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容】 安徽九星十文铜币,材质为“红铜”。从币面来看,所谓“九星”的称谓并不切实际,严格意义上来讲,应为:“安徽十八星铜币”,由于“十八星”是辛亥革命期间革命军的军旗图案。他是由当时的革命共进会在武昌叛逆前设计的。这十八颗星代表当时十八省的公民联络联合一起闹革命之意。在民国期间,泉界对此币的称谓都已约定俗成,故“安徽九星十文铜币”之名至今也未改口。此币正面中心铸一“六瓣”花星,花星外环铸“安徽铜币”四字及珠圈,珠圈上缘铸“中华民国”,四字;下缘铸“开国纪念”四字;旁边两侧铸纪值文“當十”二字;背面中间铸“十八星”图案,图案外环铸珠圈,珠圈上缘铸英文纪地“安徽”,下缘铸英文纪值“十文”,旁边两侧各铸一 “五花星”。 对付此币,在此附一参考资料.根据我国泉币大师“马定祥”在八十年代初给他的儿子“马传德”信件遗稿中,对“安徽九星十文铜币”的铸造背景及经由情形有这样一段记叙.........."因史料缺载,从而使我们对这枚铜圆的推断,研究无法从史估中得到直接证明。但是,如果我们不忽略一些间接的线索和文献资料的话,该当说还是能够看出个大概来的。首先,在铸造年份上,根据币面所铸的“开国纪念’四字来看,此币当为民国元年(1912)铸造。
(此处已添加小程序,请到今日头条客户端查看)【代价】安徽九星十文铜元至今仅见一枚,素有“孤品”之称。其创造的韶光为三十年代初。最早得到此币的是浙江金华的宋兆松师长西席。不久,宋氏转让给泉币收藏家蒋伯埙师长西席。接着,泉币商平玉麟师长西席和德国籍泉币收藏家汉南师长西席先后成为此币的得主。约在四十年代中期,汉南师长西席返国,此币转归张璜师长西席收藏。
(此处已添加小程序,请到今日头条客户端查看)第二、【江南省造甲辰光绪元宝二十文】
【先容】江南省今江苏、安徽一带,江宁即现在的南京,江南历来乃富庶之地,有“天下英才”出江南的美誉。清朝光绪年间,江南省的赋税收入是全国的三分之一,因此货币流利比较顺畅,连造币厂就有几家。1904年即光绪二十九年,又在江宁增设铜元制造分厂,当时,江南省已经在制造“江南甲辰十文”铜元,为了银元与铜元之间兑换方便,又制造出“江南甲辰二十文”铜元样币,报请朝廷审核。朝廷以即将“统一币制”为由没有通过审核,因此,这“江南甲辰二十文”铜元,仅限“试铸样币”存世,又经历一百多年的光阴花费,目前市场所见真品不过几枚而已,上图这枚便是已故收藏家孙鼎师长西席,捐献给上海历史博物馆的藏品。
(此处已添加小程序,请到今日头条客户端查看)【代价】紧张特色:正面珠圈内环刻“光绪元宝”,正中心携“宝宁”满文,上写“江南省造”,下写“每元当制钱二十文”,旁边写干支纪年“甲辰”。背面“飞龙”图案,上写英文“江南”,旁边两侧刻“梅花星”,下写英文面值。此币规格:直径34.2毫米,厚度2毫米,重量13.5克,黄铜材质,由于它的稀缺性,而被誉为我国铜元十大珍品之一,目前它的市场代价20万以上/枚,同时市场上仿制品不少,不熟习的朋友,千万不要乱碰。
(此处已添加小程序,请到今日头条客户端查看)第三、【吉林省造光绪通宝辛丑制钱二十文】
【先容】正面中心为一盆栽万年青图案,外环铸“光绪元宝”及珠圈,上缘铸“吉林省造”,下缘铸“制钱二十个”,旁边两侧铸干支纪年“辛丑”;背面中间为龙图,俗称“坐龙”,上缘铸英文纪地“吉林”,下缘铸纪值笔墨,分别为阿拉伯数字“20”及英文货币单位“文”(纪地、纪值笔墨外均有装饰性线框及花星),旁边两侧铸满文“清国”,意即“大清国”。此币面背图案设计,基本仿照吉林光绪银币。在中国铜元中,吉林辛丑二十个铜元是别开生面的名品之一。首先,在图案设计上,此币可谓是标新创新之作。中国铜元的图案,从没有在正面铸万年青图案的,更没有在英笔墨外饰以线框的。其次,此币面值为二十文,但它的直径和重量仅与五文铜元相等。按常例,二十文铜元的直径为3.2厘米,而此枚铜元的直径仅有2.3厘米。
(此处已添加小程序,请到今日头条客户端查看)【代价】 吉林辛丑铜元的问世,是有其社会的、历史的一定性。根据现有资料可得出以下结论:第一,根据吉林机器局当时设备和技能力量,完备具备生产辛丑铜元的条件;第二,由于受中日、日俄战役的影响,经济困乏,通货短缺,急需有一种铜元上市,以取代“抹兑”之风;第三,由于当时市情通货缺少,俄国人入境后带来了许多铜币流利泛滥(紧张是2戈比和5戈比的铜元),急需有一种类似于俄戈比的铜元涌现,来抵制沙俄的经济渗透;第四,根据当时吉林代理银元局事务佐领讷音布向吉林将军长顺的奏折,吉林确实铸造了辛丑铜元,并有许多面值。以是,辛丑铜元的涌现是有其客不雅观的一定性,其正面参考了吉林银币的图案,背面借鉴了沙俄戈比的做法,在高下缘纪地、纪值笔墨上增加了装饰性线框,华美精美,确实带有很大的洋味,不失落为我国近代货币史长进修西方货币文化的典范。
(此处已添加小程序,请到今日头条客户端查看)第四、【哈尔滨壹分兵舰图红铜币(1930年)】
【先容】正面中心铸国民党党徽图案,外环铸双线连弧形纹饰,上缘铸纪年笔墨“中华民国十九年”,下缘铸纪值笔墨“壹分”及两颗五角星;背面铸一兵舰图案及纪地笔墨“哈尔滨”。
【代价】中国泉币以兵舰为图案的,仅见此例。可惜关于这枚铜元的铸造背景,至今未能找到确实的材料,我们只能在现存的实物资料中探求一点可供印证的线索。民国十八年东三省一分铜元的正面图案,与这枚哈尔滨兵舰一分铜元十分相似,我们推断这两枚铜元很可能出自同一造币厂。据古人考证,民国十八年东三省一分铜元系辽宁省沈阳造币厂所铸。如果前面的推断能够成立的话,那么,哈尔滨兵舰一分铜元便是民国十九年(1930)沈阳造币厂的出品。至于当时为何以兵舰作为铸币的图案,只能留待今后探索。
(此处已添加小程序,请到今日头条客户端查看)第五、【民国二十五年广东人像一仙】
【先容】民国十七年(1928年)北伐成功后,旧的北洋军阀虽然被推翻了,但当权的新军阀之间抵牾则日益加重,不过与旧军阀最大的不同,他们都是举着“蓝旗”的孙中山信徒。两广地方实力派自民国二十年(1931年)以来即处于半独立状态,与南京蒋介石的国民政府相对峙,个中新桂系的李宗仁、白崇禧与粤系的胡汉民(名义领袖)、陈济棠(实力派军阀)互为奥援,共同反蒋。民国二十四年(1935年)底,南京中心政府实行法币,为了收回各省的造币与印钞权,于民国二十五年发行布图镍币、铜元等辅币实行于全国,而胡汉民与陈济棠的广东地方政权想尽办法抵制中心法币政策,参考广东孙像银毫,试制了“孙中山像广东一仙”铜元,币上有象征国民党的“党徽”与“总理遗像”,打着孙中山的正宗“旧蓝旗”,反对当时南京当权的蒋介石“新蓝旗”。同年5月胡汉民去世,蒋介石立即动手办理两广盘据的局势,于是爆发了所谓的“两广事变”,末了粤、桂系军阀全部被老蒋逐一收服,民国二十五年孙中山像广东一仙铜币也随着事变结束而不明晰之,仅是昙花一现,没有被正式发行,于是,民国二十五年孙中山像广东一仙铜币样币成为了现在的珍品。
【代价】民国二十五年孙中山像广东一仙铜币试铸样币一枚,未正式发行,是我国铜元中的大珍,据目前所知,民国二十五年孙中山像广东一仙铜币样币存世仅有三枚,一枚由马来西亚华侨收藏家黄元文旧藏,黄文元先生长西席于1994年病故,黄文元先生长西席所藏的这枚民国二十五年孙中山像广东一仙铜币样币曾在喷鼻香港专场拍卖中涌现,后来由日本收藏家秋友晃师长西席所得;另一枚民国二十五年孙中山像广东一仙铜币样币可能为伍德华旧藏,于2008年喷鼻香港诺曼·雅格斯集藏泉币专场拍卖拍出。
第六、【广西省造光绪元宝十文】
【先容】光绪末年,由于制造光绪元宝铜元有利可图,各省大发滥发,全国铜元泛滥成灾,省与省之间相互抑制流利,导致铜元折价利用,这个时候广西总督坐不住了,在1905年初也从德国定制了造币机器和币模。于广西桂林组建铜元造币厂,并制造出部分广西光绪元宝当制钱十文“试铸样币”,但是,此时正派朝廷统一币制,开拓新的币种“大清铜币”,1906年裁撤造币厂,处于“风口浪尖”的广西造币厂被裁撤后并入广东造币厂。也便是说广西造币厂刚刚建造诣被裁撤掉了,那么刚开始制造的这部分“试铸样币”就成了广西省泉币史上的绝版,位列我国铜元十大珍品之一,简称:“广西光绪当十文铜元”,规格:28.5毫米,厚2毫米,重量10.5克,红铜材质。
【代价】传世的广西光绪十文铜元,并非广西省所铸。旧传其为广东造币厂代铸试样,因无史料,尚待考证。
第七、【奉天省造光绪元宝中花十文红铜元】
【先容】“奉天中花”铜元,质为红铜,仅十文一等币值。因正面中心铸一“六瓣花星”(此有别于其它奉天光绪铜元将满文“宝奉”镌刻中央)而得名。根据背面龙图不同。可分为“立龙”和“坐龙”两大版别体系。个中,“坐龙”者,又以背面英笔墨的形体大小不同,进而分为“大字版”、“小字版”两种。“奉天中花”铜元,系“奉天制造银元总局”最早的铜元出品。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义和团运动爆发,奉天机器局毁于战火,后来应市情之需,奉天省在机器局原址重修造币厂,名为“奉天银元总局”,专产银币铜元。光绪二十九年七月(1903年),厂竣开工,铸发银币及铜元。“奉天中花”铜元即为初期试铸样币。该币为奉天造币厂试铸样币,有坐龙大字版和水龙小字版(一说为坐龙和立龙),存世稀少,久享盛名。中花十文水龙(立龙)小字版上海博物馆藏有一枚,另一枚为一收藏家所持有。坐龙大字版目前所见两枚为马定祥和法籍人士邬德华各持一枚。
【代价】奉天中花”铜元,传世极罕。该币为奉天造币厂试铸样币,有坐龙大字版和水龙小字版(一说为坐龙和立龙),存世稀少,久享盛名。中花十文水龙(立龙)小字版上海博物馆藏有一枚,另一枚为一收藏家所持有。坐龙大字版目前所见两枚为马定祥和法籍人士邬德华各持一枚。由于该币代价极高,故仿冒品较多。第八、【天津造袁世凯像大面型共和纪念十文】
【先容】民国元年(1912)3月10日,袁世凯在北京宣告正式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职。4月1日,任职才三个月的孙中山师长西席在南京举行解职仪式,正式离任临时大总统职。与之相应,国币上的总统肖像,也由孙中山改为袁世凯。民国二年(1913)间,湖北的武昌造币厂设计铸造了袁世凯像共和纪念十文铜元袁世凯像共和纪念十文铜元,正面图案为袁世凯身着大元帅戎装肖像,背面中心为嘉禾图案及纪值笔墨,上方铸“中华民国”,下方铸“共和纪念”。此类币是中国铜元采取人像为图案的最早一次。根据币面袁像大小显见不同,此类币分“大面型”、“小面型”(旧时也称“大面孔”、“小面孔” )两大版别。关于袁世凯共和纪念十文铜元的铸造情形,民国年间曾居住上海的美籍贩子、中国铜元大收藏家邬德华在其《中国当十铜元》一书中有所记叙。该书引述了当时一位中文译名叫罗斯的意大利领事参赞稽核论述。罗斯师长西席也是一位中国泉币的收藏和研究者,曾著有关于中国铜元研究的书本和文章。从其1917年出版的《中华民国铜币》一书中的干系考证而知,袁像共和十文铜元的“大面”、“小面”两版,是民国首届副总统黎元洪在主政湖北时由武昌造币厂铸造的。据证,“大面型”的铸模由雕模师王少贤刻制,“小面型”的铸模由雕模师朱子芳刻制。个中,“大面型”因觉袁像胸章图形稍大而未当选用,仅出绝少试样子容貌币。“小面型”曾有小批量铸造发行,紧张用于赠送官员。民国二年十仲春间,黎元洪往北京就副总统任前,此项币终止铸造。袁世凯像共和十文铜元“大面型”,存世所见有红铜质、铅质两种铸品,均极奇异,是中国铜元的大名誉珍品。旧时的泉币收藏界曾排列过中国铜元的前十名大珍品,号称“十大金刚”,袁世凯共和纪念十文“大面型”便是“金刚”之一。据著名泉币学家马定祥师长西席的统计,其红铜铸者世见六枚,藏主分别为:中国历史博物馆、上海博物馆、邬德华、张璜和马老自己各藏一枚,另有一枚不知所踪如今,私家所藏已部分易主。之外,尚另增见一枚币上缘部打孔且磨损严重者。其铅铸者,共见两枚,一枚马老己藏,另一枚为上海博物馆所藏。
【代价】袁世凯共和纪念十文铜元“小面型”,有红铜质、银质两种。个中,红铜铸者虽稀见度远不及“大面型”,但也属铜元中的难见珍品,加之以主要历史地位而倍受藏家青睐,是铜元中的热门品;银铸者,为样币,孤品独见,由上海博物馆收藏。
第九、【四川省造光绪元宝当三十文(1904年)】
【先容】四川光绪当三十铜元,按背面龙图不同,可分“立龙”版和“飞龙”版两种。“飞龙”版者,正面中心铸一花星,外环铸“光绪元宝”及珠圈,上缘铸“四川省造”,下缘铸“当三十”,旁边两侧铸满文“宝源”背面中间铸龙图,外环珠圈一道,上缘铸英文纪地“四川”,下缘铸纪值笔墨,分别为阿拉伯数字“30”及英文货币单位“文”,旁边两侧各铸一“梅花星”。
【代价】2010年12月,在美国Stack&Bowers 公司喷鼻香港泉币拍卖会上,一枚已饱经风霜的“四川省造光绪元宝当三十”飞龙铜元以310万公民币拍出(此枚为已故喷鼻香港收藏家黄华枢师长西席收藏),向人们真实地展现了中国铜元的魅力!
第十、【江西省造辛亥大汉铜币当制钱十文】
【先容】江西省于光绪二十七年(1901年)仲春设造币局于南昌,称谓“江西南昌府局”简称“昌局”,全国十七省共设二十局,各省均大量发行铜圆。以“光绪元宝”及满文书写“宝昌”,每枚铜元标明“当十”或“当制钱十文”。背面用龙为图案,各省均采取此种图案,唯不同处即是局名及年份而已。辛亥年(1911年)革命军为推翻满清专制政府,全国各地掀起革命浪潮,相应武昌叛逆,江西省为最早发动革命,由同盟会同道联结新兵,进攻抚署,驱逐清兵,宣告独立。为痛恨清政府,抵制利用满清泉币,由革命分子设计在造币局铸江西省造“大汉铜币”一种。
【代价】铜圆两侧用“辛亥”二字代表年份,中间以阴刻“赣”字代表江西省份,铜元背面以大小十八个圆形,代表全国十八行省,中间用太极图代表生生不息。全体图案代表联络关内汉族的十八行省,复兴大汉民族,建立自由、平等、独立的国家。自发行用,引起清朝官员愤怒,认为未经报备,革命分子自铸选泉币,扰乱金融,乃即禁止通用,并将现品销毁,甚至流利市情者极为稀少。
转载请注明:片头模版 » 十大年夜精致珍稀铜元不仅价值不菲 有的只有博物馆能见到什物