视图进行确认。

四 总结

通过以上思路和方法,并赞助EXCEL 工具就能大略地将刀模设计变得非常轻松且明了;

参考文献:

[1] 无;

转载请注明:片头模版 » 快速六边形压接模具设计利器助你事半功倍设计篇2

发表我的评论
取消评论

Hi,您需要填写昵称和邮箱!

  • 昵称 (必填)
  • 邮箱 (必填)

网友最新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