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系列只是回顾,钩沉北京20多年来的楼市片段。随笔而已,既不映射现实,也不预测未来。
楼市的历史有点儿分外,总能让人觉得光彩或后悔。但这就对了,所谓普通人的生活,便是一次次的侥幸和错失落机会嘛。后悔也好,光彩也罢,往事就在这里。
一
弄个咨询便是好,总能碰着稀奇古怪的问题。这又碰着个问联络湖紫荆豪庭的,别的倒没问什么,非得纠结于闹鬼的传闻和联络湖的风水。
这谁说得清楚啊。这种事儿实在便是生理浸染,以为别扭不买不就完了。又想占便宜,可又担心将来这便宜变成麻烦,那这天底下是好事儿总不能都一个人占了吧?以是便是想挣租金就买,长期持有也无所谓。但非得看重什么升值就算了吧,占着联络湖这么好的地段儿,这么多年了也没升什么,都老小区还想走出独立行情,基本没什么可能了。
紫荆豪庭我也不熟,开始是个中港合伙的项目,喷鼻香港人出钱主导开拓,以是就设计成了这个样子。塔楼本来无所谓,但非得模拟紫荆花的形状,这就属于光考虑面子不要里子了。弄得所有的朝向是斜角户型,窗户也不正,看自己是否能接管了。
以是这就属于好地段没设计好的,有点儿延误了得天独厚的条件。我常常打比方,盖屋子就相称于做衣服,便宜料子可以为所欲为地设计发挥,反正也不值钱,穿的便是个时尚。但是如果是贵重的羊绒料子,那最好便是做经典款,多少年都不过时的那种。虽然时时尚,但确保你能发挥出最稳定的效果。
实在所有的东西都是这样儿,越是材料宝贵越不适宜创新,更不适宜加上各种乱七八糟的润色。比如翡翠,最好的料子便是做手镯,乃至干脆便是原石放着都行。只有那些有瑕疵的搞设计做摆件呢,用工艺来填补先天不敷。
盖屋子实在也一样,市区好地段最好便是盖经典户型,什么花里胡哨的都甭弄,这才最保值。未必能有什么热度,但肯定不会后进。可开拓商不这么想,都想的是用繁复的东西来忽悠买房人,从而创造更大的代价。可结果呢,大多数都是糟践了地段,也延误了业主们的升值。
紫荆豪庭便是这样,没事儿非弄什么花瓣,结果是外表很时尚,用起来却别扭。终极这好地段都成了办公的了,实在不适宜居家过日子,只能眼看着价格走低。
至于闹鬼这事儿纯属以讹传讹,也不是网上说的什么由于捂盘造成的。开拓商只有捂地,极少有捂盘的,谁都知道菜炒出来了就得赶紧卖,只有原材料才能在冰箱里冻着等吃主呢。开始这便是不好卖,没什么好捂的,后来中海接手也便是正常发卖,反正都不便宜,万把块钱。
闹鬼的传闻是2007年前后传出来的,紧张便是那会儿闹退房,也不知怎么的就有了传说了,然后就越来越邪乎。实在都是子虚乌有,故意造的谣而已。
最早的时候紫荆豪庭还住了不少名人呢,宋丹丹再次结婚的婚房就在这里,图的便是联络湖的景致。后来傅盛的猎豹网也是在这儿创业的,干得风生水起,没什么风水不好,只看自己的生理感想熏染了。
二
联络湖这地方从来就没有什么风水一说。这和老北京的市区不一样,还得讲究个皇家规矩什么的。当年这里是城外郊区,野蛮成长的地方,无所谓风水。
最早这里根本不是什么湖,便是个窑坑儿,也便是为了培植北京城而挖土烧砖的窑址。北京郊区实在有的是这种窑厂,比如潘家园便是,潘家窑。还有黑窑厂、刘家窑什么的,只假如带窑字的全是。但大北窑不算,那这天伪期间的窑厂,资历浅。
联络湖,听这名字就没有邃古老的历史,在古代没有联络这词,顶多是患难与共、风雨同舟。但当时有水碓子这地名了,一看便是跟水有关的。碓子便是舂米的东西,砸年糕那种用具,相称于蒜臼子。水碓子便是用水力来驱动的,在古代未必算高科技,但也属于人工智能了吧。这就解释当地水多,以是才有这种机器设备。
新中国成立之后,北京先改造的是龙须沟这种地方,也便是在市区的环境。后来是抗美援朝期间,美国李奇微投掷了细菌弹,造成了东北地区瘟疫,因此全国被迫展开了爱国卫生涯动。于是北京开始大规模地整治这些水沟水洼子一类随意马虎被污染的地区,之后就重点改造出了“四大湖”,联络湖、青年湖、人定湖、太平湖。
看这名字,除了太平湖是由于靠近北太平庄,其他用的都是当时的新词汇,都是1958年前后落成的。个中太平湖在1971年被填了,直到2006年才再度规复,其余三个湖则一贯作为公园存在。我印象中联络湖在之前是收费的,彷佛一两块钱,后来就都免费了。
我小时候都没怎么来过联络湖,觉得太远太远了。那会儿二环内的北京人管去南城叫城外,出二环一律叫去郊区,连日坛使馆区什么的都算东郊,西外动物园算西郊,何况三环的联络湖呢。
当然,那会儿也没三环,那就更显得远了。当时是我家一个长辈亲戚住在联络湖,彷佛是轻工业部的吧,反正是最早在联络湖一带盖宿舍区的。在80年代之前,也就去过这长辈家两三次,连我爸都找不清楚路,每次都得现打听:到底是走建国门还是朝阳门?
三
联络湖的大规模培植是从70年代末开始的,也便是在前三门大板楼开拓之后,城开公司先后又培植了劲松和联络湖,然后是左家庄、喷鼻香河园等等。之后才是当代化的方庄,再之后是望京。
联络湖和劲松险些不分先后,差不多同时。只不过劲松更多是为了通惠河以南的各个厂子建宿舍,而联络湖一带则还为各部委机关盖屋子,以是行政级别相对高一些,也便是大面积的户型轻微多点儿。
有人总说方庄有多少个第一,确实没有错。但联络湖也有N多个第一,只不过常常和劲松并列罢了。比如都是最早利用邮政信报箱的,这在当时就了不得了。最早在郊区利用管线市政系统的,投入了巨大的人力物力,最早建立行政街道的,也便是不再用“乡”的称呼,总之很多的第一。后来两个社区又是最早进入老龄化的,都是第一个建立了老年做事举动步伐。
但联络湖在北京房地产历史上还有一个第一,无人能超越,那便是,这里是北京第一个公开拓售商品房的社区。
1980年11月,北京开始了商品房试点,拿出联络湖南一条的两栋小楼公开拓售,不管是谁,只要有钱就能买。这两栋小楼便是一号楼和二号楼,当时不分楼层和户型,一律400块钱一平米。
两栋楼一共161套房,1.2万平米,也便是均匀每套房74平米,3万块钱整一套。你别嫌贵,还不打折,老小无欺,言无二价。要知道那是1980年,普通家庭一年能攒100块钱就算很牛的了。万元户在当年都是得戴大红花的,3万块,是普通家庭想都不敢想的数字。
当时北京的均匀人为该当是70块钱旁边,也便是一年800。那3万块,约即是不吃不喝40年吧。
以是说,北京的房价在什么时候都没便宜过。之以是现在以为当年便宜,那是由于那会儿没几个买得起。马未都说过一句话,是针对古董的,大意是:如果你现在以为当年的什么东西便宜,那这件东西在当年一定很贵,贵到没人买得起,或者是买了没有用,也用不起。
北京第二批大规模公开拓售的屋子便是在十字坡了,1900块,1989年2月。不到十年韶光,房价涨到了靠近5倍。这速率,比本日还惊人吧?当然中间还有方庄的商品房,但那不轻易卖,一样平常人不好买到。也不便宜,甲级的1800,乙级的1500,丙级的最便宜7/800,但险些没有,买不到。
可以问问家里老人,在80年代买得起房吗?
四
联络湖在房地产历史上还有个牛叉的地方,但这是我总结的,未必得到公认。也便是,这里是北京公房上市后最生动的板块,也是北京很多大中介公司的发财之地,更是房价最稳定板块的代表。
现在北京的两个大中介是链家和我爱我家,他们当年最早的店都叫“甜水园”。但实在他们的紧张业务在联络湖,叫甜水园是为了更好听。最范例的是链家,实在办公室在东直门那头儿呢,但也要起个甜水园的名字,就由于这边的交易兴旺,为了借势。
1999年北京公房解禁,2000年之后销量增加,以是被称为二手房元年。之后2003年再度解禁,央产房也可以上市了,二手房中介于是迎来了大发展期间。而当时所有的中介,除了现在还存在的,当时的佳构家园、置业家园、信一天、鑫尊什么的,全部都在联络湖有店,而且是写字楼形式。由于当时的门店只卖力租赁,写字楼才卖力买卖。
我开始并没太把稳联络湖,由于险些都是二手房,而我是给开拓商打工的,跟二手房没什么关系。那会儿就算是互助,也只是借用二手中介的渠道而已,详细业务没有交集。
当然,也有开拓商投资中介业务的,比如潘石屹就开办了坚石,只是一贯赔钱而已,后来还惹出了大麻烦。我爱我家的投资人里有太合地产,便是开拓凯旋城和东山墅的,现在是太合娱乐。
后来和中介打仗多了,创造他们常常引用联络湖的房价来当做北京行情的证据,这我才开始把稳这里。那会儿也没什么信息网络,基本都是等官方数据或自己搜集。于是我就找了联络湖、甜水园、呼家楼、红庙这一带的中介,隔些日子就问问价格。后来创造,联络湖的价格是最稳定的,而且也相对最真实,没什么水分。
再后来我就总结出履历了,要想知道北京的真实房价,那就用联络湖的均价除以1.1,基本差不多。这便是我的小聪明,一靠搜集二靠瞎编,写出的报告总比别人的显得真实,也彷佛更有数据支撑。
知道现在联络湖的房价也是这样,比如刚才看了一眼大概7.4万吧,那就除以1.1,6.7万,这便是北京的均匀价,高下肯定差不多。
这我也说不清为什么,反正便是这么个现状,20多年了一贯如此。大盘涨了这里就涨,有可能掉队俩月,但终极涨幅肯定同等。大盘要下跌的话这里也会跌,这倒肯定会错后些,由于更稳定,没什么炒房客。
五
去年是有人问我说联络湖的屋子为什么炒得这么高?哇塞,这地方谁炒啊!
都是老公房,不好卖的。炒房客一定要炒作房龄新好贷款流动性强的。联络湖的屋子绝大多数都老了,保值很好,但想快速脱手不随意马虎。以是没人炒这里,也炒不动,这便是真实的价格,稳定的行情。
也没什么可阐明的,房产代价是由地段决定的,然后是产品性子、形式和主流居住人群什么的。联络湖的地段算不上最好,但肯定永久都算不上差。虽然老了,但离周边的时尚板块很近啊,溜达着就去了。学区算不上多好,但也肯定不弱,各项都中等以上,也没什么可磋商的。
我上次特意去联络湖还得说是好几年之前了,天宇关门,赶过去想淘几本书,但没买到什么,当年的盛况一去不复返了。末了也便是买了几条小鱼又弄了个小鱼缸,也没养活几天。我们家每次养鱼都这样,活的最永劫光没超过俩月的。
天宇是哪年开的我是不记得了,反正后来是只要到联络湖就必须去走走。虽然也有不少假冒伪劣,但既然是来逛小商品市场,本来就没抱着买奢侈品的期望,差不多就得了。这一闭市,相称于带走了附近百姓一代人乃至两代人的念想儿,往后再也不会有了。
六
网上有个很有威信的媒体号是“联络湖参考”,开始我还以为是哪个住在附近的人发布的,后来才知道,竟然是中国青年报的官方"大众年夜众号。
我在青年报有个老大哥,张左,搞拍照的,江湖人称“左爷”,大师级别,前几年入选了“大国工匠”,也不是还给什么品牌代言了。
实在左爷年轻时就长得非常帅,90年代北京四大帅哥之一,其余三个是梁天、葛优、陈佩斯。这是玩笑,但左爷年轻时长得真挺有特点,瘦到不能再瘦了,再加上小眼睛,走马路上有人找他要署名,说是真给认成梁天了,长的像极了。
左爷是插队知青,回城之后就修理地球,崇文的房管所,那会儿的知青基本都是去这种地方,有苦又累。后来就迷上了拍照,挺早就加入了“广角”,当时算顶级的拍照组织。再后来被谢海龙借调到白楼儿,也便是磁器口崇文文化馆。在那里,谢海龙拍出了影响力最大的作品“大眼睛”,便是希望工程的那幅宣扬照。
照片是谢大师拍的,但后期是左爷给修的,暗房手艺达到了中国最高水平。好多年没见左爷了,估计他已经退休了。有一次在朋友家看到大师的拍照集,个中有不少作品估计都是在联络湖拍的,留下了北京人的美好瞬间。
提到磁器口白楼儿,当时有个“镚儿厅”,也便是游戏厅,浩瀚不爱上学的孩子每天聚在这里。那会儿有个同事孩子就每天去,气得他买通白楼儿看机器的,只要不让他儿子玩,每天褒奖看机器的十块钱。
结果过几天说了,这儿子太牛了,竟然从花市骑车到联络湖的快乐岛去玩儿,还是镚儿厅,玩儿得更带劲。快乐岛,估计联络湖终年夜的孩子都没少往里面扔钱,也不知这地方现在还有没有,前几年是还在呢,估计改项目了,与时俱进,连续赚玩家的钱。
七
对了,想起来了,联络湖最早归八里庄大队,后来还叫过星火公社。这是在大董用饭的时候听说的,由于之以是当年的北京烤鸭店开在这里,便是由于有个星火养鸭场,原材料供应方便还便宜,双方得利。
好多年没去过大董了,开始以为很好,2005年之后涨价了,越来越贵。菜品倒是越来越俊秀,但除非是公司费钱,否则犯不上讲究场面了。最早十几张桌子的时候我倒以为挺故意思,那会儿大董还常常亲自下厨呢。现在也便是吃个名气吧,其他的也就无所谓了。
之以是在这里养鸭子也解释水质好,彷佛还养过鹅,那对水质的哀求就更高了。对了,估计没多少人知道,联络湖的水是从哪儿来的?
估计很多当地人会脱口而出,二道沟。但二道沟的水呢,高碑店水库呗。那高碑店儿的呢?说不清了吧。实在也是走的通惠河,只不过是支流。但这水的源头一样平常人想不到,在湖北丹江口,这便是南水北调工程的成果。不只是联络湖,连海淀的颐和园都是这条线上来的,花费巨大。
而且还有个说法,丹江口虽然在湖北,但大坝却是在河南,那里那边所的名字我忘了,反正是新野一带,三国刘备的根据地。在河南修大坝增水压,这才把千里之外的江水运到了联络湖,南水北调,居功至伟。
八
不写了,联络湖能回顾的东西太多,写起来没完。比如3501的热点迪厅,比工体的资格都老,和JJ、滚石一个年代的,骨灰级迪哥迪姐的天国。不少在这儿玩过的人还真的成骨灰了,60岁往上的都不新鲜。
用饭在联络湖那就更方便了,除了大董,当年还有金鼎轩常去,起着哄吃个场面。然后要自己的话就去“地沟油”一条街了,到本日虽然光鲜亮丽,但没了当年的烟火觉得……
仅供参考。
关注“章哥说买房”"大众年夜众号,有房产干系问题,点击“免费咨询”私信提问即可。
转载请注明:片头模版 » 京房回忆84联络湖北京楼市真正的第一历史不忍回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