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婚房的喜是单喜而非双喜。常见的双喜起源于宋朝,听说是王安石在大喜之日又恰逢高中状元,于是在喜字上添了一个喜成为“喜喜”,寓意着双喜临门。
2. 唐代婚礼中的却扇礼。新娘用团扇遮面以表羞涩,新郎则需吟上一首却扇诗来表达诚意,要求新娘放下扇子。如果新郎是个文艺小白也可请人代笔,比如李商隐就曾帮人写过《代董秀才却扇》。
3. 剧中的不是鸭子也不是鸳鸯而是大雁。在唐朝结婚彩礼中必须要有大雁,没有真雁就用木质替代,象征着夫唱妇随,信守不渝。
4. 盘中放着的不是当代的红枣桂圆而是稻米豆子。实在它们的用途相同,都是用来给新人撒床的。唐朝的富余家庭乃至会撒金或撒特铸的“撒帐”,这一习俗听说始于唐睿宗李旦的女儿荆山公主下嫁薛伯阳。
5. 葫芦分两半,中间连着红线,新人用此来喝合卺酒。
6. 唐朝的礼服男子穿赤色,女子穿绿色,持笏拜堂,这在敦煌莫高窟壁画就有表示。
转载请注明:片头模版 » 唐诡西行婚礼细节唐朝诡事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